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药研发投资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实物期权法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的一种评估工具。本文运用这一最新技术对新药研发领域中的专利技术和新药研发实例进行了投资价值评估,并与传统的净现值法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表明,实物期权法能够更好地解决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能对新药研发的风险价值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实物期权下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简称B-S模型)在新药研发项目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比较法分析传统评价方法中的成本分析法、市场比较法、折现现金流法及实物期权法的优缺点,分别运用DCF法和B-S模型计算新药研发项目价值,并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B-S模型计算得到的项目价值比传统DCF法的计算值更大。结论 B-S模型实物期权法在评价项目价值时更能体现项目潜在的管理灵活性价值,其中参数的选取对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徐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40-141
药品的研究开发是一项风险巨大的投资活动.实物期权的应用可以预防和控制此类风险。本文在分析了制药企业新药研发中的“风险-收益”不对称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实物期权,并详细阐述了其在管理新药研究开发风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费嘉  茅宁莹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0):756-759
在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医药产业,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及对其安全性的要求,与其他产业新品开发活动相比,新药研发活动表现出时间长、耗资大以及不确定性高的特征.而近年来新药研发方面不断加大的难度以及持续上涨的研发费用,给各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从有限的企业研发资源出发,能否对一个新药研发项目在技术、市场前景等方面做出准确合理的投资评估,直接关系到企业新药研发的成效及其竞争能力.传统的项目评估决策工具,如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以及净现值(NPV)法等都已不能满足新药项目投资的需要,一种新的投资评估工具--实物期权为新药研发投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新药开发中.这种新视角和新方法对财力和物力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医药企业提高新药研发活动的成功率,并逐步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茅宁莹 《药学进展》2005,29(8):377-381
针对新药研发的特性及传统净现值评估方法存在的缺陷,概述一种新的投资决策理念和方法———实物期权法在新药研发项目评估中的作用及对促进我国医药企业发展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适合生物制药项目价值评估的方法。方法查阅在生物制药业项目开发阶段的价值评估方法,比较传统的净现值法、风险调整的净现值法以及实物期权法在评估生物制药项目价值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风险调整的净现值法以及实物期权法是较好的研究生物制药项目价值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风险管理是保证新药研发项目顺利进行的强有力措施。因此,建立适合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提高医药项目成功率至关重要。方法 对近5年来“军队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20多个新药研发项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总结出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因素,通过德尔菲法和专家访谈法明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体系的指标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按照不同阶段的新药研发项目,分别建立了药物候选阶段、药物临床前阶段和药物临床阶段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结论 本指标体系较为客观准确,有助于新药研发项目中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8.
实物期权--新药研发投资决策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宁莹 《上海医药》2005,26(5):200-202
在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国际医药产业,近年来新药开发方面不断加大的难度以及持续上涨的开发费用,给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从有限的企业研发资源出发,能否对一个新药开发项目在技术、市场前景等方面做出准确、合理的投资评估,直接关系到企业新药研发的成效及其竞争能力。由于新药研发投资巨大,整个过程持续时间长,在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新药研发中的风险管理与药物经济学研究投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药研发过程中存在固有的风险,并且在近年来有日趋增加的趋势。企业的决策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以实现自身及股东的效用最大化。其中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是一种风险控制手段,它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期望效用模型,我们发现药物经济学研究能够创造价值,同时还能估算出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最优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佟笑  何燕钰  陈玉文 《中国药事》2017,31(12):1434-1439
目的:为进行新药研发的医药科研人员、相关管理人员、医药高等院校研究人员提供新药研发资料,以期更好地指导新药研发,降低研发风险。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了近15年公开发表的有关新药研发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将风险管理理论与新药研发相结合,已成为医药研发相关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新药研发风险类型的研究,降低和规避新药研发风险的研究,新药研发风险评估和研发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及针对新药研发某一特定风险的研究等。结论:我国对新药研发风险及风险的管理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从总体看还仅仅表现在意识层面,相关研究成果较为笼统、分散,水平有待提高;这种情况在中药新药研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专门针对中药新药研发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少,且研究层次也不够系统和深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新药研发速度的减缓、研发成本的上升以及投资回报的降低,越来越多的跨国制药公司开始把目光投向具有成本和资源优势的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药研发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的制药产业长期处于低端复制状况,研发理念落后,专业人才缺乏,这些已经成为限制中国新药研发创新能力的瓶颈。要想提高我国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实现我国由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的历史转变,就必须建立新药研发培训平台,传播先进理念,为中国培养高端的熟悉整个药品研发产业链条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张哲峰 《中国药事》2010,24(9):840-844
目的提出对仿制药研发思路和策略相关问题的认识和建议,以期在药物研发中得到相应关注和改进,提高我国药物研发的水平和质量。方法根据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仿制药注册申请提出的技术要求,从药物研发规律、药品质量及其形成过程和控制要素出发,在仿制药研发的立题思考、研发理念、生产工艺与质量相关性等方面,阐述仿制药的研发思路和质量控制要素。结果与结论"质量源于设计、过程决定质量、检验揭示品质"将是药品研发过程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桥接的研究思路、对比的研究策略"是仿制药研发的基本思想,要充分体现在药物研发的科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新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宇 《中国药房》2006,17(5):326-327
目的研究新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方法根据新药技术项目特点,从投资风险角度建立了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出新药项目投资择优模型。结果与结论该模型综合反映了新药项目投资风险,可为新药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上新药研发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其中FDA在新药注册审批中实施的一系列激励措施对促进美国的新药研发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研究了FDA在临床试验阶段(IND)和新药上市申请阶段(NDA)阶段采取的不同的激励措施,包括IND备案制、探索性IND研究政策、新药审评付费制度、特定药品快速审评机制等;再从新药审批周期、批准上市的新药的数量和质量、研发资金投入强度、风险控制等几个方面对FDA的激励机制进行了评价,最后就FDA在新药注册审批中的研发激励机制得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卢山  罗长坤 《中国药房》2012,(13):1153-1155
目的:为促进高校原创药物技术转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探讨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原创药物技术特点和研发过程对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促进高校原创药物技术转移的应对策略。结果与结论:高校技术转移受技术、高校、企业、环境等因素影响;原创药物具有创新性强、复杂程度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失败风险大、法规要求严、成功后商业价值大等特点,但对技术转移唯一明显的正面影响因素是"成功后商业价值大",其余特点都构成了负面影响因素。建议高校采取设立严密的药物研发规划和风险控制体系,把好立项论证时的市场需求关、选择合适的时机推进技术转移、构建适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尽量降低企业的风险和资金负担等措施,以推动原创药物的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6.
定量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定量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进展。定量核磁共振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快捷,可与其他定量方法相互补充,用于新药研发的诸多环节,如药品质量控制、候选药物纯度测定及药物代谢研究等,在药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虞忠  杨春维 《中国药房》2012,(17):1537-1539
目的:为制药企业新产品研发立项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笔者长期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归纳与总结,详细阐述新产品研发立项评估的各个方面,包括医学价值、市场价值、技术可行性、投入产出等。结果与结论:新产品研发立项评估需要全面、详细、客观、准确地对新产品的医学价值、市场价值、技术可行性、投入产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医药产业创新药物研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孝 《中国药房》2012,(22):2017-2020
目的:为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创新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创新药物研发所面临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面临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研发主题错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机制落后等问题。建议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促使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相关机制。相信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规范日趋合理,市场运行机制日趋完善,一定能够实现从原料药和仿制药大国到创新药大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