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治疗方法:基本方法:元胡、没药、蒲黄(包煎)、香附各15g,五灵脂、当归各10g,川芎、小茴香各6g,肉桂3g,细辛1~4.5g,生姜适量。月经量多有血块者加枳壳12g,益母草30g;月经量少者加炒红花、川牛膝各12g;子宫发育不良者加菟丝子30g,杜仲、续断各15g,桑寄生30g;盆腔炎者加红藤、败酱草各30g;卵巢囊肿加三棱、莪术各10g,生牡蛎30g(先煎),泽泻15g;子宫肌瘤者穿山甲15g,地鳖虫10g,经后腹痛加艾叶12g,党参30g。于经前6d开始,每日1剂,连服4~6d。  相似文献   

2.
滋阴固冲汤治疗放环后月经异常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Yong柱 《河北中医》1998,20(6):344-344
1995—01~12笔者应用自拟滋阴固冲汤治疗放环后月经异常36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24~30岁22例,31~40岁8例,41~50岁6例.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3年.临床表现:放环前月经正常,放环后,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有周期紊乱、经期腹痛.2 治疗方法滋阴固冲汤基本方:生地黄12g,炙龟版20g,炒白芍药15g,枸杞子12g,墨旱莲10g,女贞子10g,熟大黄炭3g,大蓟、小蓟各12g,牡丹皮10g,生甘草5g.辨证加减:血热加黄芩、黄柏;夹瘀加黄柏炭、参三七、茜草炭;肾虚加鹿角胶、炒杜仲;出血多加仙鹤草、侧柏炭;下焦湿热加败酱草、贯众炭.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方法:板蓝根、大青叶各10~30g,二花、连翘、蒲公英各10~20g,葛根6~12g,柴胡、黄芩各8~10g,姜蚕4~6g。热邪偏盛者加石膏30~60g,知母10~15g;咽喉肿痛者加山豆根6~15g,枯梗3~6g;颉下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10~15g,皂刺6~10g,土贝母3~6g;呕吐加竹茹10g;腹痛加白芍9~15g,甘草4~6g;睾丸肿痛加橘核、荔核、川楝子各10~15g。煎服法,每剂药煎2次混合后1d分3~6次服,3岁以下小儿或者呕吐者,可少量多次频服。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笔者自1996年~1998年采用自拟四炭止血汤治疗本病4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1~57岁;已婚39例,未婚9例。均有典型临床表现,并排除了全身性及生殖器官其它疾病所致的子宫出血。治疗方法四炭止血汤:生地炭15g、黄芪30g、地榆炭20g、贯仲炭15g、川断炭10g、当归10g、柴胡10g、旱莲草30g、仙鹤草15g、白芍10g。血热者重用生地炭,加炒栀子10g、黄芩炭15g;肾虚者加炒杜仲15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脾虚者加白术10g、山药10g;血瘀者加泽兰10g、桃仁10g、三七末6g冲服;…  相似文献   

5.
1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为1994年以来的门诊病例,其中青春期妇女8例,育龄期妇女17例,更年期妇女7例;出血时间:15天~30天23例,1月以上~2月6例,2月以上3例。2治疗方法调经固冲汤组成:乌贼骨30g,当归15g,炒白芍15g,旱莲草12g,茜草15g,艾叶炭12g,小蓟30g,蒲黄炭15g,血余炭10g,阿胶20g,炙甘草6g。加减:血热者加生地、仙鹤草;血瘀者加三七、益母草;脾肾阳虚者加巴戟天、炮姜;肝肾阳虚者加女贞子、山萸肉;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升麻。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3治疗结果治愈(控制阴道流血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之经期、经量正…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经验方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4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43例患慢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在25~56岁,平均年龄35.5岁;病程1~5年15例,6~10年23例,10年以上者5例。最长病程12年。本组病例均系门诊病人,均有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便前腹部隐痛、便溏薄不成形或带些粘液脓血便、或兼见里急后重等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经钡剂灌肠、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和肠黏膜病理检查提示有慢性结肠炎病变或伴有溃疡形成。并经肠分泌物涂片镜检排除溶组织阿米巴及其它病原体。2治疗方法:基础方:补骨脂10g、吴茱萸10g、五味子10g、煨肉寇10g、炒白术15g、茯苓30g、制附子5~10g、干姜10g、广木香10g、炒枳壳10~15g、黄连6g、党参15~20g、(或人参5~10g)、杭白芍20~30g、赤石脂15g(打碎)。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14d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大便带血者,去干姜、附片,加黄柏炭、地榆炭、槐花炭、防风;大便带有脓样的粘液者,去干姜、枳壳、加苍术、炒黄柏、苡米;大便带少量脓血反复不愈者,去干姜、党参、附...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自拟地锦固崩汤治疗崩漏38例,疗效显著,现介绍于下。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年龄在14~20岁者13例,21~45岁者16例,46岁以上者9例。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17例,1 ~6个月者13例,6 ~24个月者8例。出血病种属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者11例,生育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者14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者6例,子宫肌瘤3例,产后及引产后各2例。2 治疗方法地锦固崩汤组成:地锦草、炙黄芪、益母草、马齿苋各30g,贯众炭、棕榈炭各15g。偏于阳虚者,加炮姜、炒艾叶;阴虚者,加旱莲草、生地炭;血虚者,加阿胶珠、炒白芍;血热者,加水牛角、炒栀子;血瘀者,加茜草、…  相似文献   

