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耐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生活质量.方法 41例老年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吉非替尼组(21例)和厄洛替尼组(服吉非替尼曾经有效耐药后改服厄洛替尼,20例).服吉非替尼250 mg/d或服厄洛替尼150 mg/d;直到疾病进展、死亡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吉非替尼组有效率14.3%(3/21)稍高于厄洛替尼组10.0% (2/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疾病控制率38.1%(8/21)稍高于厄洛替尼组30.0%(6/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Karnofsky评分提高+稳定者57.1%(12/21)、厄洛替尼组25.0%(5/20),吉非替尼组生活质量改善高于厄洛替尼组(P<0.05);吉非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厄洛替尼组(P<0.05).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均可作为治疗老年NSCLC脑转移的治疗选择,服用吉非替尼曾经有效的患者改服厄洛替尼30%病情可得到控制,但吉非替尼耐药后再服用厄洛替尼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10-911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吉非替尼治疗,给予观察组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较长、腹泻及皮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均可延长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总生存期,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但吉非替尼总有效率较高,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靶向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脑放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厄洛替尼靶向疗法,治疗期间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时间、1年内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全脑放疗联合厄洛替尼靶向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及1年内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26-1827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7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接受全脑放疗的3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控制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病灶控制率62.86%,显著高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计发生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总计发生6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可在全脑放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治疗,不但能显著控制病灶转移,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比吉非替尼(易瑞沙)联合全脑放疗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组(A组)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组(B组),观察两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有更高的有效率及无进展生存率,但不良反应较大,与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比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A给予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B给予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三组均针对不良反应给予精心护理,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和对照组肝功能异常发病率均高于观察组A(P0.05),观察组B和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A(P0.05)。结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皮疹和腹泻,通过及时停药或对症护理后症状消失,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口服吉非替尼 250 mg,1次/d或厄洛替尼 150 mg,1次/d,直至病情进展,比较两组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29.2%和25%(P=0.757),疾病控制率为83.3%和75%(P=0.162),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6个月和6.2个月(P=0.99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如腹泻、皮疹等发生也相似.结论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8.
汪海岩  张德芳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44-3446
目的: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3例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42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41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大致平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毒副反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中位PFS,中位OS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组较吉非替尼组患者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两组患者肿瘤病理类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组中肺鳞癌患者的生存期较吉非替尼组明显延长.结论:在标准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中,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的总体疗效相似,对于肺鳞癌患者厄洛替尼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吉非替尼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厄洛替尼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厄洛替尼联合DC\CIK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给予厄洛替尼联合DC\CIK维持治疗及有效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进行PC方案化疗,观察组在PC方案化疗基础上给予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88.37%(38/43)较对照组的67.44%(29/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糖蛋白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伤、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疗效,具有显著的靶向治疗作用,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P53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盐酸厄洛替尼片口服以及抗感染、止痛、营养支持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两组2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P53抗体水平,通过随访收集两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2例、疾病稳定18例、肿瘤进展4例,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7例、疾病稳定14例、肿瘤进展13例,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P53抗体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为(84.59±9.68) 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67.21±9.5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优于盐酸厄洛替尼单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P53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医辨证结合吉非替尼单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体力状况及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体力状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体力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结合吉非替尼单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体力状况,并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2006—06/2009—03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口服吉非替联合放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全脑照射,2.0Gy/f,DT40Gy/20f。同时口服吉非替尼250mg/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9例患者中CR1例,PR4例,SD2例,PD2例,客观有效率56%,疾病控制率78%。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的皮肤反应和腹泻,1例出现Ⅰ度骨髓抑制。结论: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术前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脱发、皮疹、恶心呕吐、关节痛、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对比厄洛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研究,总计1523名患者。Meta分析表明:与厄洛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HR=0.86,95%CI:0.69~1.07,P>0.05)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HR=0.68,95%CI:0.52~0.90,P<0.05)和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RR=1.46,95%CI:1.02~2.08,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腹泻、皮疹、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和血小板减少症III,IV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血栓、脱水、高血压和黏膜炎症III,IV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厄洛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PFS和ORR,且不良反应可耐受。但该结论需要更多的大型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阮新建  张侠  于忠和 《临床荟萃》2009,24(12):1087-1088
晚期肺癌治疗多以全身化疗为主,但对于化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更需要一种疗效确切而不良反应少的新药。厄洛替尼是2007年3月在中国上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我科于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使用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例,观察并总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萨)及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9例的不良反应报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9年6月49例化疗失败或不宜化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给予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或厄洛替尼150mg/d,至病情进展或山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停药。主要观察目标为评价药物不良反应,次要目标为总生存时间、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结果吉非替尼组PR13例,SD5例,临床获益率72.0%。厄洛替尼组PR16例,SD4例,临床获益率83.3%。与药物相关的常见不良反应有:1.皮肤干燥,皮疹和瘙痒:吉非替尼组5例(60.0%),厄洛替尼组20例(83.3%);2.厌食,恶心,腹泻:吉非替尼组5例(20.0%),厄洛替尼组5例(20.8%);3.粘膜炎,毛发异常;4.肝功能损害:吉非替尼组出现1例(4.0%),厄洛替尼组2例(8.3%);5.间质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结论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获益率高,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安全性好,严重的不良反应少,但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安全性和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老年III期或IV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埃克替尼组80例和吉非替尼组70例,分别采取相应药物治疗,当患者发展至进展期或无法耐受时停药,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ICP-LU)评定患者生存质量,随访2年后评估两组生存情况。结果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埃克替尼组QLICP-LU生存质量评分为(171.38±12.81)分,显著高于吉非替尼组的(166.25±11.45)分(P=0.0111),其中躯体活动、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及不良反应模块评分均高于吉非替尼组(P0.05)。埃克替尼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吉非替尼组,但Kaplan-Meier生存曲线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168)。结论埃克替尼用于一线治疗老年NSCLC较吉非替尼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吉非替尼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吉非替尼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毒副反应。结果:化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A199、CYFRA21-1和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非替尼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研究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治疗1年后随访,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精神健康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52%,高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的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精神健康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多西他赛,可有效提高生存率,降低VEGF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