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老年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3例。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可能引起便秘的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便秘未缓解率分别为15.09%(8/53)、43.40%(23/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分析便秘原因,预见性采取饮食和心理护理,适量进行运动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杨新梅 《当代护士》2017,(12):75-77
目的探讨对骨科卧床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便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达到预防卧床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方法收集本院骨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88例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自解大便时间1、2、3 d及无法自解大便需要帮助的比较,研究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 d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和纠正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芦荟膏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卧床便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老年住院卧床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芦荟膏敷贴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大便形状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与再次发生便秘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4%,对照组复发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85,P<0.01);实验组患者排便时间及大便形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2.329,-2.728;P<0.05).结论 芦荟膏敷贴疗法治疗便秘效果肯定,作用维持时间长,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方法:将1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系统护理,即按照路径图采取心理支持、早期预防、饮食护理、促进排便练习、首次排便监护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及心肌梗死面积再增大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便秘的发生情况。便秘的症状及心肌梗死面积再增大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发生便秘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均通过中医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一般排便情况、症状分级评分以及结肠传输试验检查钡条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每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且平均每周排便次数较为正常,而对照组患者平均每次排便时间大于25min,平均每周排便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ristol评分和CC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钡条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右结肠区和左结肠区的钡条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区的钡条数目差异变化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辨证饮食、情志护理以及各种中医护理技术运用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便秘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有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小于2d的患者占71.9%,大于3d的患者占9.4%,对照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小于2d的患者占28.1%,大于3d的患者占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95,P〈0.05);干预组患者排软便占78.1%,硬便占21.9%,对照组患者排软便占40.6%,硬便占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4,P〈0.05)。结论导致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因素有很多,针对性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此现象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造)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再植(造)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再植(造)术后卧床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08年再植(造)术后卧床患者100例为观察组,设计再植(造)术后患者健康需求调查表并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病人需求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对预防便秘知识的遵医行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率、住院天数、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再植(造)组织成活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对预防便秘知识的遵医行为优于干预前,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便秘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先于对照组,再植(造)组织成活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再植(造)患者术后的便秘率,提高再植(造)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缓解产科卧床保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60例产科卧床保胎发生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给予护理评估、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提供适宜的排便场所、床上适当活动等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便秘发生率、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便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消除及改善产科卧床保胎患者便秘有显著效果,能为继续妊娠提供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对老年卧床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医院中医科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卧床并发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适宜技术如耳穴埋豆、穴位按摩、艾灸、针刺疗法等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对老年卧床便秘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骨折患者按收入院的日期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性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卧床患者便秘的改善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53例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中风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53例除常规护理外,同时针对中风卧床患者易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组排便及便秘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因便秘引起的并发症,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综合护理措施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发生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和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Zung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预见性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加指压按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稳定期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与指压按摩。结果 干预组发生便秘5例,便秘发生率16.7%,对照组发生便秘者17例,便秘发生率5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0.33,P〈0.05);干预组发生心力衰竭者1例,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者8例,发生率2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6.41,P〈0.05);干预组没有死亡患者,对照组发生2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2.07,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优于对照组(χ2=5.46,P〈0.05)。评估两组患者出院前1~3d排便症状(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度、腹胀),各条目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下坠、不尽感此条目显示无显著意义。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指压按摩,可改善AMI患者排便情况,降低便秘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肛裂患者术后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4例肛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便秘及相关症状、第1、3、5天的排便情况、两组患者满意度及疼痛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 d内首次排便人数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大便硬结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9%,排便费力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肛门堵塞感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排便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3、5天,观察组的排便分级分布情况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观察组的伤口开裂、伤口感染、住院时间分别为5%、0、(11.5±2.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8%、7.14%、(14.5±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对缓解肛裂术后患者的便秘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的降低便秘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等不良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脑卒中患者并发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按住院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便秘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便秘治疗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因情绪、饮食、长期卧床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引起的便秘,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和预防便秘的发生,减轻患者便秘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与患者舒适度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90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2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术后体位的改变,调整术后卧位时间。结果:两组电极移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烦躁80例,腰酸背痛82例,尿潴留7例,便秘3例,肩周炎2例;观察组发生烦躁2例,腰酸背痛1例,无尿潴留、肩周炎和便秘发生,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术后改变患者的体位,缩短卧床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尿潴留、肩周炎、便秘、腰背酸痛、烦躁的发生率,不会增加电极移位、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干预脑中风患者并发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乳果糖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便秘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便秘治疗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因情绪、饮食、长期卧床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引起的便秘,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FA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及相关护理。方法将64例老人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预防便秘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SFA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情况。结果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小于2d的患者占71.9%,大于3d的患者占9.4%,对照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小于2d的患者占28.1%,大于3d的患者占3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排软便者占78.1%、硬便占21.9%,对照组患者排软便者占40.6%、硬便占59.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因素很多,SFA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此现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便后的舒适满意度,是一种符合自然疗法的有效的绿色护理方法,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习惯性便秘辨证施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习惯性便秘辨证施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5月-2009年11月内科病区收治的6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医护理组根据老年患者便秘分型实施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便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便秘治疗效果。结果中医护理组在护理后患者在排便自觉症状、大便性状、排便次数均得到明显改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医护理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老年患者习惯性便秘分型采用中医辩证施护,能有效解除患者便秘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护理随访对居家卧床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2例具有压疮风险的居家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时予常规出院指导,而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护士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和家庭访视,时间为6个月,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3例(8.33%),对照组患者发生压疮11例(3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45,P<0.05)。结论护理随访可提高患者照护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有效预防具有压疮风险的居家卧床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