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抽血化验是实验室检查的一种常用方法,临床上为明确诊断疾病往往需要抽血检测。但有少数教职工、学生、小儿和久病体弱的患者,对抽血有恐惧心理,表现有紧张、恐惧、疼痛、出汗甚至晕厥。故有些患者拒绝抽血或不能很好配合抽血。如何与抽血患者沟通,顺利完成抽血工作,有必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门诊抽血室是医院的重要的部门,担负着为患者进行抽血的工作任务.由于门诊抽血室里患者的流量相当大,若医院管理不到位以及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有限等原因,会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交叉感染,严重损害患者和护士的身心健康.为了加强医院门诊抽血室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有效避免损害患者和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加强抽血流程的管理以及抽血室的消毒3个方面进行论述,进一步提高医院门诊抽血室管理的规范化,减少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交叉感染机会,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医原来就有对神经、血管密切较多的部位通过按摩、抽血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实践过程中使用,治疗方法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抽血一般在专用设备的帮助下,随意几种条件下(瓦尔达)破(蓝)血管的整个部分,通过采用抽血等一种治疗方法,尤其是内脏(炎症)疾病,因败血、增血的情况下,破物排出体外,得到心脏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术前常规抽血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小儿外科2009年9月—10月收治患儿中,采用颈外静脉抽血组与其他方法抽血组进行一次成功率、单独操作率、家长满意率三方面比较。结果:采用颈外静脉抽血组与其他方法抽血组比较,一次成功率、单独操作率、家长满意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采用颈静脉抽血组一次成功率高,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轻了家长的焦虑,增加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静脉抽血的心理影响作用,为减轻患者对抽血产生的不良情绪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1月-12月我院诊抽血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及对照组各66例,护理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抽血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护理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疼痛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抽血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感,医护人员在掌握穿刺技术的同时应提高心理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攀枝花某医院门诊患者静脉抽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静脉抽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便利抽样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医院门诊部进行上臂肘部静脉抽血的患者300例,利用自行设计的静脉抽血患者问卷调查表对入选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按压方式下患者静脉抽血后的不良反应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对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是否1次穿刺成功下患者静脉抽血后的不良反应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静脉抽血后按压时间越长,不良反应例数越少,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患者在静脉抽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护士是否对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是否一次穿刺成功、患者的按压时间是患者静脉抽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抽血中,门诊护士应该尽量一次穿刺成功,且应详细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并在抽血结束嘱咐患者尽量按压3分钟以上。  相似文献   

7.
综合门诊抽血室患者多、工作量大,抽血室为全开放式格局,存在潜在感染危险,因此总结抽血室工作流程各个环节的安全预防管理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医院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我院从病人管理、护士管理、抽血室环境管理、抽血操作管理、健康教育等5个方面来加强抽血室感染控制,有效地预防了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儿脚部大静脉采血护理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在该院进行住院医治的128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脚部大静脉采血以及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脚部大静脉采血。结果观察组患儿抽血成功率、一次抽血时间、一次抽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科静脉采血,相应的护理效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临床护理中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抽血中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门诊抽血中心的1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5年6月之前抽血的7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将2015年6月之后抽血的7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0.8%、1.86%及92.93%,对照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7%、17.73%及75.0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门诊抽血中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男,35岁,以风湿性关节炎于1997年3月来诊。入院后行常规大、小便和抽血检查,查血项目包括抗链“O”、类风湿因子、肝功能、血生化、血糖等,需采血约10ml。遵医嘱于次日晨6时抽血,采用一次性10ml注射器,按常规有消毒,扎止血带,抽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门诊抽血室开展健康指导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门诊抽血室2013年11月~2014年4月抽血患者中,抽取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3时到诊的各3例病人,共1000例。按来诊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星期一、三、五到诊的为对照组,按常规抽血工作流程进行抽血。星期二、四、六到诊的为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后进行抽血。结果:观察组的抽血操作失败率、血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健康指导工作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化信息管理在抽血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血标本合格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抽血室实行数字化信息管理后缩短了患者等候抽血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抽血工作差错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数字化信息管理有利于提高血标本规范化管理,优化门诊抽血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分析门诊抽血室工作人员在抽血的临床工作中暴露于经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从抽血室环境,抽血室工作人员自身问题,以及与患者沟通等影响护士职业暴露的因素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改善和防护措施以及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急救措施和处理原则,避免和减少门诊采血护士发生经血液感染性疾病的职业危险。  相似文献   

14.
采集血液标本是门诊抽血室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快速、准确地为婴幼儿采集血液标本是门诊抽血室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我科从2009年9月至今,将头皮针应用于门诊婴幼儿抽血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5.
痛经舒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痛经舒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9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口服痛经舒方)、对照组(49例,口服当归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疗效,并检测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经期抽血查前列腺素(PGF2α)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经期抽血查前列腺素PGF2α含量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痛经舒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治疗后能明显降低经期抽血查的PGF2a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门诊抽血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接收的1750例抽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循证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静脉抽血一次性成功率为97.1%(1700/1750),标本合格率高达100%,此外,拔针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仅为1.2%(21/1750)。结论:在门诊抽血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17.
染色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以及优生优育观念的不断增强,染色体检查已逐渐普及,而常用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大概需要10个工作日的时间才能完成。然而这期间有任何一个步骤出现了问题,就极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为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节省检查时间,现就笔者日常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1抽血时注意事项抽血看似简单,但要注意抽血前用肝素(500 IU/mL)充分湿润无菌注射器的内壁,否则可能造成血液凝固或者有微凝,这样都会对检查结果有影响;另外用碘酒和乙醇消毒皮肤,始终保持无菌观念…  相似文献   

18.
袁绣 《养生月刊》2004,25(10):920-920
我今年45岁,曾在1997年6月抽血化验检查时,发现肝功能中的几项指标都偏高,当时医生诊断慢性肝炎。我看了许多医生,吃了两年的中药,但抽血化验肝功能总是不正确,其中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三只指标都超过正常范围。每次抽血复查,仿佛在做游戏似,轮流跳高。还有,脸上又出现了一粒粒的“红豆”,好似痤疮,真是烦恼极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太阳穴部位静脉抽血配合百笑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在临床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有血管神经性头痛,且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三河市医院的94例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7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确定研究对象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太阳穴部位静脉抽血配合百笑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米格来宁片和头痛宁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基底动脉(B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脑流动力学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病证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太阳穴部位静脉抽血配合百笑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较为显著,方法新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心康对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肝炎患者,用药前抽血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PLD、pCIII、pCIV,口服肝心康胶囊0.75克/日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时采血再次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结果:治疗前后比较,血清HA、LN、pCIII、pCIV有明显降低,患者肝区不适等症状得到改善.结论:肝心康能改善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