8.
<正> 治疗方药:女贞子、五倍子、土茯苓各15g,旱莲草、马齿苋、炒贯众各30g,炒蒲黄、益母草各10g。兼气虚者加黄芪15~30g,升麻6g;湿热甚者加败酱草15g,苡仁30g,瘀甚者加红花6g;气滞者加香附、川楝各10g。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凉血化淤法为主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中,11~15岁38例,16~20岁12例;病程3个月以内5例,3~12个月15例,12~24个月30例.全部病例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多数为月经前有短时间闭经,继之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月经频发,周期短;月经不规则,少量淋漓不净或时多时少时出时止,失去规律.均经生殖器官及全身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因失血过多常伴贫血. 2 治疗方法 出血期以止血为治疗原则,自拟凉血化淤固冲汤加减.生地炭、地骨皮、茜草炭各10g,地榆炭、仙鹤草、旱莲草、益母草各15g,香附6g.出血量多如崩或出血日久伴神疲头晕血虚气弱者加生黄芪30~60g,太子参15g;经色紫黑有大血块或兼有腹痛者加失笑散(包)10g,三七粉(另吞)3g;量少淋漓不尽加阿胶珠、陈棕炭各10g,炙乌贼骨15g;纳差便溏者加砂仁5g,木香6g,神曲10g.水煎分服,每日1剂,出血过多时日服2剂.血止后口服浓缩六味地黄丸8丸,每日3次,连服10~15天;贫血症状严重者,适当给予铁剂或输血.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们用自拟补肾活血清利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81例 ,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1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中 ,男 39例 ,女 4 2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6 3岁 ,平均 38岁 ;病程最短 1.5年 ,最长 16年 ,平均 6 .7年。2 治疗方法补肾活血清利方组成 :生黄芪、石苇、玉米须、赤小豆各 30 g,党参、川芎各 2 0 g,杜仲 12 g,冬虫夏草、炮山甲各 10 g,北细辛 3g,丹参 15g。水煎服 ,1日 1剂。另服生大黄粉装空心胶囊 ,1日 1粒 ,每粒约含 0 .3g。偏阳虚者加淫羊藿 10 g,肉桂 5g;偏阴虚者加制女贞子2 0 g,炒生地 12 g。 6 0天为 1疗程。3…  相似文献   

11.
1996年以来 ,对闭经以血瘀辨证为主 ,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32例病人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32例病人中 ,35~ 40岁 18例 ,30~ 35岁 12例 ,30岁以下 2例 ,均已婚 ,病程长者达 1年 ,短者 3个月 ,已服中西药者 2 2例 ,余者未治。治疗方法 血府逐瘀汤方 :桃仁、红花、川芎、桔梗、枳壳各 10 g,当归、生地黄、牛膝、赤芍各 12 g,柴胡 6 g,甘草 3 g。加减 :气血亏虚者去柴胡、枳壳 ,加黄芪 2 0 g、白术 12 g、茯苓15 g;阴虚内热者加麦冬 12 g、知母 10 g、地骨皮 10 g、白芍12 g;痰湿偏盛者加陈皮、半夏、苍术各 10 g。日 1剂 ,水煎分2次服。…  相似文献   

12.
<正> 治疗方药:僵蚕、全蝎、川芎、白芷各30g,蜈蚣20条。将上药置锅内炒微黄,共研细未,分为60包,每次1包,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亦可随证加减:肝气郁滞者加柴胡、枳壳、郁金各12g;肝阳上亢者加生石决明30g,生赭石、天麻各10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茯苓各20g,山药12g;外邪留滞风寒者加细辛3g,荆芥12g,羌活10g,风热者加菊花15g,桑叶、防风各10g;风湿者加蔓荆子12g,藁本、厚朴各15g;肾精不足者加熟地30g,山药15g,茯苓20g;外伤跌仆者加红花15g,当归12g,菖蒲  相似文献   

