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7-36)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促胰岛素生成药)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12,9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次(0.1,0.15,0.2mg)和多次(0.2mg)皮下注射rhGLP-1(7-36),连续5日,用荧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药-时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Cmax、AUC0-t随剂量增加而增加,tmax约为19~21min,t1/2为10~14min。多次:首次与末次给药后的Cmax分别为(726.76±94.07),(737.15±72.12)ng·L-1;tmax为18min左右;t1/2为15~17min。结论在0.1~0.2mg内,过程呈一级线性动力学特征,体内无蓄积,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1.1类创新药吡非尼酮胶囊后的人体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依据动物实验结果推算起始和最大剂量,以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从安全起始剂量开始,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采用随机单中心临床研究,统一餐后给药。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36例,随机分成6个剂量组:200 mg(2例),400 mg(4例),800 mg(6例),1 200 mg(8例),1 800 mg(8例),2 400 mg(8例);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12例,分成2个剂量组:400 mg(6例),600 mg(6例),每天3次,连续给药7 d。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变化(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并记录药品不良事件。结果: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的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和心电图无显著变化,实验室检查等表明无器质性损伤。依据试验终止标准,20例受试者完成4个剂量组的单次耐受性研究。其中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有12例,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有7例受试者在口服药物后出现轻中度恶心、呕吐、烧心、食欲不振、头晕和头痛等不良事件,未经处理自行缓解。本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中国健康人体对吡非尼酮胶囊单次(200~1 200 mg)或多次(400~600 mg,tid×7 d)给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将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rhGLP-1(7-36)]对小猎兔犬的免疫原性。方法:健康小猎兔犬随机分为rhGLP-1(7-36)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μ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皮下注射给药,每天1次,每周6次,连续9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碱性磷酸酶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犬血清中的抗体。结果:连续给药3、9个月及恢复期血清均未发现抗rhGLP-1(7-36)抗体。结论:长期给予rhGLP-1(7-36)对小猎兔犬无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胸腺素α1注射液在健康志愿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单次给药剂量组的3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7个剂量组(0.16,0.8,1.6,3.2,4.8,6.4,9.6 mg)的聚乙二醇胸腺素α1注射液,多次给药剂量组的1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2个剂量组(3.2和4.8 mg,每周1次,连续给药4周)的聚乙二醇胸腺素α1注射液,观察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变化,记录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单次给药试验中,3.2 mg组发生1例ALT升高的不良事件,程度为中度,可能与药物有关;9.6 mg组发生4例注射部位硬结的不良事件,判断为皮下注射不完全吸收所致。多次给药试验中,4.8 mg组发生1例第1次给药后头晕、心悸的不良事件,退出试验,与受试者主观因素有关,与药物无关。其余受试者给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结论:聚乙二醇胸腺素α1注射液单次给药0.16~6.4 mg和连续4周,3.2~4.8 mg,每周1次,中国健康志愿者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塞克硝唑阴道泡腾片在健康已婚女性中单次和多次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按GCP要求设计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将20例受试者按体重分层随机分至125,250,500, 750 mg共4个剂量组中,每组分别为4,6,6,4例,从最低剂量组开始给药。根据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结果开始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入选12例受试者,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2组,应用不同剂量塞克硝唑阴道泡腾片,每曰1次,连用7 d。结果: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2组给药剂量为250, 500 mg·d~(-1)。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各组受试者入选时各项指标均正常,条件均衡具较好可比性。试验中无不良反应发生,也未见其他有临床意义的改变。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亦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500 mg·d~(-1)组有3例出现轻度外阴烧灼感,0.5 h内自行消失。结论:单次应用塞克硝唑阴道泡腾片,最大剂量至750 mg,多次用药250 mg·d~(-1)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抗肿瘤新药人参三醇-3,6-二琥珀酸酯钠的人体安全性,观察毒副反应并确定人体安全耐受剂量。方法:采用改良的Fibonacci方法进行剂量递增。选择30例健康受试者和9例肿瘤患者。