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6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对照组38例只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何世聪 《内科》2012,7(3):245-246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单双日对8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输注川芎嗪注射液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9.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快速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状况,纠正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微循环和肺通气/血流比值,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100IU/kg,q12h,疗程7天。治疗前后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血凝及纤溶指标,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血液学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和肺通气功能,给药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0例予常规氧疗、抗感染、祛痰、平喘及利尿、强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索钙皮下注射0.4mlQ12h×7天,观察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O%,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粘稠度,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等容血液稀释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高凝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等容血液稀释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和73%,P<0.01),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容血液稀释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高凝状态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内皮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服用立普妥、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hs-CRP、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治疗期间临床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素、hs-CRP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凝血功能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对凝血功能无影响,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非 Q波心肌梗死 ( NQMI)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5 6例 NQ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静脉给予尿激酶 10 0~ 15 0万 u,继之给以普通肝素 ,维持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APTT)或活化的全血凝固时间 ( ACT)于正常的 1.5~ 2 .0倍 ,连续 7天 ,或肝素钙 0 .5 ml( 5 0 0 0 Axa IU)或低分子量肝素 80 mg每日皮下注射 ,连续 7天。对照组只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 ,根据病情选用镇痛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Ca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及 ACEI类。结果 观察组胸痛缓解时间、ST段恢复时间、CK-MB峰值时间和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 P<0 .0 5 ) ,而再梗死发生率却高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对于胸痛严重、伴 ST段抬高型 NQMI及估计梗死面积较大者应给予溶栓 ,对于一般的 NQMI病例溶栓应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们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肾病综合征 ( NS)患者 2 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 NS诊断标准的 52例患者 ,随机平分为两组 :治疗组男 18例、女 8例 ,平均年龄 2 6.7岁 ,病程 7天~ 2 .5年 ,其中 型 2 1例、 型 5例。对照组男 16例、女 10例 ,平均年龄 2 7.5岁 ,病程 10天~ 2 .4年 ,其中 型 2 0例、 型 6例。方法 :两组均以强的松 lmg/ ( kg.d)晨顿服给药 ,治疗组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 50 0 0 IU (广东天普药业公司 )皮下注射 ,连用 3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甲襞微循环、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肺功能的疗效。方法测定66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参数,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后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10天后复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肺功能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肺功能各项参数略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有明显改善(P〈0.01),FEV1也改变明显(P〈0.05),而且治疗后肺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FEV1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功能的同时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对病情的控制及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俊民  刘振安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592-1593
目的探讨静滴川芎嗪并雾化吸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价值。方法 6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静滴并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结果治疗10天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5)。结论静滴川芎嗪并雾化吸入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和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给药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丹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丹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48例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NIHSS以及B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抗凝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4例,分别给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58.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抗凝作用强,其方法简便、安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2例经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和脑保护剂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特性,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经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患者全血高切黏度(P=0.0008)、全血低切黏度(P=0.0009)、血浆黏度(P=0.0008)、红细胞压积(P=0.0351)、血沉(P=0.0093)、全血高切还原黏度(P=0.0007)、全血低切还原黏度(P=0.0008)、红细胞聚集指数(P=0.0075)均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达87.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NSTEMI)病情凶险 ,预后较差。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明 ,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相当重要。蕲蛇酶是从尖吻腹蛇毒中分离纯化的凝血酶〔1〕,我们对 30例NSTEMI患者应用蕲蛇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作为治疗组 ,与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作对照 ,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液指标变化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60例NSTEMI患者 ,均系 1 997~ 2 0 0 2年住院者 ,随机均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男 1 7例 ,女1 3例 ,年龄 5 8~ 81 (平均 72 .3)岁 ;对照组 30例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 5 7~ 80 (平均 7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连用14 d;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每12 h 1次,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分级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2.3%(60/65)优于对照组75.4%(49/6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具有安全可靠、见效快、疗程短、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波(TDP)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503例留置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9例和对照组254例。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TDP照射,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7.23%,较对照组13.7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患者在PICC置管后给予TDP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病人脑缺血发作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35例短暂性脑缺血病人,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为67.65%,两组血小板计数、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系列检查无明显差异,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预防和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性心绞痛 (U AP)病变复杂 ,进展迅速。笔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2 4例 ,并用普通肝素治疗进行比较 ,以探讨其对 U AP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收集 48例 UAP患者 ,均符合 WHO的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男 39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45± 8岁。其中初发劳力型 9例 ,恶化劳力型 2 7例 ,静息型 9例 ,变异型 1例 ,梗塞后心绞痛 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2 4例 )和对照组 (2 4例 )。方法 :两组患者均停用噻氯匹定等抗血小板药物 ,小剂量阿司匹林无需停用。实验组用低分子量肝素 (速避凝 ) 0 .4ml皮下注射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纳洛酮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