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学的发展,消化内镜技术已成为消化道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常用工具。其属精密仪器,构造精细,材料特殊,清洗消毒难度大,常规的消毒灭菌法并不适合,但内镜须频繁用于不同患者,故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与医院感染关系极为密切[1]。临床上,因消化内镜造价高,使用频繁,若内镜的清洗消毒未有效彻底地进行,管腔内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会影响消毒效果,有发生传染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潜在可能[2]。其感染的病毒包括:乙肝、丙肝病毒及HIV病毒等;还包含混合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真菌、寄生虫和阮病毒[3]。因此,做好内镜清洗消毒有助于防止病原微生物经内镜传播、减少由内镜引起的交叉感染、确保操作内镜人员的健康,延长内镜使用寿命。本文就国内外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研究状况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储存环境及预处理方式下消毒后内镜的细菌污染状况,为加强内镜消毒、规范清洗消毒行为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镜医学部的112套内镜,通过分别研究对照组用无菌水浸湿纱布、实验组用3M清洗液的不同预处理方式,以及高水平消毒后于洁净环境中不同温度分组(15℃~25℃、26℃~30℃、30℃~40℃)、湿度分组(41%~60%、61%~80%、81%~85%)存放12 h后收集内镜管腔洗脱液进行微生物培养,以及在温度15℃、湿度40%时,3M预处理及高水平消毒后不同储存时间(12 h、24 h、48 h、72 h、96 h)消毒后内镜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结果经3M清洗液预处理的实验组较经无菌水浸湿纱布预处理的对照组微生物阳性率低(P 0.05),且细菌菌落总数较对照组也低(P 0.05);阳性内镜分离培养出7种条件致病菌:藤黄微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曲霉菌,肠球菌只在肠镜中检出且检出率较其他6种病原菌多。温度15℃、湿度40%时,经严格预处理及高水平消毒后的112份消化内镜存储12~24 h时,管腔无菌生长;储存48~96 h,随时间延长内镜管腔均呈现逐步增多的微生物生长(P 0.05)。温度在30℃~40℃、湿度81%~85%的储存环境下,检出的阳性内镜比例最高,为29.46%;在温度为15℃~25℃、湿度为41%~60%检出的阳性率最低,阳性率为2.68%。3个温度分组中所有湿度为61%~80%组、81%~85%组阳性率均较同组中湿度41%~60%组阳性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个温度分组中湿度为61%~80%组、81%~85%组微生物生长阳性率较温度15℃~25℃和湿度41%~60%组阳性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3M清洗液预处理有效提高内镜清洗质量,经高水平消毒的消化内镜在温度为15℃~25℃、湿度为40%~60%存储24 h内时可减少内镜储存的微生物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常规肠镜与色素内镜对近端结肠(盲肠至结肠肝曲)息肉检出率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行肠镜检查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内镜组和色素内镜组(近端结肠染色),每组100例。统计患者的近端结肠病变检出情况(数量、大小、形态及病理),对比两组近端结肠息肉检出率、近端结肠退镜观察时间。结果 两组共检出息肉47个,色素内镜组近端结肠息肉检出率为21.00%,高于常规内镜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色素内镜组直径<5 mm息肉数量高于常规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腺瘤、高危腺瘤、扁平腺瘤检出个数以及近端结肠退镜观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色素内镜可显著提高直径<5 mm近端结肠息肉的检出率,以及腺瘤、高危腺瘤和扁平腺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性研究络合氯与戊二醛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为临床提供具有快速、高效灭菌,完全符合消化内镜高水平消毒要求的消毒剂.方法 采用内镜中心普通患者使用过的胃、肠镜,随机分组,选取2%的络合氯消毒液和2%的碱性戊二醛消毒液作为消化内镜的消毒剂.采用全管路注液采样方法,每月对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对比观察胃肠镜消毒检测情况.结果 两组共采样检测200例,未检出阳性标本,两组耗时及耗材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络合氯与戊二醛两组消毒方法均可达到消毒要求,而络合氯消毒法相比于戊二醛消毒法更省时、环保以及成本更低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自动内镜洗消机与一体化内镜洗消中心对纤支镜清洗消毒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诊疗后污染的纤支镜160条,并随机(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采用美国明泰科DSD-201全自动内镜洗消机对纤支镜进行清洗消毒)与对照组(迈尔一体化内镜洗消工作中心对纤支镜进行清洗消毒),对两组清洗消毒后的纤支镜进行细菌学检测,比较消毒效果及优势。结果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消毒合格率均为100%,但全自动内镜洗消机清洗消毒较一体化内镜洗消工作中心清洗消毒省时、省力,无污染,对人体无损害。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全自动内镜洗消机和一体化内镜洗消工作站共同处理纤支镜的方法,优于采用单一处理方法。结论全自动内镜洗消机和一体化内镜洗消工作站清洗消毒流程规范,消毒效果可靠,同时使用洗消机+工作站的处理方法,节省人力资源,优于采用单一处理方法,值得在日常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管口激光活化冲洗消毒在不规则根管治疗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深圳大学总医院因慢性根尖周炎进行不规则根管治疗的136例(136颗患牙)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76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8.63岁;C1形70例,C2形66例;病程3~18个月,平均病程6.41个月。根据治疗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68颗患牙);观察组采取根管口激光活化冲洗消毒,对照组采取次氯酸钠冲洗法根管清理消毒;在清洗或激光消毒前后采集样本进行体外细菌培养及根管内菌落计数,随访12个月,记录手术后7 d疼痛反应情况,计算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根尖区病损牙槽骨密度,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消毒后菌落计数均较消毒前明显减少(对照组:7.36 CFU/mL±2.47 CFU/mL vs 2.51 CFU/mL±1.02 CFU/mL;观察组:7.41 CFU/mL±2.38 CFU/mL vs 1.73 CFU/mL±0.79 CFU/mL),而消毒后观察组菌落计数少于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7.35%vs 4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 d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疼痛程度及约诊间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级79.41%、Ⅰ级14.71%、Ⅱ级4.41%、Ⅲ级1.47%vs 0级45.59%、Ⅰ级27.94%、Ⅱ级20.59%、Ⅲ级5.88%;7.35%vs 