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祥瑞  崔晨玲  王畏  汪庆飞 《中国药房》2023,(18):2187-2191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自噬和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预实验考察低、中、高浓度(12.5、25、50μmol/L)阿托伐他汀对AGS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作用浓度。正式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做干预)、阿托伐他汀组(25μmol/L)、阳性对照组(50 mg/L 5-氟尿嘧啶)、抑制剂组[25μmol/L阿托伐他汀+10μ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和激活剂组(25μmol/L阿托伐他汀+10μmol/L 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SC79),干预24 h,检测细胞糖代谢情况(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和细胞增殖率,以及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C3)Ⅰ、LC3Ⅱ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中、高浓度阿托伐他汀均能显著抑制AGS细胞活力(P<0.05),正式实验选择25μmol/L阿托伐他汀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细胞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细胞增殖率以及p-PI3K/PI3K、p-Akt/Akt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LC3Ⅰ、LC3Ⅱ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岩大戟内酯B(JB)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JB处理HT-2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划痕实验分析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研究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锌指蛋白(Snail)1、Snai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I3K、PI3K、p-Akt、Akt、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100μg/L IGF-1组和100μg/L IGF-1+20μmol/L JB组分别处理HT-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JB抑制HT-29细胞增殖作用浓度依赖性,其作用24 h的IC 50为52.68μmol/L;JB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HT-29细胞的克隆形成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JB处理后的HT-29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增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JB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能力(P<0.05);JB作用后的HT-29细胞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vimentin、Snail1、Snail2、N-cadherin、MMP-2、MMP-9、p-PI3K、p-Akt、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GF-1+JB组p-PI3K、p-Akt、与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较IGF-1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JB在体外能抑制HT-2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在G0/G1期阻滞,抑制HT-29迁移和侵袭,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及MMPs,其机制可能与阻断PI3K/Akt/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Ropivacaine)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影响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0、100、200和400μg/ml)罗哌卡因组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给药)和罗哌卡因组(400μg/ml),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分析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测定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s4,CDK4)、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ase 2,MMP-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0μg/ml罗哌卡因组比较,100、200和400μg/ml罗哌卡因组肺癌细胞A549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减少(P<0.05)。Transwell小室法结果表明,罗哌卡因组A549细胞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罗哌卡因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组A549细胞中CDK4、MMP-2、Bcl-2、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罗哌卡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李一春  杨文军  陈艳 《中国药房》2013,(33):3099-3101
目的:研究黄荆子木脂素3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和0.1、0.3、1.0、3.0、10.0、30.0μmol/L黄荆子木脂素3组(n=3)细胞作用48h后的增殖抑制率;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黄荆子木脂素3(10.0μmol/L)组、5-氟尿嘧啶(5-FU,10.0μmol/L)组、溶媒(含0.1%二甲基亚砜的完全培养基)组、空白对照组(n=3)细胞作用24、48、72h后的活细胞数量;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溶媒组、黄荆子木脂素3(10.0μmol/L)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10.0μmol/L)组及其混合组(n=3)细胞作用24h后的磷酸化(p-)Akt和p-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30.0μmol/L黄荆子木脂素3组对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与溶媒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荆子木脂素3组作用不同时间的活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与5-FU组比较,黄荆子木脂素3组作用72h后的活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与溶媒组比较,黄荆子木脂素3组、LY294002组及其混合组细胞内p-Akt和p-ERK1/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但后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荆子木脂素3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异补骨脂查耳酮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克隆平板、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10,20,40μmol·L-1)异补骨脂查耳酮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异补骨脂查耳酮的核心作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异补骨脂查耳酮对其核心作用靶点表皮生长因子(EGFR)及其下游通路蛋白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的影响。CNE-1细胞分别予以DMSO、40μmol·L-1异补骨脂查耳酮、40μmol·L-1异补骨脂查耳酮联合100μmol·L-1?EGFR激动剂NSC 228155以及40μmol·L-1异补骨脂查耳酮联合10μmol·L-1?AKT激动剂SC79处理,应用CCK-8、克隆平板、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异补骨脂查耳酮显著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异补骨脂查耳酮有104个作用靶点,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肿瘤发生通路上;其中,作用靶点EGFR与其他靶点蛋白联系最广泛,且在多个通路上均有富集,被认为是异补骨脂查耳酮的核心作用靶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异补骨脂查耳酮显著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中EGFR、p-PI3K、p-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此外,EGFR激动剂NSC228155和AKT激动剂SC79能够显著减轻异补骨脂查耳酮介导的CNE-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P<0.01)。