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EZH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肝癌及癌旁组织EZH2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在42例肝癌组织中检出26例EZH2mRNA,而在相应的42例癌旁组织中只检出12例,癌组织EZH2mRNA阳性率高于...  相似文献   

2.
Caspase-3和核转录因子-κB在APPSWE转基因小鼠海马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与神经细胞凋亡之间的规律,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取P0、P7、P14、P30、P90、P180日龄的APPSWE转基因小鼠为模型组,各日龄同窝生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应用Nissl染色观察其海马结构和锥体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细胞内半胱天冬氨酸蛋白3(Caspase-3)表达及NF-κB激活情况,RT-PCR检测小鼠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 结果 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中凋亡细胞密度和NF-κB阳性细胞密度均随日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在P30后趋于稳定;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细胞密度和NF-κB阳性细胞密度均增高,自P14以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RT-PCR检测小鼠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与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基本吻合。 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NF-κB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NF-κB的激活可能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核因子4在肝细胞分化和成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核因子4在肝脏发育及肝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与肝特异基因启动子结合而影响肝特异基因的表达,促进肝细胞极化结构的形成,调节肝细胞的物质代谢和生物转化,并且能够抑制肝脏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瘦素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瘦素(Leptin)的表达变化。方法: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10 mg/kg体质量的DMN生理盐水溶液,于注射后的1、2、3周末处死动物,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瘦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正常肝脏无瘦素蛋白表达,给药后第1周仅见少数中央静脉的内皮细胞以及极少量的窦周细胞表达阳性。第2周,则见瘦素表达明显增强,主要分布在纤维增生区域。第3周,瘦素表达进一步增强。正常肝脏组织未检测到mR- NA的表达。而注射DMN 1、2、3周,可见清晰的346 bp瘦素mRNA的条带,表达随时间逐渐增强。结论:瘦素与肝纤维化的进展有关,在肝纤维化的中晚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整合素CD11a、CD11b和CD11c在大鼠心脏发育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胚胎18d(E18d)、生后5d(P5d)、P19d、P40d及生后1年(P1y)大鼠心肌组织的CD11a、CD11b和CD11c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大鼠心肌
组织CD11a、CD11b和CD11c表达部位在心肌细胞质内;从E18d到P1y大鼠心肌组织CD11a、CD11b和CD11c的表达逐渐减弱。 RT-PCR显示,CD11a、CD11b、CD11c各组均呈阳性表达。其中CD11a在P5d和P40d间,P5d和 P19d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CD11b在E18d、P5d、P19d和P40d分别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11c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11a、CD11b和CD11c在大鼠心肌的发育过程中出现表达量的变化,不同结构的整合素分子在心脏发育过程表现出相似的
表达规律,它们可能对心肌细胞的发育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菊  陈芳  宋勇  周宗瑶 《解剖学报》2011,42(5):640-643
目的 将分离纯化的小鼠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检测生殖细胞核因子(GCNF)在小鼠S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方法 用干细胞因子(SCF)诱导小鼠SSCs向精母细胞分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GCNF在小鼠S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结果 小鼠SSCs向精母细胞诱导分化前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仍然呈圆形或椭圆形,核较大;间接免疫荧光及RT-PCR结果均显示,原代培养的小鼠SSCs呈现GCNF阴性,但是向精母细胞诱导分化2d后,GCNF开始表达.结论 GCNF在体外培养小鼠SSCs向精母细胞分化的早期有表达,提示GCNF可能参与了SSCs的早期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定位、表达及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小鼠(n=45)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30).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50% 四氯化碳(CCl4)-粟米油混合液(6ml/kg),2次∕周,对照组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粟米油.