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计算机根据辨证分型标准对3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与既往的辨证分型标准不同的是,本研究以阴虚证、火旺证、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湿热证8个基本证为主,兼顾各证的脏腑辨证(共29个证)。采用八纲辨证以定性、脏腑辨证以定位的方法。通过调查发现,与20年前相比,糖尿病的中医临床证型发生了明显变化,湿热证、血瘀证、阴虚证是构成糖尿病临床复杂证型的基础,湿热证已成为当今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挖掘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现代文献电子数据库进行搜索、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纳入,对文献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患者例数3536例,冠心病证型前三位分别为痰证(37.14%)、血瘀证(36.27%)、气虚证(21.96%);纳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研究文献8篇,患者例数为1430例,中度、重度冠状动脉狭窄以痰证、血瘀证为主,痰证、血瘀证与非痰非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证、痰证、血瘀证为冠心病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三大证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痰证、血瘀证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冠心病中医痰证、血瘀证的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某院收治的120例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危重病肠胃功能障碍虚证、实夹杂证、实证证型分布状况。结果:虚证主要是心脾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虚实夹杂证主要是脾虚痰阻证,其中痰热蕴结,气血两虚证、脾虚水停,邪热扰神证、热盛气阴两伤证、气虚血瘀证占比较低(P0.05);实证主要是痰热扰神证,肝脾不调,湿热蕴藉证脾胃气滞证气滞血瘀证肺热壅盛证食积气滞证占比较低。结论: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探究有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制定,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深入研究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特征与心血管预后危险因素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方法 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医证型特征分布情况,选择放射免疫法和循环酶法检测患者血肌酐、血糖、血脂等指标,并采集其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等一般资料,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血管预后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论治,其中阴阳两虚证25例,阴虚阳亢证15例,瘀血阻络证23例,肝火亢盛证16例,痰湿壅盛证21例。痰湿壅盛证体质量指数均高于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体质量指数高于阴虚阳亢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证、痰湿壅盛证和阴虚阳亢证脉压差、收缩压均高于阴阳两虚证和肝火亢盛证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舒张压高于痰湿壅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空腹血糖高于阴阳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痰湿壅盛证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肝火亢盛证患者,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患者的血肌酐高于阴虚阳亢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患者的总胆固醇高于阴虚阳亢证、瘀血阻络证患者,痰湿壅盛证、瘀血阻络证患者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阴阳两虚证患者,阴虚阳亢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肝火亢盛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其余证型而言,诱发老年高血压与心血管预后危险的主要有瘀血阻络证和痰湿壅盛证,这两者关系相对紧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证素分布规律。方法采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178例,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和病性证素进行提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症候分布排序为瘀血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闭阻证>气滞心胸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正虚阳脱证>寒凝心脉>水凌心肺证。病性证素分布排序为血瘀>痰>气虚>气滞>阴虚>脱>寒>饮。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型以瘀血内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浊闭阻证为主。中医证素以血瘀、痰、气虚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5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分为有DPN组和无DPN组,再将DPN组患者按照2007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标准辨证分为4种证型:痰瘀内阻证、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对相关资料进行分型。结果 DPN组中阴虚血瘀型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3个证型。气虚血瘀证和肝肾亏虚证的病程较阴虚血瘀证、痰瘀内阻证长。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内阻证的体重指数和收缩压与阴虚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内阻证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空腹C肽较其他3证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的餐后2hC肽值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血瘀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重要中医病机。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相较于其他证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体形相对消瘦、血压相对较低的特点。阴虚血瘀证和痰瘀内阻证病程较短,气虚血瘀证和肝肾亏虚证病程较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中医证候、症状与性别、年龄、发病因素、胃镜诊断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1000例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证候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痰气郁阻证、脾虚气滞证.其中脾胃湿热证、痰气郁阻证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肝胃不和证及脾虚气滞证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证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调查显示NERD主要发生在36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84.2%,以46~55岁年龄段最高.饮食偏嗜是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痰气郁阻证的主要原因.各证候之间比较,HP感染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各证候下贲门口微小改变比例以脾胃湿热证及脾虚气滞证较高,其次为痰气郁阻证.结论 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以实证为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饮食、情志、烟酒、睡眠、药物等因素相关,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方法150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不同证型患者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虚证辨证分型中,以肝肾阴虚(24.0%)、脾肾气虚(23.3%)、脾肾阳虚(20.0%)为主;脾肾气虚证的消化道症状评分高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兼证辨证分型,以瘀血证(32.1%)、湿热证(22.9%)、湿浊证(20.6%)居多,湿热证、热毒证、瘀血证消化道症状评分均高于风动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兼证相比,除风动证外,其余各组的评分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F患者本虚证候以肝肾阴虚、脾肾气虚为主,兼证以湿热证、热毒证、瘀血证为主。  相似文献   

9.
