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肺炎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存在SIRS的患儿设定为观察组,将不存在SRIS的患儿设定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需要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检测之后发现,最终检测结果中在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乳酸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鉴别患儿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利用血沉、血乳酸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是一条客观的依据,且对患儿这三方面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还有利于患儿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 C)等生化指标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8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1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分级,从中抽取出轻微、一般、明显、严重程度狭窄患者各20例,分别纳入A组、B组、C组、D组,另依据1∶1的纳入原则随机抽样,选取同期医院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生化指标水平,分析生化指标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指标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结局患者生化指标水平,评估与CHD存在关联性的指标对冠心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A组、B组、C组、D组的总胆固醇(TC)、肌酐(Cr)、Cys C、Hcy、纤维蛋白原(FIB)、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的TC、Cr、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的Cys C、CRP、Hcy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Cys C、CRP与Gensini评分、造影显示血流受限程度均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胱抑素C(Cys C)、D-二聚体(D-D)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中信惠州医院收治的108例ACI患者。所有患者检测sdLDL-C、Cys C、D-D水平,并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斑块超声特点及形态分组。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分组情况,比较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一般资料、sd LDL-C、Cys C、D-D水平。分析sd LDL-C、Cys C、D-D及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分析ACI患者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108例ACI患者分为无斑块组(n=19)、稳定斑块组(n=37)及不稳定斑块组(n=52)。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年龄、高脂血症史占比逐渐升高(P<0.05),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sdLDL-C、Cys-C、D-D水平逐渐升高(P<0.05)。sdLDL-C、Cys C、D-D三项联合检测预测不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对除血糖之外TG、HDL、BMI以及早餐后半小时INS、C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70例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患者胰岛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TG水平、HDL水平、BMI水平、早餐后半小时INS水平以及早餐后半小时C肽水平。结果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HDL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TG水平、BMI水平、早餐后半小时INS水平以及早餐后半小时C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波动较大(P0.05)。结论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消瘦2型糖尿病在改善血脂指标、体质量、胰岛素分泌量等方面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其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2015年12月共收治的14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成了重症组与普通组。两组均检测WBC、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重症组WBC、空腹血糖及hs-CRP的阳性率分别为50.0%、38.5%、34.6%,普通组的分别为12.1%、12.9%、10.3%,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hs-CRP及空腹血糖可作为手足口病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早期脓毒症患者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检测,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早期脓毒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ICU病房脓毒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时间:2017年1—12月,并同期选择非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PCT、CRP、WBC数据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CT(7.65±1.36)ng/ml、CRP(76.62±15.77)mg/l、WBC(15.06±8.56)×109/L数据指标经过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十分显著,可以作为疾病判断的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1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RP、WBC及Neu%检测结果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急性阑尾炎病理程度的恶化,CRP、WBC及Neu%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RP、WBC及Neu%与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ⅠCTP)、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监利市中医医院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指标,评估冠心病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比较两组MMP2、sCD40L、ⅠCTP、Cys C水平。比较冠心病组不同疾病类型、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患者MMP2、sCD40L、ⅠCTP、Cys C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与MMP2、sCD40L、ⅠCTP、Cys 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MMP2、ⅠCTP、Cys C、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MMP2、ⅠCTP、Cys C、sCD40L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的血清MMP2、ⅠCTP、Cys C、sCD40L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冠心病组中轻度狭窄14例,中度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纳入肺炎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析血清CRP、PCT、血乳酸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结果肺炎组患者CRP、PCT、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存活72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14.29%。死亡组患者血清CRP、PCT、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ROC分析显示,灵敏度:PCT>血乳酸>CRP;特异性:PCT>血乳酸>CRP,血乳酸+PCT+CRP联合诊断时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指标诊断。