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周月辉  周艳  于继珍 《吉林医学》2014,(13):2901-2902
目的:了解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压力源,调查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对50名手术室护生进行面对面访谈,分析护生面临的压力源,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手术室护生压力源主要是:手术室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集中(96%);手术室专科知识缺乏(84%);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80%)和担心血源性感染等职业危害(80%)等。护生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均高于常模(P<0.05)。结论:手术室实习护生感受到的压力源较多,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其压力,维持身心健康,以提高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2.
护生临床实习初期心理压力与应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护生在临床实习初期的主要压力和应对方式以及心理状态,为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和促进护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Jaiowiec压力量表和自设的压力源量表,对56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反应,SAS为39.78±8.39,SDS为45.13±10.95,两者均高于常模数,P<0.05。学生的焦虑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关系(R=0.524,P<0.01)。结论针对在临床实习初期护生的心理状态、主要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和干预,引导学生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实习中的压力,缓解焦虑与担心,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郭蓉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6):93-9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发生护理缺陷后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7名发生护理缺陷的实习护生进行测评。结果实习护生在发生护理缺陷后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及抑郁心理,经心理疏导后SAS和SDS得分与心理疏导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疏导能改善实习护生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护理缺陷的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郭蓉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102-10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发生护理缺陷后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7名发生护理缺陷后的护生进行测评。结果:实习护生在发生护理缺陷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经心理疏导后SAS和SDS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能改善护生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减少护理缺陷的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手术室实习护生的焦虑情况并分析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方法对36名手术室实习护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焦虑问卷(T-AI)进行焦虑状态的评定。结果手术室实习护生SAS和T-AI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教育管理者应重视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习后期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对实习后期护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方法选取在不同实习医院实习的266名护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后期护生焦虑情绪检出率为53.38%,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7.37%;其SAS、SDS标准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大、中专护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习后期护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和实习医院应加强对实习后期护生的管理和就业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心理素质,使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护生临床实习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个性的变化,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男护生实习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和比重上升,与实习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量表当中包括N、P、E、L四个量表,P量表实习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量表实习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焦虑、抑郁和P、N各量表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男护生在实习后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方面比较脆弱,应加强男护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为制定适合男护生的实习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习护生焦虑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分析焦虑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2008年7月~2010年5月在湖南省某三甲医院临床实习的216名护生。使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临床实习护生的一般资料和心理压力状况。使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临床实习护生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16名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发生率为25%,其中轻度焦虑占19.44%,中度焦虑占5.56%。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态度(P<0.05)、人际方面(P<0.01)、社会方面(P<0.01)、工作性质与工作程度方面(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P>0.05)、学历(P>0.05)、家庭关系(P>0.05)、家庭收入(P>0.05)、是否独生子女(P>0.05)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专业态度(P<0.05)、和人际方面(P<0.05)是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管理者应重视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临床实习护生主要通过端正专业态度和改善人际关系来缓解相关的压力,从而降低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水平,增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不同时期的心理应激反应状况,研究其动态变化趋势,为管理者实施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平时版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C),针对在实习期间有过明确的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高职护生,分别于暴露后1天内、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这5个时间点,对其压力感知、焦虑、抑郁水平以及创伤后应激状态进行纵向调查,探讨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实习护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时间效应。结果实习护生CPSS、SAS、SDS、PCL-C得分自暴露时开始升高,暴露后7天达到最高,暴露后1个月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暴露后3个月、6个月逐渐下降。结论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实习护生于不同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管理者应根据护生各时段的不同心理应激状态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帮助其积极应对,以减少心理应激反应对护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的焦虑状况及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探索帮助护生减轻焦虑的方法,提高护生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完成手术室的实习工作。