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状,严重时刻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住10例妊高症患者,经过严格观察和细心护理,及时准确的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病理产科中,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妊娠期常见的特有疾病,常发生在妊娠20周后,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病情严重不仅危及产妇安全,同时也威胁胎儿生命。因此,如何做好妊高症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贵州省5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死亡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致孕产妇死亡的发生率位居孕产妇死亡病因的第2位,其中以文化程度低、产检次数少、保健意识差为主。结论应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围妊娠期及围生期保健及管理工作,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早期干预,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管理,加强提高各级医疗机构产科技术水平,掌握转诊时机,有效降低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4.
张荣绶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13-1614
目的 探讨孕产妇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及降低脑血管病对孕产妇的危害.方法 选择合并脑血管病的孕产妇16例以及健康孕产妇3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孕产妇脑血管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孕产妇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未进行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妊娠期或产褥期感染;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妊娠期或产褥期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感染与孕产妇合并脑血管病关系密切,重视并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因脑血管病死亡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孕产妇发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绶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613-1614
目的 探讨孕产妇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及降低脑血管病对孕产妇的危害.方法 选择合并脑血管病的孕产妇16例以及健康孕产妇3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孕产妇脑血管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孕产妇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未进行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妊娠期或产褥期感染;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妊娠期或产褥期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感染与孕产妇合并脑血管病关系密切,重视并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因脑血管病死亡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荣绶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613-1614
目的 探讨孕产妇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及降低脑血管病对孕产妇的危害.方法 选择合并脑血管病的孕产妇16例以及健康孕产妇3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孕产妇脑血管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孕产妇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未进行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妊娠期或产褥期感染;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妊娠期或产褥期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感染与孕产妇合并脑血管病关系密切,重视并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是降低孕产妇因脑血管病死亡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光莲  张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138-113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预防效果.方法:对35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350例痊愈、孕产妇死亡1例、死胎3例、死产2例.结论: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可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明显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减少并发症,保证孕产妇和胎儿健康.  相似文献   

8.
易小英  程琪梅 《河北医药》2013,(24):3826-382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女性在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国外的发病率约为7%-12%,在我国约为9.4%-10.3%。多数患者会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和浮肿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抽搐、昏迷,危害着孕产妇和胎儿健康,也是导致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我科对引起妊高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在此基础上,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先兆子痫、子痫)。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004年5月30日收治了一位妊娠33周、早产、LSA、ROT,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子痫)、妊高症视网膜病变的病人,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如期出院,现介绍  相似文献   

10.
俞颖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061-206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痛、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简称妊高症。我国的发病率是9.4%~10.4%。而子痫前期又是妊高症最危重的阶段。如果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因抽搐昏迷或由此发生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母婴死亡。子痫前期的患者护理和治疗同样重要。现将护理程序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运用护理  相似文献   

12.
<正>怀孕不久的小张在一次体检时发现血压较高,诊断结果为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症),遵医嘱需要服用抗高血压药,但是小张怕服用药物会对肚子里的宝宝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回家后没有服药。然而,就是这样的做法导致小张出现脑卒中,经医院抢救总算转危为安。妊高症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会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得了妊高症,必须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或产后2周,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头痛、眩晕等自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身体重要器官的功能性改变,是造成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们通过检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水平,旨在了解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及心肾功能衰竭,妊高征是造成我国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高危人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预防妊高征的重要措施。笔者选取妊高症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并选择280例基本情况相似的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史、分娩方式及围产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有家族史、高血压史及并发症者均比对照组多,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流产、早产及剖宫产的几率比较大,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史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非正常分娩者较多且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可导致机体各脏器损害,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病死率的主要原因,本病以妊娠20周以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严重患者可以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收治的202例妊高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磊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11-212
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妊娠特有疾病,妊高症最严重阶段可发生抽搐、昏迷及其他并发症。一般随着妊娠终止,症状、体征也随之消失。妊高症是孕产妇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主要是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主症。  相似文献   

18.
李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121-122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3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均治疗成功,且痊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中有2例死亡,其中1例为死胎,1例为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将会对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应加强孕妇孕期的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中国实用医药》2009,4(8):238-24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可导致母亲和胎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危及到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安全,一般在妊娠20周后发病,以高血压、蛋白尿、及其他全身功能紊乱为特征,我国发病率为9.3%,是目前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越来越被产科工作者所重视,由于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尚缺乏肯定的预防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取得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防治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中20例在左心衰控制后行剖宫产以终止妊娠;4例阴道助产,1例自然分娩。无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与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腹水的发生率及不正确的扩容治疗有关。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防治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发生,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