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所致间质性肺炎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对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1例甲磺酸伊马替尼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小肠间质瘤术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3个半月后出现水肿、呼吸困难,入院后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分布的斑片影,BALF显示细胞总数升高(0.54×109/L),其中淋巴细胞56%.除外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药物因素,诊断甲磺酸伊马替尼导致的间质性肺炎,停止服用伊马替尼3周后患者呼吸困难无改善,后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约2周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胸部CT双肺斑片影较前部分吸收,激素治疗4个月后复查胸部CT病变较前明显吸收,但遗留肺间质纤维化改变,停用激素治疗.随访患者未再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2年及5年后胸部CT较前无明显变化,3年后患者因小肠间质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结论 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后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考虑间质性肺炎可能,早期诊断、停药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停药后应长期随访患者基础疾病及肺部情况.通过这此例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有助于提高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所致间质性肺炎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发生于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5-1/201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14例胃GIS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胃GISTs最常见于贲门胃底部(53.5%)和胃体部(36.8%),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消化道出血与腹部胀痛.内镜超声与CT在术前诊断方面准确率较高,确诊则需要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除1例患者外其余均行手术完整切除,免疫组织化学示CD117阳性率98.2%(112/114),CD34阳性92.1%(105/114).术后随访3-68mo(平均随访26.2mo),共有24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本组98例随访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无瘤生存率达到98.0%.结论:胃GISTs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内镜超声与CT是术前有效的诊断方法.手术仍是胃GISTs治疗的主要方法,术后给予靶向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甲磺酸伊马替尼导致的银屑病进行系统探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
方法报道一例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诱发银屑病的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结果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加重或诱发银屑病多发生在服药的3~8周后,临床表现多为躯干、四肢部位的皮疹,或出现银屑病甲。治疗措施多为应用糖皮质激素、紫外线治疗或口服甲氨蝶呤,必要时停药,待皮疹控制后有望继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如皮疹反复发作且较难控制,可考虑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抑制T细胞和细胞因子相关。
结论在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过程中,应重视银屑病的发生,一旦出现需及时对症处理并严密观察,待症状控制后有继续恢复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可能,必要时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Ph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基因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90例Ph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基因阳性CML慢性期(CP)患者,持续口服IM,400mg/d;30例CML疾病进展期(加速期/急变期)患者,持续口服IM,600mg/d。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染色体和(或)BCR/ABL基因等指标,并随访观察。结果(1)CML—CP患者总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CyR)和完全分子遗传学疗效(CMR)分别为73.3%(66/90)、66.7%(60/90)、54.4%(49/90);治疗前是否接受过干扰素治疗对CHR、CCyR和CMR均无明显影响;服药前病程≤6个月的CMR优于〉6个月者。初次达到CHR的时间与首次达CCyR的时间、首次达CCyR的时间与BCR/ABL首次转阴时间之间均存在相关性,而初次达CHR的时间与BCR/ABL首次转阴时间则无明显相关性。(2)进展期CML患者的CHR、CCyR、CMR分别为43.3%(13/30)、25.9%(7/27)、25.0%(7/28),总病死率为30.0%(9/30)。(3)年龄≤25岁患者的病死率高于〉25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白细胞减少达Ⅲ级者有19例(16.0%),发生于治疗后5~20周。血小板减少达Ⅲ级者有21例(18.0%),发生于治疗后3~16周。主要的非血液系统毒性为双下肢水肿、骨痛和皮疹等,但均程度轻微。结论IM对初治CML及经干扰素治疗失败的CML有较高的CHR及CCyR且起效迅速,对CML—CP疗效显著优于进展期;不良反应程度轻微,患者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5.