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血管障碍病人的早期治疗波出石弘等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破裂)1.诊断与运送由于脑动脉瘤破裂而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因颅内压急剧升高而脑循环显著受损。为此常主诉恶心、呕吐与剧烈头痛、意识迅速丧失,甚至呼吸障碍。然而仅轻度头痛而来诊的也有,怀疑蛛...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的超早期治疗专辑──蛛网膜下腔出血超早期治疗的诸问题沟井和夫等日本约在30年前,就开始用外科手段治疗因脑动脉瘤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虽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现在日本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是,尚须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具体而言有...  相似文献   

3.
在脑卒中以及头痛的诊疗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延误诊断可能导致预后不良,所以迅速而正确的诊断是必要的。以下具体叙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的脑血管痉挛,其原因尚不明了,但由于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故脑外科医师颇为重视。虽然不少报告提出此现象与花生四烯酸系统有关,但一般认为系多种因素所致。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环氧化酶系中的PGD_2、PGE_2、PGF_(2α)和TXA_2对脑动脉有收缩作用,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其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可显著增加。然而,其动态变化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并不相关,而且浓度也不像体外实验那样使血管收缩时那样强。佐佐木等用狗做蛛网膜下出血动物模型,研究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血管产生PGI_2的能力。结果表明,尽管PGI_2的产生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在组织学上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指南是利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方法收集、选择科学的稳妥性高的依据,从2000年开始经过2年的计划,作为厚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医疗技术评价综合事业策划进行的,2003年九月日本脑卒中外科学会作为《基于科学依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指南》公开发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日本约20人/10万人,年龄调整死亡率男性几乎不变,而女性呈现倍增。  相似文献   

6.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松本正人等一、颅内疾病1.脑动脉瘤脑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原因的70~80%。动脉瘤破裂病例中有半数可在初次发病后死亡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约25~30%死于再次破裂,所以为了防止再破裂最理...  相似文献   

7.
青年人脑血管障碍专辑本专辑选自日本《循冻科学》杂志1995年第15卷第10期特集“若年者Oj奋血管障害”,共9篇论著。在日本青年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该病的5%左右。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依顺序增多,病例的绝对数也是出血性多于缺血性者。本...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治疗永田泉等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疾病以脑功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为代表,发生率前者占绝对优势,故本文拟对脑动脉瘤破裂进行论述。脑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再破裂,此外有必要对与SAH相伴的高颅压、脑内血肿、脑积水...  相似文献   

9.
头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所有人都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经历头痛。大部分头痛患者的头痛为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特发性头痛,而由脑卒中和脑肿瘤等器质性脑疾病所引发的继发性头痛来门诊就诊占头痛病人只不过百分之几。然而。一旦漏掉脑卒中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头痛患者,丧失适当的治疗时机,动脉瘤再出血等将会导致死亡和危重的症状。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死亡和严重后遗症的比率在初次出血即得到治疗的情况下为50%左右,而再出血的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所引起的,其他脑动静脉畸形及特发性出血等最多不过10%左右。这里将脑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适应证及时机叙述于下:一、决定脑动脉瘤手术预后的因素:1.患者术前状况(级)。主要是患者术前神经症状的轻重程度,即严重度的级别,在日本主要使用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脑动脉瘤破裂)在脑卒中中与脑梗塞,脑出血相比发病率较低(10%左右),但死亡率较高(30%左右)。尽管近几年手术效果明显提高,但平均死亡率仍然没有下降。为此,在早期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一、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上嶋氏报告1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初诊的误诊率是25%。误诊的病例虽然都有头痛、呕吐、一过性意识障碍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特有的症状,但最初被误诊为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各7例),头痛待查(4例)等并不少见。多在第二天到二周内症状恶化和再  相似文献   

12.
钙拮抗剂在治疗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科赵丽脑血管痉挛常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后,其产生和持续与5-羟色胺、氧化型血红蛋白、PGF2α等血管收缩物质、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变性坏死、血栓恶烷A2和PGI2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诸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上存在的众多头颈部血管障碍引起的继发性头痛中,重要的是不能漏诊“一旦误诊将导致死亡的头痛”。特别是导致剧烈头痛的疾病要格外注意,必须正确诊断。本文以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未破裂囊状脑动脉瘤、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脑内出血、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垂体卒中的头痛特征等为中心进行阐述。特别是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头痛患者初期诊断中的鉴别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剧烈头痛     
一、头痛患者的危险信号1.初次头痛既往就有的反复发作的头痛,多数可能是偏头痛等良性慢性头痛。但是,对初次剧烈的头痛必须做详细检查,特别是35岁以上初发偏头痛者应多考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疲劳时发生的头痛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的剧烈头痛,虽然可能是良性疲劳性头痛,但也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增高及夹层性动脉瘤等可能,所以需做详细检查。3.发热首先要考虑脑脊髓膜炎,如疑有颈部强直,则必须做腰椎穿刺。感冒时,由于颈部肌肉疼痛所以常伴有颈部运动受限,但颈  相似文献   

15.
一、病因调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多发于50~60岁,其中80%以上是由颅内动脉瘤所致。其余多发生在10~20岁的年轻人,多与脑血管畸形有关。小笠原等通过基层急救医院根据CT诊断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意外发生的生理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意外发生的生理节律本文就脑血管损害危险因素的生理节律及其关联的发病因素作一阐述。一、流行病学Tsementzis关于脑出血报告,根据194名蛛网膜下腔出血、118名脑出血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呈现发病时间的24小时变异呈双峰性,第一高峰从上午10...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归耆建中汤加附子治愈了老年人重症顽固性褥疮四例,现将其中二例报道如下:例一、59岁,女性。帕金森综合征(PS),长期卧床,褥疮。患者有脑血管异常病变,多次发生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长期卧床,以致臀骶部发生褥疮,疮面直径2cm,深Ⅲ度,周围皮...  相似文献   

18.
床边的临床病型诊断渡边俊之等随着外科手法和治疗药的新近开发,最近与脑卒中的病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有详细区分的倾向,因此对病型做出迅速、正确的诊断,对未来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脑卒中,基本上分为出血性病变(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病变(暂短性脑...  相似文献   

19.
把从脑脊液或红细胞中抽出并分离的物质注射到小白鼠的股静脉中,测定其颈动脉压的变化,然后记录小白鼠动脉片的等尺性收缩。所采用的脑脊液和红细胞是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与健康者所得。结果表明,当把添加了10~30%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脊液或溶血红细胞的脑脊液注射给小白鼠时,和注射健康者的脑脊液时的情况不同,血压显著上升并且剧烈摇晃,动脉片也反复地显著收缩。血管活性物质是非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大致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塞,这里将介绍各病型的外科治疗适应证和治疗方法。病型的不同,治疗目的也不同,但基本上均是防止原发性脑实质损伤的进展,迅速除去继发性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