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自古以来,农村百姓家庭自办宴席现象很普遍,大凡婚丧嫁娶或乔迁、祝寿、孩子升大学等时候都要自行举办规模大小不一的家庭宴席。这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民间风俗习惯,且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雇请民间厨师举办宴席的规模越来越大,且日趋频繁。但由于民间厨师特有的流动性和随意性,以及家宴举办的临时性和食品加工方式的特殊性等,难以实施经常性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形成了卫生监管的盲点,存在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极易引起食源性疾患的发生[1~2]。为了解本区农村民间厨师的现状,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2011年我们对本区农村民间厨师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杜绝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方法:建立农村厨师登记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实行农村宴席申报备案制度化。结果:普及了安全卫生知识,提升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近5年来,大丰市西团镇未发生家宴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强化农村食品的源头监督,加大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宣传,积极推进家宴厨师登记管理,减少聚餐型食物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3.
溧阳市农村民间厨师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传统中,农民多在家中操办婚丧寿喜宴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席规模越来越大且日趋频繁,与之伴生的民间厨师,因其能提供“买、汰、烧、洗”一条龙服务而日益增多,成为一种新兴行业。就食品卫生而言,家宴举办的临时性、民间厨师的流动性及其食品加工经营的特殊性等,使其常处于卫生监管的盲区,  相似文献   

4.
海安县农村家宴卫生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来  夏全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57-2058
目的了解海安县农村家宴卫生状况,探讨农村家宴的卫生监管模式。方法每个集镇中各挑选1个以从事农村家宴为主要职业的民间厨师队伍(或个人)作为调查对象,追踪调查他们承办的所有农村家宴。结果海安县2006年8—11月共调查102户农村家宴,存在操作场所环境卫生差,25 m内有旱厕、猪圈的占82.3%,66.7%的宴席在露天举行;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功能区不全,布局不合理,73家(71.6%)所有制作在一间房间中进行;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无一人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食品的卫生质量难以保障等卫生问题。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家宴席的卫生监管,预防和控制群体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自办家宴频次和规模都有逐渐增加和扩大的趋势.民间厨师队伍的逐渐壮大,其卫生知识水平和承办家宴制作的卫生质量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准确掌握农村家宴卫生状况及承办者--民间厨师的卫生知识水平.是制定我市民间厨师监督管理办法和农村家宴卫生安全保障措施的科学依据.我们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组织部分乡镇卫生防保人员和乡村医生,对辖区内举办家宴制作现场卫生状况及民间厨师的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姜堰市农村民间厨师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地区以及我市乡镇历来有在家自办家宴宴请亲朋好友的习惯,制作家宴的人都是散在民间专职或者兼职提供餐饮加工有尝服务的个人,俗称民间厨师。随着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家宴频数和规模有逐渐增大和扩大的趋势,民间厨师队伍也逐渐壮大,由此引起的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事故频频发生。为了解我市农村民间厨师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李国锋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49-49,50
由于农村有举办红白喜事习俗,一批专职制作农村家宴的厨师队伍应运而生,因多数人员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及卫生法律意识,加之工作条件的限制以及缺乏必要的卫生管理手段,农村举办家庭宴席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加强农村家宴的卫生管理已成为防止食物中毒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承办家宴的农村民间厨师进行食品卫生安全认知、态度和行为(KAP)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管理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青浦区1个乡镇,以镇内符合条件的111名承办家宴的农村民间厨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食品卫生安全KAP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农村民间厨师食品卫生和安全认知知晓率为68.41%,正确态度持有率为90.99%,食品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0.16%。文化程度高、年龄较低和从业时间长是KA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各部门应在政府的领导下,继续联动,加强农村民间厨师的监管和培训,同时加强对各村居委会家宴场所的硬件投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食品卫生和安全认知提升的农村民间厨师承办家宴干预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达到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青浦区一个乡镇,以镇内户籍人群、承办家宴的民间厨师和业务指导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做好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以上三类人群给予差异化的干预,在干预前后对所有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电话随访等形式了解项目参与者各评价指标的变化,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户籍人群自办家宴主动申报率从80%上升至100%(P<0.05),农村民间厨师KAP分别从68.41%、90.99%、70.16%提升至94.59%、99.09%和92.34%(P均<0.05);业务人员家宴现场指导上门率78%提升至100%(P<0.05)。结论基于食品卫生和安全认知提升的农村民间厨师承办家宴干预模式是可行和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民间包厨食物中毒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举办婚丧宴席规模越来越大 ,少则几桌 ,多则几十桌不等 ,有相当多家庭是将厨师请上门在家中举办宴席 ,俗称包厨。在农村家庭 ,厨房操作场所条件简陋 ,卫生设施不全 ,存在很大的食物中毒隐患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 ,行政责任难以认定 ,是目前卫生监督工作的一个盲点。