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高血压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于2019年5月份分别发表了2篇涉及到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论文:一篇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快速降压作用的观察》~([1]),另一篇为《小剂量硝苯地平滴丸舌下含服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2])。既往认为,应当摒弃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用于紧急降压的做法,这两篇研究论文表明,含服小剂量的硝苯地平滴丸或硝苯地平控释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这两篇论文的发表,使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议题再次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
严重妊娠高血压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与静脉注射肼苯哒嗪的疗效比较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舌下口含服硝苯地平与静注肼苯哒嗪对妊娠急性高血压的疗效,初步评估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是否可以由农村地区助产士给药。1989年8月至1990年6月200例病人在马来西亚Kuala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口服或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能诱发消化系统、外围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脑血管损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比口服更快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且发生ADR时间可在服用后30 min~5个月;一旦确诊因硝苯地平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当即停药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为了进一步强化临床用药合理性,应禁止对高血压急症与假急症患者使用短效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只有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及药物适应症,才能发挥临床治疗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治疗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40例重度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mg,观察治疗24h后的疗效和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显效率62.5%,有效率32.5%,总有效率为95.0%.治疗24h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重度高血压起效较快,疗效满意,适用于基层医院,但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在2004-04-2005-09,对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时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有4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男3例,女1例,年龄67~81(74.0±5.9)岁,治疗前血压(207.0/114.3±16.4/6.7)mmHg,含服硝苯地平10~20(12.5±5.0)mg,降幅达(117.2/64.3±18.1/10.5)mmHg,不良反应出现时间0.5~6.0(2.0±2.7)h。其中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1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发作。结论应禁止在高血压急症及假急症使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6.
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 在2004-04-2005-09,对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时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有4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男3例,女1例,年龄67~81(74.0±5.9)岁,治疗前血压(207.0/114.3±16.4/6.7)mm Hg, 含服硝苯地平10~20(12.5±5.0)mg,降幅达(117.2/64.3±18.1/10.5)mm Hg,不良反应出现时间0.5~6.0(2.0±2.7)h.其中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1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发作.结论 应禁止在高血压急症及假急症使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7.
舌下含服给药是治疗高血压急诊的常用方法。我们观察含服噻吗洛尔(Timolol,Tim)的快速降压作用.并与含服硝苯地平(Nifedipine,Nif)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40例(男 27,女 13),年龄 45~73岁.平均56.64岁。随机分为2组,各20例,Tim组给予噻吗洛尔2.5mg(山东济宁第一制药厂,批号930814);Nif组给予硝苯地平10mg(江苏启东制药厂生产,批号940407).含服。持续监测血压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是否能作为一项有效安全的对血压明显增高患者较为快速降压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文纳入30例收缩压≥175或≥160 mm Hg伴有头痛者的门诊成年高血压患者[女性18例,(63.5±12.8)岁]。先以2∶1比例随机分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20例)或安慰剂(10例)两组,以观察5 min的血压变化。随后,安慰剂组患者改含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与其他20例患者一样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20 min的效果。电子血压计测量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前(0)和含服后5、10、15和20 min的血压。以20 min时与基线的血压差异为最大降低幅度;血压百分降低幅度(PD)=最大降低幅度/基础血压。结果在安慰剂对照试验阶段,安慰剂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的基本情况,收缩压[(187.2±15.1)比(186.7±12.6)mm Hg]和舒张压[(96.5±19.4)比(94.1±12.7)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5 min时的收缩压PD明显大于安慰剂组[(7.8±3.8)%比(2.1±4.4)%,P0.05]。在所有30例患者治疗观察中,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in使收缩压从(185.6±14.0)降到(160.6±17.5)mm Hg,舒张压从(94.5±17.2)降到(88.1±20.2)mm 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降压幅度分别为25.0和6.4 mm Hg。与此同时,心率降低(3.0±3.8)次/min。结论对于收缩压≥175或≥160 mm Hg伴头痛的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在多数患者中能较为快速、平稳和有效地降低血压而不增加心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方式对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90例。采用常规降压方案对对照组实施治疗;在常规降压方案基础上,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方式对治疗组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高血压急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较对照组多,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肌缺血、短暂性脑缺血。结论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方式对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有导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临床上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郭艺芳(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脏科,河北石家庄050000)答案是否定的,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快速降压。理由如下:(1)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均不宜舌下含服药物:由于不伴靶器官损害,高血压亚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一般情况下,高  相似文献   

11.
