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目的观察扶正通腑导滞法联合电针阳明经穴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同时给予扶正通腑导滞法联合电针阳明经穴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3 d后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饮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53/56)和76.8%(43/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肠功能障碍、APACHEⅡ评分以及腹腔压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应用扶正通腑导滞法联合电针阳明经穴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确,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理肠汤对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方法:86例行胆囊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行口服中药益气通腑理肠汤,1周后评定疗效,记录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后1、7 d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结果:加服中药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加服中药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及首次排气、排便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MTL和GAS水平较术后1 d均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清MOT和GAS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腑理肠汤内服有益于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腑活血汤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6%(P 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腑活血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通腑导滞法联合电针阳明经穴对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扶正通腑导滞法联合电针阳明经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和基本临床指标的改善状况,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腹胀评分、恶心呕吐、肠鸣音评分及总积分差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胀发生率、呕吐发生率及止吐药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通腑导滞法联合电针阳明经穴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胃肠功能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肠汤加减对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确诊为肠梗阻患者84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肠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肠激素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T)之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及MOT水平均上升,SST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加明显,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通肠汤应用于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廖莉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824-825
目的 观察通腑导滞汤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西医非手术方法常规处理加用通腑导滞汤,对照组仅采用西医非手术方法常规处理.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肛门排气时间、症状缓解情况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患者尽早给予中药通腑导滞汤内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承气活血通腑汤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承气活血通腑汤保留灌肠。观察2组临床疗效、肠梗阻缓解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结果临床疗效比较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降低,胃肠减压量减少,解稀水便时间、胃液清亮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缩短(P0.05或P0.01)。结论承气活血通腑汤能明显改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痛、呕、胀、闭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腑散用于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8例术后予通腑散敷脐,对照组48例术后常规处理。结果: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远期疗效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散敷脐用于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探讨通腑散敷脐联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0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腑散敷脐联合艾灸治疗,比较2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5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稳定型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通腑散敷脐联合艾灸治疗比常规对症处理效果较好,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理气活血化瘀通腑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理气活血化瘀通腑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住院时间、费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排便排气、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理气活血化瘀通腑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胃肠道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LT和GAS含量均升高(P0.05),VIP含量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胃肠道激素含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采用和胃通降穴位贴敷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快速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0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内关、足三里、合谷)推拿治疗。干预5天后,比较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胃肠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普食时间。结果①干预5天后,两组血清GAS、MOT水平较干预前升高(P0.05);组间干预5天后比较,治疗组血清GAS、MO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5天后,两组腹胀、嗳气、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积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组间干预5天后比较,治疗组腹胀、嗳气、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普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推拿有利于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3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中药敷脐组)和对照组(16例,西医治疗组)。研究组给予中药芒硝(肠腑热结证)和吴茱萸(肠腑寒凝证)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山莨菪碱和生长抑素治疗。疗程中分别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腹部X线平片变化,并行有效率的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体征消失以及腹部X线平片气液平消失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研究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脐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脐灸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37例、B组38例和C组37例。A组采用电针治疗,B组采用脐灸治疗,C组采用电针配合脐灸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MTL、GAS和VIP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MTL、GAS和VIP含量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86.5%,B组为81.6%,C组为97.3%。C组总有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脐灸是一种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行气消痞中药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及对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行气消痞中药治疗,观察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GAS、MTL及VIP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GAS和MTL水平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消痞中药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可有效加快肠道功能恢复进程,减轻消化道症状,调节GAS、MTL及VIP水平,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用磁贴联合通腑泻肺方在"肺与大肠相表里"方面对重症肺炎患儿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用磁贴联合通腑泻肺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其中医症状改善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GAS、DAO、D-乳酸、GRV、IAP含量以及胃液潴留量、GIDF评分均明显降低,MOT含量、肠鸣音次数以及PiO_2/FiO_2明显升高,而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磁贴联合通腑泻肺方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患儿,可以更有效的改善胃肠道不良症状,提高胃肠道功能,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苏卫华 《新中医》2022,54(9):107-111
目的:观察通腑行气汤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腑行气汤治疗。2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及血清胃肠道激素[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4项胃肠道症状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MTL、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神经肽Y(NPY)和瘦素(LE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混悬液口服,观察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胃电图、血清MOT、GAS、NPY和LEP含量的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餐前餐后胃动过缓及胃电节律异常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痛、腹胀、食少早饱、恶心呕吐临床症状改善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OT、GAS和NPY值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MOT、GAS和NPY升高幅度更大(P均<0.05);2组间L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体征及胃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MOT、GAS和NP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腑行气汤治疗腹部术后肠胀气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腑行气汤(自拟)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腑行气汤能有效改善腹部术后肠胀气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下气活血通腑汤治疗结肠癌术后急性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肠癌术后急性炎性肠梗阻患者80例,按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下气活血通腑汤治疗,疗程均为7天。结果:两组治疗后PCT、ET、IL-6及TNF-α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及肠鸣音、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下气活血通腑汤治疗结肠癌术后急性炎性肠梗阻,能够降低内毒素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