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了了解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肺炎中的诊断与疗效价值。方法连续选取42例白细胞(WBC)总数不高(〈10.0×10^9/L)且体温正常的COPD肺炎患者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比较其治疗前和治疗7~10 d后肺炎明显好转时CRP水平,并比较白细胞记数、中性粒细胞。同时与同期体温正常、WBC总数不高的3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组(COPD支气管炎)作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肺炎组治疗后CRP水平(6.83±4.15)mg/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65.24±24.53)mg/L,P〈0.01,COPD肺炎组治疗前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PD肺炎组治疗前CRP的阳性率(100%),显著高于中性粒细胞比率〉75%的阳性率(33.33%),P〈0.05。结论CRP可以作为一项反映COPD发生肺炎的敏感指标,有助于为更早诊断COPD肺炎提供依据,并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析30例患者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IL-10、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加重期的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好转时的阴性率。结果①CRP、IL-10、N%水平在WBC自觉症状好转时均明显低于COPD急性加重期(P均〈0.01);②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IL-10、N%阳性率均高于WBC阳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③COPD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好转时CRP、WBC阴性率均高于N%阴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CRP既可作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又是反映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的早期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门诊健康检验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RP含量为(14.8±2.5)mg/L高于对照组的(1.2±0.4)mg/L,且高于治疗后的(4.3±1.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含量测定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病情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张爱丽  杨晶 《医药世界》2007,(9):108-10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三烯B4(LTB4)含量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并研究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及20例健康成人的血清IL-17、LTB4含量,同时测定出所有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7、LTB4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COPD缓解患者血清IL-7、LTB4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COPD患者血清LTB4、IL-17水平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LTB4、IL-17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缓解期,COPD患者血清IL-17含量与LTB4含量、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IL-17、LTB4可以趋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呼吸道,在CO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东明  周晓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47-174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1例,比较治疗前及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与症状好转天数、住院总天数的相关性。结果(1)CRP、N%水平在症状好转时分别为(15.24±6.24)mg/L和(0.70±0.11),明显低于COPD急性加重期[分别为(58.68±29.36)mg/L和(0.78±0.11)(P〈0.01)]。(2)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N%与症状好转天数(r=0.240,P〈0.05)、症状好转天数与住院总天数之间(r:0.567,P〈0.01)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清CRP水平、N%均可作为评价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的客观指标,其中N%尚可作为判定COPD急性加重后症状好转时限的可靠指标,其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RA组),根据是否处于活动期分为活动期患者143例(RA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77例(RA非活动期),另外8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CRP水平,同时比较RA活动期患者治疗前后的CRP水平.结果 RA组患者CRP水平为(24.10±7.83)mg/L,CRP阳性率为86.8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90±0.21)mg/L,3.75%](t=8.281,χ2=40.194,均P〈0.05);RA活动期CRP水平为(60.20±9.15)mg/L,明显高于非活动期(7.30±0.68)mg/L(t=11.375,P〈0.05);RA活动期患者治疗后CRP水平降为(7.90±0.59)mg/L,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61,P〈0.05).结论 检测血清CRP水平对早期诊断RA活动期、判断RA治疗疗效、预测RA愈后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和生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患者82例,其中急性加重期48人,稳定期34人,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C反应蛋白(CRP)、IL-10、住院天数,随访并比较不同NLR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稳定期组患者的WBC、NC、NLR、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进一步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治疗进入稳定期后,WBC、NC、NLR和CRP水平降低,与急性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NLR高患者住院天数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LR低患者(P<0.05)。结论 NLR可以作为COPD病程变化及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白三烯C4(LTC4)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方法COPD组34例,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对照组和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LTC4和NE蛋白的含量。结果血浆LTC4蛋白的含量在COPD组急性发作期(158.17±14.63)pg·mL^-1和缓解期(68.73±14.62)pg·mL^-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1.02±7.15)pg·mL^-1(均P〈0.01),且在缓解期低于急性发作期(P〈0.01)。血浆NE蛋白的含量在COPD组急性发作期(219.92±31.66)ng·mL^-1和缓解期(95.43±10.39)ng.mL^-1高于健康对照组(73.39±18.71)ng·mL^-1(均P〈0.01),且在缓解期低于急性发作期(P〈0.01)。结论COPD患者血浆LTC4和NE蛋白的含量升高,即使在缓解期也高于正常。