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病例 女性,43岁。因活动后心悸、胸闷3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个月人院,无风湿热病史。查体:血压100/70mmHg,心率83次/min,体重50kg。平卧位,二尖瓣面容,口唇紫绀,双侧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左、右心浊音界扩大,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柔和吹风样杂音,心尖区可闻及轻一中度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三尖瓣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第2心音固定分裂,P2亢进,腹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在左肋下2.5cm,剑下4.5cm,双下肢浮肿。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2岁,因反复咳嗽,气喘半月余来院就诊。既往有3年风湿性心脏病史。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尖区闻及Ⅳ-Ⅴ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Ⅲ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1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伴口唇发绀12年入院。查体:口唇发绀,发育迟缓,杵状指。听诊二尖瓣区第一心音减弱,闻及3/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肺动脉瓣区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向左锁骨下传导;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向左锁骨下传导。ECG示右房室肥大;心脏超声心房正位,心室腔增大,左右房均增大,主动脉内径明显增宽(26mm),肺静脉内径狭窄(14mm),主动脉与肺动脉并行呈右前、左后位置排列,房间隔近十字交叉处可见回声中断,最大断距33mm,  相似文献   

4.
病例报告:患儿.女.5岁。四双眼先天视力障碍于1996-07-22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头颅呈方颅状.毛发稀少.面部正面观为不规则三角形.上尖下宽,口唇青紫色,鸡胸。心脏听诊于心尖区和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粗糙杂音,以胸骨左缘2、3肋间为著(V级)。眼部检查:  相似文献   

5.
鲁登巴氏综合征(Lutembachr′s Syndrome)是先天性复合畸形或先、后天混合畸形的一种罕见心脏病。我们在临床确诊的1例报告如下,重点分析超声心动图改变。病历摘要患者庄阿风,女,21岁,农民。活动后心慌气急史4年,近一年症状加重。体格检查:发育营养中等,无紫绀及杵状指(趾);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左锁骨中线外2~3cm,心前区抬举搏动感,P_2分裂、亢进,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Ⅲ~Ⅳ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心尖区及肩胛下传导,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Ⅱ级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心尖区可闻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及Ⅰ级局限短促之舒张期杂音;肝肋下2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4克%,红细胞压积43%,血沉9mm/h,抗溶血性链球菌索“O”500单位以下。x线: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4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喘6年余,加重3天于2004年1月15日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BP125/70mmHg,P92次/分,R26次/分,慢性病容,口唇无紫绀,颈静脉充盈;心尖搏动位于第4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5cm,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99次/分,律不齐,心尖区闻及Ⅲ/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P。亢进,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  相似文献   

7.
病例报告:患男,64岁。于1992年12月22日6时,于睡眠中觉胸骨后压榨窒息样疼痛并憋醒.伴气短、头晕、大汗淋漓、面色苍白,2h后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3.3/9.3kPa,心脏搏动弥散,左心缘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率100/min,律不齐,可闻及过早搏动,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和听到Ⅱ级收缩期柔和的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6岁。自觉阵发性心悸、气短,休息后好转,30余年。于2004年5月31日再次就诊。检查:T36.6℃、P46次/min、R16次/min、PB114/70mmHg。平卧位颈静脉无怒张,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1.5cm处,搏动范围约2.5cm,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以向左下扩大为著。心律46次/min,律不整,大多为缓慢的二联律,心尖区可闻及3/6级吹风样较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传导致左腋中线。  相似文献   

9.
改良胸骨抬举Ravitch法治疗2例重度漏斗胸药晋成陈智豫例1:熊某某,男,5岁。1997年2月19日因重度漏斗胸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正常,双肺呼吸音正常,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律齐。术前经彩超及心血管造影排出心脏...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1岁,骑摩托车与“三卡”相撞,昏迷约10分钟后清醒,4小时后(1995年2月1日下午2时)急诊入院。查体;T36℃,P124次/分,R28次/分,BP15/11kPa。神志清,左面部裂伤口约8cm,胸廓对称,无局限性隆起,左胸壁心前区见一直径约3cm之皮下淤斑,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及Ⅴ/6级性质粗糙之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向心前区广泛传导,局部如及震项,两肺听诊(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左踝部肿胀、压痛。血常规、头颅CT、腹部B超均无异常,X线摄片未见骨折。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导联ST-T变化并有异常Q波。患者…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并发溶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摘要 患者女 ,3 4岁 ,因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 2 0余年 ,于 2 0 0 3年 2月 1 9日入院。入院时查体 :胸骨左缘第 3~ 4肋可闻及 4~ 5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缺损 (隔瓣后 )。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隔瓣后 )。2月 2 4日下午在局麻下行经皮穿刺VSD封堵术。术中左室造影显示室缺为漏斗型 ,最窄处为 6 6mm ,底部约为 1 2 0mm ,用 1 6 0mm的封堵器封堵。术后反复行心脏彩超及X线左室造影 ,显示缺损处仍有少许左向右分流的血流束 ,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仍可闻及 1~ 2级收缩期杂音 ,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 3级收缩期杂…  相似文献   

