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0.5~4%之间。我院从1980~1987年6月共收治食管、胃吻合口狭窄214例,本文将讨论吻合口狭窄的治疗及预防。 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食管、胃吻合口狭窄214例。贲门癌42例,食管癌172例。弓下吻合42例,弓上吻合87例,颈部吻合85例。手法吻合187  相似文献   

2.
食管胃单层排线吻合法的临床应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闫德杰,马志忠,赵国强,许英霞我院1980年至1990年,用食管胃双层吻合包埋法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422例,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4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3.64%。为了减少食管重建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1256例食管癌行胃代食管胸内重建改进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胸内重建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采用此改进的一组吻合方法施行的12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主动脉弓上或胸顶部食管胃底重建改进术,即纵隔、胸顶部壁层胸膜与胃浆肌层4针悬吊式包套吻合口加缝制管状胃的一组吻合操作方法,并分析手术成败的注意事项。结果本组1256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术后近期恢复良好。本改进方法有效地解决食管癌术后胸腔吻合口瘘、返流性食管炎的问题,并降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结论本改进重建术式设计合理,符合生理需求,经左胸一切口,创口小,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可靠,不增加新的创伤且重复性强,适宜的病例可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管状胃)胃侧侧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共有32例患者行此手术。贲门癌6例、食管癌26例;其中胸下段9例,胸中段12例,胸上段5例。术中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行主动脉弓下吻合9例,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10例,左胸左颈两切口4例,右胸顶吻合3例,右胸颈腹三切口6例。22例患者应用管状胃代食管,10例患者应用全胃代食管。行食管胃端端吻合+侧侧吻合术15例;食管胃端侧吻合+侧侧吻合术10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管状胃全侧侧吻合术7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分期分别为Ⅱa期9例,Ⅱb期11例,Ⅲ期12例。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术后2周复查上消化道钡透及胃镜检查均见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诊0.5~2年不等,均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管状胃)胃侧侧吻合术可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尤其是狭窄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蔡华  方道连  杨红旗 《癌症》2001,20(6):662-663
自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我们经内镜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狭窄 93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 本组 93例中男性 81例,女性 12例,年龄 34~ 67岁,中位年龄 53岁。全部病例均行食管或胃部分切除及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病人都有吞咽困难,程度按 Stooler分级 [1],其中Ⅱ级 26例,Ⅲ级 45例,Ⅳ级 22例。内镜检查吻合口直径 0.1~ 0.5 cm,其中良性狭窄 61例,癌性狭窄 32例。  相似文献   

6.
96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吻合器重建术后吻合口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96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行吻合器重建食管胃吻合口状态的术后观察及并发症分析。本组食管癌455例,贲门癌513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0.83%,吻合口狭窄0.41%,5年生存率30.5%,10年生存率20.5%,通过用食管胃造影及胃镜的术后观察吻合口状态的动态变化,认为吻合口直径平均21mm,吻合口随术后时间的延续无逐渐狭窄的改变。吻合口周缝钉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脱落,胃包套吻合口起到了一定抗返流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重建吻合口方法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导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可能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处理。方法2003年1月~2008年4月共收治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34例,其中肿瘤局部复发5例,肿瘤复发伴远处转移18例,肿瘤复发伴气管支气管瘘4例,术后瘢痕狭窄7例。除5例轻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好转,2例行二次手术治疗外,其余27例均经扩张后放置食管带膜支架。结果本组病例经上述处理全部好转和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通过扩张后放置食管带膜支架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胃代食管术是最常用的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式.胸内食管胃吻合术式往往食管切除长度不够,而传统颈部吻合术式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998年5月~2003年5月我们采用经左胸前外侧及左颈部切口行胃代食管术治疗186例食管癌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贲门癌切除术中食管-胃黏膜套叠式吻合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后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改进,预防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措施. 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89例贲门癌患者采用食管全层与胃黏膜套叠式吻合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3例(1.0%),肺部感染7例(2.4%).根治性切除276例,姑息性切除13例.胃切缘和食管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随访6个月-2年出现反流性食管炎12例(4.2%),吻合口狭窄2例(0.7%),吻合口处肿瘤复发1例(0.3%),死亡4例(1.4%).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三大并发症发生率为5.9%(17/289).结论:贲门癌切除后行食管-胃黏膜套叠式吻合局部血运佳,解剖层次清楚,对位良好,吻合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胃粘膜下层覆盖食管肌层,形成的活瓣质地柔软,结合紧密,起到人工瓣膜的作用,有效预防局部感染,具有一定的抗反流作用,有利于减少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方法]自1997年1月~1998年6月将25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手术。临床研究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做单层(全层)连续吻合.并用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128例,对照组常规食管胃丝线间断缝合加食管壁与胃壁包裹130例。术后随访9~26个月。[结果]术后临床研究组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对照组发生5例(3.85%);严重吻合口狭窄临床研究组无1例发生,对照组发生6例(4.62%);两组统计学检验,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胃吻合口用可吸收线单层(全层)连续吻合并用带蒂大网膜包统,方法简洁,疗效确切,可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食管胃一层吻合术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 ,探讨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2 3例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时采用一层食管胃吻合术 ,统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一层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0 8%(1 2 2 3 )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狭窄 ,其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的二层吻合法。