各组分别于造模1周、4周和8周后取小鼠肝脏,常规制作石蜡切片,Masson染色及Desmin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比较不同组别小鼠肝纤维化病理变化,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肝组织内β-catenin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肝汇管区结缔组织内及血管壁有少量细小纤维,实验组小鼠肝脏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及其周围胶原纤维增多;随损伤时间延长纤维增生愈加明显.Desmin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组别均有阳性表达,但损伤组各时间点desmin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或P<0.001).RT-PCR结果显示,CCl4损伤1周后肝内β-catenin 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损伤4周及8周β-catenin mRNA水平则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β-catenin弱表达于肝细胞膜及胆管上皮细胞膜和胞质,而损伤组β-catenin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肝内增生的细胞团及新生胆管上皮细胞质,各组间积分吸光度值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 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过程中β-catenin 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不同步,阳性表达细胞主要为新生的细胞团及胆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治疗,其中肝左外叶切除45例,左半肝切除6例,右后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1例。结果:本组5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a,其中疗效优34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为90%。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膈下感染1例、肝衰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对症处理、抗感染、支持疗法治疗,于术后21~36d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孙亚平  成令忠 《解剖学报》1996,27(4):429-432,T017
用90%纯度的肝细胞增殖抑制因子(HPI)制备了效价为1:32的兔抗鼠HPI抗血清,并检测了HPI在虢人的原位表达,结果表明,正常成年大鼠、兔和豚鼠肝细胞表达HPI,肝小叶中央带肝细胞表达尤强,非肝细胞无HPI表达。胎鼠和新生儿肝细胞及非肝细胞无HPI表达。肾内各处结构和细胞也无HPI表达。在肝大部切除后1-2天,肝细胞无HPI表达,4d后呈弱阳性表达并逐渐增强,至10d 正常成年鼠表达水平。在肝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胆管板畸形(ductal plate malformation,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1例以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对其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及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眼观:左肝肿瘤大小2.0 cm×1.4 cm×1.3 cm,切面灰白色,质中,无包膜,界尚清;周围肝组织未见肝硬化。镜检:肿瘤细胞呈不规则裂隙样、微囊状及腺管状结构,间质富含纤维组织,伴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肿瘤性腺体不规则扩张,腺腔内见胆汁淤积,模拟DPM形态,分割纤维间质,其中可见残留汇管区样结构;瘤细胞立方状或低柱状,形态较温和,异型性小;部分区域见普通型胆管癌(约占20%),与DPM区域移行过渡;普通型胆管癌区域,肿瘤细胞呈腺管样、鹿角样排列,细胞轻~中度异型;周围肝组织呈脂肪性肝病改变,未见肝硬化。免疫表型:MUC-1、CK7、CK19、N-cadherin均阳性,CD56部分阳性,ARID1A、S-100P、HepPar1、Arg-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5%,p53呈野生型表达模式;阿辛蓝染色未见腺腔内或细胞内黏液分泌。基因检测示:IDH1 R132H杂合性突变,IDH2及KRAS均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 以DPM为特征的肝内胆管癌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明确诊断需依靠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1.
生后发育过程中睾丸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咸华  丁斐  张锡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18(4):311-314,T063
为了通过观察小鼠生后发育过程中睾丸组织神经生长因子 ( NGF)基因表达的变化藉以探讨 NGF在睾丸发育、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 ,本研究采用 RT-PCR方法 ,半定量分析生后 1d、1周、2周、4周及 8周小鼠睾丸组织中 NGF m RNA的表达变化 ;以地高辛标记的βNGF c DNA为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 NGF m RNA在幼年及成年小鼠睾丸组织中的分布。 RT-PCR结果显示 ,小鼠生后 1d、1周、2周、4周、8周睾丸组织中均有 NGF m RNA的表达 ,以生后 1周时的表达量为最高。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幼年鼠 NGF m RNA杂交信号位于睾丸的间质之中 ,而成年鼠 NGF m RNA杂交信号则主要位于睾丸生精小管管壁和管腔中。结果提示 :NGF m RNA在小鼠出生时即有表达 ,其表达量及在睾丸组织中的分布 ,随小鼠的发育而有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生后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发育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璐  丁斐  曹铮 《解剖学报》1998,29(3):285-287,I014
