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对72例肝脓肿病人施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其疗效。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次置管成功均治愈,无并发症或死亡,复发6例,经再次穿刺置管治疗而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B超引导下经皮肺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肺脓肿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在B超引导定位下用外科麻醉包中的穿刺导管对15例患者进行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15例肺脓肿患者在B超引导定位下全部操作成功,成功率达100%。成功后置管引流,每日冲洗、注入抗菌素。15例患者中,治愈9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3%,其并发症低,仅0.07%。结论该项技术用于治疗肺脓肿安全性和准确性很高,并具有疗效好、安全方便、定位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对肺脓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和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周围性疾病的诊断中的穿刺成功率,活检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方法采用MdtecH公司生产的18~21G自动弹射活检枪,分别CT定位和B超定位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和深度。60例肺内周围性病变随机分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30例,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30例。结果 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97%,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7%,1例发生轻度气胸,1例穿刺后咯血痰。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80%,活检诊断准确率为73%。3例发生轻度气胸,4例穿刺后咯血痰。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肝脓肿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43例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的方法.结果 8例行剖腹探查,腹腔引流术,1例行左肝叶切除.30例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加抗生素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41例治愈,2例因肝功能衰竭,败血症等并发症死亡.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以B超为首选,治疗以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加抗生素治疗为主,对穿刺置管引流失败或腹腔内有其他手术指征的患者应使用切开引流术.同时,及时控制原发灶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术(CT-PDLA)、腹腔镜下肝脓肿引流术(LD-LA)和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术(IDL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5例行CT-PDLA,B组34例行LD-LA,C组34例行IDLA,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100%,B组为97.06%,C组为82.35%.结论 在同等条件下,确切的适应证,CT-PDLA治疗BLA具有可靠、简便、经济、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兴宇  王景钧  黄帆  崔笑 《安徽医药》2008,12(9):823-82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有5例囊肿自行消失;7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1例复发改行内引流治疗痊愈;手术治疗15例,其中行外引流4例,内引流11例,均未复发,内引流有1例胰漏改行外引流。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囊肿形成早期应以观察或B超引导穿刺为主,对于囊肿无缩小趋势、症状明显或有并发症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用于CT引导下穿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行CT引导下穿刺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掷硬币法分成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局部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8.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作用。方法76例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接受了局部麻醉下经皮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穿刺针及导管采用由丹麦公司生产的Angiotech。结果均穿刺置管成功,无1例产生严重并发症,症状及体征均在24~72h内明显改善。结论经皮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微创、简便、疗效可靠的治疗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肾囊肿疗效。方法1998年1月至2004年7月在B超引导下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59例。结果59例肾囊肿均获得穿刺成功,术后随访1个月-2年,治愈率92%。结论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0年3月至1998年2月在B超引导定位下对35例肾囊肿病人采用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酒精)方法治疗,近期效果好,远期复发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均经B超或CT检查而确诊,其中男  相似文献   

11.
