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京湘 《中国病案》2009,10(4):34-35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是世界各国统一分类的标准,它对临床医师在填写病案首页时,对主要诊断、次要诊断、手术名称的书写、对疾病、损伤原因、死因选择,正确书写出医学诊断名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国际疾病分类作为我国“疾病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应用于病案信息的疾病编码,国家疾病分类统计,疾病诊断名称的正确与否影响着分类编码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病案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因素及管理方法.有利于服务于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保险、咨询、法律等.国际疾病分类是以编码的形式对医院所收治病人的疾病按编码分类的原则给予分类.因此,疾病编码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资源的利用,影响着医疗统计报表的准确性,也影响医教研的检索利用.笔者从事病案工作多年,对常见的影响病案统计资料准确性的因素有了一定的体会.病案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原始记录,它包含有首页病程记录、检查与检验结果、医嘱、手术、护理记录等.它服务于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保险、咨询、法律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疾病分类是病案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医学统计和卫生统计的基础,而主要诊断的选择不仅关系到统计报表的质量,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正确选择主要诊断才能确保患者及医院的合法权益。只有把好这一关,病案资源才能更好地为医疗、教学、科研、保险等服务。1临床医生书写疾病诊断的规范、完整、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精神是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的前提国际疾病分类(ICD-10)是世界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是以病因为主,同时兼顾解剖部位、临床症状、病理等多轴心的疾病分类法,ICD-10要求临床医生选择对就诊者健康危害最大,花费医疗精力…  相似文献   

4.
黄丽娟 《大家健康》2016,(12):279-280
病案统计分类是病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工作之一。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其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的组合,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ICD-10即《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其也是当前我国常用的病案编码方式。本文从ICD-10编码的工作模式出发,对ICD-10编码在病案统计分类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提升医院病案统计分类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病案首页中疾病诊断填写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弘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7):102-103
国际疾病分类(ICD-10)是卫生部统一我国医院病案首页疾病诊断采用的疾病分类编码。ICD-10对病案管理和医院统计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而疾病诊断的书写标准化、规范化与疾病分类的准确性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ICD-10编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益娟 《中国病案》2007,8(3):33-34
疾病分类是病案管理的重要一环,是病案管理中最主要的项目之一,也是医疗统计及其它如医教研临床等信息交流、共享的基础,因此掌握正确的ICD-10编码操作方法,准确编码,是病案管理工作者重要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病案》2006,7(9):M0002-M0002
疾病分类及手术分类作为病案信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功能在不断扩展。不少地区的医疗保险机构开展了“根据疾病诊断和编码按病种付费”的方法,正确的疾病分类编码是按病种付费的基础,关系着医疗费用的理赔和医院、患者三方的利益。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  相似文献   

8.
主要诊断选择与编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主要诊断的选择是对每一病例准确分类编码的关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对疾病统计数据的收集、医疗费用的结算理赔、医院的经营管理、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的分类编码和科研数据收集。病案首页诊断描述不完整,是临床医师常犯的错误,这种误差将直接影响分类编码的准确性。疾病编码人员不应仅依赖病案首页所提供的诊断进行分类编码,应负起责任核实把关,参阅病案实际内容,确定完整诊断后再行编码。通过4例典型病案,对主要诊断确定以及如何编码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ICD-9-CM-3是美国国际疾病分类临床修订本(第三卷)手术操作分类部分的编码规范指南,也是我国目前统一使用的标准编码方法,是医院病案质量管理的一部分.ICD-9-CM-3通过把临床各类手术性操作规范编码,为医院统计、科研、教学,医疗和医院管理提供了大量医疗信息检索,在国外这一编码还被广泛用于病种费用控制、医疗质量评估等工作.美国正在考虑建立全国性的电子病历系统,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第三方支付模式的需要,统一规范的疾病、手术操作名称、编码也是势在必行.但在临床工作中,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中手术名称与国际手术操作编码的冲突问题正在越来越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实际工作中,由于分类标准编码的技术性较强,分类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而临床情况又复杂多样等因素,常常出现分类编码错误的情况.本文简要分析了ICD-9-CM-3在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谈贫血的国际疾病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东秀 《中国病案》2005,6(6):32-33
目的在进行疾病编码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增进对国际疾病分类的认识,加强同行交流.结果提高编码正确性、完整性,使疾病分类更好地为疾病统计的各种分析与调查,临床医疗、教学、科学研究等服务.结论贫血是临床的多发病,国际疾病分类相对复杂.我们在编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病案,了解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才能准确编码.  相似文献   

