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1999年-2005年7月之间的100例产后出血和100例非产后出血孕妇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剖官产和非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2.85,P〈0.001),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对危险性是非剖宫产产妇的3.99倍。手取胎盘和清宫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自娩的4.06倍和2.8倍。第三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的危险性也增加(U=1.75,P〈0.05)。人流次数越多,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对危险性越大,但经全局性H。检验和有序水平趋势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胎盘娩出方式、第三产程延长等均与产后出血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61例宫宫产术胎头娩出困难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出血的原因及剖宫产指征与剖宫产出血的关系。方法对1999年7月-2005年6月行剖宫产出血的12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例剖宫产出血病例中,宫缩乏力81例,占62.79锈;胎盘因素30例,占23.26%;切口撕裂3例,占2、33%;晚期产后出血1例,占0.78%。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出血16例,占12.40%。结论剖宫产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出血率;官缩乏力是剖官产出血的首要因素;社会因素的剖官产出血应引起社会和医务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第二产程胎头深固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时可造成新生儿窒息、产伤及子宫切口撕裂发生大出血。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发生第二产程胎头深固剖宫产胎头娩出困难56例,现就其原因及预防措施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分娩且存活的新生儿1885例。在产后30分钟内,给新生儿皮肤进行接触并吸吮母亲乳头。结果:产后5—10分钟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娩出时间在15分钟之内者占98.18%,胎盘娩出时间在15—30分钟之内者占1.82%,产后出血发生率0.27%;产后10—20分钟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在15分钟内娩出者81.63%,15—30分钟内娩出者18.37%,产后出血发生率1.02%;产后20—30分钟内早接触早吸吮,胎盘15分钟内娩出者占70.37%,15—30分钟内娩出者占29.63%,产后出血发生率2.78%,92%的母亲乳汁分泌良好,100%的新生儿均吸吮成功,且安静,舒适,皮肤红润。结论:早接触早吸吮能促使胎盘娩出,减少产后出血,使新生儿体温稳定,吸吮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叶产钳在剖宫产术中助娩胎头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选择我院600例剖宫产患者,分为手取组(徒手娩胎头)300例,直接产钳组212例,改用产钳组(徒手娩胎头失败及时应用单叶产钳助娩胎头)88例,观察3组母婴结局.结果:直接使用产钳组助娩胎头均成功,且新生儿产伤及子宫下段裂伤低于手取组;而改用产钳组中窒息率发生高于手取组及直接使用产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有很多因素,但产钳助娩胎头可降低新生儿胎头娩出困难,有利于母婴安全,能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1955例剖宫产后出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共行剖宫产术1955例,现将剖宫产产妇出血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防范和处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剖宫产作为母胎紧急状况下终止妊娠的急救措施、阴道生产之外的补救分娩方式,已经是产科非常基本的手术,也是世界范围内妇女们接受的最普遍的手术。近年,报道的欧美国家的剖宫产率在20%~30%[1-2]。而我国局部地域或医院的剖宫产率可高达60%以上。剖宫产术中术后及至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1 背景 第三产程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的阶段。胎儿娩出和脐带搏动停止后,胎盘在蜕膜海绵层从子宫上剥离下来,并从产道娩出。胎盘剥离是毛细血管出血及子宫收缩的结果。与胎盘剥离及娩出有关的出血程度取决于胎盘与子宫壁分离的速度和剥离期间及随后胎盘着床部位周围子宫肌层收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 2 7岁 ,农民 ,孕 1产 1 ,剖宫产术后严重出血 3 3 h,4次行开腹手术止血未奏效 ,血压低 ,由基层医院转入我院。患者于 1 999年 1 1月 2 0日 1 4时因“羊水过少”在某基层医院行剖宫产术 ,因出头困难 ,行“T”型向下切口 ,取出一活婴。术中子宫切口右侧裂伤 2 cm×3 cm,予缝  相似文献   

