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6例。观察组于术前30min内静滴头孢呋辛钠1.5 g/次,并于术后6 h重复给药1次;对照组仅于术后静滴头孢呋辛钠1.5 g,2次/d。比较2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大于观察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仅术后应用抗生素比较,术后最高体温、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率均得到显著降低或缩短,说明该方法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林林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086-1087
目的观察乡镇卫生院剖宫产围手术期规范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剖宫产孕妇194例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于术中断脐后立即予头孢呋辛钠静脉给药,术后每8 h给药1次,共3次。对照组术后回病房予头孢呋辛钠静脉给药,术后每8 h给药1次,共7 d。出院后随访3周,比较2组术后感染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规范短疗程头孢呋辛钠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效果优于传统长疗程头孢呋辛钠,并明显降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可作为乡镇卫生院剖宫产手术预防感染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感染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美罗培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后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以及治疗30天后存活率。结果两组治疗7天后神经功能评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感染患者采用美罗培南治疗,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抗菌方案对拔牙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及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行拔牙术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各90例。A组患者于拔牙术前、术后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术后感染,B组患者于拔牙术后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术后感染,C组患者于拔牙术前、术后使用奥硝唑分散片+头孢羟氨苄分散片预防拔牙术后感染,D组患者于拔牙术后使用奥硝唑分散片+头孢羟氨苄分散片预防拔牙术后感染。比较4组患者拔牙术后的感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炎症因子IL-2、IL-6、TNF-α表达情况。结果 A、B、C、D组患者拔牙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0.00%、12.22%、1.11%、7.78%,C组患者拔牙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A、B、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21.11%、7.78%、6.67%,C、D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拔牙术后炎症因子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B、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患者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术前、术后使用奥硝唑分散片和头孢羟氨苄分散片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降低炎症因子IL-2、IL-6、TNF-α表达,且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罗思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60-1961
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前后给予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对照组仅在术后予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观察组术后平均最高体温、退热时间、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人均抗生素用量观察组6.0±1.0g,对照组18.8±5.6g,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与仅在术后应用抗生素比较,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更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炎症反应及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内皮素(ET)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呋辛钠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联合金振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7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金振口服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振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减轻中医证候,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感染的用药方式。 方法选择于2018年3月1日至10月31日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产科行择期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60例)在剖宫产术前30 min内给予头孢呋辛钠1.5 g静滴,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60例)术后2 h内给予头孢呋辛钠1.5 g静滴,2次/d,共4次;对比2组产妇术后的一般情况和感染指标。 结果2组产褥病率、切口感染情况、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术前30 min内单次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CPID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头孢呋辛钠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头孢呋辛钠联合奥硝唑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0天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比较,两组CRP、MDA水平均降低,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CRP、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奥硝唑治疗CPID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学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与常规处理方案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TS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记录并比较2组术前24 h,术后2、24 h的IL-1β、IL-6、IL-10、TNF-α、CRP、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同时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和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FTS组术后2、24 h的CRP、TNF-α、IL-1β、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方面,2组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导尿管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能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2例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术前给予肠内营养乳剂,观察组术前5 d给予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乳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与术后3 d血红蛋白(Hb)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和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O和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DAO和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CR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益生菌可以改善择期行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和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3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阑尾切除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钠、甲硝唑等抗菌消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除住院时间外,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注射用灵杆菌多糖联合克拉霉素缓释片及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CPI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及甲硝唑注射液(连续给药7d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注射用灵杆菌多糖(2次·周^-1,5次为1个疗程)联合克拉霉素缓释片及甲硝唑注射液治疗,共给药2个疗程。比较2组的疗效、治疗2个疗程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IL-4、C反应蛋白(CRP)]水平、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6.15%(P<0.05);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IL-2、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灵杆菌多糖联合克拉霉素缓释片及甲硝唑注射液治疗CPID,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与炎症状态,促进病情改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716-3718
选取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7例应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组61例应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病原菌转阴情况及治疗前后TNF-α、IL-8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55%(P0.05);观察组CT感染转阴率、Uu感染转阴率、CT+Uu感染转阴率分别为89.74%、82.35%、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52.94%、57.14%(P0.05);两组治疗后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显著,且病原菌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下切除术围术期氧化应激情况,并测定炎性因子水平。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接治的9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中,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腹腔镜术组和常规开腹组,分别为50例、45例;对比分析两组术后临床情况,并测定围术期不同节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掌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术组SOD水平低于常规组,而MDA高于常规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均较术前增高,但腹腔镜术组均显著低于常规开腹组(P0.05)。腹腔镜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常规开腹组的17.78%(P0.05)。结论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术有良好效果,且可有效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减少炎性因子产生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384-1385
目的探究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和对照组(n=53,头孢呋辛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呼吸峰流量(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较对照组69.81%高(P<0.05),观察组PEF、FEV1、FEV1/FVC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CD3+、CD4+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情况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根据我院2007-01/2007-06剖宫产手术152例病案室归档病历记录进行回顾性用药统计分析。结果: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最多的是头孢呋辛钠和甲硝唑。结论:目前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常用药物是头孢呋辛钠和甲硝唑。  相似文献   

19.
李有平  郑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1981-1983,1987
目的观察骨盆骨折患者应用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8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Majeed评分),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活性(CK)、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1.18%vs.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RP、CK、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RP、CK、IL-6、TNF-α水平均比术前升高,但术后观察组CRP、CK、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65%vs.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有效减轻患者应激损伤,且术后并发症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孢呋辛不同应用时长对腹腔镜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前30min注射头孢呋辛、术后不给予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术前30min注射头孢呋辛、术后继续注射头孢呋辛治疗24h。观察两组切口感染率、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较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17.69%)相比,观察组(4.3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PCT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术前30min应用注射头孢呋辛、术后继续注射头孢呋辛24h预防腹腔镜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效果较佳,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各项指标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