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头皮冠状切口治疗各类颧骨颧弓骨折的实用性及美学意义。方法: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充分暴露颧额缝、颧骨体及颧弓,复位颧骨颧弓后以微型钛板固定,口腔内辅助切口固定颧颌缝。所有患者经10个月~1年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7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面部外形满意,开口度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面神经损伤。结论: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骨折复位充分,面部不留瘢痕,损伤面神经机会极少,但要注意皮瓣翻开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骨膜下除皱术是根据面部老化的病理特点,即骨骼脱钙、体积变小、面部软组织松弛下垂、皮肤弹性下降等进行设计的。目前,许多人手术范围局限于分离颧弓前1/3,限制了面中部软组织的有效提升。作者通过改进颧弓部入路,完全游离颧弓,面中部软组织及表情肌充分上提,使面部年轻化,8例病人均达到满意的效果,无面神经的损伤及其它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颞深部眶颧骨膜下除皱及SMAS剪力除皱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报告1993 ̄1996年46例面部除皱的经验,其中12例颞深部眶颧骨膜下除皱(内含6例颧弓缩小整形),有或没有合并SMAS剪力除皱的,34例进行两个层次的除皱及剪力SMAS除皱。颞深部眶骨膜上除皱术采用颅面外科手术进路,在颞窝前方,眶周,外眦韧带区,部分眶内,颧弓周围及上颌骨前、外侧方分离骨膜、将其与帽状腱膜,颞浅筋膜及上半面部的皮肤,头皮同时提紧,有的病例同时进行颧弓缩小整形,术后使上半面部  相似文献   

4.
面部骨膜下除皱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膜下除皱术是根据面部老化的病理特点,即骨髂脱钙,体积变小,面部软组织松驰下垂,皮肤弹性下降等进行设计的。目前,许多人手术范围局限于分离颧弓前1/3,限制了面中部软组织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头皮冠状切口的颧部缩小术的经验,并与其它手术切口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经头皮冠状切口颧骨、颧弓截骨术(16例),并同时进行颞部填充(2例),额、颞部除皱术(2例)。结果16例术后随访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本法具有术区显露充分,截除骨质准确,双侧对称性好,可同时进行颞部填充和额、颞部除皱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颧骨位于面中部侧方的突出位置,易受外力打击而致伤,是面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颧骨自身坚硬,骨折线常常发生在与周围骨连接的薄弱区域以及颧弓部,形成以颧骨为中心的邻近多骨骨折,称之为颧骨复合体骨折。本院近年来采用头皮冠状切口,选择性辅助局部切口入路。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对27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颧骨颧弓缩小截骨术的手术径路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颧骨颧弓肥大多见于东亚人,通过颧骨颧弓缩小截骨术手术径路的比较,选择更简捷有效的截骨术。方法:比较经冠状切口或经口内或经口内加耳前切口暴露颧骨的颧突、颧弓部缩小术。截骨位于颧骨根部、颧弓远端,使高耸的颧骨内陷、下移,并固定。结果:通过经冠状切口截骨的45例,口内切口切、磨骨的12例,口内切口“L”形截骨的21例,口内加耳前切口的“L”形截骨的58例分类比较,结果显示:口内切口创伤小、切口隐蔽,明显优于冠状切口入路,而口内加耳前切口则使截骨术更为简捷有效。对大于45岁的患者,冠状切口可同时进行颧骨颧弓缩小和去皱术。结论:经口内加耳前切口的颧骨颧弓缩小截骨术,可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11例面部改形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颧骨及下领骨部分切除手术施行面部改形,重塑面部轮廓,改善面部外观。方法 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进路颧骨缩小术、口内进路下领角肥大矫正术以及两者的联合手术,纠正患者颧骨和下领角肥大11例.其中3例术中同时进行面上1/3除皱美容术。结果 术后面部外形均得以改善,面型比例协调,双侧对称,11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面部轮廓均得以改善,效果满意,X线复查截骨线圆钝,愈合好。结论 手术行骨膜下剥离不易损伤面部神经,切口隐蔽,术后面部不留瘢痕,如同时需行面部除皱,则简单易行,术后效果好,患者满意,是符合爱美者要求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配合单齿勾治疗颧骨骨折与经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口内切口治疗颧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Knight和North的分类方法[1](简称KN分类),回顾性总结了42例颧骨颧弓骨折,手术入路分别采用面部小切口配合单齿勾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固定颧骨及经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固定颧骨,通过术后临床检查、X线检查和CT评价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分析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两种术式均可取得满意效果,并发症在一定时期内消失。结论:面部小切口配合单齿勾治疗颧骨骨折KN分类Ⅲ、Ⅳ、Ⅴ型效果良好,创伤小,单齿勾的应用能有效使移位的骨折块复位,缩短复位时间;经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颧骨骨折KN分类第Ⅵ型能充分暴露骨折区,联合口内切口利于解剖复位及内固定,是治疗KN分类第Ⅵ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一种避免在口腔内入路,体表没有手术痕迹,而可以有效调整颧骨复合体任何部位的宽窄程度,使面部有效达到三维立体缩小的颧骨整形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发际线内微小切口,自颧弓后间隙入路,用往复锯部分截断颧骨体,完全截断颧弓根部截骨,内推颧弓根部,将颧骨复合体向内移位,充分缩小中面部的宽度。结果:本组发际线内微切口入路颧骨复合体缩小术58例效果满意。结论:①发际线内切口入路,体表不会遗留任何手术痕迹,而且避免口腔内有切口的术后风险;②颧弓后间隙行颧弓根部和颧骨体截骨,非常安全;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将颧骨复合体向内充分地移位,大幅度地缩小中面部的宽度;③因颧骨体采用部分截断青枝样骨折,颧弓根部内推后牢固地卡入颞骨颧突断端内,不需要固定;④手术自颞部切口入路颧骨上方及颧弓后间隙分离,面部功能性肌肉不做剥离,术后不会出现软组织下垂;⑤对于伴有面部松弛的患者,可同时进行颞部提升或面部提升;⑥由于颧骨复合体内推是以颧弓根部幅度最大,因此对颧弓部位肥大为主的患者效果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