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4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近期疗效。方法 54例CML患者接受imatinib治疗,其中慢性期(CP)17例,加速期(AP)13例,急变期(BC)24例。imatinib用法:CP患者400mg/d,AP和BC患者600mg/d,均为餐后一次顿服。治疗前全面查体,查血象、骨髓象、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治疗期间第1个月每周查血象2次,1个月后每周或2周1次。每2~4周查一次肝、肾功能。待血液学取得完全缓解(CR)后择期复查骨髓、Ph染色体和(或)bcr/abl基因。根据血象和患者对药物耐受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结果 经中位时间5个月(1~10个月)随访,17例CML CP期患者16例(94.1%)取得血液学CR,其中6例(35.2%)Ph染色体转阴;13例AP患者8例(61.5%)回到CP;24例BC患者9例(37.5%)回到CP。药物不良反应有造血功能抑制、眶周和下肢轻度水肿、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和恶心、呕吐、低热(37.5~38℃)、皮疹、胆红素升高等。结论 imatinib对CML有较好近期疗效,其疗效以CP最好,AP其次,BC较差。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具有附加异常的Ph阳性克隆的演变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37例CML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骨髓标本培养24h,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前患者的附加染色体种类主要有双Ph、+8、i(17q)等,其次还有-Y、除i(17q)外17号的异常、inv(3q)等,以及少见的易位和其他异常。伊马替尼治疗后具有附加异常的Ph阳性克隆比例发生扩增、基本不变、比例下降、完全消失等4种形式的演变。24例加速期患者中有2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13例急变期患者中2例获CCyR。附加异常克隆扩增/不变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无疾病进展时间显著短于比例下降/完全消失组(P〈0.05)。结论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的Ph阳性CML患者伊马替尼治疗后附加异常克隆比例可以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获得CCyR,并伴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7.
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在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治疗疗效及其与种类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接受免疫组化和病理组织确诊的晚期GIST患者172例。给予伊马替尼治疗,1次/d,均连续服药1年,评估病灶改变。结果伊马替尼治疗12个月后的疗效为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59例,疾病稳定(SD)5例,疾病进展(PD)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危险度、转移灶、转移灶手术状况与使用伊马替尼的疗效有显著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转移灶手术状况、病灶出现转移(包括肝脏转移和多脏器转移)是影响伊马替尼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老年GIST患者,伊马替尼疗效较好,且与该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2例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多浆膜腔积液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安全性。方法:对2例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使其在今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引起重视。结果:2例分别确诊为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多浆膜腔积液。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在细胞水平上抑制bcr-abl、PDGF受体、SCF、c-Kit等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一线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水肿、皮疹、疲劳、恶心、中性粒细胞减少,但其促进患者瘢痕疙瘩增生尚未有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尼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一线服用格尼可治疗的CML-C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Sokal预后风险评分、耐受情况适当调整伊马替尼剂量,即300~600 mg/d。分析患者用药3、6、12个月获得的最佳反应、分子生物学反应,采用χ2检验比较各Sokal积分组达到的最佳反应率,统计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62例接受格尼可治疗的CML-CP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0.32%,BCR-ABLIS≤10%为75.81%,分子学缓解为9.68%;治疗后6个月时CHR率为95.16%,BCR-ABLIS≤1%为70.97%,分子学缓解为30.65%;治疗后12个月时所有患者达到CHR,50.00%的患者获得分子学缓解。按照Sokal评分将62例患者分为高危组7例、中危组19例和低危组36例,在治疗后3、6、12个月,3组最佳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9、3.8...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源于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证实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等细胞的分化特征,故Mazur等人于1983年提出GIST的概念。目前认为,因GIST起源于胃肠道的“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ajal cell,ICC),故又名胃肠道起搏细胞瘤。