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区应用对种植体骨再结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4只成年杂种犬,全麻下拔除双侧第一、二、三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24颗,植入12周确定骨结合后,丝线栓结法建立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模型。随机进行分组治疗。(1)空白组(6颗种植体):单纯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区不填入任何材料;(2)实验组(9颗种植体):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区填入骨粉+生物膜+局部注射辛伐他汀(3.0 mg/kg·d);(3)对照组(9颗种植体):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骨缺损周围填入骨粉+生物膜+局部注射等量空白溶剂。3组术后龈缘内均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2周(1次/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局部注射5 d(1次/d)。术后16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缺损区重建骨量测量、电镜观测。结果    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实验组骨重建区骨密度较对照组高,实验组骨重建区骨再结合强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可促进骨生长。  相似文献   

2.
种植体周围炎导致骨缺损的再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种植体周围炎症所致骨缺损的治疗方法,从组织学角度评价治疗后种植体周围骨再生和再结合情况。方法Beagle犬5条,双侧下颌植入标准型Br nemark种植体30颗,建立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模型,随机分组进行治疗(1)单纯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2)植入不可吸收生物膜;(3)生物膜 骨粉植入;(4)生物膜 生物活性玻璃植入。采用X线和手术直接测量以及荧光标记组织切片和不脱钙硬组织切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量。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作方差分析。结果直观测量种植体周围骨量、X线测量骨接触水平、组织学测量矿化沉积率,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粉植入组,种植体周围能形成较多的新生骨。结论炎症导致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可通过治疗手段达到缺损骨的再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即刻种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并观察牙髓干细胞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再生能力。方法:将实验兔分为2组,分别拔除兔双侧下颌前牙,并在拔牙窝颊侧建立2 mm ×3 mm大小骨缺损区,即刻植入种植体。对照组植入Bio-oss骨粉,实验组植入Bio-oss骨粉与牙髓干细胞( 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通过扫描电镜和HE染色观察评价植入后4周种植体-骨结合状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见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可见编织骨及骨小梁形成,种植体与牙槽窝间隙基本消失且与龈方间隙减小,周围松质骨密度增高。实验组HE染色切片见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牙槽骨部分胞质呈空泡状,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分布于骨小梁上,骨小梁致密且排列规则。结论:建立的兔下颌骨前牙区即刻种植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动物实验模型,可为即刻种植方向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辛伐他汀对大鼠胫骨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作为激活物对骨生成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制备大鼠胫骨骨缺损模型填入Bio-oss骨粉,同时给予口服辛伐他汀(实验组),并设立空白组、对照组(骨缺损单纯填入Bio-oss骨粉),于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大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观测骨增量变化。结果:空白组无法形成正常骨愈合;实验组在骨量形成和新骨改建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有促进新骨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5.
