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中设置二级护理站对病房铃声的影响。方法:配置多功能护理车,使用掌上电脑,完善工作流程,进行床边护理工作。结果:实施二级护理站实现了把护士还给病人,大大减少了病房铃声,明显缩短了接铃时间,护士给患者主动解决问题的次数率由原来的18.99%上升到66.9%,平均应铃时间由原来的60秒减少到28秒。结论:设立二级护理站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病房铃声,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我院自2009年开始加强了护理风险管理,主要的风险管理的措施包括组建风险管理组织,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护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高危环节的控制等.对2009-2011年我院所出现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护理纠纷发生率由2009年的3.52%降低至2011年的0.9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由2009年的88.94%提高至2011年的95.37%.结论:我院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实践,我院护理纠纷发生率呈现大幅度下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地得以提高,值得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进行推广,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满意度为基准,探讨层级制引导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11月和2010年12月-2011年5月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实施层级制引导责任制护理模式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2010年下半年的94.9%上升至2011年上半年的99.2%。结论:层级制引导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管理,有利于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不断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搭建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推进中医医院不断升级和健康飞跃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200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推出1+X病区服务工作模式,积极营造“我的病人我负责”新的服务工作理念,五年来医院门诊患者服务满意度提高2.3%,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2.5%,患者总满意度由97%提升为98%,在襄阳及周边地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即将出院的1200例患者进行随机调查,并由护理人员对于2009年1月及2009年12月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别统计2009年1月及2009年12月调查的各100份,其中,2009年1月满意81份,不满意19份,满意率为81%;2009年12月满意93份,不满意7例,满意率为93%;经统计学比较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加强对本科护士整体护理知识的培训,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将2003年1~10月与2004年1~10月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整体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改善护士的职业形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满足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合理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由神经外科护士模拟神经外科患者,体验其各种感受及需求,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服务措施。结果:护士主动为患者服务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开展“感受服务”是提高神经外科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对病区护理技术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整改措施,以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本院设计的《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出院患者,患者如实填写后收回:分为A、B组,A组为实施整改措施前随机抽查100份,B组为实施整改措施后随机抽查100份,比较两组调查结果。结果:实施整改措施前的平均满意度为93.5%,其中治疗操作中的第3项(未主动更换液体)的满意度为55%;实施整改后的平均满意度为97.6%,其中治疗操作第3项满意度≥80%,其他项目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加强护理管理,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全面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素平 《光明中医》2012,27(6):1274-1275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提高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我院外科诊治的4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和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整体护理),每组各200例,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80.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1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外科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给病人创造方便、周到、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法:从2008年起在每个病区设立一个爱心护士岗位和爱心台,抽取全院六个病区从2006-2009年间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将2006-2007年病人满意度与2008-2009年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2008-2009年出院患者满意度由2006-2007年的84.46%上升到93.24%。结论:爱心护士岗位和爱心台的设立改变了护理服务理念、改善了服务态度、改革了服务流程,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张蕾 《光明中医》2014,(6):1333-1335
目的:探索适合中医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护士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经查阅资料,初步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经院内专家咨询,将职称、岗位性质、工作量、工作质量、职业发展等五个一级指标纳入到考核方案中,并确定各指标权重,2011年10月开始实施。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患儿家长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分别由90.1%和87.5%提升到95.4%( P<0.05)和92.4%( P<0.05),无1例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绩效考核方案符合中医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际,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6例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患者按单双日分成研究组370例和对照组3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29%,显著优与对照组85.9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产妇对产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完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护理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每月的第一周定期发放问卷40份,调查患者对产科病房管理、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健康教育、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等的满意度,然后针对问题采用护理干预管理措施。结果:经过2年的护理管理干预产妇对产科总体情况、护士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健康教育等满意度较以前有明显改善。2005年与2008年干预前后产妇对各项护理满意度分别经X^2检验,P值分别<0.025、<0.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干预后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护理服务的各个方面,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才能达到患者较高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ICU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按入院时间分组,558例患者未实施访视护理(对照组),694例患者(访视组)实施访视护理,即转出ICU次日由访视护士提供康复医疗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等,并了解患者对ICU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访视时间10-20min。结果:访视组对ICU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投诉率显著降低,表扬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开展ICU出科患者访视护理,可促进ICU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患者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ICU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夯实基础护理,提升护理专业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注重人性化服务、服务方法多样化等几方面提升人员整体素质.对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服务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由原来的90.80%提升至98.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在不同时段发放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及家庭访视或电话回访出院患者的形式,不断了解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对我院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自2010年1月以来,护理总值每日发放全院入院满24小时的新入院患者及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进行4次发放住院三天以上患者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于出院患者由前线客服中心负责通过产后家庭访视,电话回访的方式获得满意度信息。另外,护理部每月对护理满意度调空结果进行汇总,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科护长,并进行讨论和整改。结果: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医院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的服务改进体系,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和意见并给予协调处理,从而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韦静  宋媛媛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3):116-117
目的:满足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合理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由神经外科护士模拟神经外科患者,体验其各种感受及需求,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服务措施.结果:护士主动为患者服务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开展"感受服务"是提高神经外科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进一步把基础护理落实到护理工作中。方法:将2010年后半年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2011年前半年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自患者入院到出院提供一体化全过程的护理服务。结果:经问卷调查2011年前半年患者的满意度比2010年后半年患者的满意度和心理舒适感显著提高。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以2010年推拿科1~6月份,每月随机抽选2d,向出院患者发放《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共选48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7~12月份共48例住院患者为试验组。调查表由患者(或家属)填写,于出院当天将表格发给患者,离院时收回调查表,回收率为100%。通过对上半年患者满意度调查的意见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并在下半年工作中实施。结果患者对入院介绍、病房环境、护士长管理水平、服务态度、各种检查等满意。对住院期间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宣教、护士的技术不满意,经过整改后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只要以病人为中心,增强服务质量,就能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我院于2009年9月-2010年9月对在我院拟开展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科室的住院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248份问卷,共计收回问卷230份,回收率为92.74%,均为有效问卷,其中满意122例,较满意62例,不满意46例,满意率达80.00%。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支付方式影响者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明显影响(χ^2=12.96、21.19、5.22、7.99,P均〈0.05)。结论: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住院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因人而异地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