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总结了角膜病从肝论治的经验。翳发于黑睛,但不离治肝这一主线,采用疏肝、清肝、泻肝、养肝诸法。角膜生翳如粟状者为星翳,治宜疏肝散风,方选逍遥散加疏风退翳之品;色白成片者为云翳,治宜清肝泻火,方用柴胡清肝饮;状若凝脂者为脂翳,治宜清利肝经湿热,方选龙肝泻肝汤加减;凹陷成坑者为陷翳,治宜滋补肝阴肝血,升举清阳,方选养肝明目汤。  相似文献   

2.
兔肝食疗方     
本品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的肝脏,中医认为:兔肝性味甘、苦,咸、寒,人肝、肾经,有补肝明目之功。适用于肝虚眩晕,目暗昏糊,目翳,目痛等症。《别录》言其“主目暗。”《日华子本草》言其“明目补劳,治头旋眼痛。”《日用本草》言其:“明目退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退翳片灌胃1日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退翳片研磨粉以最大浓度给小鼠灌胃给药,小鼠没有出现死亡,未测出LD50,故测其最大给药量。结果:退翳片最大给药为120.0g生药/kg。结论:退翳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黑睛疾患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睛疾患病起外邪侵袭、外物损伤、肝胆功能失调及肺肝脾病变的互相影响,临证可分为三期四型进行辨治:初期宜肝肺兼治,其中肝肺风热型用银翘散加减.肝肺火毒型用泻肝散加减:中期属肝胆实火型,宜泻肝清胆,方用龙胆泻肝汤加生大黄;后期属肝肾阴虚型,宜补肾养肝,方用知柏地黄丸加杞菊。注意初期用生石膏可以泻肺热、除烦渴、退星翳;中期宜早用生大黄,但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5.
自拟消风退翳汤治疗角膜斑翳20例仙桃市胡场卫生院(433004)闵大炳祖国医学对眼翳的命名较多,如"宿翳"、"花斑翳"、"星翳"、"凝脂翳"、"蟹晴翳"筹。笔者自1970年~1990年20年中,自拟消风退翳汤治疗角膜斑翳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蝉蜕的研究与临床新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时的蜕壳,性味甘,入归肺、肝二经。具有疏风热透疹、退翳、止痉等作用。临床新用广泛,疗效满意。现将其研究与新用近况综述如下。1药理研究1.1抗惊作用:曾有人对蝉蜕的氨基酸成份作过分析,有抗惊厥的药理作用,其微量元素分析试验测出有较...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福新  贾国河 《江西中医药》1995,26(4):36-36,46
辨证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36例庞福新,贾国河,武风梅(河南省兰考县中医院475300)关键词角膜溃疡;祛风退翳汤;龙胆泻肝汤;消翳汤;临床应用细菌性角膜溃疡,属中医凝脂翳范畴,为眼科疑难重病之一。本病发病急、变化快,若失治误治每易致黑睛溃破,变症蜂起,...  相似文献   

8.
青葙子     
李理 《家庭中医药》2006,13(1):F0003-F0003
青葙子,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青葙的成熟种子,产于全国各地。其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能清肝火,祛风热,明目退翳,降血压。瞳孔散大及肝肾不足之目疾忌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运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对73例(85只眼)复发性单疱性角膜炎分为肝经风热型,湿热蕴蒸型、气血亏虚型、阴虚夹风型,分别采用疏风清热、凉肝退翳,益气补血、活血退翳,滋阴祛风,活血退翳的方法并配合局部用药治疗,结果痊愈70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100%。对本病的复发因素、辨证用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吕海江教授擅长眼部各种病证的诊断和治疗,特别精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底出血、角膜炎、结膜炎等的诊断和治疗。角膜疾病属于外障疾病,外障疾病的治疗多以祛除“六淫”为主,因此要疏散外邪;角膜在五轮中属风轮,风轮疾患以泻肝、平肝或养肝、舒肝为主,所以要兼顾肝胆。“已病防变”,在治疗黑睛疾病时若治不及时常常波及瞳神,因此早期恰当的引经药对本病早期的治疗非常重要。为了尽早使翳消散,避免其影响视力,退翳药应及时使用,同时不忘发散,进一步帮助退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宿翳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85例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5例治疗组宿翳全部有效,平均疗程10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宿翳新疗法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黑睛翳障以聚星障、凝脂翳、花翳白陷、混睛障等为主.传统理论认为其病因多为肝经风热或肝肾阴亏,治以疏风清肝或滋水涵木为主,然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者,堪称棘手顽疾,故统以肝肾而论治,未免牵强,临症应审因细辨,方能收效奇奏而快.现就黑睛翳障中的一型寒翳,加以论述,供同道参考.寒翳的症候寒医临床特点为:眼部的翳色深沉,白睛暗赤,紫胀且有畏冷、头痛、身痛、(以肢节病为主),口干不欲食,舌苔白薄,脉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肝主筋、开窍于目,如因肝阴不足,虚火上炎,火邪灼津、灼伤角膜后而使角膜呈白色翳,治则须当清肝泻火.中医治疗贵在于分型辨证,本病多因肝肺郁热、复受风邪、风火相煽、上攻于风轮为患.当属于肝郁型,治则以清肝明目.也有肝脾湿热,内壅熏蒸,黑睛罹病,症见畏光流泪、疼痛视糊、迁延不愈、日后黑睛留下翳障.属于肝脾湿热型治则当以清热解毒、化湿褪翳,方选龙胆泻肝汤.  相似文献   

