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前牙深覆盖是指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超过3mm。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小,或二者兼有。深覆[牙合]则是由于上下牙弓和(或)上、下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所致,临床表现为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牙冠唇面1/3以上。  相似文献   

2.
改良Biteplate平导与固定正畸联合矫治重度深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覆He是一种常见的错He畸形,尤其常见于安氏Ⅱ类错He畸形中。该类错He指上切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长度1/3以上,重度深覆He则指上切牙切缘盖过下切牙牙冠2/3以上,甚至咬在下切牙唇侧龈组织上或是下前牙咬在上前牙腭侧龈组织或硬腭黏膜上。由于重度深覆He患者下颌后牙通常萌出不足和舌倾严重,往往不能放置后牙带环,托槽粘接困  相似文献   

3.
上颌前牙龈下牙折桩核舌侧帽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前牙冠折经根管治疗后大多数能保留牙根.对龈上牙折的修复,只要冠边缘能覆盖2mm以上正常牙体组织,一般均能达到较好的抗折效果.龈下牙折由于牙体缺损至龈下,抗折力降低,易出现根纵折.上颌前牙龈下牙折常见是唇侧牙体缺损至龈下.本文对上颌前牙唇侧龈下牙折桩核设计舌侧帽状结构,以增加抗折强度.现介绍如下:方法常规根管治疗和预备,尽量保存舌侧牙体组织,环绕舌侧壁牙体制备与根管方向一致的轴壁,保证轴壁有一定厚度,轴壁高度2mm即可,以兔磨除过多牙体组织,并留下2mm左右牙体作为冠的舌侧颈缘覆盖部位.轴壁与舌侧壁牙体的交界处形成直角肩台,宽度0.3-0.5mm.制作桩核蜡型,要包住舌侧轴壁,边缘与舌侧牙体移行.下文暂称为舌侧帽.蜡型包埋、铸造,打磨后粘固,备牙,用压龈线推开游离龈,取模,金属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丝桩核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及下颌前牙残根、残冠的保存与修复需兼顾功能与美观两个方面。作者自 1997年以来采用不锈钢丝桩核修复技术对上、下颌前牙进行修复 ,并对 1997— 2 0 0 0年间所修复的 188个患牙进行追踪观察 ,现报道如下。1 适应证和方法1.1 适应证牙冠大部分或全部缺损 ,牙根稳固者 ;牙根面缺损涉及龈下不超过 1.5mm ,X线片示牙根有足够长度。1.2 方法所有患牙在行桩冠修复前必需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充填。残冠较长者可用细裂钻从唇面及舌面做部分切除 ,并制备成唇、舌两个斜面 ,两斜面相交成近、远中嵴 ,以增加黏结面积。根管制备的长度应达根…  相似文献   

5.
《口腔医学》2014,(2):95-101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2分类病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38岁,平均21.0岁。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牵引上牙列整体向后移动,压低上前牙,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牙齿、颌骨及软组织变化。结果上颌中切牙矢状向牙冠基本保持不动,牙根平均远中移动3.63 mm,平均倾斜比率为6050%,牙冠压低4.60 mm。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25 mm,牙根远中移动3.65 mm,平均倾斜比率为112.3%,牙冠压低2.90 mm。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11 mm,牙根远中移动3.21 mm,平均倾斜比率为103.2%,牙冠压低1.17 mm。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3.22 mm,牙根平均远中移动3.15 mm,平均倾斜比率为97.8%,压低0.69 mm。结论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使上颌牙列整体后移、压低上前牙并改建上颌前牙区齿槽骨形态,是非拔牙矫正安氏Ⅱ类内倾型深覆牙合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遇到一上前牙,经冠内漂白、根管治疗后对正晴力无反应的病案。病人洪×,男性,24岁,面部对称,开唇露齿,上颌前突,远中始,锁,十二轻度外翻,前牙深夜始Ⅲ°,深覆盖9mm,下前牙咬至上前牙牙龈。诊断:安氏Ⅱ类错,上颌前突,建议正畸治疗。曾因牙冠变色,用30%的双氧水漂白三次(每天一次),后行根充治疗。设计方案:拔除,内收压低上前牙。采用直丝弓托槽,开始用0.41mm的镍钛丝结扎固定,螺簧牵引,拉远移,远移0.3mm,无任何改变,换0.41mm圆丝标准弓结扎。继续牵引,一个月后各远移0.8mm,等的缺失,最终只得依靠正…  相似文献   

