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康复期老年麻风病人的心理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我国政府重视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大批病人已治愈,新发病例显著减少,故住院病人中老年病人相对增多。1986年底我所住院病人140例,已康复者105人,占75%,其中60岁以上者59人,占康复病人的56.2%。如何做好康复期老年麻风病人心理护理,是现阶段麻风病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谈几点体会。一、正确认识,热爱本专业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汕头市麻风病流行地区公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今后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调查近3年麻风病流行地区公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对麻风病态度和行为等情况。[结果]汕头市麻风病流行地区公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对麻风病病人仍存在一定的恐惧和歧视现象。[结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消除公众对麻风病的恐惧与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麻风病人群分布特征中的家庭集聚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个案方法对1958~2005年冕宁县确诊的麻风病患者进行分析,凡是一户家庭中出现二例以上病人的均纳人统计。结果:47年间累计发生麻风病562例,具有家庭集聚特征的共有43户,109例患者。其中,一户家庭出现二例病人者为31户(72.09%),出现三例病人者为6户(13.95%),出现四例病人者为3户(6.97%),出现五例病人者为1户(2.32%),出现六例病人者为2户(4.65%)。结论:19.40%的家庭具有明显的家庭集聚现象,这是麻风病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麻风病家庭中健康人群的卫生防病意识,进一步解决他们当前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是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接触性皮肤传染病。麻风杆菌主要存在于传染性(瘤型麻风、界线类麻风和结核样型麻风反应期)麻风病病人的皮损组织中,非传染性(结核样型和未定类)麻风病病人的皮损里一般不容易查到麻风杆菌。目前认为,麻风病的传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长期和传染性麻风病病人直接密切接触而被传染;另一种  相似文献   

5.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曾在我国流行了2000年。2002年吉林省通过了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验收”。但仍有散发病例存在,现我院有54人,其中已经治愈病人有52例,现症病人2例。对于现症病人实施如下护理:  相似文献   

6.
麻风病的现状麻风病是一种传染率极低的慢性传染病,100个人中,99个人有天然免疫力。我们经治病人逾千,但真正的早期病例极少,大部分是中、晚期病人。究其原因主要为;①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农村医生,缺乏本病的基本知识,导致了漏诊、误诊,故早期病人难以发现。②早期病人因病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局部色素改变,大多数为红斑,少数为褪色斑,斑损,不痛不痒,且不影响学习、工作、劳动,故不主动就诊,不易被发现。③社会上对本病的歧视、偏见,误认为麻风病可怕不可治,这就人为地造成了恐惧,少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及时在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中发现麻风病现症患者,并及时给予麻风病现症患者抗麻风病治疗和随访服务,同时评估其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2 017例,使用《可疑症状皮肤病筛查调查表》和《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面对面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未发现麻风病可疑症状者;麻风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发现,调查对象认为麻风病可以治好的比例达到73.8%,调查对象的主要相关知识来源为宣传活动、宣传资料、电视、广播等途径。结论:通过线索调查及时主动发现外来常住人口中的麻风病现症患者,及时予以其相关治疗是防止更多人感染麻风病的有效举措,同时提高广大市民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消除广大市民对麻风病病人的歧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麻风病被误诊的现象在各级医院均有发生 ,使患者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作为传染源 ,也给社会带来不少危害。我们结合临床工作 ,分析原因如下。1 麻风病防范意识淡薄经过我国近 50 a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麻风发病率和患病率已显著下降。很多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概念开始淡化 ,平时不注重学习和宣传麻风病的防治知识 ,导致对该病越来越陌生 ,特别是综合性医院中的年轻医生尤其突出。从而使门诊误诊现象随时都可能出现。王标 [1 ]报道当地新发患者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单位误诊率达 91 .67%。2 鉴别…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县1995~2005年麻风病病人资料,对其发现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现新发病人76例,发现方式主要为皮肤科(35.53%)和线索调查(30.26%),其次为接触(18.42%)和报病(15.79%);发病年龄以21~40岁为多,占发病人数的46.15%;对于发现方式,应加大麻风病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加强皮肤科门诊工作是早期发现麻风病预防畸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麻风病早期诊断对于病人治疗、预后和流行病学均有影响。依据现行麻风病诊断要点,结合既往确诊麻风病例和误诊、可疑病例的分析,制定“麻风病诊断卡”,把麻风病诊断要点划分7个分数指标。 ①凡构成10分以上,可列入可疑线索,提供复查对象。②20分以上列入可疑病例。③40分以上可确诊为麻风病。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病与护理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风病是一种典型社会病。社会因素在麻风病的发生、发展、流行和控制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迄今,世界上约有一千五百万麻风病人,第三世界约占99%.麻风病的存在是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我国四十年来麻风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  相似文献   