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7年12月~2008年3月在手术室实习的59名首次上台护生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首次上台护生SAS总分均值与常模(中国正常人群)SAS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首次上台前对洗手护士工作的了解程度不同,SAS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引起护生焦虑的相关因素最主要的是:害怕出错被老师责备,其次是害怕违反无菌操作及在手术台上无所适从。结论: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的焦虑情况严重,应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加强护生首次上台前的操作演练和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手术室实习中专护生在不同实习阶段的焦虑状况与对策。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手术室实习的中专学历护生在不同实习阶段的焦虑状况进行了测评。结果手术室实习中专护生各阶段的SAS总分均值与常模(中国正常人群)SAS均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刚入科的护生SAS均分和第一周末、第二周末及第四周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术室实习中专护生各阶段存在一定的焦虑状况。中专护生刚入科时的焦虑情况比第一周末、第二周末及第四周末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心理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12例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发生率20.5%,其中,本科生为10.9%、大专生为27.3%。抑郁心理问题发生率25.0%,其中,本科生为15.2%、大专生为31.8%。相对本科临床实习护生,专科实习护生焦虑抑郁状况更常见(P〈0.05)。焦虑、抑郁状况相关因素均与以下因素有关:生源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入学时非自己选择专业,不喜欢护理专业,对就业感到悲观,实习工作压力大,学习成绩不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时不喜欢向人倾诉等。结论:很多临床实习护生存在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带教老师应在带教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关注她们的心理状况,及早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急诊科实习护生工作压力与焦虑状况,讨论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改进护理带教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某综合性医院急诊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65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5名急诊科实习护生焦虑的平均分为分(51.13±12.05)分,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75.39%,焦虑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实习护生工作压力源及焦虑状况方面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减轻急诊科实习护士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在传染病科实习期间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医学生在传染病科临床实习期间的心理状况,并探讨调适对策。方法采用ZUNG自我评定焦虑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200名在传染病科实习期间的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根源采取有效的调适措施。结果医学生在传染病科临床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与其他临床科室实习生相比,以抑郁、焦虑两方面占首要地位。有50.5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现象,58.0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压力。经调适后,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可缓解医学生到传染病科实习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专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焦虑、面对的压力源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实习的中专护士进行焦虑度的调查,另外采用自编压力源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实习中专护士进行压力水平评估,并统计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结果中专护生临床实习期间有54名(90%)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其中重度焦虑38名(63.3%),中度焦虑10名(16.7%),轻度焦虑6名(10%);压力源主要为风险压力、未来就业与择业的压力、实习环境的变化;采取向有同样经历的同学倾诉、寻求家人朋友安慰两种应对方式的学生最多。结论中专实习护生主要的压力源有:风险压力、未来就业与择业的压力、与患者的关系、与带教老师的关系、实习环境的变化5个方面,应注重中专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的引导和帮助,注重护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帮助中专实习护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刘中霞 《中外医疗》2008,27(29):90-90
目的 探讨高考考生考试前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援助对策.方法 对1002名来自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高考学生在高考前1个月采用统一指导语,用Zung氏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的自评量表(SDA)和自制的学生心理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1002名高考学生中,考前有181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占20.36%;有391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占48.08%.结论 高考前对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上的疏导及心理援助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探讨中职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方法 对不同年级的387名在校生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的团体测试. 结果 被测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普遍高于常模,总分高于160分的占7.83 %;61.25%的被测学生有轻、中度的抑郁;被测学生中度焦虑者占16.79 %,重度焦虑占4.13%.结论 中职护生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围生期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孕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300例孕产妇中出现不同程度焦虑者149例(49.67%),出现不同程度抑郁者56例(18.67%)。产前两组孕产妇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焦虑和抑郁是围生期孕妇的常见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改善焦虑、抑郁状况有明显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态与知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研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知识和能力缺乏的相关性,分析影响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和能力等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焦虑状态-特质问卷量表(STAI)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量表(BID)检测实习前护生的焦虑和抑郁状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检测实习前护生知识和能力缺乏状况,对100名即将参加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实习前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知识能力缺乏的相关性。结果实习前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分析表明,实习前护生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主要与自测量表一级指标中的职业知识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担心的法律知识不足与病人发生医疗纠纷,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发生差距的问题,角色转变的适应能力慢等是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实习前护生焦虑、抑郁状态与知识和能力缺乏呈正相关,应加强实习前护生该方面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焦虑及社交焦虑测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 (IAS)、自我意识的社交焦虑量表 (SASS)对 12 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 :SAS显示大学新生焦虑状态检出率为 38 84 % ;SAS均分显著高于常模 ;来自于城镇、独生子女大学生 ,较之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焦虑状态更为突出 ;其他量表未显示差异。结论 :大学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 ,应引起有关心理卫生工作者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