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表明,在患者配合治疗的基础上,责任护士通过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入院相关因素的特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做好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听力,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评价。方法: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进行BAEP检查。结果: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的BAEP均异常,治疗3个月后BAEP仅部分异常(P〈0.05)。结论:BAEP能够给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因素分析与临床保健。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儿60例进行研究,将患儿根据其不同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总结小儿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因素分析与临床保健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因家族遗传、感染病毒、外伤、耳部疾病所致耳聋;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族遗传、病毒感染、外伤、耳部疾病等因素均可引发小儿突发性耳聋,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联合艾灸治疗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224例来自近2年广西中医药大学耳鼻喉科病房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联合艾灸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79%和65.18%,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辨证施护联合艾灸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鼓室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经鼓膜穿刺给予地塞米松,对照组25例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其余干预措施一致。分析患者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治疗后进行纯音听力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较全身静脉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更好,尤其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突聋患者更适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M eta分析方法对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检索1989—2006年维普数据库发表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4.27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荟草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更有效,比值比为3.31,可信区间为2.37~4.63(P〈0.00001)。结论:临床可首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总结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针灸和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针灸治疗与西医治疗患者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治疗方式对比发现,应用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此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谢强教授中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其发病急,进展快,治疗效果直接与就诊时间有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如不及时治疗,将很难恢复,遗留永久神经性耳聋。吾侍诊谢强教授半年,观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现总结我科2007年1月至6月3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患有突发性耳聋的儿童进行血清病毒检测的情况和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糖皮激素对A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高压氧疗与糖皮激素联合对B组患儿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进行血清病毒检验。结果:B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的病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再次出现耳聋症状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没有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高压氧疗与糖皮激素联合的治疗方案对患有突发性耳聋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并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方法:60例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静脉点滴东菱迪芙,首次10BU,隔日给5BU,连用4次为1个疗程,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护理观察。结果:治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0%。结论:在积极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有助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改变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小脑后下动脉(PICA)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两组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治疗后两组间VA、BA、PICA血流速度比较,对照组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书华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15-16,18
目的 观察从痰瘀治疗中老年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科以突发性聋收入院患者中,符合中医痰瘀阻络型中老年患者64例(68耳),伴有眩晕者12例,伴有耳鸣者48例(51耳),随机分为中西医组32例(35耳)和西医组32例(33耳),西医组给予地塞米松、前列地尔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中西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逐瘀通窍汤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中西医组听力提高总有效率为85.7%,耳鸣有效率为65.2%;西医组听力提高总有效率为63.7%,耳鸣有效率为35.7%,两组从听力、耳鸣症状改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眩晕症状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痰瘀治疗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从提高听力、改善耳鸣症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缪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TCD)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缪刺治疗及针刺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疗效并检测经颅多普勒(TCD)脑血流参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TCD脑血流参数不同程度地改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缪刺治疗突发性耳聋较常规治疗疗效好,并可改善突聋患者经颅多普勒(TCD)脑血流参数,进行TCD检测可反映突聋患者内耳及脑干的供血状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耳穴贴压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常规治疗能促进突发性耳聋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5.
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听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平均听功能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听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是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16.
总结归纳中医辨证施治、中药单方、针灸、中成药注射液以及高压氧加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有一定优越性,能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协同作用,是治疗突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与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观察组为9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试数值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为6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纯音听阈测试数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纯音听阈测试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任通督针法可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突发性耳聋肝火上扰证患者64例,随机分2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和抗氧化剂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口服,观察治疗前后听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实验组平均听力的提高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并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运用丹栀逍遥散进行中医辅助治疗,可改善症状,对听力的提高及血黏度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向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开发。  相似文献   

20.
龙胆泻肝汤合葛根方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合葛根方辅助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海南省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合葛根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症消失率、治疗前后听力损失分值、纯音听阈值、耳鸣分级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0.91%;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病症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损失分值和纯音听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耳鸣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合葛根方辅助西医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促进听力恢复,降低听力损失,并有助于缓解耳鸣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