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时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各20例,左卡尼汀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低血压和肌肉痉挛情况。结果本结果显示经12周治疗,治疗组透析期间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同时观察到治疗组的贫血的改善也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可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期间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维持性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透析结束后缓慢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 g/次,2次/周,疗程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心排出量(Co);血CRP,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CRP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LVEF、Co、E/A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心功能,降低血CRP。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于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每周2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透析中的肌痉挛、心律失常和低血压等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自觉症状也明显减轻。结论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透析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治疗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观察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都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00~150U/kg。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每周3次。结果:治疗组Hb、Hct提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共12周。结果治疗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EPO,每周150 U/k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每周3次,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Hb、HC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至12周时EPO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更佳,同时可减少EPO用量,降低促红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泽梅  刘春  晏佳  余慰  张燕佳 《中国药业》2010,19(13):78-79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50U/kg;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1.0g,静脉注射,每周2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应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6个月后,贫血仍未达到靶目标值,继而联合应用左卡尼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7例。两组均应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予左卡尼汀0.5g静脉注射,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清蛋白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清蛋白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姚利群  华云  项呈喜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02-2703
目的:观察静脉补充左旋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影响和血浆游离肉碱浓度变化。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每次透析结束后,治疗组左旋卡尼汀1.0g加15ml生理盐水溶液静脉注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2周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情况和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结果:治疗组注射左旋卡尼汀明显降低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浆游离肉碱浓度(P<0.01)。结论:左旋卡尼汀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肉碱缺乏症,改善患者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维持性HD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20例患者,于每次HD结束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疗程12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每例患者观察治疗前15例次(对照组)和治疗12周后15例次(治疗组)透析前、中、后的平均收缩压以及低血压的发生例次.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透析中及透析后平均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例次明显减少,发生率明显改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维持性HD患者的低血压状态,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在血液透析后,观察组41例患者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对照组31例患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 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分钟心搏量、左心功能指数、每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卓  张赤兵  李新伦  伦立德 《河北医药》2012,34(9):1330-1331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L-cartinitin 左旋肉碱)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耐受性的作用.方法 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左卡尼汀注射液6个月(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订1.0 g,3次/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肌痉挛等并发症的改善状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标Kt/v、血红蛋白(Hb)、营养指标血浆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C-反应蛋白(CRP)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例次,透析充分性及各项生化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静脉补充左卡尼汀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透析耐受性,降低透析中低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营养不良、贫血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张艳玉 《北方药学》2021,18(6):60-61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的疗效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后,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在透析结束后用左卡尼汀1.0g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其他药物干预,患者连续治疗10周后,评估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显示,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肌肉痉挛发生率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左卡尼汀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肌肉痉挛与低血压的发生率,为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时间段静脉注射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将在透析后3 h内单使用蔗糖铁的患者归为观察组A1,联合左卡尼汀的为观察组B1。将在透析后24~27 h内单使用蔗糖铁的患者归为对照组A2联合左卡尼汀的为对照组B2。治疗时间均为5周,于第8周时观察四组疗效。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两两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①P〈0.05);其中联合左卡尼汀的B1B2组分别和单用蔗糖铁的A1A2两两比较,治疗后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0.05),然而从两组的不良反应数据的统计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后3 h和透析后24~27 h应用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对MHD患者的贫血改善无明显区别,但透析后3h内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小、患者依从性更好、相对更安全、患者更舒适,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及营养状态的疗效。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62例分成2组,每组31例。两组同时于血液透析后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50 U/kg。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 g,2次/周,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并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解德琼  杜一平  刘牧  曾立  朱磊 《中国药房》2009,(29):2299-230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对照组静脉注射5mL生理盐水,疗程12周。另设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tHcy,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常规方法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浓度水平乘积的倒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2周后ISI明显提高,tHcy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SI、tHcy无明显变化。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tHcy血症,左卡尼汀能显著改善患者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7.
唐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09-110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尿毒症且具有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2次/周,3000 U/次.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2次/周.3个月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强肾性贫血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秦应娟 《黑龙江医药》2010,23(2):243-24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μ/kg,待血细胞比容升至0.33后减量,同时两组患者根据血清铁蛋白的水平给予静脉使用蔗糖铁,使血清铁蛋白维持在500彬L以上并补充叶酸和维B12。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克,每周三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贫血情况明显好转,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于治疗后4、8、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分别减少18%、34%和50%,而对照组用量无明显减少。同时治疗组血压升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左卡尼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同时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并明显改善透析患者肌痉挛、肌无力、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蒋霞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55-3556
目的分析比较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6个月以上的肾性贫血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6-6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rh-EPO 100-150 U/kg,每周2次皮下注射,并用叶酸、琥珀酸亚铁常规剂量纠正贫血。治疗组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后给予左卡尼汀注射液1 g,连用12周。对照组每次血液透析后给予2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时间共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2周rh-EPO用量分别减少37.4%,而对照组rh-EPO用量无明显减少;治疗组血压升高2例(12.5%),对照组9例(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rh-EPO用于MHD贫血患者,能显著改善贫血症状,减少rh-EPO的用量,对肾性贫血有较好疗效,可降低MHD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给予左卡尼汀L0g静脉注射,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白蛋白(Alb)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上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甘油三酯下降。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及皮疹。结论左旋卡尼汀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肾性贫血,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