骨诱导活性材料修复犬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将每只犬的两侧实验牙位随机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拔牙后3个月植入种植体,建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植入OAM,对照组植入磷酸三钙.于植入后第8、16周分别处死2只动物,进行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测量骨密度.能谱分析种植体一新骨界面Ca2+含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8周时,实验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区段性骨结合,对照组种植体边缘为纤维性界面.实验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种植体一新骨界面Caz+含量(22.16±3.33)显著高于对照组(3.13±2.44)(P<0.05).16周时,实验组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整合,对照组为纤维性结合.实验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实验组种植体一新骨界面Ca2+含量(42.23±6.20)显著高于对照组(10.40±3.12)(P<0.05).结论:OAM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并促进种植体一骨界面形成较完善的骨整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甲状旁腺激素(1-34) [parathyroid hormone(1-34),PTH(1-34)]联合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骨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在8只杂种犬的两侧胫骨各制备两个种植窝,于种植窝的一侧骨壁创造骨缺损.将种植体植入种植窝,CHA植入骨缺损处.术后将8只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只.实验组每周连续3d背部皮下注射40 μg/kg PTH(1-34)溶液,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和8周两组各处死2只动物获取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4、8周实验组骨缺损处的密度影均高于对照组,种植体与骨接触的界面间未见低密度透射影像;实验组种植体最大拔出力值(199.8、411.5 N)均显著高于同期的对照组(100.1、184.5 N),P<0.05;拔出力值实验组术后4周与对照组术后8周接近.术后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新生骨小梁较对照组稍粗,连续性较好;种植体表面与新生骨直接接触.术后8周实验组新生骨较对照组致密;种植体表面与新生骨接触较对照组广泛.结论 PTH(1-34)联合CHA可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再生修复,使种植体与骨愈合周期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植骨与否对骨结合的影响,建立一种符合即刻种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特点的动物模型。方法:以成年Beagl e犬为实验动物,拔除犬双侧下颌P2、P3、P4牙。于远中根拔牙窝的远中距牙根间隔5-6mm处预备种植窝,即刻植入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保证沿下颌骨长轴向骨缺损范围达3-4mm。骨缺损区不植入骨粉,直接用胶原膜覆盖为实验组。骨缺损区植入骨粉并覆盖胶原膜为对照组。于术后3个月末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X线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缺损处到3个月时均被新生骨充填。组织切片染色镜下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缺损处可见大量骨细胞,骨改建基本完成。结论:种植体与拔牙窝内壁之间的3-4mm范围骨间隙即使不植骨,也会有新骨生成、并且可以与种植体表面发生骨结合。成功构建了与临床即刻种植骨缺损相似,并可作为研究即刻种植骨界面骨性结合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作为激活物对大鼠胫骨骨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实验组用辛伐他汀与Bio-Oss骨粉复合物填入大鼠胫骨骨缺损模型,对照组骨缺损单纯填入Bio-Oss骨粉,空白组骨缺损部位不放入骨粉。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大鼠,定性、定量分析,观测骨增量变化和骨缺损修复进程。结果空白组无法正常愈合;实验组在新骨生成和改建速度上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有促进新骨生成作用,加速了骨缺损修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富血小板血浆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PRP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每只犬一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及其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作为实验牙位。3个月后拔牙处植入种植体,每只犬共植入3颗种植体,第一、二前磨牙牙位植入1颗种植体为对照组,对侧第四前磨牙牙位植入1颗种植体为实验A组,同侧第四前磨牙牙位植入1颗种植体为实验B组。种植术中同期制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并植入相应骨移植材料:A组植入PRP/OAM;B组植入PRP/磷酸三钙;对照组植入磷酸三钙。种植术后8、16周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密度,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8周时,实验A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区段性骨结合;实验B组种植体边缘可见新骨形成,但量较少;对照组种植体边缘为纤维性界面。8周时骨密度测量,各组间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周时,实验A组可见哈佛系统,实验A、B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整合;对照组仅为纤维性结合。16周时骨密度测量,两实验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PRP及PRP/OAM可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0.
富血小板血浆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旺  周子敬  刘维贤 《口腔医学》2009,29(6):295-297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能力。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单侧下颌1、2、4前磨牙作为实验牙位。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其周围制备骨缺损并植入相应骨移植材料:实验组植入PRP/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TCP);对照组植入TCP。8、16周分别处死动物2只,进行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观察新骨形成和种植体-新骨界面情况,能谱分析种植体-新骨界面Ca含量。结果8周及16周通过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实验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种植体-新骨界面C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RP/TCP作为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骨移植材料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自体骨夹层法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48例患者共82颗种植体,植入的种植体唇侧骨壁缺损,其余三个骨壁都存在,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混合法,22例患者39颗种植体,自体骨粉与Bio-Oss骨粉按1:1比例混合修复骨缺损部位。另一组为夹层法,26例患者43颗种植体,局部微量刮取自体骨粉涂于暴露的种植体表面,再覆盖Bio-Oss骨粉,再覆盖生物膜。植入6个月后行上部修复。修复后追踪时间平均24个月。根据临床、X线检查和患者主诉评价修复效果。结果:两组均无种植体脱落,存留率1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龈袋深度、出血指数、年累计骨吸收量及X线检查均无明显不同。结论:对于骨缺损的病例,采用自体骨夹层法可以应用于临床。近期效果良好,长期效果有待追踪。  相似文献   

12.
