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30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内科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22例(73.3%)首发症状是胸、背、腹等突然出现剧烈疼痛。17例(56.7%)X线胸片检查主动脉或纵膈影增宽,14例(46.7%)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现典型夹层分离征象,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性最高(100%)。内科治疗总病死率43.3%。结论早期诊断和积极正确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上常见的特发性心肌病,其病因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各种代谢异常以及家族遗传性有关,预后差,目前治疗方法虽较多,但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HTEA)治疗DCM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和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的8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87例病人中,存活69例,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其中良好42例(48.3%),中残13例(14.9%),重残11例(12.6%),植物生存3例(3.4%),死亡18例(20.7%)。结论 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积极综合治疗、亚低温治疗及细致有效的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减少病残率,提高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0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的8.1%;其血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血尿酸(UA)等升高较明显,易出现胆囊炎、胆石症和胰腺炎。结论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以戒酒和支持治疗为主。总体上酒精性肝硬化组的预后比肝炎后肝硬化组稍好,但晚期预后二者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药物的治疗及白细胞(WBC)数对急性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AMI患者入院后当日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并对适合溶栓者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WBC明显升高的患者急性期预后不好,溶栓成功者预后较好但与溶栓不成功者比,差别尚无显著性。结论白细胞升高与AMI临床预后有关.是判断AMI急性期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临床、实验室资料。结果39例患者经治疗,显效11例(28.20%),有效16例(41.03%),无效12例(30.77%),总有效率为69.23%。结论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病因多样,以原发性高血压(53.85%)和肾实质性高血压(33.33%)多见,两者所引起的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临床改变及预后均不同。肾实质性高血压,血肌酐水平高者预后差,尿蛋白程度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洪喜  黄少婉  徐丽珊  翁陈华  林明祥 《河北医药》2009,31(10):1182-1183
目的观察并总结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HIE195例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对照组45例;2组新生儿均在对症、支持、恢复脑细胞等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预后良好136例(90.67%);对照组预后良好19例(42.22%)。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改善HIE患儿预后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27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易患因素、诊断方法、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276例死亡7例(2.5%)。术后6—8d拆线,平均住院时间8d。切口甲级愈合196例(71.0%),乙级愈合43例(15.6%),丙级愈合37例(13.4%)。术中证实阑尾穿孔86例(31.2%),阑尾周围脓肿7例(2.5%)。伴发病76例次,术后早期并发症87例次,切口和腹腔内感染性并发症39例(14.1%)。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合理有效处理伴发病和并发症,是提高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手术疗效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丁佐龙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434-3435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5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出血停止45例(90.0%),自动出院2例(4.0%),死亡3例(6.0%)。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差,在治疗过程中需全面分析、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临床特点及影响其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2例M1段动脉瘤患者,总结影像学资料、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探讨性别、年龄、入院时Fisher评分、术前高血压和动脉瘤体积对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性别和年龄对手术治疗后手术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Fisher评分入院时比较低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比评分高的患者要差( P <0.05);无高血压患者临床预后优于存在高血压患者( P <0.05)。而动脉瘤的大小与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入院时的Fisher评分及高血压的有无是影响M1段动脉瘤患者手术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在手术前应对这2个方面的指标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因和诱因、症状体征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结果两型患者在低血压或休克、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方面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别(P〈0.05);A型患者住院死亡率高于B型患者(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是病变严重,表现复杂的心血管疾病,只有及时正确的诊断,适当选择适应证采取有效的内科疗法、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能使预后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在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应用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992年2月至2007年2月使用血液透析治疗老年ARF18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液透析方法和预后。结果181例患者中119例(65.75%),渡过ARF急性期,其中治愈108例(59.67%),11例(6.08%)转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62例(34.25%)死亡,对两组患者肾功能的特点,疾病的严重程度(APACHEⅡ)等因素分析,死亡组年龄更大、病情更严重、透前血清肌酐(Ser)更高。每日或隔日血液透析,平均每天尿素氮(BUN)、Ser、超滤量、低血压发生率、精神状态,同经验性的透析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老年ARF最有效的方法。老年ARF的预后受患者的年龄、透前Ser、病情严重程度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等因素的影响,每日血液透析更适应于老年ARF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与CT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晓东 《河北医药》2005,27(10):753-754
目的 对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CT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41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出血部位、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临床以呕吐(92.3%)、眩晕(68.3%)、头痛(53.7%)最为多见。应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和脑室受压、脑干受累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结论 小脑出血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赵景春  平芬  孙洁静 《河北医药》2002,24(12):955-956
目的:老年期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第2个高峰,由于老年生理和病理的特点,决定了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发病和临床表现上的一些特点。方法:对3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和同期住院的36例非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表现特征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具有以下特点:(1)起病年龄较晚,哮喘状不典型;(2)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肺感染、肺心病是常见的基础病,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3)伴发病及合并症多,本组老年支气管哮喘伴发基础疾病占100%;(4)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在治疗时多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在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应提高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非心源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非心源性PIS患者80例,按抗栓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先接受替罗非班治疗3 d后序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照组仅接受DAPT,比较两组NIHSS评分、90 d mRS评分、90 d良好预后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不同病因亚型治疗90d良好预后率。结果:两组进展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90 d m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90 d良好预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LAA亚组、其他/不明病因亚组90 d良好预后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SAO亚组良好预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单独DAPT,替罗非班序贯DAPT治疗非心源性PIS具有良好的临床预后,尤其在SOA亚组中疗效更好,且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骨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9例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BL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5例仍存活,4例死亡。结论:PBL主要以B细胞来源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为多见,临床治疗以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诊断、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期别、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及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3年和5年存活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不同,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Ⅰ期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5年内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与其预后有关,Ⅰ期患者单纯手术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男性乳腺癌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0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为影响男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男性乳腺癌生存率的关键。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要重视ER表达阳性者的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大肠粘液腺癌10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性及其综合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大肠粘液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与非粘液腺癌相比,大肠粘液腺癌好发于青年人(年龄<45岁);(2)粘液与非粘液腺癌皆好发于直肠,但粘液腺癌更多发于升结肠;(3)易向周围脏器组织浸润生长;(4)易发性远处淋巴结转移;(5)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6)术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结论:大肠粘液腺癌是一类预后较差的大肠癌,对大肠癌粘液癌应该采用较积极的综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C反应蛋白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军委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42-124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随访。结果CRP与肌钙蛋白Ⅰ(TNI)呈明显正相关(r=0.651,P〈0.05);CRP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462,P〈0.05);同时CRP与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期间MACE总发生率分别呈明显正相关(r1=0.521,r2=0.533,P〈0.05)。结论CRP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