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发生便秘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继续维持治疗前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采用药物治疗,即口服微生态制剂思连康或金双歧,必要时应用开塞露;观察组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强化基础治疗,包括合理饮食、足量饮水、增加活动量、排便习惯训练及心理行为治疗。15 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4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30/4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即基础治疗加药物治疗脑瘫患儿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药熏洗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通过加强中药熏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提高中药熏洗治疗的疗效。方法 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训练(物理疗法+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1个月为1个疗程。熏洗前后对其肌张力改善情况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进行评估,以评价中药熏洗的疗效。熏洗过程中注意环境、安全、心理、交叉感染等方面的护理,避免不良因素影响治疗效果。结果在关节活动度改善方面,观察组显效率90%(18/20),高于对照组6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张力改善方面,观察组显效率60%(12/20),高于对照组25%(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在短时间内可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康复疗程,减轻患儿康复训练中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活素联合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瘫患儿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言语-语言治疗、中医推拿及理疗机器辅助治疗,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进行头部功能定位分区及肢体穴位注射,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依据患儿姿势与运动、反射发育、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等综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活素联合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综合治疗小儿脑瘫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康复中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全面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后脑瘫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实施前,有效率高于实施前。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够减少脑瘫住院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秋季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合理饮食,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补液,口服蒙脱石散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方秋泻灵合剂直肠推入及止泻散敷脐,疗程3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8%(33/38),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方秋泻灵合剂直肠推入及敷脐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补液、纠正脱水、补充电解质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成药(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并口服西药(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1%(51/56),对照组75.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较快减轻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的点穴按压手法配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抑制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膝反张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点穴按压梁丘、血海、委中3个穴位治疗膝反张。疗程3个月,对患儿进行康复前后GMFM 88项评分,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的点穴按压结合运动疗法控制膝反张的效果优于单一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疗效。方法 40例痉挛性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M88项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积分差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患儿下肢肌力均有提高,康复训练并配合悬吊运动训练患儿肌力及运动能力均高于常规康复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药浴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136例按照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推拿、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药浴。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四肢肌张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97.1%(66/68),对照组有效率94.1%(64/68);观察组显效率63.2%,对照组显效率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配合针刺、中药药浴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的训练,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两组患儿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GMFM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7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四联康、思密达、叶酸及复合维生素B口服;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疗程3~5 d,观察腹泻停止时间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0%(44/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4.20±1.47)d,对照组(6.15±3.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期间未见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腕背屈能力训练中应用的依从性。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瘫康复中心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观察组在常规作业疗法训练中,结合佩戴自制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于患手腕关节上方,1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满意度。依从性评分转换为依从率,依从率又分为三个水平,低(50%)、中(50%~75%)、高(75%)。结果观察组高依从率为45.7%(21/46),显著高于对照组23.1%(12/52),低依从率为15.2%(7/46),显著低于对照组48.1%(2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71.7%(33/46),显著高于对照组42.3%(2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腕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在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中,可激发患儿康复训练的兴趣,提高患儿对康复的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72例秋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根据脱水情况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充电解质,服用乳酸菌素及蒙脱石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1~5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粪便性状、大便次数、发热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粪便性状、大便次数、发热、粪便化验4项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药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以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5 d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87.4%(83/95),优于对照组66.3%(6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明显缩短病程,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以补肾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凉血为主的自拟益肾汤,每日1剂,疗程为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尿素氮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红细胞计数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完全缓解率77.5%(31/40),高于对照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肠道微生态疗法及肠黏膜保护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花天水散加减治疗3~5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47/50),高于对照组56.0%(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07-07/2009-03门诊及留观的6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西医药物治疗相同,观察组同时应用中药口服及外敷。采用峰流速仪定期测定峰流速值,观察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明显提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西医单独治疗更能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加快哮喘的缓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喉炎患儿按就诊先后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中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加减口服,7~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59/62),高于对照组63.2%(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硬肿症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5%(29/42),高于对照组63.9%(1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康复治疗,脑瘫观察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另选40例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分别测定脑瘫患儿及正常儿童的血清IL-6、TNF-α含量,治疗3个月后测定脑瘫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脑瘫组患儿血清IL-6、TNF-α含量较正常儿童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脑瘫观察组和脑瘫对照组患儿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脑瘫观察组较脑瘫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通过降低脑瘫患儿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