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按摩治疗肩周炎7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是肩部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炎症性、退行性、挫伤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年龄多在 5 0岁左右 ,故又称“五十肩” ,中医又称为“肩凝症漏肩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几年 ,我们采用针灸按摩治疗此病 78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78例中 ,男性 49例 ,女性 2 9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1岁 ;其中 5 0岁以下 1 5例 (不含 5 0岁 )5 0岁以上 63例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3年。2 治疗方法2 .1 针刺 :以患侧为主取穴、主穴 :巨骨、肩骨禺 ,肩井、肩、肩贞 ;配穴 :肩后侧痛配后溪、天…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是中医临床常见病 ,其病名较多 ,如 :“肩凝风”、“露肩风”、“五十肩”等。西医则称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炎” ,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组织损伤变性引起的无菌性炎症 ,其病程缠绵难愈。我科运用维生素B12 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后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中 ,男 10例 ,女 30例 ;年龄最大者 75岁 ,最小者 31岁 ,以 40~ 5 0岁多见 ;在接受此法治疗前 ,发病时间最短 1周 ,最长者 3年余 ;治疗最短者 10天 ,最长者 30天 ,治疗以 10~ 15天为多见。2 治疗方法取患者患侧肩骨禺、肩贞、肩井、肩 为主穴 ,配合曲池、合谷、…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63岁,平均病程35.21天;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61岁,平均病程33.23天。两组一般资  相似文献   

4.
肩周炎是 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常见病 ,古称“肩凝”、“五十肩”、“漏肩风”等 ,其以肩关节疼痛、夜间为甚、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 ,本人以细辛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为主治疗肩周炎 ,临床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科门诊的周炎患者 34例 ,男性 1 6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39~ 71岁 ,平均年龄52岁 ,病程 2天~ 6月 ;左肩 1 2例 ,右肩2 2例。根据 1 995年实施的中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 ,选择有明显肩关节疼痛 ,甚者夜不能寐、放射肘腕 ,伴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例进行观察。1 2 方法主要穴位有肩 、肩…  相似文献   

5.
肩周炎是50岁左右人的常见病,故名“五十肩”,也称“漏肩风”、“冻结肩”。国内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甚多。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运用针刺足三阳经治疗方去,发现此法在改善肩关节活动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局部针灸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中均有肩部疼痛和明显的活动功能障得;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0~49岁9例,50~59岁9例,60岁以上者12例;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4年;患肩上举、外展功能受限最重者为45度,最轻者130度。主要肩痛部位在肩峰正中者13例,在肩峰后侧者10例,在肩峰内侧者7例。2 治疗方法2.1 患者体位:耳站立位,两腿分开与肩同  相似文献   

6.
沿皮刺太阳穴为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肩周炎 ,中医称之为“漏肩风”或“肩凝症” ,年龄多在 5 0岁左右 ,故又称“五十肩”。 1年多来 ,我们运用沿皮刺太阳穴为主治疗肩周炎 37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37例肩周炎患者中 ,男性 1 6例 ,女性 2 1例 ;左肩 2 3例 ,右肩 1 4例 ;年龄在 45岁~ 65岁之间 ;病程最短 1 3天 ,最长 3年左右。2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 ,医生取 2寸 2 8号毫针 ,取穴 :患侧太阳穴及肩关节周围的肩贞、肩前、肩骨禺等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后 ,沿皮刺太阳穴 ,直刺其它局部穴位 ,进针约 1 .5寸得气 ,留针 2 0分钟后 ,将局部穴位的针取出 ,…  相似文献   

7.
徐金素 《陕西中医》1989,10(3):133-133
<正>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肩凝症”等,好发于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有“五十肩”之称。多以单侧肩关节酸重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肩周炎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尚不理想,笔者随师学习期间,主要用皮三针加火罐治疗肩周炎21例,在近期内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21例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者44岁,最大者63岁;右肩14例,左肩7例;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16年。  相似文献   

