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治疗方法,评价手术结合电子线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2年10月~2007年6月收治的30例瘢痕疙瘩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后30min内结合电子线放疗治疗瘢痕疙瘩治愈率达65%,有效率97%.结论 瘢痕疙瘩术后结合电子线放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可靠,是治疗瘢痕疙瘩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后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随访2005年5月~2008年4月78例(88处)接受术后电子线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照射剂量10-25Gy,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结果:术后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总有效率为89.8%。结论:术后电子线放射治疗对于防治瘢痕疙瘩的复发效果较好,是一种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朴松哲  郑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83-584
<正>由于剖宫产率升高,越来越多的术后患者来前来就诊。瘢痕疙瘩不仅伴有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而且影响美观,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瘢痕疙瘩的治疗目前仍然是医学上的难题之一。本科采用手术结合90Sr敷贴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疙瘩,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疗效,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部瘢痕疙瘩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本院27例,共30处胸部瘢痕疙瘩采用手术切除,术后结合X线放疗,疤痕贴、美宝疤痕平软膏、药物注射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创面一期愈合19例,共22处,随访6个月~2年,仅4例共5处复发。结论:胸部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1月~2011年1月诊治的瘢痕疙瘩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术后运用6MeV电子线照射病变部位,10d为1个疗程,每日1次,每次每个部位照射2Gy。结果运用手术结合6MeV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达90%,且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结论电子线能有效治愈皮肤瘢痕疙瘩,手术结合放射治疗是治愈瘢痕疙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瘢痕疙瘩因其治疗存在一定的复发性,是世界医学领域上的一大难题。尽管有大量关于瘢痕疙瘩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有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对瘢痕疙瘩的形成机理还未完全掌握。本文就瘢痕疙瘩治疗方法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形态瘢痕疙瘩术后采用不同方式放射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332例瘢痕疙瘩患者,瘢痕疙瘩数目518处,全部瘢痕疙瘩行手术切除,放疗开始时间均为术后8h内。24h内放疗两次,A组,362处瘢痕疙瘩术后采用6MeV电子线放疗,第一次,剂量5 Gy,第二次,剂量4 Gy,第3~7天每天2Gy,总剂量19`Gy/7次/7天。B组,156处瘢痕疙瘩术后采用192Ir后装敷贴放射治疗,第一次,剂量5 Gy,第二次,剂量4 Gy,第5天放疗第三次,剂量3Gy,总剂量12`Gy/3次/5天。结果瘢痕疙瘩术后放疗随访1~7年,所随访病例332例患者中,A组,瘢痕疙瘩362处,治愈343处,治愈率为94.75%;好转19处,好转率为5.25%。B组,瘢痕疙瘩156处,治愈156处,治愈率为100%。结论不同形态瘢痕疙瘩术后采用不同方式放射治疗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瘢痕疙瘩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对瘢痕体质的患者和某些张力较大的功能部位生有瘢痕疙瘩的患者,若采用手术治疗,则瘢痕常有复发。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自2010年以来采用干扰素和康宁克通组合治疗瘢痕疙瘩120例共188个瘢痕疙瘩,现将临床资料和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瘢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一般分为表浅性瘢痕、增殖性瘢痕、萎缩性瘢痕。瘢痕疙瘩不但防碍美观,而且伴有疼痛,特别是萎缩性瘢痕具有很大收缩性,可牵拉临近组织、器官,而造成严重的局部活动功能障碍甚至畸形。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本院于2003年4月至2006年4月用得宝松局部封闭治疗38例瘢痕疙瘩,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垂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加中西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瘢痕皮回植,术后局部注射曲安缩松加透明质酸酶并口服中药汤剂。结果8例中术后三年,6例无复发,仅有2例术后半年复发,有效率达75%,结论此方法可减少瘢痕复发,是治疗瘢痕疙瘩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斌  魏荣  曹经江  彭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51-2251,2253
目的 观察局部封闭联合冷冻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1年6月共治疗瘢痕疙瘩12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并以单纯局部冷冻治疗、单纯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作为时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5年.结果 实验组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达90.00%,复发率为2.5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5.00%、80.00%,复发率分别为10.00%、15.00%.结论 采用局部封闭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7年9月对82例98处瘢痕疙瘩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60例72处瘢痕,注射曲安奈得注射液+局部贴敷硅凝胶膜治疗22例26处瘢痕,根据刘文阁法判断临床疗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60例72处瘢痕治愈69处,无效3处,注射曲安奈得注射液+局部贴敷硅凝胶膜治疗22例26处瘢痕治愈16处,无效10处。结论瘢痕疙瘩需采取综合治疗,尤以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微波烧灼+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治疗的98耳(83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耳予以微波烧灼治疗+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对照组50耳予以手术切除+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结果术后半年,治疗组的治愈31耳,显效10耳,总有效率85.4%;对照组,治愈21耳,显效11耳,总有效率为64.0%。两组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微波烧灼+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的治疗方案对治疗耳廓瘢痕疙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手术加大分割剂量放疗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疙瘩在临床上常见,其纤维组织呈过度增生,影响患者外貌甚至发生功能障碍。单纯手术复发率高,可达50%~80%[1],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目前手术结合放疗是治疗瘢痕疙瘩最有效的方法,但放疗的总剂量、分割剂量并无统一标准。我科采用大分割剂量术后放疗瘢痕疙瘩75例取得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后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5例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行手术切除减张后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术后24h内(植皮者拆线后)采用X线照射治疗。结果155例术后随访1~3年以上,显效114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约96.8%。结论术后放射治疗对于防治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复发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瘢痕疙瘩是皮肤上的一种纤维组织肿瘤,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较高。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采用手术切除加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1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巨大型瘢痕疙瘩治疗1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罕见、巨大型瘢痕疙瘩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典型病例治疗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4年半随访,瘢痕组织变平,痛痒消退。结论非外科手术治疗罕见、巨大型瘢痕疙瘩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瘢痕疙瘩(keloid)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功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持续处于亢进状态,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它表现为隆出正常皮肤,形状不一,色红质硬的良性肿块。本文意在总结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7年9月对82例98处瘢痕疙瘩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60例72处瘢痕,注射曲安奈得注射液+局部贴敷硅凝胶膜治疗22例26处瘢痕,根据刘文阁法判断临床疗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60例72处瘢痕治愈69处,无效3处,注射曲安奈得注射液+局部贴敷硅凝胶膜治疗22例26处瘢痕治愈16处,无效10处。结论瘢痕疙瘩需采取综合治疗,尤以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手术联合局部混合药物注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对93例(117侧)耳部瘢痕疙瘩患者采用瘢痕内切除局部瘢痕瓣塑形的术式,术后1周瘢痕区注射曲安奈德加低浓度5-氟尿嘧啶,观察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1~2年,曲安奈德治疗组治愈28例(29侧),显效10例(12侧),无效5例(7侧);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组治愈37例(51侧),显效9例(14侧),无效4例(4侧)。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瓣塑形术联合术后曲安奈德、低浓度5-氟尿嘧啶注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效果满意,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