21例健康受试者进行7个剂量组单次给药试验(20,40,70,100,140,190,240 mg);9例健康受试者进行3个剂量组(70,100,140 mg)连续给药30 d的试验,9例肿瘤患者进行100 mg连续给药30 d试验。结果:21例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试验未观察到不良反应;9例健康受试者和9例肿瘤患者连续给药30 d试验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体内热感、咽痛和大便干燥等。结论:人参三醇-3,6-二琥珀酸酯钠毒性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推荐Ⅱ期临床使用剂量及方法为70~100 mg.d-1,静脉滴注,连用30 d。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志愿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将40例18~40岁的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10,20和40μg3个剂量组,腹部皮下注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并严密观察记录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各组受试者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具较好的可比性。给药后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康受试者皮下注射甲状旁腺素(1-34)40μg以内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高剂量盐酸安妥沙星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受试者分为600mg组、800mg组、1000mg组,每组8名,分别予以单次口服盐酸安妥沙星600,800,1000 mg,以及安慰剂组6名。用药后,定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脑电图检查。结果30名受试者全部完成了研究。600mg组未见不良事件。800 mg组有3例受试者出现5件不良事件,主要为恶心、呕吐,考虑与研究药物有关。1000 mg组6例受试者出现10件不良事件,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双足点状红斑,考虑与研究药物有关或很可能有关。安慰剂组未见不良事件。结论盐酸安妥沙星片600 mg为本次试验用药的最大安全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左奥硝唑片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单中心临床研究。48名健康受试者经筛选进入临床试验,其中3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参加了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各组剂量分别为250、500、1000、1500 mg。10名健康受试者参与了为期7 d的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剂量为1000 mg。各组均设2例安慰剂。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观察和记录不良事件。结果:在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没有临床意义的改变。20名受试者发生轻度不良事件,表现为头晕、乏力、困倦、恶心等。结论:健康受试者服用左奥硝唑片日剂量250~1000 mg,可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抗肿瘤新药人参三醇-3,6-二琥珀酸酯钠的人体安全性,观察毒副反应并确定人体安全耐受剂量.方法采用改良的Fibonacci方法进行剂量递增.选择30例健康受试者和9例肿瘤患者.2l例健康受试者进行7个剂量组单次给药试验(20,40,70,100,140,190,240 mg);9例健康受试者进行3个剂量组(70,100,140 ms)连续给药30 d的试验,9例肿瘤患者进行100 mg连续给药30 d试验.结果21例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试验未观察到不良反应;9例健康受试者和9例肿瘤患者连续给药30 d试验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体内热感、咽痛和大便干燥等.结论人参三醇-3,6-二琥珀酸酯钠毒性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推荐Ⅱ期临床使用剂量及方法为70~100 mg·d-1,静脉滴注,连用30 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中国男性健康志愿中评价单次口服Ⅳ+Ⅴ类新药甲磺酸酚妥拉明片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根据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按照赫尔辛基宣言和GCP指导原则,选择18-50岁健康成人,用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按随机表将36名受试随机分配至10、20、30、40、50和60mg剂量组,每组6名受试。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单次口服10-60mg甲磺酸酚妥拉明片,志愿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卧立位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仅见面部潮红、鼻塞、头晕头痛或脉率增快(20例)等与药物可能有关的一过性轻微不良反应。9例志愿在给药后20-30min后发生阴茎勃起现象,约持续5min左右。结论:36名中国男性健康受试单次口服甲磺酸酚妥拉明片最大剂量至60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肽-1(7-36)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肽-1(7-36)[rhGLP-1(7-36)]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方法猕猴给予不同剂量(3.5、14和56μg.kg-1)rhGLP-1(7-36),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猕猴血浆中rhGLP-1(7-36)浓度,[125I]标记示踪法结合分子排阻色谱法(SEC)观察rh-GLP-1(7-36)在Wistar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猕猴单次sc不同剂量rhGLP-1(7-36)后,血药浓度及AUC随剂量呈线性增加,各组达峰时间(Tmax)均为15 min,末端相半衰期(T12β)35~45 min,全身清除率(CL)1.0~1.3 L.min-1.kg-1,组间均无差别。sc给药绝对生物利用度22.2%。以3.5μg.kg-1剂量连续sc 7 d体内无蓄积。大鼠sc[125I]rh-GLP-1(7-36)后10 min血浆原形药物浓度达峰,降解物迅速出现。肾脏与胰腺此时总放射性浓度最高。结论在研究剂量范围内rhGLP-1(7-36)呈线性动力学。吸收、降解迅速是其动力学的特点。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胰腺可能为药物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13.