14.
黑睛星翳是眼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笔者应用祛风药辨治星翳,常获疗效,兹将心得简述于下。《内经·太阳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黑睛,又称“风轮”,风属肝,肝  相似文献   

15.
李红刚 《光明中医》2008,23(5):668-668
角膜翳多是角膜炎症或外伤治愈后遗留的瘢痕,根据瘢痕的形状、范围、深浅程度而命名,一般浅层瘢痕性混浊薄如云雾状,通过混浊的部位仍能看清后面虹膜纹理者称为角膜云翳;混浊较厚略呈白色,但仍可透见虹膜者称为角膜斑翳;混浊很厚呈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者称为角膜白斑。如果角膜瘢痕组织中镶嵌有虹膜组织称之为粘连性角膜白斑,提示病变角膜有穿透史。角膜翳中医称之为宿翳,历代中医眼科文献主要将其分为冰瑕翳、云翳、厚翳、斑脂翳四种。临床上有一大批患者因此而导致视力低下。  相似文献   

16.
论翳之证治     
翳,因其能障蔽视力,而有翳障之称,以生翳的不同部位,分为三类,其中角膜疾病后产生的混浊,称"黑睛翳障"。古代医家认为翳障为"风热不制之病","脏腑热盛,热乘于肝,气冲于目"可以导致,用点眼、洗眼、外敷和内服方药等法治之。现代中医眼科在"翳"的概念、分类、病因病机、证治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运用现代科技检测手段、病理分析等方法,诊治体系也逐步确立。笔者从"注重整体观""抓主症,重辨证""施治遵守理法方药"等六方面,阐述了个人对于"黑睛生翳"的中医证治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散翳睛明液对兔实验性聚星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家兔随机 分组,制做聚星障模型,分别用药物或生理盐水熏眼、占眼,定期进行角膜荧光着色观察, 记录病变情况。10d后处死,取家兔角膜做光、电镜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散翳睛明液治疗家兔聚星障疗效显著(P<0.01),组织形态学观察家兔角膜病变及病毒消失快, 组织损伤恢复快,并优于无环鸟苷滴眼液(P<0.05)。结论:散翳睛明液是治疗聚星障的有效外用药。  相似文献   

18.
翳障证治一得曲阜市中医院(273100)朱文平翳是外障眼病的常见证候。所谓翳,是指黑睛上的混浊而言。笔者认为尽快消退翳障是治疗眼病、保护视力的关键。现就常见翳障的鉴别与治疗略述一得之见。l新翳与宿翳新翳边缘不清。呈灰白色混浊,表面粗糙,有发展趋势,有...  相似文献   

19.
自拟生麦散为主治疗凝脂翳312001绍兴市灵芝卫生院潘云林,潘春林凝脂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角膜溃疡。其发病较急,具明显的疼痛、羞明、流泪等刺激症状,是一种常见的眼科重疾。对此,笔者采用自拟生麦散内服,并配合外用家传光明消翳眼药治疗28例,均获得满...  相似文献   

20.
黑睛位于眼球前方,直接与外界接触,最易受外伤及风热邪毒之侵袭,故黑睛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颇高。因黑睛之质晶莹清澈,故发生病变后极易遗留瘢痕翳障,从而影响黑睛之晶莹清澈,致使神光发越受阻,导致视力障碍。《原机启微》云:“翳尤疮也”。意即黑睛之瘢痕翳障犹如体肤之疮疡瘢痕,是很难消退的。故在治疗黑睛疾病时,应始终牢记退翳,及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