LTC4和NE可能参与了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血常规的临床检测功能和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1~6月处于急性感染期的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择取同期健康者103例作为参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员的CRP和血常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CRP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5/105)、3.88%(4/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常规检测中白细胞(WBC)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加有46例(43.81%),WBC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加有50例(47.62%),WBC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均正常有9例(8.57%),总阳性率为91.43%,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和血常规在临床的测定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但CRP敏感度更高且更快捷,在临床应用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型和乙型流感确诊病例C反应蛋白(CRP)、WBC、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534例发热门诊患者分为3组,甲型流感组207例、乙型流感组89例,238例.分别检测CRP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WBC[(7.1±2.1)×109/L、(7.2±1.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2±1.9)×109/L、(5.3±1.5)×109/L]、中性粒细胞的比例(0.73±0.10、0.73±0.09)和CRP[( 15±8) mg/L、( 19±11) mg/L]均低于非流感组[分别为(8.8±3.9)G/L、(0.77±0.10)、(41±3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甲型流感组与乙型流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的体温水平与非流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组和乙型流感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白细胞〉10×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6.4×109/L 、中性粒细胞比〉0.75 、CRP〉10 mg/L各项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型流感组:10.6%(22/207),22.7%(47/207),45.4%(94/207),9.7%(20/207);乙型流感组:3.4%(3/89),21.3%(19/89),42.7%(38/89),18.0%(16/89);非流感组:23.1%(55/238),45.8%(109/238),61.3%(146/238),34.5%(82/238),均P〈0.05].结论 检测流感患者CRP和WBC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及指导临床用药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对指导细菌感染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患者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AECOPD患者58例(A组)及COPD稳定期患者31例(B组),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血清PCT及CRP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以痰中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PPM)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标准,将AECOPD患者分为有细菌感染组(Al组35例)、无细菌感染组(A2组23例)。结果AECOPD有细菌感染组血清PCT(0.22±0.03)ng/mL,CRP(59.79±10.23)mg/mL水平高于无细菌感染组PCT(0.11±0.02)ng/mL,CRP(18.34±3.15)mg/mL及稳定期组PCT(0.08±0.01)ng/mL,CRP(10.06±1.63)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无细菌感染组PCT(0.11土0.02)ng/mL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CT(0.08±0.01)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无细菌感染组CRP(18.34±3.15)mg/mL水平高于CRP(10.06±1.63)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PCT水平升高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而CR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急性加重,联合检测血清PCT及CRP可以帮助了解AECOPD的细菌感染及指导抗生素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45例(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的患儿41例(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儿童40名(对照组),分别在入院时和抗感染治疗72h后采用HITACH1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CRP含量、采用东亚KX-21血球计数仪进行WBC计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CRP水平(57.2±19.5)mg/L和WBC计数(18.6±8.31×10^9/L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的f5.9±3.2)mg/L、(7.9±4.4)×10^9/L和正常对照组的(5.2±1,7)mg/L、(7.7±2.5)×10^9/L,胸〈0.05;细菌感染组患JLCRP的阳性率(86.7%1明显高于WBC的阳性率(71.1%),P〈0.01,且其CRP和WBC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9.8%,12.2%),胸〈0.001。细菌感染组患儿经抗感染治疗72h后CRP水平为(5.8±4.5)mg/L,基本恢复正常,WBC计数下降幅度则不大,至(12.9±7.1)×10^9/L(P〈0.01)。结论CRP检测有助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变化和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英  张梅  刘翠萍  郭力 《河北医药》2012,34(3):337-33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炎性反应的关系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按病情轻重分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CRP。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CRP(7.3±3.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8)mg/L(P<0.01);轻型脑卒中组CRP(4.7±2.0)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脑卒中组CRP(6.8±3.0)mg/L,明显高于轻型脑卒中组(P<0.01)。轻型脑卒中组与重型脑卒中组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型脑卒中组与重型脑卒中组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症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炎性反应是急性脑卒中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CRP水平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20例,同时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所有受试者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 d、7 d、14 d患者血清CRP与PCT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 d、7 d、14 d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 CRP[(12.32±6.59)mg/L、(9.05±3.31)mg/L、(7.31±2.31)mg/L、(4.45±1.54)mg/L]与PCT[(0.34±0.05)μg/L、(0.26±0.04)μg/L、(0.18±0.04)μg/L、(0.10±0.03)μg/L]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稳定期患者相比,治疗前、治疗后1 d、7 d血清CRP与PCT水平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14 d血清CRP与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早期血清CRP及PCT水平明显增高,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联合观察血清CRP及PCT水平可以更好地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肖文  薛海龙  贾秀丽  何志义 《中国医药》2014,9(11):1596-1598