7.
前牙缺损的3种修复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 10年来前牙缺损的 3种修复方法进行比较。共 319例 ,378个牙 ,男 183例 2 2 3牙 ,女 136例 15 5牙 ,年龄 16~ 5 8岁。牙冠最长为龈上 3.2mm ,最短为龈下 3mm ,龋齿所致149牙 ,外伤所致 2 2 9牙。上、下颌中切牙分别为 16 9和 48个 ;上、下颌侧切牙分别为 93和 43个 ;上颌尖牙 2 5个。本组 3种修复方法第 1组 :预成桩冠。该方法要求牙冠至少应在龈上2mm ,将唇、舌两面制备成双凹面 ,扩根管、放成品桩 ,取印模 ,用热凝树脂制备桩冠 ,试戴粘结。第 2组 :桩钉 光固化树脂修复。将牙冠打磨粗糙 ,扩根管 ,选桩钉 ,如果根管较粗可用成品…  相似文献   

8.
牙根牵引联合龈切治疗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牙根牵引联合龈切、树脂冠修复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患牙根管治疗后,应用牙根牵引方法使牙根延伸2~4 mm不等,平均3.125 mm,再联合患牙舌侧牙龈切除2 mm和树脂冠修复,治疗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病例16例,16颗患牙。结果 2年后临床检查树脂冠修复情况、患牙牙周和根尖周健康情况,X线片上牙根和根周牙槽骨情况。16颗患牙治疗后,疗效达成功标准的有5颗,有效10颗(患牙唇侧牙龈轻微增生),失败的1颗(患牙再次外伤拔除)。结论牙根牵引联合龈切、树脂冠修复是保守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前牙缺失并重度深覆牙合的正畸与修复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系(510632)谢黎上前牙缺失伴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由于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隆突上或牙颈部,严重者直接咬在上颌硬腭粘膜上,使龈组织发生创伤。下颌前伸及侧向运动受障碍,下颌只具有铰链运动,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度深覆是指正中时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下前牙切缘咬在上牙腭侧近根部位或牙龈上。由于前牙缺乏正常的(牙合)接触,多数患者后牙冠常被压低,或因严重磨耗而降低了牙冠高度。患者多有垂直距离变短,面下1/3距离缩小,鼻唇沟及口周皮肤松驰面容。重度深覆(牙合)还可继发牙龈炎、牙周炎、前牙移位和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钥匙曲整体内收上前牙的过程中不同的加力方式对上颌前牙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 CBCT采集患者上颌骨以及上牙列数据信息,利用 Mimics 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建立双钥匙曲整体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 软件中分别分析①末端回弯、②结扎丝加力以及③结扎丝加力联合双钥匙曲顶部连扎3种工况下上颌前牙的初始位移。结果:从工况1到工况3,矢状方向上: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由4.19E -03 mm 变为-8.85E -03 mm,表现为舌侧倾斜移动到整体移动后转变为唇侧倾斜移动。而侧切牙冠根位移差由7.99E -03 mm 减小到5.84E -04 mm,尖牙由9.47E -03 mm 变为8.54E -03 mm,显示侧切牙和尖牙由倾斜移动向整体移动转变;垂直方向上:切牙由伸长移动趋势变为压低,而尖牙的压低量也逐渐变大。结论:不同的加力方式上颌前牙的移动趋势不同,结扎丝加力和顶部连扎使前牙趋向于整体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种植钉辅助正畸加力牵引上前牙龈下残根,评价其使用效果。方法选择上前牙冠折病例18例,前牙10例,前磨牙8例。在需要牵引的牙齿附近植入2颗彼此平行的微种植钉,用树脂粘接托槽,将片段弓固定在托槽上,牵引龈下残根。结果所有患牙断端均达到龈缘上1mm以上,向移动距离为2.8~4.3mm。15例合格,3例修复体松动达Ⅱ度,判定为不合格。结论利用正畸方法牵引龈下牙根,再行桩冠修复,可有效地解决前牙美观的问题,这种方法不需要以邻牙或对牙作为支抗,能有效避免支抗牙移位或支抗丧失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2 3岁 ,因上颌前牙缺失 ,要求镶牙。查 :2 1、2 2缺失 ,牙槽嵴丰满 ,唇侧牙龈膨隆 ,摄 2 1、2 2牙片显示 :有一牙冠横向水平远离中线生长 (萌出障碍 ,埋伏在唇侧龈粘膜下 ) ,根部位置基本正常 ,较一般细、短 ,追问病史患者小时候曾拔过前牙 ,具体牙位不详。处理 :在局麻下拔除埋伏牙 ,切开牙龈并分离 ,见牙扭转处逆时针转向约成 90°,牙冠远离中线生长 ,埋伏在唇侧粘膜下 ,牙根在牙槽骨中轻微向远中唇侧倾斜。切开唇侧龈粘膜并分离 ,牙挺挺松牙根 ,完整拔出后辨出是 2 1在牙颈部与根部交接处向远中逆时针扭转约成 90°,冠部近似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上颌中切牙双根畸形1例李才友患者男,32岁。因上颌前牙松动和牙根处流脓半年来诊。1年前上颌前牙受伤,牙松动明显,牙根处肿胀,疼痛,肌注青霉素后肿胀疼痛减轻,牙根处仍流脓。查:21牙体呈灰暗色,牙冠舌侧部分缺损,唇侧根作者单位:075000张家口市解放...  相似文献   

