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阑尾类癌占所有阑尾肿瘤的50%~77%,所有类癌有大约19%的病例发生于阑尾[1],阑尾类癌在阑尾切除标本中的最高检出率为0.33%[2].阑尾类癌本身无特异的临床症状,术前难以确诊,绝大多数病例是以急性或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或因腹腔其他手术附带阑尾切除,经病理检查而得以确诊.本文报道12例阑尾类癌并进行了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阑尾类癌占阑尾肿瘤的50%~70%,原发类癌38%~40%发生于阑尾,其次为回肠和直肠[1].大多数患者偶然发现.极易误诊为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我院自1990年1月~2010年12月,共行阑尾切除术2445例.术后阑尾常规行病理检查,证实阑尾类癌13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对阑尾类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阑尾类癌的诊断及手术适应证,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阑尾类癌是阑尾最常见的肿瘤,约占人体类癌发生的半数,术前几乎不能确诊,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生命.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3例阑尾类癌,从诊断和治疗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诊治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俊  许林  郑耿阳  邱江锋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7):1909-19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1977年1月至2007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收治的37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阑尾炎和腹部包块,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包括阑尾类癌1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17例,阑尾腺癌8例,其中术前病理确诊仅4例(10.8%),术中经冰冻切片确诊28例(75.7%),术后病理证实5例(13.5%).行单纯阑尾切除术17例,回盲部切除术9例,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其他手术方式3例.随访6~193个月,阑尾类癌、阑尾黏液性肿瘤、阑尾腺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91.7%,100.0%、86.7%、71.5%和75.0%、50.0%、50.0%.结论 阑尾肿瘤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冰冻切片对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阑尾类癌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阑尾类癌在消化道类癌中是最常见的,约占胃肠道类癌48%左右,是其它阑尾肿瘤总和的一半。我院从1976~1998年共收治胃肠道类癌15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阑尾类癌6例,占40%。同期阑尾手术4886例,占同期阑尾手术012%,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阑尾类癌女性4例,男性2例,男女性别比为1∶2,年龄在18~46岁之间,平均312岁。其中以急性阑尾炎收治4例,慢性阑尾炎收治1例,行妇科手术附带切除阑尾病理报告类癌1例。位于阑尾头端4例,中段1例,基底部1例。肿瘤直径小于1cm4…  相似文献   

6.
吴定滨 《广西医学》2007,29(9):1434-1435
阑尾原发癌比较少见,年发病率约为0.12/100万,占全部肠道肿瘤的0.5%,主要有类癌、黏液腺癌、腺癌三种.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至今尚未见到术前确诊的报告,大多数的阑尾癌表现为感染症状或无症状[1],常在行其它手术切除阑尾后经病理检查确诊.我院1985年6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阑尾原发癌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足1%,多发生于胃、肠、胰腺.在这类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类癌,其发生率大约为2.5/100 000,占全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0%,根据起源的部位不同,可将类癌分为前肠(肺、支气管及直到空肠的上部胃肠道)、中肠(回肠和阑尾)和后肠(结肠和直肠).  相似文献   

8.
类癌,又叫着嗜银细胞瘤,是一种生物学特性类似恶性肿瘤的疾病,好发于消化道的胃、小肠、结脑、直肠、阑尾,以及肺和其它部位,人体约有50%的类癌发生在阑尾,阑尾类癌发病率最高,是一种特殊类型低度恶性肿瘤。外国专家威尔森收集了3718例类癌资料,其中阑尾类癌1686例,占45%。国内综合报告279例类癌,其中阑尾类癌49全例,  相似文献   

9.
阑尾恶性肿瘤在消化道肿瘤中较为罕见,它主要分类癌和腺癌两种,其中类癌占胃肠道肿瘤的0.4%,腺癌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06%。我院近10年共收治阑尾恶性肿瘤5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类癌是起源于阑尾的最常见原发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阑尾肿瘤的32%~57%[1,2]。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的监视,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results,SEER)计划报道了在1645例阑尾肿瘤中有324例恶性类癌(19.7%)和227例杯状细胞类癌(13.8%)[3]。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中阑尾类癌的检出率0.3%~0.9%,尸检报告发病率为0.009%~0.17%[1,4]。兹收集15例阑尾类癌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治疗方法和预后。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1980年6月~2001年6月共行阑尾切除术患者3451例,发现阑尾类癌15例(0.43%),女11例,男4例,年龄18~48,中位年龄35.6岁。11例患者因急腹症就诊,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急性阑尾炎;4例是在腹部其他手术过程中偶然发现阑尾病变(结肠手术、子宫肌瘤手术、子宫切除术及膀胱癌剖腹探查术各1例),且术前并无任何明显的提示阑尾病变的症状和体征。1.2病理肿块位于阑尾末端12例,体部3例。肿瘤生长在黏膜下,表面覆盖的黏膜均完好,直径0.3~2.2c...  相似文献   