陈新  宣之东  祝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52-1653
目的 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腹水23例、胆漏19例、胰瘘8例、胰腺组织坏死7例、腹腔脓肿15例,均行超声或CT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果 72例患者均一次性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37 d,5例患者带管出院,定期至门诊复查.3例腹水患者导管滑脱行重新置管;发生导管堵塞17例,经冲洗和导丝疏通后解除;胰腺组织坏死2例和胰周脓肿1例行多次穿刺并更换大口径导管后治愈.胰腺组织坏死2例、外伤性胰漏1例、阑尾炎1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例行胆道内支架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转入ICU治疗.结论 超声或CT引导下在腹腔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肠道手术术后并发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13例经开腹手术后发生腹腔脓肿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生化检查和影象学检查(B超、CT)确诊为腹腔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共留置15根引流管,经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者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是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肝囊肿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术中的CT导引与B超导引作用.方法 CT导引下穿刺肝囊肿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26例,B超导引下87例.结果 CT导引下共穿刺53个囊肿,穿刺次数132次,硬化治疗失败5个囊肿(10.1%),B超导引下共穿刺231个囊肿,穿刺次数267次,硬化治疗失败5个囊肿(2.1%),两组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875,P<0.05).结论 肝囊肿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术的影像导引技术,B超导引较CT导引更准确、实时直观、成功率高、损伤更少、更经济方便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5例经超声引导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声像图定位要点,穿刺取材成功率,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115例中,1例未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99.1%,病理结果 IgA肾病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总数的72%,术后并发症肉眼血尿占1.3%,肾周血肿占1.7%,腰痛占43%。结论超声引导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00例采用活检枪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的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经验分析.为B超引导下肾穿刺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1998年至2011年在弋矶山医院就诊的采用活检枪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的肾病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材质量、并发症及临床病理诊断情况。结果500例患者共行肾活检术516次,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6.8%,二次穿刺成功率为100%;组织标本质量均良好,能够进行病理检查及病理学诊断;500例患者经穿刺后,有23例患者发生肉眼血尿,78例发生镜下血尿,49例患者发生肾周血肿,在休息24h后均好转,且所有患者中未出现动静脉瘘、感染现象。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取材成功率高,减少并发症,对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导向经皮肺活检的技术方法、安全性及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6例CT导向经皮肺活检的病例,探讨CT导向经皮肺活检的技术方法及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穿刺准确性和穿刺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CT导向经皮肺活检均能准确刺入病灶内,病灶刺中率100%。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103例(103/196,52.5%);11例病理未见恶性肿瘤细胞,后经临床其他方法证实为恶性肿瘤(11/196,5.6%);良性病变73例(73/196,37.2%);9例穿刺病理见异形细胞,经临床随访排除肺内恶性病变(9/196,4.5%)。穿刺后气胸发生率为18.87%(37/196),肺内出血3.6%(7/196),其中2例穿刺后出现咯血1%(2/196)。结论 CT导向经皮肺活检术对肺周围型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准确性与病灶大小有关。病灶大小、深度均影响气胸和出血的发生。CT导向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灶是一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定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袁超  白剑峰 《安徽医药》2017,21(11):2032-2034
目的 分析探讨CT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同期胆道镜取石治疗高龄高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年龄在70岁以上的患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明显增大(胆囊长径>10 cm,横径>4 cm,胆囊泥沙样结石,或结石单发直径在1 cm以下,或结石5枚以下,直径<0.5 cm)的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胆汁,在导丝的引导下置入经皮肾镜用扩展套管扩张窦道,置入胆道镜取石网篮取石,较大结石借助双频激光碎石后取石或冲洗吸出碎石,留置引流管,2个月后复查B超后拔管,治疗结束.结果 40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37例取石成功,取石成功患者至发文前无一例胆囊炎复发,无一例胆囊结石复发.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同期胆道镜取石术是治疗部分高龄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有效的方法,值得继续研究,扩大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瘤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20例CT引导下经皮肺部肿瘤穿刺活检所得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敏感性。结果120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12例,其中腺癌92例,鳞癌13例,肺泡癌3例,小细胞肺癌3例,大细胞肺癌1例;非恶性病变8例,结核3例,炎性假瘤2例,真菌感染2例,慢性炎症1例。结论CT引导下肺部肿瘤穿刺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肺部肿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引发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术前行血常规检查,行护理干预,常规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如发生并发症给予积极的处理,按年龄、病灶、深度、有无间质性改变等因素进行分析,确认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 14例发生气胸,发生率为20.9%;8例出现针周围渗血,发生率为11.9%;本组未发生感染、大量出血或血胸、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对患者气胸、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患者发生并发症与患者自身情况、病灶因素、针类型等因素有关.结论 CT引起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易发生气胸、出血等并发症,与患者自身情况、病灶因素、针类型有关,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并发症给予积极的处理即可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6例B超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硬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行经皮囊肿穿刺置管引流,并注射无水乙醇多次硬化,回访1年,总结其临床特性及诊疗、预后情况。结果 3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腹痛,予以止痛治疗后2例48h内症状消失,1例患者腹痛难忍,要求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B超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硬化临床疗效好,痛苦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