不寐又称失眠,是以经常不得入睡为特征的一种症候。不寐有虚实两种,实者由邪气所扰,虚者则由营血不足所致。临床有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五种证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17-20
目的探讨DPN的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DPN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350例,参照2016年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证候分型,再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各证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痰瘀阻络证>湿热阻络证>阳虚寒凝证。各个证型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上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初期以痰瘀阻络证及湿热阻络证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及阳虚寒凝证逐渐增多。气虚血瘀证在各不同严重程度的DPN中分布频率均为最高,阳虚寒凝证在重度DPN中分布最多,而湿热阻络证则在轻度DPN中分布最多。结论 DPN属本虚标实之证,实证以痰、湿、热、瘀为主,虚证以气阴两虚、阴损及阳为多,血瘀则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microbial model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Bacillus subtilis) and the experiment of mouse carbon granular clear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bacterial and immunological activities of houttuyfonate (HOU) homologues and their surface activiti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elongating the carbon chain of HOU homologues, the surface activities and bacteriostasis and immunological activities would be increa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HOU homologues could be realized by 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between HOU homologues and membrane proteins of bacteria and cell.  相似文献   

12.
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进一步研究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的测定;大鼠胸膜炎模型炎症渗出和白细胞游走的测定;大鼠巴豆油气囊肿测定;大鼠肾上腺重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的测定;SRS-A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测定。结果合成鱼腥草素(HOU)ig对角叉菜胶致正常大鼠及去肾上腺大鼠足肿胀、大鼠白细胞游走和巴豆油所致向芽组织增生都有显著抑制作用;明显降低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体外给药可以拮抗SRS-A(LTC4、LTD4、LTE4三者混和物)所致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其IC50为6×10-6mol·L-1;对肾上腺重量及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HOU对炎症3种不同时相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而和抑制炎症介质PGE、SRS-A有关。  相似文献   

13.
合成鱼腥草素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成鱼腥草素灌胃给药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灌胃给药可以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延长热痛反应潜伏期,拮抗甲醛致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合成鱼腥草素对脾切除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合成鱼腥草素对脾切除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大鼠脾切除模型 ,测定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胸腺T细胞增殖能力、淋巴结T细胞增殖能力、淋巴结中淋巴细胞数量、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合成鱼腥草素ig (6 0mg·kg-1,12 0mg·kg-1)能明显增强脾切除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 ,ConA诱导的淋巴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淋巴结中淋巴细胞数量 ,而对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则无明显影响 ;合成鱼腥草素ig (4 0mg·kg-1,80mg·kg-1)明显升高脾切除大鼠Th 数量 ,降低Ts 数量 ,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Ts 比值。结论 合成鱼腥草素对脾切除动物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脾切后淋巴结的功能及调节T细胞亚群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合成鱼腥草素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于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 ,灌胃给予合成鱼腥草素 6 0mg/kg、12 0mg/kg能明显增加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脾脏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及ConA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对胸腺指数则无明显影响 ;合成鱼腥草素 12 0mg/kg还能明显增强环磷酰胺模型小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及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溶血能力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脑中动脉张力的影响及其与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关系。方法取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日给予正常饮水摄食);按照体重将SHR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每日给予正常饮水摄食)和实验组(每日给予槲皮素50 mg·kg-1,ig),每组10只。