11.
目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抢救子宫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年中,6例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出血病人综合抢救措施中采用B—lynchz缝合术。结果6例均有效止血,未发生再出血,保留子宫。结论因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而引起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B—lynch缝合术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阴道分娩过程中发生的急性胎儿窘迫是紧急剖宫产术的主要原因,文章就紧急剖宫产术的定义,以及实施的时机、条件、针对具体原因的时限予以阐述。帮助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应对阴道分娩突发紧急事件,严格掌握紧急剖宫产的指征,以安全和质量为核心,保障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南京市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情况分析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Hu 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2):731-733
目的了解南京市妇女剖宫产术后24 h内的失血量及出血情况.方法对南京市城、郊、县的一、二、三级医院,按东、西、南、北、中的地理位置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各调查单位按连续病案号的方法纳入观察对象.出血量测量方法为容积法+称重法+面积法.结果抽样的4 171例产妇中,1 125例为剖宫产分娩,其剖宫产指征依次为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剖宫产指征不明确者占10.4%.剖宫产术产后出血量中位数为520 ml,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3 046例)的397 ml(P<0.01).若以出血量≥500 ml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则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率高达53.7%,无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第80百分位数产后出血量为678 ml;若以出血量≥700 ml为诊断标准,则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9.8%.结论 (1)剖宫产术本身就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为母亲健康,应努力降低剖宫产率;(2)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以出血量≥700 ml为宜.  相似文献   

14.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术202例(第二产程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810例(对照组)作对照,比较两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出血发生率和出血原因.结果第二产程组的术中出血量(368±261 ml)和出血发生率(1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第二产程组的术中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48.5%)、子宫切口裂伤(33.3%)、胎盘因素(18.2%),第二产程组发生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是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产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量及影响因素,阐明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性,提出目前降低产后出血率的根本有效措施。方法:回顾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9201例产妇,对其中222例产后出血(剖宫产102例、阴道分娩12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我院近3年产后出血率2.41%,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率4.18%,平均出血量(1055.2±794)ml,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1.77%,平均出血量(701.5±38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剖宫产或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均是宫缩乏力(75.49%;61.67%),胎盘因素上升为第二原因(20.59%;24.17%),两组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3)产后出血中剖宫产手术指征以产程延长/停滞最常见,其次为胎儿宫内窘迫,但前置胎盘的产后出血量最多,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出血量大,应降低剖宫产率。(2)即使有指征剖宫产,应重视其高危因素,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贺晶(主持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随着剖宫产手术的日渐普及和剖宫产率的节节攀升,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越来越引起妇产科医生的关注,其治疗棘手,危害很大.今天我们讨论东阳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总结其诊治过程的成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现先请主治医生介绍病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NO及NOS与产后出血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无妊娠合并症及胎盘因素的61例妊娠足月未临产,因臀位、胎儿偏大、骨盆等因素而行剖宫产的孕妇,进行术前及术后半小时血清NO及NOS含量的测定,并测量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产后出血组术前及术后NO、NOS含量较非产后出血组明显增高,差异极显著(P<0.001)。且术前、术后血清NO及NOS含量与产后出血量呈正相关,差异极显著(P均<0.01)。结论:测定血清NO及NOS含量,可预测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正确选择剖宫产时机。  相似文献   

18.
对剖宫产术的思考   总被引:393,自引:1,他引:393  
剖宫产是一种产科手术 ,早在四个世纪以前就因为他的神秘和惊人的死亡率成为外科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到 2 1世纪又因他的“普通”及惊人的使用率而再次成为产科领域的热门话题。没有一个外科手术比他更能牵动如此广泛的关注 ,生育是人类繁衍的根本之路 ,已受到整个医学界及社会的重视。1 剖宫产术的发展史是产科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关于剖宫产的起源还有许多不同说法 ,所以至今仍不清楚是何时何地开始第一次施行这种手术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公元前 8世纪罗马法律规定死于妊娠晚期的妇女要开腹取出胎儿 ,可能是在死亡的孕妇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钙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于切皮前10-15min静滴液中加入10%葡萄糖酸钙10ml,对照组不用药。结果:研究组术中、术毕阴道积血量及术后2h累计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晚期剖宫产术前静滴葡萄糖酸钙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段剖开直视下止血法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段顽固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因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段顽固性出血,行宫颈段剖开直视下止血的23例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均于术后出血停止,无一例中转行子宫切除术,无一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术后恢复良好,3~6月左右月经复潮。结论:对前置胎盘宫产术中宫颈段顽固性出血,采用子宫下段剖开直视下止血效果好,既挽救了生命,又能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