8.
偏瘫肩痛症是中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 5%~ 84%。肩痛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 ,而且影响上肢的功能恢复 ,且其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运用武当道医促通法治疗本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偏瘫肩痛症患者 45例 ,男 2 8例 ,女 1 7例 ;年龄 39~ 78岁 ,平均 63岁 ;肩痛病程 1 6天~ 2 6月 ,平均 1 42 .5天 ;病在左侧者 2 1例 ,在右侧者 2 4例 ;原发病为脑梗塞者 31例 ,脑出血者 1 4例 ;伴有肩关节半脱位者 2 6例 ,肩手综合征者 6例 ,冻结肩者4例 ,损伤及其它病症者 9例。治疗方法1准备 :患者仰卧位 ,患肩下垫薄…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西医称为“冻结肩”、“肩凝证”。因此病多见于中老人,40岁以上发病率高,故又称“五十肩”、“老年肩”。1临床资料 本组40例患者均为明确诊断的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24例。最高年龄71岁,最小年龄38岁。病程最长者为4年,最短者为3周。2治疗方法 取穴以后部“肩”穴为主。方法:取康宁克通10mg与 5%利多卡因 5mg的混合溶液,注射病人的肩穴,待其局部麻醉后,用其针尖向前后,左右刺离其粘连筋膜。10天注射1次,2次为1个疗程。3治疗标准 痊愈:肩部活动正常,疼痛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0.
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 ,西医称“冻结肩”、“肩凝症”、“肩周炎”。此病多见于老年人 ,一般均在 40岁以上 ,女性多于男性。又称“五十肩”、“老年肩”。笔者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 4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患者均为明确诊断的门诊患者 ,其中男 16例 ,女 2 4例 ;最大年龄 71岁 ,最小年龄 38岁 ;病程最长 4浕 ,最短 3周。治疗穴位注射最多二次即痊愈或有效。2 治疗方法取穴为患侧肩部的“肩骨禺”穴 ,取康宁克通 40mg ,与 5 %利多卡因 5mg配合成混合溶液 ,注射肩 骨禺穴。待其局部麻醉后 ,将其注射器…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84年以来,运用手法整复,弹力肩肘带加“8”字带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32例,收到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7岁;左侧13例,右侧19例;伤后5日内就诊者29,10日后就诊者3例;固定时间最短15天,最长35天,平均27.5天;32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2.
肩关节周围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 ,以 40~ 60岁的年龄发病较多 ,故有“五十肩”之称。本病属中医学“漏肩风”和“肩凝症”的范畴 ,多因气血不能荣筋 ,复感风寒湿邪 ,凝滞经络或因过力劳伤 ,血瘀气滞所致。现将采用电针加拔罐治疗肩周炎 62例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患者中女 34例 ,男 2 8例 ;最大年龄为 68岁 ,最小年龄为 30岁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1 0余年 ;右肩 35例 ,左肩 2 7例 ;根据疼痛部位分阳明经 2 8例 ,少阳经 1 5例 ,太阳经 1 1例 ,混合经 8例 ;治疗次数最少 3次 ,最多 1 5次。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13.
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又称“五十肩”、“漏肩风”,属中医“肩凝”、“肩痹”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11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0例,男49例,女61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7岁,平均48岁;左肩38例  相似文献   

14.
肩周炎,中医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运用中医推拿法治疗了100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性别:女64例,男36例:患部:左肩52例、右肩40例、双肩8例;年龄:≤45岁9例,46~50岁37例、51~55岁44例、56~60岁10例;病程:≤6月70例,7~12月24例,≤3年6例。并对其中50例重症患者进行X线检查,26例有轻度骨质疏松和不规则的肌腱钙化阴影,17例有不同程度的结节间沟变浅、增生现象以及合并有颈椎病、7例未见异常病变。二、治疗手法: 1、取穴:主穴肩髃、肩内陵、天宗、合谷;  相似文献   

15.
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谓“漏肩风”、“五十肩”等。笔者近5年来对106例不同类型的肩周炎,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男49例,女57例;年龄32~76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5年。辨证分期:早期47  相似文献   

16.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属中医“肩痹”、“肩凝”的范畴。本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以肩关节长期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性20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69岁,年龄最小4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最短两周,最长半年,平均  相似文献   

17.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是康复科最常见病例之一,其临床症状以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故称之为“肩凝症”“冻结肩”因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故又称“五十肩”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配推拿治疗肩周围炎32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  相似文献   

18.
正颈肩疼痛属于肩痛、颈痛综合征的一种,一般是由风寒湿邪侵袭和劳损伤害引起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笔者应用温灸刮痧法治疗颈肩疼痛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6—2017年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治疗的颈肩疼痛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男13例,女20例;年龄24~63岁,平均(39.4±5.2)岁;病程  相似文献   

19.
肩关节周围炎为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 ,活动受限。中医认为多由于年老体弱 ,肾气不足 ,气血亏损 ,筋肉肌腱失于濡养 ,加之长期劳损或肩部受凉 ,寒凝筋膜而致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本病又称为“漏肩风”、“冻结肩”、“肩凝风”、“肩凝症”。自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 ,以手法为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4 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 6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19例 ;年龄 38~ 6 2岁 ,其中38~ 5 0岁 2 5例 ,5 1~ 6 2岁 2 1例 ;左肩 31例 ,右肩 15例 ;有外伤史 7例 ,无外伤史 39例 ;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20.
番淀叶治疗习惯性便秘64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肩部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肩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的肩关节疾病。多数病例由于风、寒、湿邪侵入所致 ,亦有外伤引起。祖国医学称“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等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笔者自 1994年以来用中草药液加电离子导入法治疗肩周炎 6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中 ,男 33例 ,女 2 7例 ,年龄 4 1~ 71岁 ,平均年龄 56岁。部位 :左肩 2 5例、右肩 31例、双肩 4例。病程 :短的 2 1天 ,长的 6年。病因 :多因感受风寒、劳损和外伤等所致。 6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