黄崇上  朱慧勇 《口腔医学》2021,41(12):1062-1067
目的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有辛伐他汀的PCL-Gt/PCL膜修复兔颅骨缺损,观察PCL-Gt/PCL-辛伐他汀膜修复兔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制备PCL-Gt/PCL-辛伐他汀膜,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态,检测辛伐他汀缓释量。选取1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制备兔颅骨临界骨缺损模型。空白组缺损区不放置生物膜,阴性对照组缺损区植入PCL-Gt/PCL膜,实验组缺损区植入PCL-Gt/PCL-辛伐他汀膜。分别于术后4、12周处死各组动物,行Micro-CT、HE染色等检测。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提示所获得的PCL-Gt/PCL-辛伐他汀电纺膜呈多层纤维交错结构,不同组织面具有不同的孔径,所载的辛伐他汀能够稳定、缓慢释放长达28天。Micro-CT检测及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骨形成及骨缺损愈合情况显著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结论:实验表明PCL-Gt/PCL-辛伐他汀膜具有明显的促进成骨能力,防止纤维细胞长入缺损区,可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提高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刮取局部临近自体骨碎末应用夹层法覆盖种植体表面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种植骨缺损区周围刮取部分皮质骨及松质骨,均匀铺在种植体表面,再放置Bio-Oss骨粉及Bio-Gide膜.结果:覆盖种植体表面的自体骨碎末外加Bio-Oss骨粉恢复了一定的骨缺损,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6~9个月行烤瓷冠修复,形态和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在植入区附近刮取粉末状骨可以与种植体形成良好的骨结合,又恢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促进犬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能力。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作为实验牙位。3个月后,待拔牙窝内骨组织基本成熟后植入种植体,其周围制备骨缺损(外侧壁制备深4 mm,颊舌及近远中向各1 mm的环行骨缺损)并植入骨移植材料;随机选取实验动物的左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CGF与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TCP)的混合物;对照组植入TCP。8、16周后分别处死动物2只,进行X线、组织学观察,能谱分析种植体-新骨界面钙含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周及16周时,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种植体-新骨界面钙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CGF能够促进犬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缩短骨整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PRP(富含血小板血浆)配合骨粉促进骨生长及种植体-骨结合,解决上颌磨牙缺损且牙槽嵴高度或厚度不足的问题。方法取38例患者76颗种植体,术中将Bio-oss骨粉和PRP混合物充填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通过术后424周口腔曲面断层X线片,评价PRP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424周口腔曲面断层X线片,评价PRP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424周观察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质量的新骨形成,38例病患种植体无一脱落,跟踪调查种植体3年内存活率达到100%。结论 PRP(富含血小板血浆)配合骨粉可以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促进种植体骨结合,缩短种植体骨结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口腔医学》2013,(4):225-228
