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pPNETs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PNETs患者中,4例术前经螺旋CT或多排螺旋CT平扫或增强扫描;6例经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和屏气扰相梯度回波T1WI 3个序列平扫,动态增强采用屏气快速多层面扰相位梯度重聚成像T1WI快速扫描序列.将CT和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PNETs位于肌肉6例,盆腔2例,胸腔1例.肿瘤呈椭圆形4例,不规则形5例.肿瘤直径7.4~18.3 cm,平均11.6 cm,境界不清.2例病灶信号和密度均匀,无明显坏死和囊变;7例病灶有明显的坏死和囊变,其中位于胸腔和盆腔的3例肿瘤均可见显著坏死和囊变.CT平扫肿瘤密度与邻近肌肉相仿,增强扫描呈中等程度以上的强化,双期增强呈进行性持续强化,强化不均匀.MRI T1WI序列肿瘤实体成分呈不均匀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或高信号,MRI增强强化程度较CT强化显著,强化更不均匀.位于肌肉的6个病灶均位于神经路径,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包绕骨骼,3例骨骼破坏轻微,2例骨骼破坏明显,直径与软组织肿块相仿,1例骨骼破坏直径超过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位于骨髓腔,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无肿瘤成骨,无明显骨膜反应.结论 pPNETs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多位于四肢、躯干的神经路径上,肿瘤体积较大,边缘不规则,境界很不清楚,强化显著且不均匀;位于胸、腹、盆腔的肿瘤坏死和囊变显著,位于四肢的肿瘤包绕骨骼,或坏死和囊变,或密度、信号相对均匀.pPNETs不仅具有神经源性肿瘤坏死和囊变及明显强化的特征,还具有小细胞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pPNETs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PNETs患者中,4例术前经螺旋CT或多排螺旋CT平扫或增强扫描;6例经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和屏气扰相梯度回波T1WI 3个序列平扫,动态增强采用屏气快速多层面扰相位梯度重聚成像T1WI快速扫描序列.将CT和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PNETs位于肌肉6例,盆腔2例,胸腔1例.肿瘤呈椭圆形4例,不规则形5例.肿瘤直径7.4~18.3 cm,平均11.6 cm,境界不清.2例病灶信号和密度均匀,无明显坏死和囊变;7例病灶有明显的坏死和囊变,其中位于胸腔和盆腔的3例肿瘤均可见显著坏死和囊变.CT平扫肿瘤密度与邻近肌肉相仿,增强扫描呈中等程度以上的强化,双期增强呈进行性持续强化,强化不均匀.MRI T1WI序列肿瘤实体成分呈不均匀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或高信号,MRI增强强化程度较CT强化显著,强化更不均匀.位于肌肉的6个病灶均位于神经路径,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包绕骨骼,3例骨骼破坏轻微,2例骨骼破坏明显,直径与软组织肿块相仿,1例骨骼破坏直径超过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位于骨髓腔,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无肿瘤成骨,无明显骨膜反应.结论 pPNETs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多位于四肢、躯干的神经路径上,肿瘤体积较大,边缘不规则,境界很不清楚,强化显著且不均匀;位于胸、腹、盆腔的肿瘤坏死和囊变显著,位于四肢的肿瘤包绕骨骼,或坏死和囊变,或密度、信号相对均匀.pPNETs不仅具有神经源性肿瘤坏死和囊变及明显强化的特征,还具有小细胞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颖  时博  杨华  王欣  郭亚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5,(15):2190-2192
目的:探讨超声和CT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和CT表现。结果:28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原发24例,复发4例。 6例位于胃,22例位于肠道。超声显示肿瘤内部回声分为实性低回声型与囊实混合回声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肿物内部和边缘部见彩色血流点条状或环形分布。CT表现为平扫肿块密度均匀或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均匀或不均匀,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 结论:GIST 的CT和超声表现没有特异性,但两者联合应用对其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别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二维及彩色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①叶状肿瘤良性8例、恶性4例、交界性7例。②良性肿瘤二维超声表现为:乳腺肿物较大,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见包膜回声及侧方声影,内部多为欠均匀的中低回声;恶性肿瘤二维超声表现为:乳腺肿块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伴声衰减。③多普勒超声表现,良、恶性肿物内及周边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恶性组动脉血流速度和RI高于良性组。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具有一些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肿块局部边界不清、后方声衰减、血流丰富、流速及阻力指数增高提示恶性程度可能性较高。二维超声及CDFI结合病史有利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螺旋CT评估和诊断甲状腺癌(TC)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大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TC患者,术前均经高频超声和螺旋CT联合诊断,观察患者病灶情况、肿瘤侧和无肿瘤侧甲状腺动脉血流参数和病灶检查准确率。