13.
<正>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蒲黄、旱莲草各24g,丹皮、丹参各12g荆芥炭、川芎各10g,郁金、生地各10g。加减法:肝经郁热者,加栀子炭15g,黄芩炭12g,夏枯草10g;肝阳上亢者加,加天麻10g,益母草30g,白蒺藜12g(后下),石决明24g;气不摄血者合归脾汤同用;肝肾不足者与六味地黄汤同用;气滞血瘀者,加香附10g,郁金15g,阴虚火旺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运用保阴煎合失笑散加减治疗上环后子宫出血11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43岁;上环时间最短者10天,最长者12年。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正常,B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并示环位正常,妇检排除宫颈及阴道活动性出血。2 治疗方法方用保阴煎合失笑散加减:生地、熟地、白芍、川断、五灵脂、炒蒲黄各12g,黄芩、黄柏各10g,山药15g,仙鹤草20g。偏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偏血虚者加烊阿胶;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偏血瘀者加桃仁、茜草炭等。1剂/d,水煎,早晚各1次…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疗方药:代赭石(打)30~60g,地龙、磁石(打)各15~30g,炙麻黄15~12g,僵蚕15g,杏仁、苦参各9g,百部、款冬花、远志各12g,甘草6g,橘络10g,诃子3~6g,水煎服,重者早晚各1剂。属寒者加干姜、细辛;属热者加公英、黄芩;痰多者去诃子,加葶苈子、瓜蒌;属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乌梅;有表症者加荆防;便秘者加大黄。48h为1疗程(服药2~4剂)。  相似文献   

16.
自1975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习惯性流产11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11例中流产胎次均在3次以上。流产3次者8例,4次者2例,5次者1例;年龄在21~25岁4例,26~30岁者4例,31岁以上者3例:偏气虚者2例,偏肾阳虚者7例,偏血热者2例。治疗方法菟丝子15~20g,桑寄生10g,川续断10g,阿胶10g(烊化),黄芪15g,熟地黄10g,山药15g,台党参15g,白术10g,枸杞子12g,砂仁10g,甘草3g。偏气虚者重用黄芪至30g,加茯苓10g,偏肾阳虚者,重用菟丝子至30g;血热者加黄芩10g;改熟地黄为生地黄10~20g;便秘者加肉苁蓉10g;小便频数者加桑螵蛸10g;身背恶寒者加紫苏叶或苏梗10g;呕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伴发的肢体麻木是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西医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维生素类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不甚满意.笔者运用滋阴活血,熄风通络中药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病人均经血、尿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病史1~3年15例,4~5年12例,6年以上者5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40~65岁,平均52岁;出现肢体麻木2日~6个月.2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地黄15g,生山药20g,天门冬、麦门冬各15g,天花粉10g,生黄芪10g,红花10g,赤芍药10g,当归10g,丹参20g,鸡血藤30g,地龙10g,豨莶草15g,天麻15g.兼有痰浊者加白僵蚕10g,瓜篓15g;兼有火邪者加生石膏20g,葛根15g;伴有眩晕者加菊花30g,石决明30g;有烘热感者加白薇10g,地骨皮10g,龟版15g.水煎服,日1剂.水煎3次,混合后分2次口服,15日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药:旋覆花、枳实各15g,代赭石30g,半夏、党参各10g,厚朴12g,炙草9g,生姜3片。出血重者加小蓟,侧柏炭;大便硬结者加大黄、二丑;兼阴虚者加太子参,知母。每日1剂,水煎至300ml,少量多次频服。 治疗结果:服药1~2剂呃逆止为显效,共16例;服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7年3月~2003年10月,应用《景岳全书》之举元煎加味治疗崩漏出血期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16岁,最大48岁;流血时间最短11d,最长3个月,全部病例均为经血非时而下或淋漓不净,经妇科检查、B超、诊断性刮宫排除器质性病变者。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黄芪30g,党参30g,焦白术15g,炙升麻6g,炙甘草6g,马齿苋30g,益母草30g,仙鹤草15g,生蒲黄12g,炒荆芥穗12g,龙骨30g,牡蛎30g。阴虚内热者加女贞子30g,旱莲草15g,原党参易为太子参30g;实热者加小蓟炭12g,生地炭15g,茜草12g;肾虚者加川断15g,杜仲12g;血瘀者加五灵脂12…  相似文献   

20.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子宫肌瘤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其中2例为住院病人,16例为门诊病人。3例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伴有盆腔炎,5例伴有宫颈炎,2例伴有宫颈糜烂。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41岁;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3年。 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药用桂枝、三棱、莪术各10g,茯苓20g,炒桃仁、夏枯草各15g,黄芪、赤芍各12g,丹皮9g,炙鳖甲、蛇舌草、牡蛎各30g,灵仙40g,川芎6g。加减法;气血亏虚者加党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