结论:异补骨脂查耳酮可能是通过抑制EGFR/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少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H358增殖的影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体外培养人NSCLC细胞株H358,随机分为正常培养对照组和1μmol/L吉非替尼处理组,培养1、3、5d后,应用MTS法对2组细胞增殖速率进行分析;分别提取胞质、胞核蛋白,蛋白印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亚细胞定位变化情况;另外,对细胞中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MTS结果表明,1μmol/L吉非替尼能显著抑制H358的增殖(P<0.01),并具有时间依赖性。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吉非替尼能够改变EGFR的亚细胞定位,减少其在胞核中的表达,此外,吉非替尼处理后H358细胞内p-Akt的蛋白表达受到抑制。结论吉非替尼能够显著抑制H358细胞的增殖,减少EGFR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这可能是其抗NSCLC的重要细胞及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香菇多糖(LNT)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甲状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甲状腺癌TPC-1细胞分为空白组(常规培养)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20、40、60μmol·L-1 LNT);另用不同剂量PI3K抑制剂LY294002(0、5 mg·L-1)处理甲状腺癌TPC-1细胞,根据浓度分为对照组和LY294002组。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情况,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 香菇多糖可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抑制甲状腺癌TPC-1细胞增殖率(P<0.05)。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27.67±8.09)、(98.00±5.76)、(77.67±6.25)、(38.33±5.13)个;细胞侵袭数分别为(144.50±12.50)、(109.67±6.02)、(83.00±8.07)、(5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岩大戟内酯B(JB)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JB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Hoechst法检测Skov3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Ser473)、Bax、Caspase-3和Bcl-2蛋白水平。结果 0.1,1.0,5.0,10.0,20.0,50.0μmol/L的JB可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IC50为5.28μmol/L;20.0μmol/L JB和30.0μmol/L LY294002(PI3K抑制剂)均可增加Skov3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Akt(Ser473)/Akt水平,增加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的蛋白水平,降低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水平,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而LY294002可增强JB的效应,且与JB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JB可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和诱导死亡受体表达来发挥抗肿瘤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姜黄素(CU)对人鼻咽癌株CNE-2Z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NE-2Z细胞在梯度浓度CU(0、20、40、80μmol/L)干预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CNE-2Z抑制增殖的作用,ELISA法检测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水平,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0μmol/L)比较,CU干预后明显抑制CNE-2Z的细胞增殖(P<0.01),同时减少内源性的8-OHdG生成(P<0.01)。此外,CU干预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下调p-PI3K和p-Akt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皮酚与顺铂联用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G-6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组(4μmol/L)、丹皮酚组(50 mg/L)和低、中、高浓度联用组(50、100、200 mg/L丹皮酚+4μmol/L顺铂)。采用CCK-8法检测经药物作用24、48、72 h时的细胞增殖率,采用膜联蛋白Ⅴ-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经药物作用24 h时的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经药物作用24 h时细胞中PI3KCA、Akt、mTOR、P-gp、PTEN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细胞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中PI3KCA、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P-gp、PTE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顺铂组和丹皮酚组比较,高浓度联用组细胞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中PI3KCA、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P-gp、PTEN 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中、低浓度联用组上述部分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与顺铂联用可抑制MG-63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这种作用可能与下调PI3KCA、Akt、mTOR mRNA表达,上调P-gp、PTEN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川芎嗪联合mTOR抑制剂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 分别设置对照组、40μmol/L川芎嗪组、5μmol/L雷帕霉素组、40μmol/L川芎嗪联合5μmol/L雷帕霉素组,各组SKOV-3细胞给药后继续培养48 h后,MTT法考察各组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实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溴苯基姜黄素(GL63)对人胆管癌RBE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L63[0(空白对照,下同)、1.25、2.5、5、10、20、40μmol/L]作用48 h对RBE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GL63(0、5、10、20μmol/L)作用48 h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342染色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L63(0、5、10、20μmol/L)作用24 h对细胞周期分布、凋亡情况以及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GL63(0、5、10、20μmol/L)作用24 h对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GL63组(1.25~40μmol/L)RBE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并呈剂量依赖趋势;其IC50为(8.46±1.30)μmol/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GL63组(5、10、20μmol/L)RBE细胞的集落形成抑制率均显著降低(P<0.01);G0/G1期细胞占比均显著升高,S期细胞占比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且细胞核呈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并可见凋亡小体;细胞迁移愈合率均显著降低(P<0.01),穿过基底膜的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1);细胞中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B淋巴细胞瘤-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前体胱天蛋白酶9(Pro-caspase-9)、Pro-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裂解Caspase-9(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GL63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来实现对人胆管癌RBE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HCT-8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40、80、120μmol/L)对细胞分别进行干预24、48、72 h;MTT法检测不同时间Res对HCT-8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Res对HCT-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分别检测Res对HCT-8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Res(浓度为40、80、120μmol/L)在干预后24、48、72 h均可以明显抑制HCT-8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同种黏附能力增强,异种黏附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s 120μmol/L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Res 120μmol/L作用HCT-8细胞48 h后,HCT-8细胞中上皮间质标志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而AKT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控细胞EMT抑制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受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2(GensenosideRh。)