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陈善喜 《中国校医》2013,27(5):385-386
目的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方法按照大学生个体与其环境相协调和健康促进的创造支持性环境的理论,采取"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培养合格素质为前提"。结果倡导全员、全过程、全社会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和谐的、积极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结论应采取策略与措施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建设,普及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元元  孙国梅  王万荣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32-1433,1436
目的 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及生活习惯,为大学校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636名学生,使用自制调查表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校大学生对“健康”的完整含义知晓率为10.7%;38.9%的人课余时间用于娱乐,4.6%用于运动,不同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学生的课余活动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校大学生对校园体育设施设备满意度为40.0%;56.3%的在校大学生习惯在夜间12点及以后就寝;心理状况比较健康者占87%.结论 大学生对于健康内涵的认识有待提高,缺乏运动及不良睡眠习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高校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同时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社会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使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心理问题"诊断、治疗"的界定、心理健康辅导的场所和环境、学校管理与学生权益平衡、高校咨询师的咨询资质等方面都面临困境和挑战.作者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研究出发,阐述了《精神卫生法》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作用和影响,界定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界限,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责,实施医教结合、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从而提升心理危机的应对能力.对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素平 《中国校医》2003,17(6):553-554
青少年心理健康列为中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不仅是由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所决定的 ,而且是中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特殊性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由中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所决定的特殊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 )以及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改革、开放的信息化社会环境 ,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变化发展正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心理学家称青少年是“第二生长高峰期” ,在此阶段上 ,能否保证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身心是否能全面健康地发展成长 ,对他们终身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在中学教育过程中 ,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具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5.
金艾裙  王弘 《中国校医》2009,23(4):393-394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200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明确要求,所有的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家庭能够让子女体验到幸福和温馨,有利于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加他们对社会的信任;而粗暴的家庭氛围会增加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性,并会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1-3].人际信任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背景与基础,如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人际信任危机,直接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抑郁和安全感缺乏等情绪障碍,并进一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校大学生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辉  俞丽琴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758-3759
[目的]研究在校大学生中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健康教育指导提供依据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AsC心理健康发展. [方法]对经酶联免疫方法(EUSA)检测诊断为AsC867人,进行"AsC个人心理负担调查问卷",并聘请相关专家负责指导进行问卷咨询,根据调查对象问卷选择和专家提供各维度权重值,计算AsC个人心理负担状况. [结果]AsC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导致AsC心理负担重最主要因素是:对今后自身健康担忧(93.0%)占首位,其次是择业、就业因素(91.1%),恋爱、婚姻因素(87.5%)和担心被周围人歧视(77.6%). [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尤其是大学生中AsC心理健康要引起高度重视.非常有必要对AsC开展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研究制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教育指南>帮助他们解除心理负担,建立保健意识,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何泽民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22-1023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心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在动力心理、学习心理、创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心理、挫折心理、恋爱心理和择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合格的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无疑有着重要意义。1明确心理健康标准关于心理健康,国际上有许多心理学家提出了众多的观点。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应该是: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社会…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学校、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调节,极易成为高校危机事件的导火索,导致学生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不但会对大学生本身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会对高校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心理状态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心理健康的学生易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会出现功能失调.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维护学校及社会的稳定,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丽娜 《中国校医》2006,20(1):88-90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迅速发展。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心理健康干预等方面,而对大学生、特别是医专学生(简称医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报道较少。医专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学习生活的特点,使医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医专生心理健康水平,短期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远期将决定医务工作者的素质,而提高医专生心理健康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普遍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事预防医学教学近十几年,近年来义兼授护生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此基础上,根据医专生特点和本校2000、2001两级在校生课堂调查结果及平时心理咨询的经验,就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凤云  饶艳  盛蕾  孙丽  柴程良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261-1262
了解女大学生性行为和生殖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4种专业类型在校女大学生1 738名,调查性行为与生殖健康状况,同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医学类女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均低于非医学类女生(P值均<0.01).存在性交行为、自慰行为以及曾因生殖健康问题就诊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均高于没有上述情况的女大学生(P值均<0.05).结论 生殖健康问题与性行为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上世纪90年代得到重视,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成绩的取得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心是分不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2011),这2个文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并从整体上规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与方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面向全体,预防为主,个别心理咨询辅导为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实施的,宗旨是提高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这体现了“治未病”的中国传统理念,不仅要对已经出现心理困扰的少数学生进行干预或咨询,更重要是预防广大普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也是多渠道、全方位的.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创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传播心理健康理念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着诸多问题,有些学生不能经受一点挫折和困难,有的遇到挫折就会采取一些极端手段.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如教育环境和就业、学习压力和自我情绪、人际交往和挫折感、恋爱和网络游戏等,对大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进行识别、预防和防治,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由李有华编写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问题探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作者结合典型真实的案例分析论述了简明易懂的心理学知识,并配以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使大学生获得趣味性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技能,如心理健康与学习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网络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莉 《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57-157
心理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健康观念 ,也带给了人们新的教育思想 ,如何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新问题 ,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 正确分析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正确分析大学生在不同环境和经历下形成的心理特点 ,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大学生 ,心理发展的特点表现如下。1.1 社会意识迅速发展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 ,往往最先敏锐地感觉到社会的变化和冲击 ,而这些变化和冲击在他们思想中引起…  相似文献   

15.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性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大学珞珈学院1 295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性行为状况,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7.8%,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9%.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心理异常、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特征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及拥有多个性伴侣(OR值分别为1.43~ 2.31,P值均<0.05).结论 学生性行为发生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作为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起  王毅 《职业与健康》2001,17(10):63-64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心理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和矛盾。帮助和教育他们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俱优的新一代,这对于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充满正常的活力,能充分发挥身心的潜能,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工作环境,能作良性的适应。一般说来,健康大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健康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冯文静  苗春霞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81-1382
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人们的健康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疾病的防治,而是积极地要求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1].21世纪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2].大学生中因此而引发的出走、休学、退学以及自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3].为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状况教育提供参考,笔者开展了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护理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工作压力很大的一个群体,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1].为缓解心理问题对护生的困扰,笔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蚌埠医学院本科、专科和高职护生进行调查,拟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学阶段是各项生理、心理指标发育的重要时期,易发生情绪、学习、行为等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10%~30%的中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其比例逐年上升[1-2].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心理保健知识水平,使其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3].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危险因素[4],改善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解广州市中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制定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广州市在2010年10月对高中和初中生开展了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初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而且由于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易出现心理冲突.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为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本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