结论 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减少了不必要的多层套叠操作 ,减少了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因素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食管胃一层吻合术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探讨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对223例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时采用一层食管胃吻合术,统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一层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0.8%(1/223)。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其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的二层吻合法,结论 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减少了不必要的多层套叠操作,减少了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因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隧道式吻合法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左开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食管胃颈部吻合术2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食管胃重建以手工吻合65例,机械吻合98例,隧道式吻合50例。比较分析3组的吻合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吻合口瘘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法最低(P0.05)。结论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法可显著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黄文献  洪永寿 《癌症》1993,12(1):58-59,65
本文报告117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应用改进的食管置入吻合法,进行食管重建术的体会,疗效满意。本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0.8%),死于术后ARDS1例(0.8%)。无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现象。本术式是将食管残端从胃壁切口插入、胃壁切口缘缝合固定于食管壁外侧,吻合口在主动脉弓下的用游离后左下肺韧带包绕,而在主动脉弓上的用吻合部邻近大网膜包绕。其优点是减少或防止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Wang LF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7):555-557
目的评价食管癌切除术行食管胃单层宽边连续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手术条件的93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8例,均行手术治疗,试验组行食管胃单层宽边连续吻合,对照组行食管胃丝线间断缝合。结果试验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0.2%),吻合口狭窄1例(0.2%),其他并发症17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1.9%),吻合口狭窄11例(2.4%),其他并发症24例。两组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9和0.004),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结论食管胃单层宽边连续吻合方法简便,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后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改进,预防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89例贲门癌患者采用食管全层与胃黏膜套叠式吻合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3例(1.0%),肺部感染7例(2.4%)。根治性切除276例,姑息性切除13例。胃切缘和食管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随访6个月-2年出现反流性食管炎12例(4.2%),吻合口狭窄2例(0.7%),吻合口处肿瘤复发1例(0.3%),死亡4例(1.4%)。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三大并发症发生率为5.9%(17/289)。结论:贲门癌切除后行食管-胃黏膜套叠式吻合局部血运佳,解剖层次清楚,对位良好,吻合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胃粘膜下层覆盖食管肌层,形成的活瓣质地柔软,结合紧密,起到人工瓣膜的作用,有效预防局部感染,具有一定的抗反流作用,有利于减少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的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对61例贲门癌切除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发生,其优点为:(1)吻合在胃腔内进行,使吻合口全周作完全内翻缝合。(2)食管胃粘对合整齐。(3)暴露好,吻合准确可靠。(4)操作简便易掌握。(5)贲门癌切除术后残胃小,采用此方法胃包套容易。结论:术术式是一种理想的食管重建方法,在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发生,降低手术死亡,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贲门癌切除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的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对 6 1例贲门癌切除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发生。其优点为 :①吻合在胃腔内进行 ,使吻合口全周作完全内翻缝合。②食管胃粘膜对合整齐。③暴露好 ,吻合准确可靠。④操作简便易掌握。⑤贲门癌切除术后残胃小 ,采用此方法胃包套容易。结论 此术式是一种理想的食管重建方法 ,在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发生 ,降低手术死亡 ,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胸内食管黏膜延长不同平面与胃、食管分层吻合术,探讨预防食管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吻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85年5月~2002年12月共进行胸腔内食管黏膜延长不同平面与胃、食管分层吻合术2240例,统计手术后和出院后随访资料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情况。结果所有手术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严重狭窄。结论食管、胃黏膜延长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术是预防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有效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应用机械进行粘膜吻合43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Zhi H  Mei P  Hao A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54-456
目的探讨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方法。方法使用吻合器进行食管粘膜和胃粘膜吻合。结果442例中,手工吻合8例,机械吻合434例,吻合成功率为98.2%,术中失误率为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死亡率1.4%,未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粘膜和胃粘膜机械吻合操作简单、可靠,即可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地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又可以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降低切缘残癌的发生率,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中食管胃吻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