目的 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97例SAP患者为SAP组和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的未发生SAP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探讨分析脑卒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比较2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生存预后情况.结果 SAP组多发部位梗死率为26.8%(26/97),C反应蛋白为(116±70) mg/L,红细胞沉降率为(23±14)mm/1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发部位梗死率为6.0% (6/100),C反应蛋白为(75 ±41)mg/L,红细胞沉降率为(10 ±5)mm/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P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5)分比(9±4)分,t=10.90;(17±5)分比(7±4)分,=6.88,均P<0.01].SAP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6±70) mg/L比(75 ±41)mg/L,(23±14)mm/1 h比(10±5)mm/1 h],前清蛋白、清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5(0.11,1.03) g/L比0.36 (0.19,1.00) g/L,(30±5)g/L比(35 ±3)g/L,P<0.05或P<0.01];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影响因素发现:多发部位脑梗死、NIHSS≥15分、APACHEⅡ≥20分为SAP的危险因素,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5.737(2.242 ~16.682)、13.588(6.527 ~28.290)、7.329(2.688 ~19.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可以使脑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增加4.596 ~13.588倍.结论 SAP对患者的病情、生存预后影响较大,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SAP的发生,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存预后、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34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分为CRP≥3.0mg/L组(386例)和CRP〈3.0mg/L组(348例),记录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30d内CRP≥3.0mg/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9%(19例)]高于CRP〈3.0mg/L组[4.0%(14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5.2±1.8)年,CRP≥3.0mg/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2.0%(78例)]明显高于CRP〈3.0mg/L组[12.2%(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CRP≥3.0mg/L不能预测术后30d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但是预测术后远期心血管事件最强因子,COX分析术前CRP≥3.0mg/L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次左心室射血分数〈45%。CRP≥.0mg/L组5年实际生存率明显低于CRP〈3.0mg/L组[(90.0±1.2)%比(94.0±0.8)%,P〈0.05]。CRP≥3.0mg/L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5%二者合并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88.0±0.4)%。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预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提示血管壁的炎症程度与远期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GLU)、胆固醇(TC)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早期的预示和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收集正常对照组(35例)、糖尿病组(85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58例)患者血清,用美国BECKMAN(贝克曼)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LU和TC,用i-CHROMA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CRP。结果正常对照组:GLU(5.29±0.15)mmol/L、TC(4.20±1.03)mmol/L、CRP(0.68±0.30)mg/L,糖尿病组:GLU(8.33±0.31)mmol/L、TC(4.98±1.121mmol/L、CRP(2.5l±1.311ingle,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GLU(9.98±1.24)mmol/L、TC(5.02±0.871mmol/L、CRP(5.29±1.26)mg/L。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的GLU、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的T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的GLU、TC、CRP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GLU、TC和CRP水平,在预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冠心病发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乳酸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08年4月急诊ICU收治住院的危重症患者30例,入ICU24h测CRP、D-二聚体、乳酸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及出院评定。结果:预后不良组(无改善+死亡)CRP值为(13.8±9.6)mg/L,D-二聚体值为(12.20±5.60)mmol/L,LA为(7.1±4.5)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明显改善+治愈)CRP值为(5.02±4.61)mg/L(P〈0.05),D-二聚体值为(2.73±0.81)mmol/L,乳酸为(2.1±1.4)g/L。结论:血清CRP、D-dimer、LA水平可作为危重症患者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0例感染性疾病及8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和CRP含量。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120例患者PCT测定值为(23.3±7.8)μg/L,CRP为(26.7±17.1)mg/L;治疗后PCT为(2.1±0.7)μg/L,CRP为(4.9±0.9)mg/L,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感染时,PCT和CRP检测对于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有很大的作用,对其进行动态检测对于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