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首先是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宣告: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是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一个人的身体健  相似文献   

2.
心身健康——一枚硬币的两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探索心理与生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现代科学已经认识到心身之间的关系,它既不可分离,又相互影响。在希腊语中,“健康”一词是指“完整”、“完全”,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关于健康的定义相吻合: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协调状态”。而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所作的描述也是:有充沛的精力,有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稳定,心胸开阔等。  相似文献   

3.
正农民工是指在现行户籍制度下,户籍在农村,却在城市中从事二、三产业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者~([1])。心理资本是个体发展中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由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四种心理资源组成,具有可开发性和可持续性~([2])。关注和开发农民工心理资本,有助于农民工缓解心理和经济压力,改善工作表现,从而更好地适应城市。家庭功能是指家庭为其成员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3])。  相似文献   

4.
更正     
李琴 《医学信息》2007,20(4):609-609
现代医学将健康称作“第一状态”,疾病称作“第二状态”,将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称作“第三状态”,也称“亚健康状态”或“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一般指机体虽无明显疾病,却显现出活力下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亚健康状态包括不良的心理行为、不振的精神面貌、对社会的不适应以及身体各部位的某种不适等。  相似文献   

5.
5健康概念的再思考5.1传统的定义常常被引用的关于健康概念聂标准的定义,是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即“所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是指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适应方面良好的状态。”这个定义,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健康的一种理想状态,不仅包括了心身的健康,还增加了社会的健康。此后,围绕这个定义,国内外开展了各种讨论,主要观念如下:健康的含义,因时代、文化、科学水平而不同;健康的含义,因年龄、有无障碍而不同;个人的健康与群体的健康不同;生理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不同;健康不是指特定的状态,而是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酒依赖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方法: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招募95例酒依赖患者家属作为研究组,同时招募与酒依赖患者家属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9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版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结果:①研究组在焦虑因子、抑郁因子、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恐怖因子、其他(睡眠和饮食)因子及总均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4779,2.3805,2.0831,2.3805,3.2431,2.6386,2.2956,4.0090;P0.05);②研究组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维度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2506,-3.8449,-2.3329,-2.1823,-2.6920,-4.2633,-4.0277;P0.05);③研究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SS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8620,-4.5280,-3.4407,-6.6282;P0.001)。结论:酒依赖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均较差,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联 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健康应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均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也就是说,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的良好和完整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理上没有病态。所以,完全健康的人是很少的,大多数人是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专卫校解剖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素质?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广义的素质可理解为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特征。1.心理生理结构特性:生理结构主要指健康状态。《解剖学》教师必须具备健壮的体魄。心理结构主要指气质与性格。众所周知,从事《解剖学》教学又苦又累,  相似文献   

9.
心理状态的健康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状态是人的健康的重要内容,对人的健康有重要促进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 心理状态描述 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表现和作用,但把它明确列为人的心理现象之一并纳入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健康中国2030"大背景下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期间选择不同释压宣泄方式偏好的高校新生在生理、心理、社会3个层面上的健康现状以及整体的健康状态差异。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问卷对广西地区3所不同类型高等院校(体育院校、民族院校、职业院校)的848名新生进行释压宣泄方式与健康状况现状调查,运用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不同院校类型的学生群体在释压宣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3.488,P0.01),而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选择释压宣泄方式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化(P0.05);(2)选择不同释压宣泄方式的大学新生在健康状态9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11.737,2.219,4.257.10.173,7.189,11.262,9.464,13.451,7.336;P0.05);(3)选择积极释压方式的群体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以及个人整体健康状态上均高于选择消极释压方式的群体,而选择以"运动"作为释压宣泄方式的学生健康状态量表得分最高。结论:不同的压力释放方式与情绪宣泄方式会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健康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人的整体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人的敏感是一种良好的体态反应和机体功能,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全的标志之一。但是,过于敏感就是一种扭曲的心理状态了,它是人际关系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2.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它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微弱平静持续的情绪状态。心境的特点是弥散性的。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境,比十付良药更能解决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除微生物和理化致病因素可使人致病外,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和信息的改变也会通过心理活动使人产生消极心境,导致心身疾病。临床护理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互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应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性格气质及其对社会、环境、家庭的心理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3.
药物依赖性浅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赖性是指长期持续使用或周期性使用某种化学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躯体状态,对药物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连续或定期应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通常称其为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其又被分为生理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ee)和心理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生理依赖也称身体依赖或躯体依赖,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依赖性物质所产生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淑荣  吕晓辉 《医学信息》2007,20(2):327-328
职业倦怠是指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Maslach把这症状分为三个维度: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低个人成就感(personal accomplishment,PA);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DE)[1,2]。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围绕着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精神等问题进行的工  相似文献   

15.
黄小琴 《校园心理》2010,8(1):27-29
<正>心理危机主要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1]。它是由心理冲突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是指当事人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于极度焦虑、抑郁、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也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  相似文献   

16.
1 社区护理理论基础   2 0世纪 4 0年代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改变 ,由生物因素所致的疾病减少 ,而与环境因素密切关系的疾病增多。新医学样式的形成 ,对护理学提出了四个新问题。①强调人是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性 ,是生活在社会中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人 ,强调人、社会、生理、心理是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主要目标。③WHO对健康释为—不但无躯体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和疾病是连续的动态过程 ,健康状态有不同水平程度 ,护士对具不同健康的人应给与不同的护理措施。④护理观…  相似文献   

17.
第三状态的危险及预防措施的探讨黄秀琴,王玉珍宝鸡解放军第3医院西安解放军35医院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保持良好状态,仅生理上没有疾病并非健康的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就是所谓的第三状态。对处于第三状态的人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 康状态,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 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设法摆脱心理 失衡,使思维正常运转,走出心灵的 误区。 (1)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 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 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能抗拒的 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 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 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考学生感恩与自测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感恩问卷(GQ-6)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对207名高考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感恩与高考学生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和健康总分的关系。结果:1除自测社会健康外,高考学生的自测生理、心理健康和健康量表总分均低于一般人群;2将高考学生感恩成绩分为高感恩组、中间组和低感恩组,且不同感恩组在自测生理健康(F=5.865,P0.01)、自测心理健康(F=7.105,P0.01)、自测社会健康(F=14.232,P0.01)和健康总分(F=13.027,P0.01)上差异均极其显著;3除在自测生理健康方面中间组与低感恩组无差异外,高感恩组在健康各维度上的得分高,中间组居中,低感恩组得分最低;4高考学生的感恩与自测生理健康(r=0.182,P0.01)、自测心理健康(r=0.270,P0.01)、自测社会健康(r=0.351,P0.01)和健康总分(r=0.333,P0.01)均为极其显著正相关;并且感恩能够显著预测自测生理健康(β=0.188,P0.05)、自测心理健康(β=0.274,P0.01)、自测社会健康(β=0.352,P0.01)和健康总分(β=0.338,P0.01)。结论:高考学生总体的自测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积极关注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感恩是影响高考学生自测健康的重要因素,应该进一步加强高考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0.
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孤独感(loneliness)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的情绪状态,是由于社会交往不足或人际关系缺陷而导致的一种心态。在孤独状态下往往缺乏自信,自我评价降低,进而引发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孤独感这种不良情绪会对儿童产生即时的和长期的负面影响。父母教养方式(Parental rearing style)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它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消除和减少孤独感引起的消极影响,帮助儿童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