随着对GIST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诊断率不断上升,临床医生有必要了解GIST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大剂量(600mg/d以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28例接受大剂量格列卫治疗(600~800mg/d)的CML患者,疗程0.25~30.00个月,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并与之前接受常规剂量(300~400mg/d)格列卫时的情况比较。结果:10例(35.7%)患者达到并保持血液学完全缓解,13例(46.4%)患者达到血液学部分缓解,5例患者格列卫加量后病情仍进展;发生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5例(17.9%),次要细胞遗传学反应12例(42.9%);3例初始格列卫剂量为600mg/d的患者出现Ⅳ度不良反应,2例为血液学毒性,1例为剥脱性皮炎,其余25例患者中,9例发生Ⅲ度以下血液学毒性,1例发生Ⅳ度血液学毒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为Ⅲ度以下,主要有软组织水肿(7/28)、浆膜腔积液(5/28)、关节疼痛(2/28)以及消化道反应(3/28)。结论:大剂量格列卫对初治的、经羟基脲或IFN-α治疗失败的以及常规剂量格列卫疗效欠佳的各阶段CML均有较好疗效;对于曾接受常规剂量格列卫治疗的患者,大剂量格列卫不良反应轻微、多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张信华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9,8(3):227-230
直肠是胃肠间质瘤的第三常见部位,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和解剖部位使其诊治具有特殊性。好发于直肠中下段且术后局部复发率偏高,都是直肠GIST治疗的难点。伊马替尼的围手术期治疗增加了手术切除率并降低了复发率,5 cm以下的直肠GIST靶向治疗联合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好。目前,国内外尚缺少直肠GIST的诊疗规范,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探讨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胃肠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多见于胃和小肠,GIST多具有恶性潜能,生物学行为可以从良性到高度恶性不等。GIST的预后与肿瘤的发病部位、瘤体大小、核分裂数以及肿瘤是否破裂密切相关,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明显延长了GIST患者的生存时间。近年对于GIST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GIST个体化治疗的策略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成功应用,该病已成为实体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经典模型。目前,GIST的治疗已由原先简单的手术切除发展为针对不同病情采取包括手术、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在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本文对近年来GIST的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靶向药物治疗使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除手术治疗外的另一个有效治疗手段,使GIST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但部分患者的耐药仍是临床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本文综述了GIST患者一线治疗原发和继发耐药的机制以及二线、三线治疗的进展情况,并对GIST耐药患者目前面临的问题及以后的努力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伊马替尼治疗不能切除和(或)转移性胃肠道问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9~2009.4)、EMbase(1989~2009.4)、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CBM(1989~2009.4)、CNKI(1989~2009.4)、VIP(1989~2009.4)。同时手工检索其引文,以便发现新的可纳入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18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剂量组(400mg/d)相比,高剂量组(600mg/d或800rag/d)依马替尼虽然增加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RR=1.15,95%CI=1.01~1.30,P=0.03],但在2年总生存率(RR=1.00,95%CI=0.92—1.08,P=0.93)、完全肿瘤反应率(RR=1.02,95%CI=0.66~1.59,P=0.93)、部分肿瘤反应率(RR=1.06,95%CI=0.96~1.17,P=0.28)方面两组相似。在安全性方面,高剂量组依马替尼增加了血液毒性反应(RR=1.08,95%CI=1.03—1,14,P=0.003)和各种非血液毒性反应(RR:1.18~2.07,95%CI=1.06~3.32,P均〈0.05),特别是增加了3级以上毒性反应(RR=1.48,95%CI=1.33~1.65,P〈0.00001)。依马替尼间断治疗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的风险明显增高(RR=0.27,95%CI=0.13~0.58,P〈0.05),而生存质量未见改善(MD=3.50,95%CI=-11.17~18.17,P〉0.05)。结论对不能切除和(或)转移性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增加剂量,病人未见明显临床获益;依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取得疗效后,应持续服药,以免引起疾病进展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惟一能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方法。白血病复发仍是导致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慢性期接受allo-HSCT患者的复发率较低(5%~20%),但在疾病加速期或急变期进行移植,复发率则明显升高(30%%~60%)。移植后复发的治疗主要包括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IFNα和第二次移植。虽然DLI可诱导长期的分子学完全缓解(CR),已成为治疗allo-HSCT后复发CML患者的首选方法,但同时可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骨髓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