12.
王献安 《疾病监测》1997,12(3):96-98
1986~1995年乡镇麻防工作的做法江苏省射阳县洋马卫生院(224335)王献安本世纪末基本消灭麻风病,是我国政府制定的麻防工作规划目标。射阳县洋马乡自1986年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以来,经过艰苦努力,于1995年底顺利通过江苏省基本消灭麻风病专家审...  相似文献   

13.
麻风病是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防治麻风病要抓住三个早字,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是首要环节。只有早发现,才能及时隔离与治疗。早期发现病人的方法要采取普查、线索调查与门诊、各种体检相结合,专业队伍要与基层医务人员,特别是广大赤脚医生密切配合。有关麻风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季平 《疾病监测》2001,16(6):238-240
成绩与挑战 :自从 1995年开始 ,已有 2 6个国家实施了消灭麻风病战役 (LEC) ,覆盖了大多数高度流行的地区 ,这对于当地非卫生方面的各种组织和其他政府机构参与麻风病的斗争提供了机会 ,在增加基层群众对麻风病的认识上也是成功的。公众信息已经着重关注卫生中心麻风病免费治疗的可利用率。普通的卫生人员积极参与LEC的各种活动 ,尤其是那些在乡村和病房实施的活动。另外 ,通过LEC ,大量的新病人得到了诊断和多种药物疗法的恰当治疗。结果 :1999年在孟加拉国、巴西、乍得、埃塞俄比亚、印尼、老挝、马达加斯加、尼泊尔、尼日利亚及…  相似文献   

15.
《疾病监测》1998,13(4):152-154
消除麻风病战役(LEC)具体实施到每个村的每个病人前言:自1991年接受世界卫生组织会议决定消除公众健康问题的麻风病以来,所有流行国家麻风病防治机构覆盖面具有明显增加。这种改进引起新诊断病例和使用多种药物治疗(MDT)病例的数量大大增加。1996年底...  相似文献   

16.
非淋菌性尿道炎叶顺章210042江苏省南京市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在性病临床工作中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病人得了淋病,出现尿急、尿痛和尿道流脓等症状,医生用青霉素、淋必治等抗淋病药物治疗,病人症状很快消失,可是1~2周后,病人又来找医生,诉说出现尿道痒...  相似文献   

17.
<正> 作者于1983年10月1日至11月25日在美国、印度以及泰国进行了麻风病康复工作的考察。先后考察了:1)美国麻风病中心康复部;2)印度圣心麻风病中心;3)印度希福林麻风病科研及培训中心;4)泰国Phra-Pra-Daeng 麻风医院;5)Raj-PrachaSamasai 麻风病研究所;6)泰国Mc Kean 康复研究所;7)泰国清迈大学保健科学研究所。在上述各单位除进行一般性的全面参观外,着重了解了康复部门的工作,现将所见分述如下:一、美国麻风病中心  相似文献   

18.
刘振华,是山东省济南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房住院部主任,副主任护师。她自197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二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麻风病人服务,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麻风病防治事业,奉献给了麻风病人。并先后被评为“济南市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9.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古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疾病.本文对麻风病及其反应的护理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麻风病的护理 1.心理护理.麻风病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慢性传染病,由于长期的社会偏见和恐惧,患者又往往是会讳疾忌医,甚至产生种种逆反心理和行为,护理人员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委婉地通俗地宣传麻风病的科学知识及其病情、诊断和处理;护理人员要以身作则,使之对麻风病有正确的了解,认识本病及其发生的反应是可防可治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麻风病团体检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中学生进行麻风病团体检查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麻风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及时在学生中发现疑似(线索)病例。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对中学生进行麻风病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张贴宣传画等教育形式,并对所有教育对象进行麻风病早期症状检查,同时,下发自制的调查问卷获取干预前、后中学生麻风病的相关知识及态度。结果中学生在健康教育前曾听说过或见到过麻风病的只占总数的25.96%,绝大多数中学生(92.03%)认为需要在中学开展麻风病团体检查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对麻风病的认识并能转变部分态度,歧视麻风病治愈者的比例从健康教育前的19.34%降到健康教育后的9.49%,愿意跟往常一样和他们交往的人数也较健康教育前增加68.09%;中学生在怀疑自己患上麻风病后,愿意及时到当地麻风病防治单位去就诊的人数从健康教育前的15.94%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22.65%(2=91.60,P0.01),而存在侥幸心理随它去的比例减少了11.64%(2=35.11,P0.01)。结论利用中学生接受知识能力较强的特点,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能提高学生对麻风病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麻风病,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社会宣传作用,有利于早期发现麻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