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中CRP、PCT、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通过测定血清CRP、PCT、血乳酸水平可有效评价患者预后,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感染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早期感染新生儿6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其三个指标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三种指标应用在早期感染诊断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早期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2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并随机选取体检的228例健康者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hs-CRP、FG水平;并探讨观察组中患者梗死面积程度与hs-CRP、FG含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F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梗死面积越大,hs-CRP和FG浓度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s-CRP和FG的含量水平可以作为了解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以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的检验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检验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2017年5月2日—2018年6月1日期间录入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为研究组,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4例作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实施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的检验,对比各项指标最终结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除CysC对比P 0.05)。结论将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可及时确诊患者病症,进而确保治疗的及时性,对于改善预后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急性胸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55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cy、hs-CRP、FIB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凝血功能(Fg、AT‐Ⅲ、PT)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验价值。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39例作为研究组,再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9名作为参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凝血功能(Fg、AT‐Ⅲ、PT)指标,并观察急性期进展型与完全型脑梗死的这几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的Cys C、Fg、AT‐Ⅲ、P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 C、Fg、AT‐Ⅲ、PT对诊断急性脑梗死以及鉴别进展型和完全型脑梗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黄疸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本院出生的32例正常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根据黄疸原因将观察组新生儿分为感染因素组(53例)、围生因素组(29例)及其他因素组(16例),另根据其黄疸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新生儿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9例)。比较各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利用ROC曲线评估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因素组、围生因素组及其他因素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感染因素组新生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围生因素组和其他因素组(均P <0.05),围生因素组与其他因素组新生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总胆汁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均P <0.05),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则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均P <0.05)。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重度黄疸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914、0.992,均P <0.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黄疸严重程度的诊断效果显著,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还能评估黄疸病因,对于预测患儿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总Ig E、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变化,为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MPP患儿、6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4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进行MPP抗体、总Ig E和C反应蛋白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P患儿总Ig E、CRP高于健康体检儿童(P0.001),MPP患儿总Ig E高于细菌性肺炎患儿(P0.001)。结论:MPP患儿早期应监测CRP变化,抗感染同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会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测定在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220例肾损伤患者作为试验组,并另选取220例未出现肾损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肌酐酶法、尿素酶法测定、尿酸酶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素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素对评价肾损伤的灵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素水平均明显升高,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素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损伤程度与高水平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肌酐呈正相关,于肾功能损害发生时,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较尿素、肌酐变化显著,可判断早期肾功能损伤,而尿素、肌酐水平在中后期肾功能损伤诊断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_2及TGF-β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receptor-βtypeⅡ,TGFβRⅡ)、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CⅢ、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及瘦素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产检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纳入妊娠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接诊的50例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TGF-β_2、TGFβRⅡ、Apo CⅢ、APN、瘦素表达水平及母婴结局。妊娠糖尿病组患者于确诊后进行常规治疗,1个月后记录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不同血糖控制效果的患者TGF-β_2、TGFβRⅡ、Apo CⅢ、APN、瘦素表达水平。结果妊娠糖尿病组患者TGF-β_2、TGFβRⅡ、Apo CⅢ、瘦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的TGF-β_2、TGFβRⅡ、Apo CⅢ、瘦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血糖控制欠佳患者(P<0.05),AP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血糖控制欠佳患者(P<0.05)。妊娠糖尿病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终止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糖尿病组早产儿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巨大儿、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TGF-β_2、TGFβRⅡ、Apo CⅢ、瘦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P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妊娠糖尿病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预测冠脉病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1例行冠脉造影患者,明确为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冠心病组,39例冠脉造影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Gensini评分,冠心病组分为轻、中、重度病变三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分别于术前测定Lp-PLA2、Lp(a)、Cys C水平,分析Lp-PLA2、Lp(a)、Cys C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结果 Gensini评分重度组Lp-PLA2、Cys C、Lp(a)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多支冠脉病变组高于双支、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Cys C、Lp(a)水平与冠脉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Lp-PLA2、Cys C、Lp(a)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清Lp-PLA2、Cys C、Lp(a)水平对预测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