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一九九五年秋天,儿子熊熊降生了,我和爱人把他当作天使一样呵护,爱他胜过爱自己的眼睛。看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一天比一天可爱,一天比一天漂亮……全家人都沉浸在无比的幸福和喜悦之中。与此同时,作家长的心中也多了一份责任,我们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我在离家一小时车程的一个电台主持一档节目。一天我准备去做节目,路上在附近的一家小店买了些润喉片。因为还有一些时间,所以我悠闲地在店里逛了逛,然后开车驶往电台。在下车进大楼前,我往下扫了一眼,发现自己正穿着两只不同的鞋。这两只鞋完全不搭配:一只黑色,一只棕色;一只有跟,而另一只是平底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就是这样离开了我的家、去了商店、排队结账然后回到停车场,一路上竟然都没有发现自己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有时,生活会告诉我们一些不该忽视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之友》2011,(8):7-7
从前有一个贪婪的农夫,家里养了一只母鸡,他靠卖鸡蛋的钱维持生计。一天母鸡下了一枚金蛋,他仔细端详这枚金蛋,心想母鸡肚里肯定还有很多,于是他把母鸡杀了,仔细搜索一番,却什么也没找到。  相似文献   

4.
“李鬼”优惠价:245元一盒 接到读者来信后,记者用座机拨通了降糖甲片的专家热线,然而一直无人接通。随后,记者又用手机拨了一次,响了4声后,一位普通话很不标准的女士接了电话,告知“杨教授”不在,有什么事尽管问她。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之友》2010,(4):7-7
春天,对于一粒种子,意味着生命的萌动;对于一树枝叶,意味着舒展的自由。我们熬过了寒冬、倒春寒、沙尘暴,终于迎来了“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的勃勃生机,聆听着春天的声音,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2009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我们感受了祖国六十华诞的喜悦,也经历了甲型流感的肆虐,而大家的糖尿病知识肯定也有了不小的收获。临近岁末,让我们一起来对这一年中糖尿病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一次盘点。  相似文献   

7.
新的征程     
转眼一年过去了。从孩子确诊1型糖尿病到现在,我们娘俩相依相偎,一起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 这一年,必将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新的一年开始了,也代表着我们踏上新的征程。加油,孩子!  相似文献   

8.
英国伦敦一名38岁女子从小就患有卵巢疾病,导致绝经无法生儿育女。去年初,她到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不孕中心接受了全卵巢移植手术,移植了孪生姐姐一只健康的卵巢。这只移植卵巢很快就开始排卵,并在一年后使她怀上了身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之友》2012,(8):62-62
“自从换用了地特胰岛素后,我的血糖控制得更平稳了,体重控制住了,而且一天只注射一次,真是方便。”刘先生高兴地对一同就诊的病友说。  相似文献   

10.
天气冷,人也似乎变得懒了,那些在好天气里随处可见、爱好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朋友们也更多地蜗居室内了。实际上大家知道,冬季血糖本来就容易波动,如果再减少运动甚至不动,就更可能导致血糖不稳,带来各种隐患。河北省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郭晓玲告诉记者,中国古话有“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之说。当然,所谓“一勤”是概括,具体操作起来,可不止一勤。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得到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人们都怀着美好的愿望去播种它,希望能亲手种出一株亭亭的莲花,观一场极美的花开盛世。但因我们的智慧不同,往往会拥有完全不同的过程与结果。记者有缘在2014年新年伊始之际,采访到了雍和宫副管家孟和乌力吉大喇嘛,在他金刚面菩萨心的言谈中,记者发现了一朵绝尘脱俗怒放着的莲花。他说:“花开一季,人活一世,乐天随缘一些,就会轻松自在一些。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根源,真正的源头是我们的心。想开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  相似文献   

12.
点燃希望     
《糖尿病之友》2009,(8):7-7
点燃希望,如同点燃创造的光芒,一颗星在天边闪亮;枯竭了希望,等于枯竭了生命的营养,一颗心在地角埋葬。  相似文献   

13.
“醉汉”原来是“糖友”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傍晚,我去拜访一位老同学,却遇到了一位意外的病友,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儿……  相似文献   

14.
看到最后一批患者满意地走出诊室,我这才感到喉咙隐隐地干痛,拿起刚上班时倒好水的杯子,里面的水已经凉了。讲了一上午,数一下门诊记录,接待了十几位患者,想起每次讲完课后一次喝掉一整杯水,才感觉自己说的话确实多了点。隔壁诊室的专家说我:你这哪里是教育患者,简直就是在培养医生。  相似文献   

15.
王臻 《糖尿病之友》2008,(11):10-11
一位普通的内分泌科医务工作者,和一名不幸身患糖尿病却依然坚强乐观的花季少女,她们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却结下了母女般真挚的情谊。一封感人至深的求助信,一份难能可贵的医患深情,曾经,也正在感动着无数人。  相似文献   

16.
庄稼与杂草     
《糖尿病新世界》2011,(8):79-79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游学世界。在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著名的学府之后,个个满腹经纶的他们回到了出发地。进城之前,哲学家和他的弟子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哲学家说:“在你们结束学业的时候,今天我们上最后一课。你们看,在我们周围的旷野里,长满了野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铲除这些野草?”针对老师的提问,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前,一位爷爷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小男孩,天黑了,星星出来了,小男孩望着数不清的星星问爷爷:这么多的星星,有多少颗啊?爷爷说,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颗星星。那我是哪一颗星呢?小男孩追问着。爷爷指着月亮旁边那颗最亮的星星说,那颗星就是你。那个5岁的小男孩渐渐长大了,成为了一名医生,  相似文献   

18.
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李教授从小的愿望是当一名教师,在她眼里老师是最崇高的职业,对医生的向往是在下乡时的一件事后。李教授下乡是在贵州知青农场,当时条件不好,一次一个同学生病,她陪着去乡卫生院看病,晚上其他同学都回农场了,李教授留下来陪同学输液。但由于太累,李教授趴着就睡着了,被不知名毒虫叮咬了下眼睑,后来整个左面颊及眼周都肿得很严重,并形成了脓肿,需要手术切开引流。  相似文献   

19.
老王是十多年的糖尿病患者,一天清晨,起床后刷牙时突然发现:漱口水居然从左侧口角流出来了,仔细对着镜子一瞧,吓了一跳,就连老王的爱人也吓得不轻,镜子里的老王嘴也歪了,眼也闭不上了,恐怕是中风了。  相似文献   

20.
老郭70多岁了,这辈子没少跟医院打交道:且不说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慢性病,就是过敏也折腾他去了不少次医院。他不单有药物过敏,食物也过敏,鱼、虾等海鲜不能吃,一吃就全身瘙痒起皮疹;蘑菇也不行,只要吃了,保准两小时后拉肚子。最后到变态反应科一查,胳膊上戳了一堆皮试针,结果都是过敏。由此医生给了一个结论:过敏体质。并且嘱咐老郭以后不管到哪儿看病,都得告诉医生这个问题,降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