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施倩 《护理与康复》2011,10(11):996-998
总结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跟踪护理表的设计和应用.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跟踪护理表的设计突出患者的知情权,包含心理、饮食、生活起居和用药指导等注意事项.通过应用,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做到按时积极地配合治疗,对护士的工作责任心起到了强化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对疗效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消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5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口服消脂汤组和穴位埋线联合消脂汤治疗组。穴位埋线组:按照穴位埋线主穴配方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消脂汤组:采取口服消脂汤治疗;联合治疗组:穴位埋线联合口服消脂汤治疗。15d为1疗程,2个疗程后对每组患者腰围、体重指数进行评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穴位埋线组有效率79.49%;口服消脂汤63.16%;联合治疗组92.11%;联合治疗组与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腰围、体重指数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口服消脂汤组治疗后腰围、体重指数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消脂汤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和腰围的降低明显优于单纯穴位埋线或口服消脂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以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结果痊愈25例,治愈率78.1%;好转7例,有效率100%。治疗后临床各主要症状及肠黏膜有明显改善。结论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易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不安腿综合征伴睡眠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且难以根除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将穴位埋线与常规针刺联合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以说明穴位埋线在症状改善及远期疗效上的作用和优势。结果表明,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穴位埋线在腰膝酸软、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方面较普通针刺的改善程度方面更优,且疗效维持时间更久。穴位埋线治疗在不安腿综合征伴睡眠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发掘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穴位埋线技术是建立在中医基础上的新兴技术,是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1]今就近年来,其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单纯性肥胖指无明显病因可循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异常表现的疾病.其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目前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报道很多,其中穴位埋线疗法因其方便且疗效突出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喜爱.现将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90例脑瘫患儿按就诊时间和性别分为观察组(穴位埋线加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估。结果穴位埋线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80%(P<0.01)。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影响.方法 将82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32例)、SASP组(单独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组,28例)及穴位埋线组(22例),比较3组的疗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治疗前、后82例UC患者血清ANCA水平.结果 治疗组、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1.82%.较SASP组临床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且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UC可使ANCA阳性率降低.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UC疗效可靠,较单独穴位埋线治疗UC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并可降低UC患者血清ANCA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8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8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8年)、Pubmed(1966—2018年)中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分析总结穴位埋线治疗该病的选穴、埋线材料、治疗方法、介入时期、频次、疗程、疗程间隔、疗效、随访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纳入88篇文献,其中65篇采用辨病选穴,占73.86%;常取患侧面部阳明经经穴进行单穴、透穴或多穴结扎埋线;材料多用普通羊肠线,占82.95%;治疗方法以单一埋线疗法为主,占57.95%,常配合针灸等其他疗法;埋线方法常选套管针埋线法,占69.32%;适用于周围性面瘫的各个时期,以病程1月的慢性面瘫多用,治疗频次多为两周1次,3次1疗程,一般治疗一个疗程,疗效及安全性较高。结论: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男科疾病病因病机纷繁错杂,诊断治疗难易参半,是临床具有挑战性的病症。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观念逐步转变,男科疾病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重视,其就诊率逐年增高。祖国医学对于男科疾病的研究起步较早,历代医家有较为全面的论述,且治疗方法较为多样,尤以滋阴降火法治疗男科疾病最为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及放松训练,随访3个月经周期,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临床痊愈率为44.2%,总有效率为95.3%。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针刀松解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5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14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5%,对照组有效率85.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以其简、廉、效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创新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进行临床研究与探讨,寻找有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STC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药线埋线组(简称药线组)采用经过大黄煎液浸泡过的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普通羊肠线埋线组(简称羊肠线组)组采用未经过特殊处理的医用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针刺组采用普通毫针对相同穴位进行针刺,疗程1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便秘症状积分、结肠传输率)。结果:3组治疗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药线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羊肠线组和针刺组。结论:3组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均有效,且药线组在改善便秘症状,增加结肠传输率上优于羊肠线组,羊肠线组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5.
背景:埋线技术是利用微创器械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线体埋到人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通过生物可降解线体在经络穴位内形成长期刺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进行疾病治疗的一种技术.目的:比较聚乙丙交酯新型埋线材料及羊肠线用于临床的实际表现,探讨聚乙丙交酯新型埋线材料的应用特点.方法:选取需要埋线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包括脊柱疾病患者32例,癫痫患者22例,神经性耳鸣患者21例,采用聚乙丙交酯新型埋线材料进行治疗;对照组包括脊柱疾病患者29例,癫痫患者23例,神经性耳鸣患者23例,采用羊肠线材料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及红外热像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种埋线材料是否存在疗效及局部反应的显著差异.结果与结论:观察组脊柱相关性疾病患者有效率为87.5%,癫痫患者有效率为81.8%,神经性耳鸣患者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的脊柱相关性疾病患者有效率为79.3%,癫痫患者有效率为69.6%,神经性耳鸣患者有效率为78.3%,各病种两种埋线材料治疗有效率经比较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植入聚乙丙交酯新型埋线材料的观察组局部体温恢复正常明显较植入羊肠线的对照组更快,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聚乙丙交酯新型埋线材料用于穴位埋线治疗,与传统羊肠线相比较疗效并无显著优势,但聚乙丙交酯新型埋线材料具有不易过敏,局部排异反应小,感染风险较低等优势,可提升整体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疗效显著,作用持久,且无毒副作用[1,2],被广大患者接受。笔者基于临床工作的经验,对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的禁忌症把握,以及穴位埋线后一些反应的认识和处理做如下探讨,以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禁忌症1蛋白过敏临床上观察到个别病人对蛋白线过敏,表现为:治疗后局部出现红肿、瘙痒、发热甚至伴发皮疹、溃破等反应。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法加SASP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配合穴位埋线与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UC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与对照组各48例,均口服柳氮磺氨吡啶(SASP)1 g,每日3次,埋线组加用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埋线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1.2%、93.8%与50.0%、79.2%,P<0.01).结论:UC患者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ⅢB型联合中药口服慢性前列腺炎(CP)(湿热下注型)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男科门诊的收治的71例ⅢB型CP(湿热下注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八正散加减,对照组仅采用八正散加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肛门指检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4.97±4.93、肛门指检5.08±1.628;对照组18.11±5.20、肛门指检6.09±1.597(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ⅢB型CP(湿热下注型)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ⅢB型CP患者的NIH-CPSI和肛门指检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上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康复治疗+常规用药)、巴氯芬组(巴氯芬+康复治疗+常规用药)、康复治疗组(康复治疗+常规用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Ashwonh痉挛评定量表(MAS)、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Fugl-Meyer、MAS、RMS及BI均明显改善(P<0.01,P<0.05),且穴位埋线组和巴氯芬组较康复治疗组明显;穴位埋线组和巴氯芬组在MAS、RMS评分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BI评分上,穴位埋线较巴氯芬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穴位埋线、巴氯芬和康复治疗均可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的痉挛状态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穴位埋线组和巴氯芬组较康复治疗组疗效好,穴位埋线可能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组、药物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32例,穴位埋线配合心理干预治疗护理,7d1次,4次为1个疗程,药物对照组口服甲钴胺0.5mg/次,3次/d;一月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埋线治疗配合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93.7%,药物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组总有效率69.7%,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53.1%,三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穴位埋线配合心理干预组在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的改善上都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