12.
1981年7月至1991年4月手术治疗8例孤立性主动脉瓣下膜样狭窄,现进行总结,并从分类、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等方面加以讨论。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女各4例,年龄6~30岁(平均17.1岁)。病人突出症状为活动后心悸气短。查体脉压等于5.3KPa(40mmHg)者2例,大于者2例,小于者4例。右2肋间及左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2例,左2.3.4肋间收缩期震颤6例。8例病人主动脉区和左2.3.4肋问闻及Ⅳ/6级收缩期杂音,其中4例并舒张期杂音。8例颈动脉听到血管杂音。2例股动脉枪击音存在。心电图正常4例;心电轴正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9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年,诊断为“房缺”于1990年7月21日入院。查体:BP10.6/6.7kPa,P80次/分,R20次/分,发育营养中等,胸廓无畸形,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Ⅲ/Ⅵ级粗糙收缩期喷射型杂音,心尖部闻及Ⅲ/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双肺呼吸音正常,肝脾不大,下肢不肿。X线胸片:肺动脉段突出明  相似文献   

14.
郭峰  李跃华 《中国医药》2006,1(4):211-211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7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年”入院。平时易疲乏,经常上呼吸道感染。查体:BP102/7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口唇无紫绀。HR100次/min,心律规整。肺动脉瓣第二心音略亢进,胸骨左缘3、4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并有3/6级吹风样粗糙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心房、右心室大,V6导联异常Q波。X线胸片示肺充血征象,心脏明显扩大。超声心动图示房室连接十字交叉部几近缺失,未见房间隔,室间隔膜部局部膜样凸向右心室,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7岁,因突发晕厥,胸闷,呼吸困难于2004年10月25日入院。于入院前1h突发晕厥,右胸痛,胸闷,发作性晕厥3次,持续时间约1min~2min不等,可自行缓解。查体:T37℃,R30次/min,BP90/70mmHg。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呈右室优势。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年龄100天,因反复发热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重4.5Kg,上肢血压11.3/5.6Kpa,下肢血压13.1/6.0 Kpa,哭闹未见口唇紫绀,胸骨左缘3、4肋间触及震颤,心率122次/分,节律整齐,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6级吹风样杂音.P2亢进,无杵状指。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病,室间膈缺损,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7.
<正>男,29岁。主因活动后胸闷9年余,加重1年入院。入院专科查体:活动后口唇轻度发绀,杵状指和趾,无四肢末梢发绀,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收缩期3/6级喷射样杂音,不传导。平静时指脉氧95%~96%。心脏彩超示: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注头孢哌酮引起局部坏死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 10/12月,因哭吵后面色紫绀,伴气促1月入院。入院时发育正常,营养好,精神差,面色苍白,唇周紫绀,颈静脉充盈。查体:T36.5℃、P148次/min、R52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前可触及震颤,心律齐,心音有力,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Ⅳ/Ⅵ级收缩期气吹风样杂音,广泛传  相似文献   

19.
彭超  王朝富  方颖 《贵州医药》2011,35(3):267-268
患儿男,1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9年"入院。平时剧烈活动时感心悸、胸闷、气促不适,无喘息、发绀。查体:血压104/71 mmHg(1 mmHg=0.133kPa),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5次/min,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20.
完全肺静脉异位连接术中体外循环配合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华 《中国医药》2010,5(5):473-473
1 病历摘要 患儿 女,5岁,体质量15kg。因气促、发绀,于2009年6月20日入院。体格检查:心律整,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3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宽23mm,左心房内径27mm,左心室内径30mm,肺动脉宽31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