11.
龚黎丽 《中国病案》2005,6(5):33-35
国际疾病分类是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的分类,是国际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世界范围内疾病、损伤以及死亡原因的统一分类的标准,又是医学统计和卫生统计的基础.作为一个分类系统,它的基本原则是分类准确与完整.疾病分类编码是提取病案资料的钥匙,也是病案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认真阅读病案内容是获得准确ICD—10编码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案管理工作要达到系统性、科学性及完整性,疾病分类是重要的一环。疾病分类是一项非常艰巨非常重要的工作,是病案资料检索、医疗质量考评、统计报表、医疗付款的依据,又可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重要的医疗信息。因此,准确的疾病分类编码是病案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一个称职的编码员,除应具备较全面的医学知识、工作认真负责外,编码前详细阅读病历内容非常重要,它是保证编码准确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ICD-10的推广使用促进了病案管理的规范化及标准化,使我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轨。由于疾病的复杂性,病案首页中诊断名称很多,排列顺序不妥当,病案统计工作人员对 ICD-10知识的缺乏,仍然影响着疾病分类统计质量,所以使广大医师和统计工作人员掌握 ICD-10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 ICD-10的编码,提高编码的准确率是提高疾病分类统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1 ICD-10编码中存在的问题1.1 临床医师对书写诊断的责任心不强诊断书写不规范,用症状代替病名,不用 ICD-10的规范化诊断术语,例如,  相似文献   

14.
疾病诊断主要情况的选择对信息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羽  邓京香 《中国病案》2008,9(9):31-32
促进各国之间的医学信息和科技学术的交流,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现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已经使用了国际疾病分类。我国在1987年开始使用国际疾病分类,国际疾病分类主要情况选择的目的为了对主要疾病的诊断进行正确编码和统计,若主要情况的编码选择不正确,就直接关系到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程度和为临床提供病案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做为临床医生要明确诊断,选择好主要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医院病案首页疾病诊断与医学统计中同国际疾病分类规定的差异,说明影响医学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医疗质量的重要性。方法: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的规范诊断,举例说明病案首页中存在疾病诊断的概念混淆和主次不分等差错。结果:按国际疾病分类的规范标准,纠正主要诊断,手术名称的概念不清。结论:严格病案首页规范化书写和医院管理,是保证医疗统计迈向新台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唐瑞瑶  钱红  刘三露  戴春霞 《吉林医学》2010,31(14):2141-2142
目的:对病案首页疾病主要诊断确定以及如何正确编码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病案4942份,分析临床医师对主要诊断的选择与书写,依照ICD-10编码原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部分临床医师对主要诊断的正确选择和书写不够重视,没有充分的认识;病案管理人员对编码原则掌握不全面,导致主要诊断的选择与编码存在不少问题。结论:临床医师应学习国际疾病分类的相关知识,并掌握正确填写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各项原则,病案管理人员应按照国际疾病分拎ICD-10进行准确编码,以保证病案统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共同使用的疾病分类方法,是国际卫生信息的标准分类。它由世界卫生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出版,用于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编码[1]。目前,全世界普遍采用的疾病分类标准为第10次修订本,即ICD-10。 ICD系统在国内的实施始于1990年3月20日卫生部卫医司字(90)第15号文件《关于医院使用统一的病案首页的通知》,正式提出病案首页要求使用ICD-9中的国际疾病统一编码,1993年开始在国内临床领域推广实施,2001年等效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ICD-10[2]。但是,由于ICD系列应用规则较为复杂,其分类命名粒度较粗,且国内存在大量地方性疾病在ICD-10编码中无法匹配,因此不同地区在应用时分别进行了本地化改造,同时也造成了各地区的编码不统一、编码质量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辅助检验报告对疾病分类的影响,以寻求提高疾病分类质量的方法。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原则结合病案资料来分析总结辅助检查报告对疾病分类的影响。结果辅助医学检查报告对疾病分类质量影响较大,忽略其内容将会产生大量毫无利用价值的垃圾编码。结论临床辅助检查报告是辅助编码员正确编码的素材,认真检阅辅助检查报告有助于取得正确的分类编码,降低编码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19.
医师学习ICD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聂铁屏 《中国病案》2001,2(1):31-31,37
一、ICD是国际标准 卫生部1981年批准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1990年颁发了全国统一的,注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医院病案首页”,1991年开始实施。并决定在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统一使用ICD-9为原则的统计报表。ICD是世界卫生组织主要合作项目之一。应用范围已大为扩展,除流行病学以外,还应用于病案的索引编码编制和检索。有关卫生服务计划、检查和评价。国家技术监督局也将ICD做为我国《疾病、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病案》2007,8(9):M0002-M0002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首次出版了国际医疗操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Medicine,简称ICPM)。它是国际疾病分类的一个补充分类,也是国际疾病分类家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医疗操作分类的使用目的同国际疾病分类一样,主要也是用于统计、医院管理、病案资料的存储与检索。ICPM的设计有下列三个方面的特点1允许那些希望详细分类手术操作的人扩展该分类系统,也就是说其编码的尾部是开放性的可根据需要自行增补。2适用于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的分类。3包括为了统计、管理和临床研究目的的各类操作。如: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