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黄平  西正敏等 《中国药学》1997,6(3):129-132
从中药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 et K.I.M.)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解析,分别鉴定为地枫皮素(1),厚朴酚(2)和β-谷甾醇(3),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4-allyl-2,6-dimethoxy-phenol cinnamate,命名为地枫皮素(difengpin)。  相似文献   

2.
中药地枫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药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中分离出3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解析,分别鉴定为地枫皮素(Ⅰ),厚朴酚(Ⅱ)和β-谷甾醇(Ⅲ)。化合物Ⅰ为一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4-allyl-2,6-dirnethoxyphenyol cinnamate,命名为地枫皮素(difengpin)。化合物Ⅱ为首次从八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药地枫皮中三萜酸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地枫皮中三萜酸类成分研究黄平西正敏郑学忠赖茂祥中西勤(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南宁530022;日本摄南大学药学部,枚方57301)前文报道从广西特产中药材地枫皮(IliciumdifengiK.I.B.etK.I.M.)的树皮中分离得到地枫皮...  相似文献   

4.
地枫皮为少用中药。1977年由《中国药典》收录。地枫皮具有祛风湿、行气止痛的功能。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等病症。地枫皮是资源有限的中药材,分布区狭窄,一般生长在海拔200~500米的石灰岩石山山顶及有土的石缝中或石山疏林下,海拔700~1200米的石山也有分布。茎皮基本供药用,市场上大量收购。过去既未繁殖栽培,也没有采取  相似文献   

5.
假地枫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假地枫皮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色谱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假地枫皮的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得到三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苷(querc itrin,Ⅰ)、槲皮素(quercetin,Ⅱ)、未知化合物(Ⅲ)。结论Ⅰ、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长链蝎神经毒素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Iodogen方法对马氏钳蝎的两种神经毒素Bm K 和 Bm K IT2进行了 12 5I放射性标记 .分别将标记产物通过腹腔或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 .结果发现肾脏的放射性含量最高 ,血液 ,肝脏 ,脾 ,肺 ,膈肌 ,心脏和大腿肌肉等组织器官中或多或少的含有放射性 ,而在脑中几乎检测不到放射性。结果提示长链蝎神经毒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且难以穿过血脑屏障 .  相似文献   

7.
黄桂华  韩秋梅 《海峡药学》2010,22(10):41-44
目的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新型水溶性吲哚基同型聚合体菁类探针I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探索吲哚探针I-BSA的静态荧光猝灭机制和静电相互作用,系统考察了吲哚探针I与BS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函数。结果确定了两者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72×10^5(293K)、3.59×10^5(298K)、3.40×10^5(303K);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2、0.99、0.98,吲哚探针I和BSA结合作用的ΔH,ΔS和ΔG分别为-2.242kJ.mol^-1,98.80kJ.mol^-1和-31.69kJ.mol^-1(298K)。结论吲哚探针I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结合作用力主要为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止血带捆扎大鼠双后肢根部从而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I/R+右美托咪定组+LY294002(DL组),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炎症因子及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I/R组中MDA和MPO含量、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p-Akt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D组中上述肺损伤指标较I/R组均显著下调;与D组相比,DL组中MDA和MPO含量、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p-Akt蛋白含量均上调.  相似文献   

9.
<正>内向整流钾电流(I K1)是心肌最主要的背景外向电流,参与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心肌动作电位3期终末的复极,进而调控心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1,2]。已知心肌细胞I K1通道主要由Kir2亚家族(Kir2.x)中的Kir2.1、Kir2.2和Kir2.3构成,它们的编码基因分别是KCNJ2、KCNJ12和KCNJ4。其中,Kir2.1是最重要的亚型[3],也是组成人类心肌细胞I K1电流的主要亚单位[4],大量研究表明I Kir2.1减弱或增强均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1,2]。基于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辨别走马胎与羊踯躅的真伪,保证临床用药.方法 从来源、产地、性状、显微等方面予以鉴别.结果 走马胎与羊踯躅性状和显微特征有明显区别.结论 根据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可以明显鉴别走马胎与羊踯躅的真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