结果患者甲状腺肿瘤侧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高于无肿瘤侧,其中甲状腺肿瘤侧最大峰值流速高于无肿瘤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61例TC患者共有81个病灶,肿瘤最大直径为6. 84cm。高频超声检查有时能检出甲状腺实质沙粒样钙化,回声不均匀,没有发现明显结节。高频超声和螺旋CT两种方法联合检查病灶显示率、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回声不均匀及钙化病灶显出率均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高频超声与螺旋CT联合检测病灶显示率、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回声不均匀及钙化病灶显出率均高于单独检查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甲状腺癌超声特征变化与癌细胞发生转移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病理结果分为早期38例和晚期43例,再分为良性组36例和恶性组45例,最后分为淋巴结转移组40例和未转移组4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相较早期患者,肿瘤直径较大,结节钙化率和不均匀回声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恶性组患者肿瘤相较良性肿瘤形态更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内部超声不均匀,钙化严重,且纵横比≥1比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相较未转移组患者结节多发,结节最大径> 10mm比率更高,形态更规则,血流更丰富,结节边缘更光滑,回声不均匀,低回声占比更高,且无声晕占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不同时期甲状腺癌超声特征有较为明显的不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也会影响甲状腺结节超声征象,临床可参考超声征象实施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1996至2002年间的62例肾上腺肿瘤超声检查结果及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经手术、病理、治疗后证实:肺癌伴肾上腺转移癌25例,嗜铬细胞瘤16例,皮质腺瘤6例,皮质腺癌2例,肾上腺髓质瘤1例,醛固酮瘤1例,黑色素瘤1例,血管瘤1例,淋巴瘤肾上腺受侵3例,脂肪瘤1例,神经节细胞纤维瘤1例,囊肿4例。超声特点均为低、强低回声或低无回声混杂,良性较小的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良性较大的及恶性部分包膜欠完整,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结论 超声对肾上腺肿瘤诊断敏感性高达92%(57/62),定位准确,是发现和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秀英  宋绪明 《中国肿瘤临床》1991,18(4):201-203,206,F003
本文报告灰阶超声诊断肾肿瘤8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10例,恶性72例,诊断符合率为89%,误诊9例占11%。本文根据肾肿瘤的不同声像图特点来鉴别良、恶性肿瘤,并分别对肾癌、肾盂癌、肾内瘤的声像图表现加以重点描述。认为良性肿瘤的声像图边缘清楚、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后壁回声增强。恶性肿瘤则多数边缘模糊,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壁回声衰减。 8例小于5cm的早期肾癌,6例无临床症状;6例经IVP检查,阳性仅3例;CT检查5例,阳性4例;而超声诊断均与手术病理完全符合。证明灰阶超声检查方法完全、方便,对诊断肾肿瘤列为首选手段优于其它检查方法,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按照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乳腺超声BI-RADS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85个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  结果  85个叶状肿瘤中良性33个、交界性28个和恶性24个。肿物形态多呈分叶状、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良性叶状肿瘤边界清晰更为常见(χ2=12.721,P=0.002);恶性叶状肿瘤内部多可见囊性无回声区(χ2=9.677,P=0.046)。彩色血流成像显示:75.3%(64/85)的肿物内部探及Ⅱ~Ⅲ级血流信号。26个病变进行了弹性成像,88.5%(23/26)的肿块弹性成像评分为2~3分。  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肿块边界是否清晰和肿块内部是否存在小囊性无回声区是鉴别良恶性叶状肿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移性小肝癌的B超声像图特点及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原发癌明确的直径小于3cm肝转移瘤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小于2cm和大于2cm病灶及不同脏器来源转移灶的超声像图特点。结果多数肝转移瘤呈圆形、有晕环(Halo)、内部可呈高、等、低回声;小于2cm病灶内部回声均匀,大于2cm病灶内部回声多不均匀;来源于结肠者多呈高回声、胰腺者多呈低回声。结论B超对转移性小肝癌的分辨能力较强,可以间接提示转移瘤来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超声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对患儿的超声表现进行归纳分析,探讨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基本特征。结果肿瘤的原发部位大多数集中在肾上腺区。50例患儿检出原发灶50处,其中38例位于肾上腺区,男23例,其中左侧10例,右侧13例;女15例,左侧9例,右侧6例。8例位于脊柱前方、胰周及大血管旁,其中男4例,女4例。2例位于骶前间隙,1例位于纵隔,1例位于右侧侧颈部。所有肿瘤位置较固定,不随呼吸、体位改变而移动。50例神经母细胞瘤直径为2. 0~21. 0cm,肿瘤最大直径为21. 0cm(上至剑突,下到盆腔),最小直径为2. 0cm;其中男性患儿的直径为2. 6~21. 0(12. 0±4. 1) cm;女性患儿直径为2. 0~19. 1(13. 2±4. 9) cm。男性患儿肿瘤平均体积为(123. 1±12. 1) cm3,女性患儿肿瘤平均体积为(132. 2±11. 9) cm3。肿瘤直径≥5. 