11.
1895年Glazebrook报道第一例阑尾类癌,阑尾类癌临床少见,无特殊症状和体征,常在术中或术后发现,阑尾类癌罕见转移灶,阑尾类癌转移至睾丸形成肿块,极其罕见。在1930年Cope报道首例发生在睾丸的类癌,该肿瘤是由胃肠道肿瘤转移而来。原发睾丸类癌和转移来的类癌不能被病理组织学区别。笔者在1991年至2010年收治阑尾肿瘤患者中,发现1例阑尾类癌并附睾转移术后患者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该文就34年收治的消化道类癌56例进行临床研究,探讨其临床生物特性,比较不同部位类癌肿瘤大小及转移情况。结果表明:胃类癌的发病年龄高于直肠和阑尾;直肠和阑尾类癌常<2cm,而胃、食管类癌常>2cm;直肠类癌局限在粘膜下层,而胃、阑尾类癌易浸润至浆膜层;胃类癌的淋巴转移高于直肠和阑尾;不同部位消化道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不同;肿瘤的转移与肿瘤的大小、部位、表面情况、浸润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灿宏  罗杰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14(6):337-330,F003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2000年3月的12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良性肿瘤6例(阑尾管状腺瘤1例、粘液性囊腺瘤5例),恶性肿瘤6例(阑尾类癌4例、粘液性囊腺癌2例),均行手术切除。1例典型类癌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亡,随访其它患者,未见肿瘤转移和复发。结论:阑尾肿瘤少见且临床诊断困难。大部分原发性阑尾肿瘤行单纯阑尾切除术即可,阑尾腺癌、腺类癌及Φ〉2cm的典型类癌,应考虑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于Φ=1cm~2cm的类癌,其手术方式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4.
<正>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属于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肺、肠胃、胰腺,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不到1%。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可分为微瘤、类癌(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其中小细胞肺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15%~20%,大细胞肺癌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大约3%,类癌仅占1%~2%,类癌中非典型类癌仅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类癌与类癌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癌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的上皮细胞肿瘤 ,它的组织结构像癌 ,具有恶变倾向 ,但较少发生转移 ,所以称类癌。类癌可发生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及胸腺、皮肤等部位 ,此外 ,约有 10 %见于支气管、胸腺、甲状腺、卵巢、宫颈和睾丸。类癌占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 0 .4 %~ 1.8% [1] 。消化道的类癌可发生在食管到直肠消化管中的任何部位 ,Orloff[2 ] 报道以阑尾、直肠和回肠最多见 ,但谷元廷[3 ] 报道以直肠和胃发生者多见。因类癌细胞可分泌 5 羟色胺等物质 ,从而引起皮肤潮红、腹痛、腹泻、支气管痉挛和心瓣膜病变等征象 ,总称类癌综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常规切片HE染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1例阑尾GCC进行研究.结果 本例阑尾GCC为男性.镜检肿瘤主要由杯状细胞构成,内含黏液,核位于一侧,无明显异型性,以小巢或腺泡状结构排列为主,腺泡中央无腔隙,癌组织侵及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但阑尾腔表面黏膜未见侵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gA,NSE,CEA,CK均阳性,Ki67阳性率为6%.结论 阑尾GCC由散在的多潜能细胞分化而来,具有神经内分泌和黏蛋白分化特点,是阑尾类癌的一种亚型,诊断主要依靠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综合观察,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可能和肿瘤组成成分及漫润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1例原发性阑尾肿瘤,其中粘液囊肿12例,粘液腺癌4例,类癌2例,印戒细胞癌、平滑肌肉瘤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并对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断和手术原则进行讨论。提示阑尾粘液囊肿以阑尾切除术为主、部分病人宜行盲肠部分切除术。恶性肿瘤需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而类癌应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及大小决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阑尾肿瘤中黏液囊肿、类癌和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手术术式及预后的关系,总结其诊断、治疗的规律性.方法:搜集我院1970~2000年底间5 813例阑尾标本,发现阑尾肿瘤26例,其中类癌14例,平均年龄33.1岁;黏液囊肿8例,平均年龄40.6岁;腺癌4例,平均年龄55.4岁.结果:本组术前误诊24例,其中术前行B超检查16例次,均误诊.结肠钡剂造影11例次,诊断阑尾肿物,未能明确定性诊断.结论:阑尾肿瘤发病率较低,多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因此经常被误诊.单纯阑尾切除对大多数阑尾类癌是足够的治疗;恶性黏液囊肿破裂后可在腹膜上种植形成腹膜假黏液瘤,手术后容易复发;阑尾腺癌预后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但总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阑尾类癌的生物学特性、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自1984~2004年收治的26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多数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肿癌直径小于1cm16例,1~2cm9例,大于2cm1例,其中1例在首次手术中发现肝脏转移性肿瘤.20例仅行阑尾切除术,5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及肝叶部分切除术.随访的26例患者中,25例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阑尾类癌较少而且多无症状,小于1cm的阑尾类癌仅作单纯性阑尾切除即可,术中冰冻切片可指导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胃肠类类癌是-组病理形态类似恶性而其生物学行为相对趋向于良性的肿瘤,患病率约1/10万.胃肠道类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05%~0.20%,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40%~1.80%.按其起源,可分为前肠、中肠及后肠.除了源于前肠的肺、支气管、甲状腺类癌外,其余均发生于消化道,约占全部类癌的85%~90%.类癌具有潜在恶性和转移复发潜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 60岁多见,是一种生长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