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维、哈、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831名新疆民汉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汉族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维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哈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而维、哈族2个民族的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新疆北部(北疆)不论男、女中学生汉族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新疆南部(南疆)汉族组男中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分低于维族组,躯体化因子分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汉族组女中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结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依次为维吾尔族,汉族;北疆民族男女中学生及南疆维族女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比汉族中学生好;南疆汉族男中学生心理素质比维族好。  相似文献   

2.
水利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水利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程度。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对326名某水利院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水利院校大学生SCL-90的9个因子均分、总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常模并与应付方式各因子呈高度相关。差异显著;男、女阳性项目数以及在应付方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敌对,焦虑和恐怖方面与其他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城乡大学生在焦虑,敌对和恐惧3个因子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水利院校大学生同样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与相应的应付方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军校技指合训新生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军校技指合训新生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新生军政基础强化训练阶段和强化训练结束2个月后,对510名技指合训新生学员进行测评。结果独生子女的SCL-90的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技指合训学员SCL-90的强迫、焦虑、敌对和恐怖因子显著高于军人常模.SCL-90的9个因子均显著高于军校学员常模。结论新生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市小学生心理健康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柳州市1781名8-10岁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4.49%;除恐怖倾向外,其它各因子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三年级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三因子分显著高于四年级,四年级自责倾向,冲动倾向两因子分显著高于三年级。结论:柳州市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宁夏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宁夏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3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评定,同时与全国常模对照,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对照,回汉中小学教师对照。结果宁夏中小学教师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比常模高。中学教师总分,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小学教师,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均与小学教师比较无差异。回族中小学教师除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均高于汉族中小学教师,回族中小学教师SCL-90总分及10个因子分与汉族中小学教师比较均无差异。中小学教师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敌对、恐怖和偏执。结论宁夏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学教师较小学教师严重,回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采用SCL—90,对425名医学本科新生进行测查,其中独生子女为232名,非独生子女为193名。测查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独生子女比较,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因子项目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高校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适合学生特点的训练班,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后震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3个月后震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汶川地震后震区413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震区中学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在偏执因子上显著低于常模;②心理阳性症状检出率最高是强迫症状,达到44.6%;③震区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④震区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震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因子上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民族院校新生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对921名民族院校新生施测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 CS)、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①民族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01);②在民族变量上焦虑(F=3.549,P0.01),敌对(F=3.803,P0.01),附加(F=4.351,P0.01),偏执(F=2.391,P0.05),强迫症状(F=3.023,P0.05),躯体化(F=2.460,P0.05),总分(F=3.169,P0.05)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精神病性、恐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差异不显著。文理分类效应只在恐怖(F=5.071,P0.05)和附加(F=4.271,P0.05)因子上差异显著;③在心理控制源方面民族院校新生在心理控制源外控得分(F=6.056,P0.05)和总分(F=4.832,P0.05)上的文理分类×性别交互效应显著,其他效应差异不显著;④心理控制源与SCL-90各因子相关显著(P0.01)。结论民族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情况较差,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控制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了解我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对我校2005级本科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结果 我校2005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处在全国大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但女生的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男生的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专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 2005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需针对现状和不同群体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有利措施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高三复读生进行SCL-90心理健康量表的测定,结果显示,高三复读生各因子分及总分高于全国模并有显著差异;女复读生焦虑和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而男生敌对因子分高于女生,都有显著性差异;农村复读生和城镇复读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和总分之间有显著差异;文理科复读生之间,除人际关系因子分有差异之外,其他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汉族广泛性焦虑临床特征及人格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对维族56例、汉族83例广泛性焦虑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维族组HAMA睡眠障碍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明显高于汉族组(t=1.873,P<0.05;t=3.245,P<0.01).MMH测试两组有8个量表T分同时高于70分,6个量表T分同时低于70分,且维族组校正分量表分值(K)低于汉族组(t=2.126,P<0.05),轻躁狂量表分值高于汉族组(t=2.366,P<0.05).结论 民族文化对广泛性焦虑发病规律、临床特征有影响,对人格特征影响很小,不同民族广泛性焦虑具有共同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族、汉族初中毕业生考前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少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段 ,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 ,逐步走向成熟的中间阶段。这一阶段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大 ,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初中毕业前 ,还面临今后的前途问题 ,心理状态更加复杂。本文对本地区人口最多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初中毕业生考前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初中毕业生考前心理状态 ,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提供指导。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 (维吾尔族中学 )。1999年初中毕业生共 170名 ,全部为维吾尔族 ,其中 :男 75名 ,女生 95名 ,年龄 14~ 16岁。新疆乌鲁…  相似文献   

13.