0cm的有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肿瘤直径≥10. 0cm有12例,其中男6例,女6例,直径<5. 0cm的8例,男4例,女4例。48例患儿肿瘤内部呈现低回声区,男29例,女19例,2例呈现稍高回声区,男1例,女1例。34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或者斑片状高回声,男23例,女11例; 16例显示不规则无回声区,男7例,女9例。35例患儿肿瘤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边缘为分叶状或者融合状。分叶状中,男14例,女16例,融合状中,男2例,女3例; 15例患儿肿瘤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其中男14例,女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0级6例;Ⅰ级16例;Ⅱ~Ⅲ级28例。CT检查示:神经母细胞瘤48例,肾母细胞瘤1例,畸胎瘤0例,肝母细胞瘤1例。所有肿瘤在手术后病理检查表明均为神经母细胞瘤。50例神经母细胞瘤累及周围脏器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受压变形、移位或受侵表现。15例右肾上腺区肿瘤明显压迫排挤右肾,其中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右肾积水,1例肿瘤包绕右肾动、静脉,5例肿瘤推挤肝脏。12例左肾区肿瘤明显压迫左肾,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左肾积水,4例肿瘤包饶左肾动静脉,1例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脾脏升高。3例肿瘤压迫双肾肾门,引起双肾积水。15例出现腹膜淋巴结肿大,1例出现右侧胸腔积液。结论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超声基本特征为:肿瘤多位于腹膜后和肾上腺区,以低回声为主,边界大多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多不均匀,钙化及液化并见,血流信号较丰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超声特点及其对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患者的超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21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均为实性,16例外形不规则,9例边界清,20例为低回声,3例内部回声极低,类似液性区,19例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高回声条索,17例后方回声无增强或衰减,19例病变周围组织回声无改变,肿瘤内部血供丰富,13例表现为有3条以上血管或网状血流.结论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有一定的超声特点,这些特点利于对其进行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AML的超声及病理表现.结果肿物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多边界清晰,规则.内部回声多为强回声,少数为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强回声为脂肪回声或近似脂肪回声.肿物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后方多无声衰减.CDFI显示瘤体周边及内部血流丰富,静脉血流为主.结论 HAML由于血管、平滑肌及脂肪含量不同,超声表现多样.当肝脏肿瘤在边界形态上表现为良性,内部呈脂肪回声或见到近似脂肪回声的强回声时,应想到HAML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彩超对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肝癌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23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在3DCRT前、后行CDFI检查,对肿瘤直径、血供等进行监测。结果:3DCRT后3月,肿瘤直径缩小,部分甚至消失;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减少,动脉流速降低(P<0.05)。结论:肝癌行3DCRT疗效明显;CDFI可作为临床评价3DCRT疗效的常规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灰阶超声诊断61例胰腺(包括14例)壶腹肿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良性4例,恶性57例,总符合率91.8%,误、漏诊5例,因检查者经验不足,仪器分辨率低和患者胃肠胀气干扰等。描述了本组胰腺及壶腹肿瘤声象图的特点,主要观察胆系扩张情况,本组胰头肿瘤胆系扩张88.4%(23/26),壶腹肿瘤胆系扩张(14/14)。所见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和后壁回声的不同表现。良性肿瘤多数边缘清楚、规则、內部呈均匀低回声,后壁回声增强(3/4)。恶性肿瘤中大多数边缘模糊,不规则、内部呈不均匀性弱回声,后壁回声表减(46/52)。本组观察到胰腺及壶腹肿瘤对其后方血管的挤压情况,阐述了胰腺及壶腹肿瘤应与周围脏器和组织的肿瘤相鉴别等项进行分析讨论。灰阶超声诊断方法简便安全易行,可反复检查,又能在动态下观察肿瘤所在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内部结构及回声特征,为临床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与治疗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表现。方法: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观察乳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彩色血流分布情况。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时相和方式,包括起始时间、达峰值时间、开始减退时间、完全廓清时间及病灶内部结构的增强表现。结果:常规超声显示21肿块最大直径范围1.1cm-6.0cm,实质回声团块21个,伴钙化5个。18个肿块边界清楚,3个边界尚清楚,均未见明显包膜。19个肿块发现较丰富或丰富彩色血流信号,2个显示周边少量血流信号,21个肿块测及动脉血流信号,平均Vmax 37.5cm/s(范围15.1-95.4 cm/s),RI 0.63-0.83。术前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71%(18/21)。