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几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应用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对象,共抽取20例.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2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生化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肌红蛋白(Mb)、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B型钠尿肽(BNP)],并对比分析各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CK-MB为(97.05±87.23)ng/L、cTnⅠ为(25.23±20.14)μmol/L、Mb为(125.47±10.88)μg/L、Hcy为(90.79±11.87)μmol/L、BNP为(2138.77±1305.77)fmol/L,各指标水平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损伤的几种生化标记物进行检验发现,其可有效反应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型过敏性紫癜(HSP)并发心肌损害时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全身型HSP患儿50例并发心肌损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入院24h内、入院治疗后2周后分别测定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结果病初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均明显增高,经积极治疗后降至正常。结论全身型过敏性紫癜可造成心肌损伤,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脑利钠肽,能较好地反映心肌受损情况,及早发现心脏损害,为尽早治疗、减轻心肌损害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_MB)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和生化分析方法对55例临床确诊AMI的病人入院后2~48小时进行cTnI、Mb、CK-MB动态检测。结果cTnI阳性率100%,Mb阳性率100%,CK-MB阳性率93%。结论cTnI、Mb、CK-MB联合检测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和溶栓技术的应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变得至关重要,而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心肌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临床研究和应用发展的同时,除了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已应用于临床的标志物外,出现了许多新的生化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对子痫前期孕妇心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20例、轻度子痫前期孕妇120例、正常妊娠孕妇120例于门诊第1天和终止妊娠前行NT-pro BNP检测及心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轻度子痫前期孕妇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增加;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与正常妊娠孕妇、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相比,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增加,而射血分数明显下降。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病情的出现及加重,心功能逐渐减弱,妊娠并发症(心功能不全、肝损害、肾损害、眼底改变、胎盘早剥)发生率逐渐增加;随着NT-pro BNP水平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逐渐升高,心功能逐渐下降,妊娠并发症(心功能不全、肝损害、肾损害、眼底改变、胎盘早剥)发生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 BNP随子痫前期病情加重而升高,能影响孕妇心功能,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NT-pro BNP可用于子痫前期孕妇心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发病4~6小时因胸痛疑诊AMI而入住CCU的病人101例,就诊时即刻检测Mb、cTnI及CK-MB,对比分析它们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101例患者最终确诊为AMI66例,三种标志物早期检测比较,Mb的阳性率最高,敏感性及阴性预测价值高于cTnI和CK-MB(P<0.05);cTnI和CK-MB的特异性高于Mb(P<0.01),而以cTnI特异性最好。结论 以三种标志物Mb、cTnI和CK-MB为组合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或排除AMI,方法快速、简便,适于在基层医院及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寻找能在心梗后早期升高,并能提供早期诊断 而且特异性高的指标一直是努力的方向.就近年来在血清心肌酶以及其它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 尤其是 CK- MB、肌红蛋白、肌钙蛋白 I、肌钙蛋白 T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分析心血管病医院急诊患者的血清心肌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将150例急诊心血管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诊断将患者分为急诊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和其他疾病三组,对三组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浓度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梗死患者99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2例,其他疾病组患者19例,对三组进行血清肌钙蛋白浓度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浓度进行比较发现,心肌梗死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稳定心绞痛组与其他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心肌损伤程度与血清肌钙蛋白浓度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浓度有关,血清肌钙蛋白浓度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浓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诊断时要重点观察血清肌钙蛋白浓度的变化,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变化的测定不需要与血清肌钙蛋白浓度进行同时检测。可以将血清肌钙蛋白浓度与肌红蛋白进行联合诊断,或将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浓度与肌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方法,以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匡彬  杨芸 《现代医院》2011,11(5):21-23
目的通过观察在PC I术前给予通心络胶囊对术后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炎性介质和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PC I术前7 d开始给予通心络胶囊,对照组40例,PCI术前7d开始给予安慰剂。观察术前、术后血浆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脂及术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较之同期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血浆BNP、Hs-CRP、TC、TG、LDL-C、CK-MB、cTnI和MACE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HDL-C显著增高(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通过降低血浆BNP水平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的炎性反应来减少PC I术后的心肌损伤及MAC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血清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及对比腹泻病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的异常值.结果 血清心肌酶及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与肌钙蛋白I改变不平行,CTnI升高并不完全随心肌酶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心肌酶升高不能完全反映心肌损伤,心肌酶除CK-MB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 (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不是心肌细胞特有的酶,特异性较差,心肌酶受年龄、时效、溶血等因素影响较大.