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据血型不合孕妇产前检测的抗体效价水平指导临床药物干预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夫妇血型不合245例进行产前抗体效价检测,对于抗体效价≥1:64者,给于药物治疗;分娩后追踪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及转归。结果:夫妇ABO血型不合245例,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1:64者61人,占24、89%,妊娠36周时抗体效价仍高≥1:64者30人,占12、24%,其中1:64者16人,1:128者11人,1:256者3人。新生儿发生溶血8人,病理性黄疸18人,干预治疗有效者34例、占55.73%。结论: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与抗体效价数值呈正相关,但孕期抗体效价正常者也有发病者,且抗体效价1/256者发病时间也可能延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孕妇不同血型组合其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1 251例孕妇血清抗IgG抗A(B)抗体效价,统计其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在夫妻血型O-A、O-B、O-AB组合中,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水平的依次递增,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也越高,O-AB组合发生HDN的可能性高于O-A、O-B组合。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256的病例占48.60%,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为48.01%(601/1 251)。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预防ABO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热安胎汤对孕期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对66例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孕妇采用驭黄汤治疗,定期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治疗后抗体效价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总有效率95%。结论清热安胎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血清抗体效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601对夫妇进行了血型和血型抗体检测,并做了系统分析。①本组资料中,ABO系统不配合者936对,占总人数的58.5%(936/1601),不配合者中有效价占20.3%(190/936),血型抗体效作≥64者共24例,占人群的1.5%(24/1601)。②各类妇/夫ABO血型不合者中的抗体检出率依次为O/B>O/A>O/AB>A/B>A/AB>B/A>B/AB。故ABO血型系统为“O”型孕妇,在16孕周以后行常规的血型抗体检测具有重要意义。③预防新生儿溶血病重点应在孕期。对有早产、足月产、新生儿黄疸史或发黄死亡病史的妇女,可在未孕或孕早期检测,以便早期了好孕妇血型和血型抗体IgG水平,控制效价上升。对将近价≥64孕妇口服中药免疫1号,如果效价≥128时,除以上处理外,可配合输液治疗。本组资料中未发生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④Rh检出率O.69%(22/202),对Rh阴性孕妇检测ABO系统以外抗体效价达1:32以上者,最好转至有换血条件的医院分娩,以保母婴安全。⑤对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要跟踪检测,随着孕周的增加,一些孕妇抗体效价上升,而另一些孕妇却有所下降或消失。对于效价高的孕妇如配合药物治疗,整个孕期不会有血型抗体效价骤增,本组检测结果显示不超过三个滴定度,一般以1~2个满定度上下浮动。⑥新生儿溶血  相似文献   

5.
郑泳霞  柴洪佳  邹志洁 《新中医》2016,48(3):130-132
目的:观察产前应用柴茵合剂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血清抗体效价和新生儿黄疸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0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孕妇应用柴茵合剂进行治疗,定期复查血清抗体效价,统计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情况。结果:血清Ig G抗A(B)抗体效价≥1∶128的孕妇经治疗后抗体效价达到≤1∶64或明显下降共88例,抗体效价无变化9例,抗体效价升高3例,总有效率88.0%。并发先兆流产5例,均安胎成功;发生新生儿轻度黄疸9例。治疗后血清抗体效价≤1∶64的患者增加;血清抗体效价1∶128、1∶256、1∶512患者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茵合剂能有效降低抗体效价,对新生儿黄疸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六味茵陈汤治疗ABO母婴血型不合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科 《陕西中医》2007,28(11):1488-1489
目的:探索中医传统复方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药六味地黄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治疗50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47例,有效率94%,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3例,发病率6%。结论:在应用六味茵陈汤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血型分布及其溶血三项检测试验的重要性.方法:对226例临床新生儿溶血病进行ABO新生儿溶血(HDN)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结果:在226例临床新生儿溶血病中由ABO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38例,占送检标本的61.06%,其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A型患儿为63例,阳性率45.65%,B型患儿为75例,阳性率54.35%.结论: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以抗体释放试验阳性为确诊试验,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明确诊断可为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母儿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同族血型免疫反应 ,可导致流产、死胎、水肿儿、新生儿早发黄疸、溶血性贫血、核黄疸及新生儿死亡。产前检查孕妇血型抗体IgG对预防和及时进行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产时治疗有积极作用。临床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 ,且患儿母亲多为O型血。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产前常规对ABO血型孕妇血型抗体及效价进行测定 ,以预测溶血病发生的可能性 ,并对IgG抗A(B)抗体阳性的4 8例孕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上述时期…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加味在母儿ABO血型不合孕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效果。方法运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血清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1︰128的孕妇,观察孕期抗体效价变化及胎儿发育和出生后状况。结果26例血清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1︰128的孕妇经治疗抗体效价均≤1︰64或明显下降,出生胎儿正常或轻度黄疸。