超声造影时21个肿块平均增强起始时间(14.54±3.24)s、达峰值时间(22.64±4.15)s、开始消退时间(59.09±10.25)s、完全廓清时间(115.45±16.70)s乳腺癌造影后内部表现:1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5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其中5例周围见放射状血管;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现为不完全增强;1例(乳腺浸润性筛状癌)周边不均匀增强,内部始终未见造影剂进入;1例(乳腺黏液腺癌)周边环状增强,边缘显示一穿支血管进入肿块内,走行弯曲,其余部分显示零星增强。乳腺癌造影后边界表现:18例乳腺肿瘤边界模糊,造影后肿块测值均大于常规超声大小,1例(乳腺黏液腺癌)边界清楚;2例(1例乳腺浸润性筛状癌,1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边界尚清楚,呈分叶状。超声造影后诊断符合率为95%(20/21)。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表现。方法: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观察乳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彩色血流分布情况。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时相和方式,包括起始时间、达峰值时间、开始减退时间、完全廓清时间及病灶内部结构的增强表现。结果:常规超声显示21肿块最大直径范围1.1cm-6.0cm,实质回声团块21个,伴钙化5个。18个肿块边界清楚,3个边界尚清楚,均未见明显包膜。19个肿块发现较丰富或丰富彩色血流信号,2个显示周边少量血流信号,21个肿块测及动脉血流信号,平均Vmax 37.5cm/s(范围15.1-95.4 cm/s),RI 0.63-0.83。术前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71%(18/21)。超声造影时21个肿块平均增强起始时间(14.54±3.24)s、达峰值时间(22.64±4.15)s、开始消退时间(59.09±10.25)s、完全廓清时间(115.45±16.70)s乳腺癌造影后内部表现:1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5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其中5例周围见放射状血管;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现为不完全增强;1例(乳腺浸润性筛状癌)周边不均匀增强,内部始终未见造影剂进入;1例(乳腺黏液腺癌)周边环状增强,边缘显示一穿支血管进入肿块内,走行弯曲,其余部分显示零星增强。乳腺癌造影后边界表现:18例乳腺肿瘤边界模糊,造影后肿块测值均大于常规超声大小,1例(乳腺黏液腺癌)边界清楚;2例(1例乳腺浸润性筛状癌,1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边界尚清楚,呈分叶状。超声造影后诊断符合率为95%(20/21)。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术前检查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帖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 6例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年龄为12~45岁,平均25.8岁,中位年龄24岁;肿块均为帖单发,呈类圆形,边界清;4例内部呈均匀低回声,1例内部呈不均中等回声,1例周边见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5例周边及内部见较丰富血流信号,1例仅周边见血流信号.肿瘤大小平均为1.2cm(0.7~2.0cm),5例位于睾丸边缘部,1例位于靠近中心部.单一超声检查诊断准确1例,结合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肿瘤标志物后,诊断准确3例.结论 睾丸间质细胞瘤有其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两者结合能明显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蒋师  许辉 《现代肿瘤医学》2015,(24):3623-3625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已经病理学证实的80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分析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结果:CIST患者根据危险性评估分为低度侵袭危险性组、高度侵袭危险性组两组。Logistic回归分析,低度侵袭危险性组患者与高度侵袭危险性组患者在超声内镜的肿瘤大小、肿瘤表面是否光滑、形态是否规则、回声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等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肿瘤生长方式、肿瘤患病部位等特征无差异性(P>0.05),说明这2项因素与肿瘤的侵袭危险无相关性。肿瘤大小是影响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最危险的独立性因素因素(OR=4.745),表面是否光滑(OR=4.125)、形态是否规则(OR=4.065)、回声是否均匀(OR=3.854)、边界是否清晰(OR=3.687)也是影响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关键因素。结论:上消化道间质瘤侵袭危险性的相关因素有肿瘤大小、肿瘤表面是否光滑、形态是否规则、回声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等5个因素。内镜检查显示直径越大、表面不光滑甚至溃烂、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的上消化道肿瘤的侵袭危险性越大,反之,侵袭性越小。  相似文献   

20.
卵巢纤维瘤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经病理证实卵巢纤维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例(6.0%)为双侧,共53个肿块,8个肿块漏诊、漏诊肿块直径均<3cm。本组二维超声显示45个肿块,显示率为84.9%。其超声特征:肿瘤切面形形态较规则,40例(88.9%)为椭圆形或圆形,38例(84.4%)内部呈较均匀低回声,16例(35.6%)后方伴明显衰减,8例(18%)伴腹水。只有8例采用了彩色多普勒技术,病灶内均见动脉血流,RI均>0.5。本组误诊为浆膜下子宫肌瘤12例。结论 卵巢纤维瘤超声表现具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但应注意与浆膜下子宫肌瘤作鉴别,并警惕漏诊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