8周后,以血管张力测定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对血管舒缩剂的反应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的Cx43 mRNA和Cx4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U46619(血栓素A2类似物)收缩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最大收缩百分比分别为(43. 15±3. 42)%,(100. 00±0. 00)%和(67. 38±4. 26)%; KCl收缩后,这3组大鼠的最大收缩百分比分别为(37. 23±5. 01)%,(100. 00±0. 00)%和(60. 23±4. 52)%,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或者模型组和实验组比较,这2种收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硝普钠舒张后,这3组大鼠的最大舒张百分比分别为(85. 16±4. 23)%,(50. 25±3. 17)%和(75. 18±3. 06)%;吡那地尔舒张后,这3组大鼠的最大舒张百分比分别为(83. 25±4. 37)%,(53. 06±3. 53)%和(70. 23±4. 2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或者模型组和实验组比较,这2种舒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这3组大鼠大脑中动脉的Cx43 mRNA表达量分别为0. 63±0. 12,1. 30±0. 17和0. 80±0. 15,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或者模型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这3组大鼠大脑中动脉的Cx43蛋白表达趋势与mRNA结果一致。结论槲皮素可以通过抑制大脑中动脉的Cx43表达改善SHR大脑中动脉的张力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方案调整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方案调整的过程,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药物基因组学检测不断调整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的给药剂量以及利用药物相互作用,使血药浓度达标。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整个治疗过程,利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基因检测等在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和优势,提高治疗的疗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普罗布考+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PAS)治疗脑动脉狭窄伴小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脑动脉狭窄伴小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1,每天1次,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1,口服普罗布考,每次0. 5 g,于每天早、晚餐服用,均连续服用3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替格瑞洛治疗,首剂服用180 mg,之后服用90 mg·d-1,每天1次,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观察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 57%(69例/70例)和80. 00%(56例/7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TC分别为(4. 19±0. 28)和(5. 24±0. 34) mmol·L-1,TG分别为(1. 72±0. 25)和(1. 96±0. 29) mmol·L-1,HDL-C分别为(1. 87±0. 36)和(1. 50±0. 23) mmol·L-1,LDL-C分别为(2. 45±0. 34)和(3. 06±0. 38)mmol·L-1,ET-1分别为(60. 46±12. 82)和(69. 33±14. 03)μg·L-1,NO分别为(381. 71±68. 21)和(335. 95±58. 02)μ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胃肠道反应和皮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 43%(8例/70例)和14. 29%(10例/7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PAS方案治疗脑动脉狭窄伴小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PAS方案,其能够有效调节内皮功能,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0.5~5μg·min-1·kg-1,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1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残留血量、脑水肿体积、血钙、血肌酸酐、水通道蛋白(AQP)水平、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残留血量、脑水肿体积分别为(6.36±0.65),(11.54±1.36)mL,对照组分别为(10.08±1.33),(17.22±1.1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血钙水平为(3.15±0.42)mmol·L-1,对照组为(2.14±0.22)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肌酸酐、AQP-1、AQP-4水平分别为(62.77±6.67)μmol·L-1,(3.07±0.38)μg·mL-1,(43.17±4.83)μg·mL-1;对照组分别为(73.76±8.03)μmol·L-1,(5.94±0.54)μg·mL-1,(82.08±5.92)μ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NIHSS分别为(36.11±3.44),(93.16±0.71),(6.34±0.77)分;对照组分别为(28.75±3.02),(81.65±1.58),(11.58±1.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出现皮疹1例,咳嗽1例,消化道反应2例,急性肾损伤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6例/43例);对照组出现皮疹2例,咳嗽2例,消化道反应1例,急性肾损伤3例,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8.60%(8例/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盐酸尼卡地平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血钙、血肌酸酐及AQ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5例NS患儿及35例同龄健康儿童血清IL-8的水平.结果 NS急性期患儿血清IL-8为237.41 ng/L,与健康儿对照组血清IL-8 23.19 ng/L比较明显增高(P<0.05).NS急性期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20.4 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45.8 g/L(P<0.05).NS急性期患儿血清IL-8与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07,P<0.05).结论 IL-8与NS的发病密切相关,对血清IL-8水平的监测可作为NS患儿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