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明确的疗效,能降低孕妇血清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和新生儿溶血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溶血病 (HDN)以ABO血型系统多见 ,汉族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HDN发病率为 2 8% [1-2 ] 。ABO系HDN轻重差别主要与母系抗体效价高低有关[3 ] 。笔者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 ,对 2 0 0 2年 7— 11月来本院就诊的 2 5 2例ABO血型不合妊娠夫妇的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追踪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5 2例ABO血型不合夫妇中 ,女性年龄 2 4~36岁 ,平均 2 6 .9岁 ,均妊娠 2 0周以上 ,首次检测产前IgG抗体水平 ,无输血史。1 2 血样采集 采集夫妇肘部静脉新鲜血样 ,放在 ( 4±2 )℃冰箱内保存待检。采集新生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药茵蚕二陈饮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参照AABB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 治疗组98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90例,有效率91.8%,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5例,发病率5.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应用茵蚕二陈饮治疗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亦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药茵蚕二陈饮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参照AABB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 治疗组98例孕妇中,血型抗体效价下降90例,有效率91.8%,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5例,发病率5.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应用茵蚕二陈饮治疗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亦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对6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孕妇采用莲黄汤加减治疗,定期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抗体效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总有效率97%。结论: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其血清抗体效价,预防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茵蚕二陈饮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临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茵蚕二陈饮对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影响,及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参照AABB国际通用标准技术,监测治疗前孕妇血清IgG血型抗体效价。结果:治疗组98例孕妇中,血 效价下降90例,有效率91.8%,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5例,发病率5.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应用茵蚕二陈饮治疗ABO血型不合、高滴度孕妇后,其血型抗体效价明显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亦降之下降。  相似文献   

15.
莲黄汤对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抗体效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儿ABO血型不合是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性疾病,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占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96%,是围生期一种潜在性的重症疾患。为了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笔者采用莲黄汤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并定期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药防治ABO血型不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玉  鲍定菊 《四川中医》2002,20(5):50-51
本文报道50例于妊娠后检测血清IgG抗A和/或B抗体效价≥1:64,且有ABO血型不合危险倾向的孕妇,给予中药内服,直至抗体效价≤1:16,临床观察,防治效果较好,无一例发生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溶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溶血三项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248例母婴血样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Rh血型鉴定及新生儿脐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新生儿脐血采集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明确母婴血型不合HDN 230例,可疑3例,排除15例。溶血三项试验均阳性210例。溶血三项试验均阳性的患儿HDN发生率高于1项阳性的患儿,采血时间在3 d内者HDN检出率明显高于3 d后采集血样者。结论新生儿脐血的尽早采集对提高HDN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价值及治疗机制。方法 将 5 0例孕妇血清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 1∶6 4者列为治疗对象 ,予中西药联合治疗 ,当抗体效价 <1∶16时停止服药。结果 总有效率为 96 % ,无一例发生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结论 对有母儿血型不合危险倾向孕妇及早治疗 ,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ABO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HDN(ABO-HDN)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血清抗体效价不同程度的升高,是由于O型血母亲体内高效价的IgG抗A(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性溶血病贫血,可导致死胎、流产、新生儿贫血、黄疸、核黄疸,造成严重的后遗症[1]。导师张萍青主任中医师在临床治疗ABO血型不合溶血有较丰富的经验,现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茵陈汤为主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汤为主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疗效。方法:77例血清抗A(B)IgG抗体≥1:128的孕产妇,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给予口服茵陈汤及西医治疗;对照组36例,仅行西医治疗。定期测定孕妇血清抗体效价及随访新生儿。结果:治疗组孕产妇中治愈24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未出现新生儿溶血病;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无效14例,有效率61.1%,出现2例新生儿溶血病。结论:茵陈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能有效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