1 民间包厨形式与事故责任确认1.1 单纯厨师上门服务 ,其它所有一切均由主家承办。这类形式比较简单 ,由于主家厨艺不精 ,举办宴席时请民间厨师上门负责烹调 ,所有备菜、调料、餐具等均由主家负责提供。此种形式一旦发生食物中毒 ,一般责任在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农村婚丧宴席的卫生状况 ,为制定食品卫生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3年 8~ 10月 ,在金乡县有代表性的马庙镇、化雨乡、卜集乡 ,各随机抽取 6个自然村 ,将举办的 3 2起婚丧宴席及参与宴席的 5 6名农村流动厨师作为调查对象 ,并在当地随机抽取村内、路边的 18处小饭店及 3 8名厨师为对照。 [结果 ]农村婚丧宴席食品加工场地卫生状况较差 ;流动厨师缺乏卫生知识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 8 9% ,有的患化脓性皮肤病 ;宴席食品的购买、加工、贮存过程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 ,有的成品、半成品被微生物污染。村内、路边小饭店及厨师的卫生状况均好于婚丧宴席。[结论 ]农村婚丧宴席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 ,应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婚丧宴席的卫生状况,为制定食品卫生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8~10月,在金乡县有代表性的马庙镇、化雨乡、卜集乡,各随机抽取6个自然村,将举办的32起婚丧宴席及参与宴席的56名农村流动厨师作为调查对象,并在当地随机抽取村内、路边的18处小饭店及38名厨师为对照。[结果]农村婚丧宴席食品加工场地卫生状况较差;流动厨师缺乏卫生知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8.9%,有的患化脓性皮肤病;宴席食品的购买、加工、贮存过程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有的成品、半成品被微生物污染。村内、路边小饭店及厨师的卫生状况均好于婚丧宴席。[结论]农村婚丧宴席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应加强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家宴卫生问题及其监督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家宴是我县民间传统的一种饮食习惯,由于当地经济比较发达,当地群众有遇到家庭重大事项都要邀请亲朋友好友、邻里乡亲一起聚一下,由于这种特点使农村“土厨师”得以存在;它有着方便简单,收费低廉,深受当地农村的欢迎,可是由于从业人员资质没有保障,卫生设施简陋,操作不规范,目前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小规模群体性食物中毒时有发生,给公共卫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现就农村家宴卫生问题及其监督管理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举办家宴的频率和规模在逐渐增多与扩大。农村家庭自办宴席一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难点和盲点,探索如何建立农村家宴的长效监管机制,已成为各级监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周乾彬  陈坤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7):91-92,96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餐饮业也越来越发达,因婚丧喜庆而举办的农村家庭宴席(以下简称农村家宴)逐渐增多,绍兴市农村家宴举办也甚为普遍。然而,由于农村家宴其自身的特殊性,卫生监督部门在对其进行监管时存在许多困难;同时,由于举办者普遍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一起农村家宴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卤鸭所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认为要保障农村家宴的卫生安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监管:(1)建立农村家宴的申报制度,加强监督管理;(2)加强对“一条龙”承办家庭宴席的餐饮服务队伍的监管;(3):加强家宴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上桌全过程的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17.
正为有效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甘肃省高台县对辖区内农村家庭宴席流动车进行强化规范管理。一是认真开展自查。依托乡镇"一专三员"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对全县家庭宴席流动餐车、厨师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据查,全县有家庭宴席流动餐车24辆,厨师59名。高台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求家庭宴席流动餐车负责人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从人员健康、原料采购、加工设施设备、餐具清洗消毒等12个方面进行全面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强化培训教育。高台县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从事农村家庭宴席制作的土厨师团队成员,进行食品安全认知、行为态度和需求情况调查,探讨农村土厨师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对策。方法统一制订调查表,采用面对面访谈,对其食品安全知识认知、行为态度和需求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从事农村家庭宴席要遵守什么法律、从业人员患病毒性肝炎是否调离和从业人员是否勤剪指甲、勤理发的正确率分别为90.4%、85.6%和71.2%,其他各项调查内容正确率均70%。结论开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使农村土厨师团队成员学法懂法,提高农村家庭宴席自律水平,加强引导和监督管理,全面增强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农村土厨师切实履行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家宴是我县农村居民在操办婚丧、生育、寿辰、建房等活动时在家中宴请招待亲朋好友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腾飞,农民收入增加,自办家宴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办宴席的条件有限等原因,卫生条件差,因而食物中毒时有发生。食物中毒的发生除了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外,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家宴食物中毒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家宴食物中毒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方法]以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化农村家宴食物中毒事例发生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家宴食物中毒多发生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报告不及时,以节假日居多,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中毒人数多,无年龄性别差异,中毒原因查明比较困难。[结论]将农村家宴的卫生管理纳入卫生监督法制轨道,加大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厨师的卫生管理,提高农村食物中毒事故的预警应急处理能力,是防止和减少农村家宴食物中毒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