目的探究上颌窦提升术并发黏膜穿孔时,生物膜应用与否的相关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3只,选取6个种植位点。随机分2组:对照组:建立上颌窦窦底黏膜穿通模型,黏膜穿孔直径为5 mm,同期植入种植体,植入自体骨+人工骨粉(羟基磷灰石)。实验组:模型建立同对照组,于窦底黏膜穿孔处与种植体之间覆盖生物胶原膜。术后1、3个月分别拍摄CT片。3个月后,处死动物获取标本,观察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窦底黏膜愈合情况、以及种植体突入上颌窦腔内长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有1颗种植体发生脱落,上颌窦腔内见有大量脓液溢出,其余5颗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3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种植体顶端暴露长度均增加,2组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窦窦底黏膜肉眼观察下愈合良好,HE染色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窦底黏膜黏膜下层增厚,黏膜上皮纤毛细胞脱落。结论本实验中,上颌窦提升并发窦底黏膜穿孔应用生物膜对于骨粉的保存和转化没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鼠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淑贤  王强  程政  景娟  王敏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4):292-293,I024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对鼠牙槽骨缺损修复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 2 0只实验小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两组动物 1| 1牙间牙槽骨人工制备 2mm× 2 5mm骨缺损区 ,实验组骨缺损区填入浸有TGF β1溶液的明胶海绵块 ,对照组只填入明胶海绵块。术后 1、2周及 1、3个月分别处死动物 ,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①实验组 :术后 1周 ,骨缺损区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可见牙槽骨变性坏死 ;术后 2周 ,炎性渗出明显吸收 ,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长活跃 ,可见骨样组织和少量骨组织 ;术后 1~ 3个月 ,新生骨组织范围扩大 ,钙化程度加强。②对照组 :术后 1周 ,骨缺损区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术后 2周 ,炎性渗出吸收 ,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生长活跃 ;术后 1个月 ,骨缺损区周围有成骨细胞 ;术后 3个月 ,骨缺损边缘有少量新骨沉积。结论 TGF β1可诱导牙槽骨再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利用植入钻孔时骨收集器收集的骨碎末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5只家犬双侧下颌骨为实验对象,拔除双侧各3颗前磨牙3月后,行种植术,每侧植入4颗种植钉。种植时人为造成种植体颊侧2mm×2mm大小骨缺损,在同体同侧的4个骨缺损中的3个,分别植入自体骨屑、Bio-Oss骨粉、二者1∶1混合骨末,剩余1处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对照。9周后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植入的自体骨碎屑修复了一定的骨缺损,自体骨混合Bio-Oss组骨缺损恢复最佳。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植入钻孔时收集的自体骨碎屑对于修复种植体周围少量的骨缺损,是完全可行的。当供骨量不足时,自体骨碎末可以混合适当的Bio-Oss颗粒植入,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合适的适应征进行微创拔牙后行即刻种植术,观察人工珊瑚颗粒、海奥生物膜行GBR技术,应用于前牙区即刻种植成骨效果.方法:25例前牙冠根折伴骨吸收患者进行即刻种植手术.微创拔除残根,牙槽窝嵴周少量骨缺损或伴唇侧骨壁洞穿,常规预备后植入种植体,种植体与牙槽窝骨壁间隙内、骨缺损处植入人工珊瑚颗粒(天博骨粉),盖海奥口腔修复膜,种植体均为潜入式愈合,二期手术后常规修复.观察二期手术及修复后6月或1年植骨区外形及牙龈状况.结果:二期手术时牙槽嵴成骨明显,包绕种植体颈周,二期手术修复后6月或1年牙槽外形均较植骨前丰满,牙龈质地、色泽良好.结论:珊瑚骨粉颗粒联合海奥生物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修复少量骨缺损,成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前臂全厚皮片结合骨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行重建下颌的功能恢复.方法:下颌骨部分切除同期髂骨重建患者1例,术后6个月检查瘢痕组织严重,X片示重建下颌骨愈合良好,前牙区成V型骨缺损.术中植入4颗Tiunite种植体,植Rio-oss块状骨、骨粉与自体骨混合物于骨缺损区,同期于前臂内侧切8cm*5cm全厚皮片修复瘢痕粘膜,术后10个月行义齿修复.随访观察.结果:皮片移植成功,种植体与移植骨结合良好.修复后咬合恢复正常,咀嚼功能良好,患者满意.术后随访4年,成釉细胞瘤未复发,种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结论:全厚皮片结合骨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可作为下颌重建伴瘢痕严重患者修复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