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乳腺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对照(空白培养液)组、人参皂苷Rh2(80μmol/L)组、LY294002(50gmol/L)组与人参皂苷Rh2(80gmol/L)+LY294002(50gmol/L)组。人参皂苷Rh:与LY294002体外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P-糖蛋白(P-gP)、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黏附试验观察细胞与基底膜的黏附力,Transwell法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纽比较,人参皂苷Rh2组、LY294002组与人参皂苷Rh2+LY294002组p—AKT、P—gP、MMP.2蛋白表达显著减弱,细胞与基底膜的黏附力、细胞迁移能力与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0.05);人参皂苷Rh2+LY294002组与人参皂苷Rh2组、LY294002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可有效降低MCF7/Adr侵袭迁移能力,P13K/AKT通路是调控乳腺癌侵袭迁移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5,10,15μmol·L^-1)小白菊内酯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以环磷酰胺(30μmol·L^-1)作为阳性对照。采用CCK8法以及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OX4蛋白以及增殖相关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侵袭相关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小白菊内酯浓度的增加,对SW480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浓度作用下,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小白菊内酯10,15μmol·L^-1浓度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白菊内酯组克隆细胞形成数、侵袭、迁移细胞数、增殖相关蛋白β-catenin、Cyclin D1、侵袭迁移关蛋白MMP-2、MMP-9以及NOX4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小白菊内酯各组间呈浓度依赖(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小白菊内酯10,15μmol·L^-1浓度组以上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白菊内酯可能通过下调NOX4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增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主要药效成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JAK/STAT信号通路、血管活性物质、黏附分子、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阐明脑心通胶囊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12个脑心通胶囊药效成分[咖啡酸(1.56~200μmol/L)、阿魏酸(1.56~200μg/mL)、洋川芎内酯H(3.125~200μmol/L)、丁烯基苯酞(3.125~200μmol/L)、藁本内酯(1.56~200μmol/L)、隐丹参酮(0.625~80μmol/L)、丹参素钠(1.56~200μmol/L)、芍药苷(1.56~200μmol/L)、芒柄花素(1.56~200μmol/L)、丹酚酸B(1.56~200μmol/L)、儿茶素(1.56~200μmol/L)、黄芪甲苷(1.56~200μmol/L)]作用24 h后对HUVEC增殖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上述各药效成分(均分别设置3个剂量组,并设0μmol/L的空白对照组,下同)对HUVEC的JAK/STA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Janus激酶(JAK2)、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STAT3)、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药效成分对HUVEC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的影响。结果:阿魏酸(6.25、25~200μg/mL)、洋川芎内酯H(6.25~200μmol/L)、藁本内酯(200μmol/L)、隐丹参酮(10~80μmol/L)、芍药苷(1.56、6.25、12.5μmol/L)、丹酚酸B(1.56~12.5、200μmol/L)和儿茶素(25μmol/L)可显著抑制HUVEC增殖,咖啡酸(1.56、12.5μmol/L)、藁本内酯(50μmol/L)、丹参素钠(6.25μmol/L)、芒柄花素(1.56、100、200μmol/L)可显著促进HUVEC细胞增殖(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阿魏酸、芒柄花素、丹酚酸B和黄芪甲苷部分剂量组细胞中JAK2、STAT3和Akt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咖啡酸、阿魏酸和丁烯基苯酞部分剂量组细胞中PAI-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咖啡酸、阿魏酸、丁烯基苯酞、隐丹参酮、芒柄花素和儿茶素部分剂量组细胞中ICAM-1和VCAM-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阿魏酸、丁烯基苯酞、芒柄花素、丹酚酸B和黄芪甲苷部分剂量组细胞中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咖啡酸和儿茶素部分剂量组细胞中VEGF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中药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HUVEC中JAK/STA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RNA和PAI-1、ICAM-1、VCAM-1、NF-κB p65的表达,并促进VEGF表达,从而发挥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黑素瘤B16F10细胞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53和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黑素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50μmol/L的HCPT处理B16F10细胞24 h及48 h,采用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POU3同源盒基因3(POU3F3)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PANT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48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将MCF-7细胞分为空白组和过表达组,并用分别介导pGEX-Blank 2μg及pGEX-PANTR1载体2μg进行转染。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干扰组和回复组,并用Lipofectamine 10μL分别介导pGEX-Blank 1μg+pSilencer2.1-U61μg,pGEX-Blank 1μg+pSilencer2.1-siPANTR11μg,pGEX-Pum11μg+pSilencer2.1-siPANTR11μg进行转染。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及细胞中PANTR1 mRNA的表达水平,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ANTR1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17±0.00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0.006±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过表达组、对照组、干扰组和回复组的PANTR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1,17.98±1.23,1.00±0.09,0.22±0.04和0.27±0.04,96 h时细胞相对增殖能力分别为12.97±0.82,17.74±1.36,18.33±1.64,13.78±1.02和22.79±2.08,侵袭细胞数分别为(46.32±5.58),(98.60±6.27),(53.74±6.11),(22.39±3.07)和(68.35±7.49)个,过表达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干扰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回复组的上述指标与干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NTR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激活Pum1/E2F3通路及提高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