单次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在中国健康人体的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价单次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方法用区组随机化设计,选择18~50岁健康成人36名,随机分至50~300mg共6个剂量组,每组6人,男女各半。观察试验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事件,及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变化。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各组入选受试者给药前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给药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和脑电图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有5例受试者出现给药侧手部肿胀,1例出现头晕、冷汗等可能与药物相关的轻度一过性药物不良反应。试验中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单次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最大剂量至300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盐酸莫西沙星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盐酸莫西沙星片在我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400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检测人血浆中莫西沙星的浓度,用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非房室模型法评估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莫西沙星片400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2(432.57±6.94)mg·h·L-1,AUC0~∞(40.55±8.71)mg·h·L-1,Cmax(3.06±0.42)mg·L-1,tmax(1.75±0.76)h,t1/(210.32±1.98)h,MRT0~2(48.55±0.30)h,MRT0~∞(14.59±2.32)h,V(d150.62±34.00)L,CLz/F(10.20±1.77)L·h-1。除2例有可耐受的胃肠道不适外,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建立的HPLC-UV法可用于莫西沙星药动学研究。我国健康志愿者口服莫西沙星具血药峰浓度高、半衰期长、耐受性好的特点,与国外人体药动学参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 1[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 ]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SD大鼠按 3.2 4g/kg腹腔注射 5 0 %葡萄糖 ,诱发暂时性高血糖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 (2 0、4 0、80 μg/kg)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 ,间隔取血测定血糖与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SD大鼠按 6 0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建立实验性 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静脉输注rhGLP 1(7 36 )NH2 [4.0ng/(kg·min) ]12 0min并观察血糖变化。结果腹腔注射 4 0、80 μg/kgrhGLP 1(7 36 )NH2 和rhGLP 1(7 37)处理组大鼠的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二者之间促胰岛素分泌和降血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静脉输注rhGLP 1(7 36 )NH2 6 0min后 ,血糖水平 (17.0 4± 1.31)mmol/L(P <0 .0 5 ) ,12 0min后血糖水平 (11.98± 1.0 5 )mmol/L(P <0 .0 0 1)。结论rhGLP 1能显著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 ,这与其促胰岛素分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体内评估单次口服盐酸埃他卡林片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化设计,选择18~50岁健康志愿者52名,随机分配至2.5、5、10、15、20、25mg剂量组,其中2.5、25mg组各有6名受试者,其余各组均有10名受试者,男女各半,每组中均有2人(男、女各1人)接受安慰剂。严密观察给药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变化,并观察试验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入选受试者给药后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未见有异常的改变。试验中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未见可能与药物有关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52名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盐酸埃他卡林片最大剂量达25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集到的398例ADR报告,按来源、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8例报告中,涉及抗感染药242例,占55.4%;中药注射剂66例,占15.1%;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387例,占97.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红斑疹、瘙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乏力、心悸和身体不适等。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以达到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18.
This randomized, open-label, three-period crossover study compared the single-dose pharmacokinetics of three dose levels of oxycodone in combination with acetaminophen (5 mg/325 mg, 7.5 mg/500 mg, or 10 mg/650 mg) in healthy volunteers. Serial 24-hour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from 23 fasting subjects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The individual dose levels were evaluated on 3 different days, which were separated by washout periods of at least 7 days, in each subject. Oxycodone AUC(0-t), AUC(0-infinity), and Cmax were dose dependent, whereas tma and t(1/2) were not. The most frequently reported adverse events were dizziness, nausea, headache, pruritus, and vomiting. Most adverse events were mild, and all were self-limiting. Only dizziness occurred in a dose-related manner. Increasing dose levels of oxycodone/acetaminophen provides proportional increases in oxycodone Cmax and AUC. Adverse events were predictable based on the opioid pharmacologic actions of this agent.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11年76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最新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收集并上报的767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7例ADR报告中,50~60岁者ADR发生率最高,占32.99%;以抗肿瘤药居多,占72.40%;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9.92%;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骨髓抑制。结论应加强化疗监护,综合考量患者身体状况,优化给药剂量,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