对于发病时间较长者,直接检查CTnI意义重大,必要时联合检测血清CTnI及心肌酶可提高心肌损伤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建立免疫浊度法反应体系;应用本研究所建立的免浊度法疫观察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0~6 h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化情况,并与Sandwich-ELISA法进行比较;比较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T/I用于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免疫浊度法具有与Sandwich-ELISA法相似的检测效果,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6);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组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具有较好的精密度、较高回收率和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扰;与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T/I相比,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 与ELISA法相比,免疫浊度法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免疫浊度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免疫浊度法反应体系;应用本研究所建立的免浊度法疫观察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0~6 h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化情况,并与Sandwich-ELISA法进行比较;比较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T/I用于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免疫浊度法具有与Sandwich-ELISA法相似的检测效果,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6);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组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具有较好的精密度、较高回收率和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扰;与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T/I相比,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与ELISA法相比,免疫浊度法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性期的心脏标记物与6个月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测定76例STEMI患者入院时(0h)和发病24h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6个月后应用SF-36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筛选出与生存质量有关的心脏标记物.结果 SF-36量表总评分和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与入院时(0 h)和发病24 h的NT-proBNP呈负相关(P<0.05);SF-36量表总评分、生理功能和躯体疼痛评分与入院时(0 h)和发病24 h的cTnI呈负相关(P<0.05);SF-36量表总评分与躯体疼痛评分仅与发病24h的CK-MB呈负相关(P<0.05).生命活力评分仅与入院时(0h)的Myo呈负相关(P<0.05).结论 STEMI急性期的心脏标记物水平越高,可能预示其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检测提供依据。方法:102例胸痛患者,通过临床确诊32例为心肌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其余70例为无特异性改变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 Tnl)及肌酸激酶(CK)等指标。结果:实验组Myo、c Tnl、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yo早期敏感性最高,c Tnl特异性最高。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早期诊断而言,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和生化分析方法对55例临床确诊AMI的病人入院后2~48小时进行cTnI、Mb、CK-MB动态检测.结果 cTnI阳性率100%,Mb阳性率100%,CK-MB阳性率93%.结论 cTnI、Mb、CK-MB联合检测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雷飞 《药物与人》2014,(10):94-94
急性心肌梗塞(AMl)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也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AMI患者中约1/4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5%没有特异的心电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这使得血清生化标志物在AMI的诊断中居重要地位。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心肌损伤的血液生化标志物已从旱先的以酶活性为主的检测发展到目前的以蛋白质检测为主的一系列生化指标,包括多种早期标志物(如肌红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碳酸酐酶Ⅲ,C反应蛋白,血栓前体蛋白,糖原磷酸化酶BB,等等)和确定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cTn)等],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更趋增强。现在临床常用的一些早期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现分别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中尿酸、肌酐、尿素水平与心肌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儿科住院病人3278例以及正常健康儿童256例血清,分别检测其尿酸、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结果与健康儿童比较所有患者尿酸、肌酐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红蛋白具有明显相关性(P<0.10)。结论尿酸和肌酐可能成为监测和预示心脏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是目前反应心肌损伤的较理想的标志物,其特异性、敏感性、诊断时间窗均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本文就肌钙蛋白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复+Gz暴露后血清中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浓度的变化,探讨重复+Gz暴露后是否会造成心肌损伤及其机制。方法5名被试者在载人离心机上进行了3次+Gz暴露试验,加速度增长率为3G·s-1,+Gz暴露曲线平台期持续时间15s。在+Gz暴露前及结束后次日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肌钙蛋白I、T浓度的变化。结果重复+Gz暴露后,血清CK、CK-MB及LDH浓度显著升高(P<0.05),但均未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1名被试者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T浓度分别升高至0.39ng·mL-1及0.14ng·mL-1,在试验结束后2周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他4名被试者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T浓度无变化。结论重复+Gz暴露导致血清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浓度升高,其机理可能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有关,1名被试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T浓度显著升高,提示重复高+Gz暴露可能导致该被试者心肌细胞发生可恢复性微小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急诊科门诊部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3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正常人群3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0BNP)、肌红蛋白(My0)、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三项指标,并对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三项检测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上述三项指标中,可发现Myo敏感性最高,cTn-I特异性最高。结论: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率,为患者的急救治疗提供准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