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显示肺隔离症异常血管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的胸部CT平扫、增强及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等重建图像. 结果 9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8例位于左下肺,2例位于右下肺;血管重建可显示9例异常供血血管(其中7例来自降主动脉,2例来自腹主动脉),并清楚显示其起源、走行、分支和分布,除1例引流至奇静脉外,其余均引流至下肺静脉. 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血管,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血管重建影像资料。结果 11例均为单发病灶,呈叶内型;病灶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9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2例;嚢性肿块5例,实质性肿块4例,混合性(嚢实性)肿块2例;隔离肺的供血动脉9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异常供血动脉直径5~14 mm,其中5例供血动脉进入病灶后呈多分支状,包绕病灶边缘或伸入病灶内部;11例显示引流静脉均为肺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肺隔离症异常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其引流静脉,在肺隔离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多平面重建(MPR)显示肺隔离症异常血管的价值,分析肺隔离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复习文献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15例肺隔离症患者,均摄胸部正侧位片,13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6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3例行血管造影。结果: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9例及囊性病变6例。CT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13例,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5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93%,高于普通CT检查60%。MRI中4例为软组织结节或肿块,2例为含气囊肿,3例显示出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CT(尤其是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RI取代血管造影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1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 多层螺旋CT术前诊断肺隔离症11例,诊断准确率73.33%,其中囊性与实性肿块型各4例,炎症型3例;11例均显示来自胸主动脉的异常供血动脉,9例显示引流静脉;多层螺旋CT误诊为支气管肺囊肿2例,支气管肺癌及肺炎各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图像结合三维重组图像有助于肺隔离症诊断;掌握肺隔离症好发部位和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肺隔离症的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肺隔离症的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18例,其中肺内型16例,肺外型2例。全部病例均作胸部CT扫描,8例病灶薄层增强扫描。结果:18例患者的病灶均位于两下肺后基底段。呈囊性病灶5例,实性病灶4例,囊实性病灶9例,病灶周围有肺气肿9例,在CT片上18例中有13例显示有异常供血动脉。结论:CT在诊断肺隔离症上具有较高的价值,特别是能显示供血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肺段隔离症均位于肺下叶后内基底段,4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其中2例为增多增粗的异常血管结构,1例为实质性肿块,1例为囊实性肿块,1例为囊性肿块;其中4例病灶周围可见局限性肺气肿;5例均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结论:肺段隔离症具有典型的CT表现,特别是异常供血动脉的显示在诊断上有重要的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间本院收治经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的肺隔离症患者5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所有病例螺旋CT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图像均明确地显示了体动脉异常分支供血病变区,三维重建图像立体呈现异常血管的起源、走行及与病变区、主动脉的空间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的断面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治疗中,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基本可取代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部螺旋CT增强及CT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朔城区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2011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8例,8例术前行胸部平扫及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8例行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及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的病例中,6例发现异常血供,确诊率为7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及多平面重建清晰显示供血动脉,是一种理想的无创伤检查方法,对肺隔离症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后处理诊断肺隔离症的优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3年10月间本院收治并经胸外科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31例,分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重建成像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组11例,发生于左肺下叶者8例,右肺下叶者3例,分别占72.73%和27.27%;对照组20例(包括单纯平扫11例、增强9例),发生于左肺下叶者15例,右肺下叶者5例,分别占75%和25%。31例均为肺叶内型。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组诊断正确率100%,对照组为35%(分别为平扫9.09%、增强66.67%)。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重建成像是肺隔离症术前正确诊断最有优势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肺隔离症患者CT增强扫描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主动脉造影证实。结果19例肺隔离症中有17例为肺叶内型,2例为肺叶外型,19例患者的病灶均位于两下肺。呈囊性病灶6例,实性病灶5例,囊实性病灶8例,病灶周围有肺气肿11例。其中18例CT显示供血动脉。结论CT增强扫描清晰显示肺隔离症结节或肿块内部的囊实性成分及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是无创性评价肺隔离症的首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患者的诊断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经手术证实的成人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密度、边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分析CT血管造影(CTA)成像的特点。