15.
上颌侧切牙畸形根面沟伴额外牙根临床上极少见,作者近期治疗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上颌前牙松动,反复溢脓要求治疗。患牙无明显外伤史。口腔内检查:|2牙冠完整无龋坏,舌侧见浅的畸形根面沟达龈下,探及4mm窄牙周袋,冷热诊无反应,叩诊不适,度松动,唇侧根尖区龈黏膜形成窦道,无咬合创伤,X线片示|2根周阴影伴额外根(图1、2)。诊断:|2根周脓肿,畸形根面沟伴额外牙根。图1|2根尖阴影图2|2额外根Fig.1|2periapicalshadeFig.2|2withsupernumeraryroot2结果|2舌侧窝中央开髓,常规预备根管,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瘘管通…  相似文献   

16.
右上中切牙畸形埋伏阻生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泽林  王丽萍 《口腔医学》2003,23(6):382-382
患者 ,男 ,13岁。因上前乳牙脱落 6年恒牙未萌而就诊。查右上中切牙缺失 ,其余乳恒牙全部替换完成 ,磨牙中性牙合、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 ,上唇系带附着于牙槽嵴中份 ,右上中切牙唇侧前庭沟黏膜转折处触之有一隆起 ,似前牙切缘。常规X线牙片示 :右上中切牙根与牙冠部分重叠。诊断 :右上中切牙畸形埋伏阻生。处理 :局麻下拔除埋伏牙。切开牙龈并分离 ,可见右上中切牙冠舌侧面暴露于骨黏膜下 ,唇侧面及牙根埋伏在牙槽骨内 ,牙冠切端往鼻底部生长 ,埋伏在唇侧黏膜下 ,牙挺挺松牙根并完整拔除后 ,见牙根在牙槽骨中与牙冠呈 90度扭曲 ,呈靠椅状 ,…  相似文献   

17.
深覆牙合的危害之一是下前牙对上前牙产生过大的水平向力,使上前牙唇向倾斜,切牙间出现间隙,侧面观上颌前突,开唇露齿。笔者采用综合疗法,对7例成人深覆牙合导致上前牙唇向飘移的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37~51岁。覆牙合Ⅱ°~Ⅲ°,2例下前牙咬伤上腭黏膜,覆盖5 mm~10mm,6个上前牙牙间隙3 mm~7mm,松动度Ⅰ°~Ⅱ°,都有深浅不等的牙周袋。X线片示上、下前牙牙槽骨吸收均少于根长的一半。2. 治疗方法①首先,行全口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减少牙周袋深度。对咬伤上腭黏膜的下前牙先…  相似文献   

18.
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压低上前牙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例高角或高角倾向伴前牙Ⅲ°深覆,上颌前部牙槽发育过度,上唇与上前牙关系严重不调的患者,平均年龄24.4±1.4岁,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在两侧上侧切牙牙根和尖牙牙根间牙槽骨唇侧植入,每侧以50克的牵引力压低上前牙。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包括6-PP距的改变量、上中切牙压低量和转矩改变量。结果6-PP距的变化均值为0.27±0.05mm,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中切牙平均压低6.12±0.16mm,临床牙冠平均缩短0.66±0.05mm。治疗过程中微型种植体无松动和脱落。结论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上前牙,操作简单,异物感不明显,上前牙明显压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深覆是一种常见的错畸形 ,尤其常见于安氏II类错畸形中。该类错指上切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长度1/ 3以上 ,重度深覆则指上切牙切缘盖过下切牙牙冠 2 / 3以上 ,甚至咬在下切牙唇侧龈组织上或是下前牙咬在上前牙腭侧龈组织或硬腭黏膜上。由于重度深覆患者下颌后牙通常萌出不足和舌倾严重 ,往往不能放置后牙带环 ,托槽粘接困难 ,所以打开咬合是深覆患者矫治初期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常规的活动—固定正畸打开咬合的方法是使用平导板 ,由于 6 7上粘接带环只能用邻间钩进行固位 ,这就容易造成翘动 ,影响固位和压低前牙的效果 ,同…  相似文献   

20.
严重深覆牙合患者上前牙核桩冠修复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重深覆牙合患者上前牙核桩冠修复体会深圳市康宁医院(518003)宋华严重深覆牙合伴上颌前牙槽突突向下的患者,上前牙残根桩冠修复凡涉及多个前牙时,临床医生因考虑修复体及牙根的受力而通常采取减少牙冠长度来部分减少覆牙合及前伸牙合障碍。但由此恢复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