藏、汉中学生自我意识与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比较藏、汉中学生自我意识与个性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PHSS)与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来测定在上海读书的藏族学生 (n=51 8)和上海的汉族中学生 (n=1 4 9)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特生。结果 对自我意识的评定 ,除行为与合群分量表外 ,藏族中学生其余各分量表及 PHSS总分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 (P<0 .0 5)。汉族男性中学生的 PHSS总分及焦虑分量、幸福与满足分量表明显高于藏族组 ,2组其余各分量表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藏簇女性中学生的 PHSS总分及智力与学校情况分量表 ,躯体、外貌分量表均明显低于汉族组 (P<0 .0 5) ,2组其余各分量表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对个性特征的评定 ,从总体与男生藏汉比较来看 ,除内外向性维度外 ,其余 3个维度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2组女生各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藏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明显低于汉族学生 ,藏族男性学生的个性多偏精神质与神经质 ,因此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征。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215名内地民族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内地民族初中女生焦虑和抑郁显著高于男生(t=6.10,6.73;P<0.05);②不同年级的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10个方面均差异显著(F=3.9~7.9,P<0.05、P<0.01或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了八年级得分均显著高于七年级和九年级;③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普遍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与流动学生(t=2.3~9.31,P<0.05、P<0.01或P<0.001)但低于山区初中生(t=2.21~5.91,P<0.05或P<0.001);④各因子呈中等以上显著相关(r=0.41~0.79,P<0.001),因素分析抽取了1个因子。结论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明显且心理健康结构复杂、变化剧烈,女生比男生问题严重,八年级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查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银川市一所重点高中的368名汉族学生和289名回族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1)回族学生的父亲对其子女表现出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但与此同时又对其子女也有更多的处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倾向;而汉族学生的母亲对子女有更多的拒绝与否定倾向。(2)回族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和恐怖的得分上明显高于汉族学生。(3)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与两组学生在SCL-90的多项得分均具有明显相关。结论:汉族与回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具体探究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各个成分的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问卷(SSRS)对山西4所大学共28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了测查。结果1男生的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女生。而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2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都显著相关。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大部分因子显著相关;3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最明显;4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作用都不显著,客观支持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以及精神病性作用非常显著,支持利用度对焦虑和敌对的作用非常显著。结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MMPI-215临床量表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MMPI-215中的3个临床量表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MMPI-215对全国14028名男性青年进行测试。结果:各临床量表的区域间和区域内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a、Pt、Sc得分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分数逐渐降低;农村青年得分均高于城镇;汉族和少数民族在Pt量表上有显著差异,汉族高于少数民族。逐步回归显示,文化程度和城乡都对Pa、Pt、Sc三个量表的T分数有显著影响。结论:MMPI-215中的Pt、Pa、Sc量表在制定检测标准时,需要考虑文化程度和城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滇缅边民生殖激素测定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28例滇缅边民健康体检者六种生殖激素水平(FSH、LH、E2、P、T、PRL),其中傣族40例,景颇族21例,缅族1例,汉族66例,分为少数民族组和汉族组(又各分男、女组)。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男女生殖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少数民族组与汉族组男性间P与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间LH、P、E2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瑞丽地区少数民族男女P值高于汉族、E2低于汉族、T值男性低于汉族,有显著性差异,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淑霞  李娜  杨晓萍  吴建荣  姚华 《医学信息》2018,(9):126-129,132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某医学院校汉族及维吾尔族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现状及需求情况,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医学生是否有民族差异性。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选取某医学院校2013级本科汉族及维吾尔族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全科医学教育及知识掌握需求情况、实习需求情况分别进行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级汉族及维吾尔族医学生总共发放30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93.40%,有228名医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实习,其中185名医学生愿意到社区实习,有265名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知识,认为全科医学就业前景好的有69名学生,汉族与维吾尔族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教育现状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级汉族及维吾尔族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知识掌握及需求情况,被调查学生对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慢性疾病、内科系统及妇科诊疗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医学生对全科医学实习需求情况,有261名医学生认为开展实践以临床实践较为合理。其中199名医学生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汉族与维吾尔族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校本科医学生大部分愿意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了解全科医学知识,对全科医学的知识及需求较高。但有民族差异性,维吾尔族医学生较汉族医学生更愿意前往社区实习,更多名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知识并对全科医学就业前景预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