结果:25例肺隔离症患者中,病灶位于左肺下叶者16例,位于右肺下叶者9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16例,反复咯血5例,其他表现4例。CT表现为"珊瑚状"者11例,肺野内实性肿块者7例,囊性病灶者7例。CTA成像提示,2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供血动脉均发自体动脉,其中22例供血动脉发自胸主动脉,3例发自腹主动脉。结论:为提高肺隔离症的确诊率,CTA成像能直观显示隔离肺组织的血供,可作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支气管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图像及后处理技术资料.结果 支气管肺隔离症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内型21例,20例由胸主动脉分支供血,1例供血动脉为腹腔干的分支,引流静脉均进入肺静脉系统;叶外型1例,由降主动脉供血,静脉引流入半奇静脉.结论 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的重建后处理图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异常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全貌,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进行肺血管三维重组诊断肺动静脉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15例使用CT增强和肺血管三维成像诊断为肺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将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与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重组技术联合,对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和CT增强诊断肺动静脉瘘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对辐射剂量、碘对比剂用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将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联合多种三维重组技术进行肺血管三维重组,可清晰显示肺动静脉瘘囊瘤的大小和形状,全部患者均确诊无误;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的辐射剂量低于CT增强的辐射剂量,不需使用碘对比剂。结论:通过对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进行肺血管三维重组,可有效诊断肺动静脉瘘,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肺隔离症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经DSA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7例,均为肺叶内型。全部病例均做胸部CT增强扫描。总结肺隔离症的CT表现。结果7例患者的病灶均位于两下肺后基底段。呈囊性病灶2例,实性病灶2例,囊实性病灶3例。病灶周围有条索影4例,斑片影3例;局限性肺气肿3例;在CT片上7例中有6例显示有异常供血动脉。结论CT不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及周围组织的变化,而且对异常供血动脉的显示率高,在诊断肺隔离症中有重要的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2例疑肺隔离症病人接受了螺旋CT扫描。临床表现为痰血(2例),肺部感染症状(8例);无症状者(2例),螺旋CT扫描层厚3mm,床进4.5mm/s,重建间隔1.5mm者5例;层厚2.5mm,床进2.5mm/0.75s者1例,造影剂注射速率2.5ml/s,延时20s启动扫描,上述6例的扫描资料交工作站行3D重建,另5例扫描层厚5mm,床进5mm/s;仅1例扫描层厚10mm,床进10mm/s。结果:病灶位于右下肺2例,左下肺10例,表现肿块者9例,边缘清楚的结节者3例,12例均见异常供血动脉,发自腹主动脉10例,胸主动脉2例,上述异常供血动脉均经外科手术证实,结论:在肺隔离症定性诊断中,螺旋CT,尤多层螺旋CT是一种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疑肺隔离症病人接受了螺旋CT扫描。临床表现为痰血(2例),肺部感染症状(8例),无症状者2例。螺旋CT扫描层厚3mm,床进4.5mm/s,重建间隔1~5mm者5例;层厚2.5mm,床进2.5mm/0.75s者1例。造影剂注射速率2.5ml/s;延时20s启动扫描。上述6例的扫描资料交工作站行3D重建。另5例扫描层厚5mm,床进5mm/s;仅1例扫描层厚10mm,床进10mm/s。结果 病灶位于右下肺2例,左下肺10例。表现肿块者9例,边缘清楚的结节者3例。12例均见异常供血动脉,发自腹主动脉10例,胸主动脉2例。上述异常供血动脉均经外科手术证实。结论 在肺隔离症定性诊断中,螺旋CT,尤多层螺旋CT是一种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天跃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4):323-324,260
目的观察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多层螺旋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12例术前均行胸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增强扫描的图像进行薄层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 CT平扫示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肿块,位于右肺7例,左肺5例;边缘光整8例,有浅分叶4例;肿块密度均匀9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3例。增强扫描均明显增强。结论 CT薄层和三维重建处理能清晰显示肿瘤良性表现,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明显增强,与邻近血管关系密切是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典型CT表现,多层螺旋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多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对早期鉴别腹部肿瘤供血动脉来源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2019年8月所收治的53例腹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 T平扫与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传至后台后进行V R、M I P与M P R图像重建,由两名以上主治医师对重建图像进行观察后判断肿瘤供血动脉来源,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准。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检查符合率为90.57%;53例患者中共50例显示肿瘤供血动脉,3例未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发现95支血管,16例侧支供血,9例动静脉分流。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早期鉴别腹部肿瘤供血动脉来源具较高临床价值,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8例位于左肺下叶,6例位于右肺下叶。表现为肺叶内实性肿块者9例;囊实性病灶者2例,囊性病灶者1例;表现为团片状病灶者2例。14例隔离肺的供血动脉均发自体动脉,其中8例发自胸主动脉,5例发自腹腔干动脉,1例发自腹主动脉。结论:MS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对血管集束征显示及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血管集束征的显示及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周围型肺癌和18例其他孤立肺结节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然后按层厚1.25mm重组,并按血管走行方向作多平面重组,重点观察肿块外周血管集束征的CT表现。结果:血管集束征在周围型肺癌的出现率为94.8((55/58)比其他孤立肺结节50%(9/18)高。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薄层重组结合多平面重组能良好地显示血管与肿瘤的关系,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肺癌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