为了探讨在发育过程中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对新生至2月龄ICR雄性小鼠颌下NGFmENA基因表达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小儿颌下腺未见NGFmRNA杂交信号,8-10d龄小鼠颌下腺NGF原位杂交信号呈阴性至弱阳性。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妊娠大鼠植入期子宫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大鼠植入期子宫组织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对大鼠妊娠植入期子宫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LIF在子宫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肌细胞中均出现强阳性反应.结论 LIF在胚泡植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陆璐  曹铮 《解剖学杂志》1999,22(3):205-208
实验通过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人骨髓巨核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β神经生长因子DNA探针与其互补的mRNA杂交后应信号存在于各级不同发育的巨核细胞胞浆中。原巨核数量很少,较难发现,杂交后反应阳性的胞浆很少,呈线状。幼巨核细胞阳性胸浆较少,杂交反应产物分布较为均匀。颗粒型巨核细胞胞浆丰富,杂交反应产物深浅不一,常见较为细小的阳性颗粒,成就型巨核细胞体积很大,胞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anog在小鼠原始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定性研究Nanog在妊娠7.5~15.5d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表达;抗SSEA-1、抗Nanog双标记激光共焦扫描进一步定量分析妊娠11.5~15.5d小鼠原始生殖细胞中Nanog的表达变化。结果尿囊、后肠及背肠系膜、生殖嵴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均可见Nanog的阳性表达。妊娠11.5d小鼠原始生殖细胞中Nanog的表达阳性率最高、荧光强度最强,雌性小鼠在妊娠12.5d后Nanog表达急剧下降,雄性小鼠在妊娠13.5d后Nanog表达急剧下降。结论Nanog在增殖的小鼠原始生殖细胞中稳定表达,其表达下调可能与原始生殖细胞的分化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鼠小脑皮质发育中神经元凋亡的规律和机制。方法用激活型Caspase-3多抗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Hoechst 33258染色液染色,检测从出生至成年小鼠小脑皮质中神经元的凋亡,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小脑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化片段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外颗粒层、普肯耶细胞层和内颗粒层凋亡细胞密度最高分别在出生后第8d(P8)、P5及P9,P20各层凋亡细胞密度都很低。Caspase-3活化片段的表达量在P5较高,P5以后逐渐降低,至P14消失;Caspase-8活化片段的表达量从P0到P10都较高,P10以后逐渐降低,至P30消失。结论P0至P14是小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重要时期,通过启动Caspase-8的活化进而激活效应性Caspase-3的细胞凋亡途径存在于小脑皮质的塑型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雄性小鼠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精囊腺和前列腺的表达与分布.方法 应用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出生后15d、35d、70d 小鼠精囊腺、前列腺AQP1 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定位.结果 RT-PCR与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出生后70d小鼠精囊腺、前列腺AQP1 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出生后15d显著增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QP1蛋白仅表达于出生后15d、35d小鼠精囊腺平滑肌细胞、前列腺腺泡上皮细胞基膜及间质细胞,而此时期精囊腺上皮细胞AQP1蛋白表达呈阴性;出生后70d,AQP1蛋白强烈表达于精囊腺和前列腺上皮细胞.结论 AQP1 mRNA及蛋白在雄性小鼠精囊腺、前列腺的表达与分布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此变化可能与雄性附属性腺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成年和中老年大鼠心内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NGF)阳性神经元的存在及其变化。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 成年及巾老年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NGF阳性神经元,但中老年大鼠心内神经节NGF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心房后壁心内神经节存在NGF阳性神经元,并随年龄增加表达减少,提示NGF表达的减少可能与心脏功能的退化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在软骨发育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在小鼠胚胎肢芽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小鼠全基因组Affymetrix mouse 430 2.0芯片检测小鼠胚胎肢芽发育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并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 结果 FGFR3在E12.5d开始呈现明显的表达上调,在E13.5d达到上调顶峰,E14.5d后FGFR3表达逐渐下调. 结论 FGFR3的表达与胚胎肢芽软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在软骨的发育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前软骨细胞的特异件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成年雄性大鼠、雌性大鼠、雌性大鼠睾酮处理组、睾丸切除大鼠、睾丸切除后睾酮替代大鼠心房后壁心内神经节的表达及变化。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各组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NGF阳性神经元,但睾丸切除组大鼠心内神经节NG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心内神经节细胞内含NGF;雄激素可能影响心内神经节细胞的NGF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