<正>硝苯地平是一种重要降压药物,多年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短效硝苯地平作用持续时间短,需每日多次用药,且可导致血压明显波动,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有所减少,逐渐被硝苯地平控释或缓释剂型所取代[1]。但因价格低廉且起效快,该药在基层医疗机构仍较多使用。很多医生常将舌下含服短效硝苯地平用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或一般高血压患者的紧急降压,这种用药方法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12.
正该文评价小剂量硝苯地平滴丸舌下含服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非劣效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近年来应用卡托普利(巯甲丙脯氨酸,常州制药厂生产)分组舌下含服,并以硝苯地平(硝苯吡啶)为对照,观察其快速降压作用,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患者共60例,分成以下三组: 甲组(卡托普利25 mg舌下含服组):共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60.4岁。平均收缩压26.7±3.1 kPa(1 kPa=7.5 mmHg,下同),舒张压16±2.3 kPa。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1岁,因头晕、胸闷3天于1991年4月5日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十余年。体检:血压23.9/13.3kPa,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厚伴劳损。给予硝苯地平(硝苯吡啶)10 mg即刻舌下含服,继而口服硝苯地平10 mg,每日3次,于服药后第5天上午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急症舌下含服硝苯地平致严重并发症7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自1995年4月~1998年4月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115例,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发生率6.1%,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65岁~78岁,平均71.4岁。高血压病史20年~36年,平均27.8年。临床诊断[1]:恶性高血压1例、高血压危象4例、高血压脑病2例。7例均在0.5h~3h内血压升高至200~265mmHg/110~135mmHg。确诊后给予硝苯地平10mg~20mg舌下含服,其中3例用10mg,4例用20mg。严重并发症均于含服药后0.5h~1…  相似文献   

16.
尼莫地平舌下含服治疗高血压22例的即时疗效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王敬东本文观察了舌下含服尼莫地平对22例高血压患者的即时降压作用。1临床资料22例中度至重度高血压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头痛、头晕或恶心、呕吐),治疗前收缩压≥24kPa(180mmH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并与硝苯啶疗效比较 .方法 :采用血流动力学信息检测仪 (CD- ) ,检测高血压病患者舌下含服普萘洛尔和硝苯啶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舌下含服普萘洛尔能较迅速地降压 ,降低心肌耗氧量 ,提高射血分数和心肌缺血阈值 ,其在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改善心肌缺血阈值上优于硝苯啶。结论 :本检测方法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舌下含服普萘洛尔疗效优于硝苯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舌下含化的降压效果。方法舌下含服卡托普利25mg,分别于30min、60min时测血压、心率。结果本方法降压效果明显。结论本方法降压方法简便、迅速、有效、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可以作为急诊或高血压病人有创检查、治疗前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治疗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 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 (男 42例 ,女 40例 ,平均87.1± 4.8岁 )急症降压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患者 ,共紧急降压处理 1 75例次 ,其中舌下含服卡托普利 (1 2 .5 mg) 2 7例次 ,含服硝苯地平 (1 0 mg)58例次 ,静脉滴注硝酸酯类 49例次。并发症 6例 :1例呼吸骤停 ,1例脑梗死 ,2例意识障碍 ,2例低血压伴头晕 ;其中 5例发生于静脉给药 ,1例发生于含服硝苯地平 ;6例中有 5例在降压过程中血压降至 90 / 60 mm Hg及以下。高血压次急症处理中口服短效降压药约占 1 3.1 %。在紧急降压者中约5.1 %未达 JNC6高血压急症或次急症标准。结论  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急症降压并发症与静脉降压监护不够密切、血压降幅过大有关 ;对于高血压次急症者建议口服短效降压药为主 ;对于未达高血压急症或次急症者 ,紧急降压需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 (TTT)前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 (ISDN)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方法 :将 6 0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分成基础倾斜试验 (BTTT)组和ISDN舌下含服激发倾斜试验 (TTT加IS DN)组。结果 :BTTT组敏感性 37.5 % ,TTT加ISDN组敏感性 77.8%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TTT前舌下含服ISDN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