2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根尖区病损牙槽骨密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对照组:91.33 mg/mm^2±2.50 mg/mm^2 vs 80.39 mg/mm^2±5.81 mg/mm^2;观察组:96.94±1.85 mg/mm^2 vs 81.61±5.33 mg/mm^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治疗成功率为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规则根管治疗中应用根管口激光活化冲洗消毒的灭菌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术后短期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成功率,不失为一种更有效、安全的消毒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强力碘(碘伏1号)是目前临床应用的广谱高效消毒药,从1992年6月至1997年6月,我们将该药应用于手术人员手臂消毒和手术术野消毒,随机抽样取点检查,消毒后1分钟,取点细菌培养,结果为少量细菌、真菌生长,二次消毒后,1分钟取点细菌培养,结果为无菌生长,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细菌培养,结果为无细菌、真菌生长,4小时后再次细菌培养,结果为少量细菌,真菌生长。我们认为强力碘与过去传统消毒化学药物相比。外用灭菌消毒效果更好。且使用方便、经济、安全,作为外用灭菌消毒性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6例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消化内镜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被试焦虑值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3.415,P〈0.05)。检查期间观察组SBP、HR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t=3.745,3.528;P〈0.05),而检查期间两组患者的DBP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大部分患者心理指标为无反应或轻度反应(74.42%),而对照组仅为41.86%,两组差另0有统计学意义(X2=5.287,P〈0.05)。结论消化内镜检查中实施护理干预,可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行为应对能力,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以提高消化内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杨梅  吴云雁 《医学信息》2010,23(15):2844-2845
目的探讨超微软酸化水四槽法和2%戊二醛四槽法对胃镜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00年6月至2003年7月使用戊二醛与2003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超微软酸化水的情况进行总结比较。结果胃镜用超微软酸化水浸泡消毒3min,无细菌生长,可杀灭乙肝表面病毒,而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则需10min,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相同。结论胃镜消毒时使用超微软酸化水浸泡消毒3min可达到内镜消毒标准。超微软酸化水用于胃镜消毒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其具有消毒时间短,效果好,无刺激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高颖 《医学信息》2018,(10):104-106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基础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消化内镜下局部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止血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1.26±0.31)d、(187.61±31.17)ml、(392.21±16.23)ml,均少于对照组的(3.94±0.43)d、(326.99±47.23)ml、(569.58±51.1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减少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微软酸化水四槽法和2%戊二醛四槽法对胃镜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0年6月至2003年7月使用戊二醛与2003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超微软酸化水的情况进行总结比较.结果 胃镜用超微软酸化水浸泡消毒3min,无细菌生长.可杀灭己肝表面病毒.而用20%戊二醛浸泡消毒则需10min,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相同.结论 胃镜消毒时使用超微软酸化水浸泡消毒3min可达到内镜消毒标准.超微软酸化水用于胃镜消毒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其具有消毒时间短,效果好.无刺激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贵州地区中耳胆脂瘤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析其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238例,取患者的耳道分泌物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两组之间相互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8例患者耳部分泌物标本中,有158例培养出病原菌,检出率为66.39%,其中细菌140例,真菌18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检出率为65.55%,细菌以G+菌为主,检出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03%)、金黄色葡萄球菌(25.86%)、铜绿假单胞菌(13.79%)、变形杆菌(10.34%)。中耳胆脂瘤检出率为68.70%,细菌以G-菌为主,检出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饱菌(25.61%)、变形杆菌(18.29%)、金黄色葡萄球菌(14.6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63%)。敏感药物因菌种而异。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与中耳胆脂瘤的G+菌、G-菌的检出率不同,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真菌及混合感染不容忽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在两种中耳炎中的敏感度有差别,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脉冲冲洗器在Ⅲ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冲洗过程中的临床预防感染效果进行临床实验研究,为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合理、更科学、更经济的治疗参考。方法通过对2010年12月~2012年2月住院的Ⅲ型开放性损伤66例患者的伤口使用脉冲冲洗器进行生理盐水、双氧水、安多福三联冲洗,对冲洗前、第一次冲洗后、第二次冲洗后、第三次冲洗后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分析,观察使用脉冲冲洗器三联冲洗液对细菌数量、细菌种类的冲洗结果变化。结果 66例患者中,冲洗前细菌检验显示伤口100%均有细菌存在,可见G+杆菌、G+球菌、G-球菌、G-杆菌,以G-杆菌多见,细菌培养显示占51.52%﹙34例﹚;经过各次冲洗后细菌数量及种类明显递减,第三次冲洗后细菌培养仅见G+球菌占3.03%;G-杆菌占6.06%;合并2种细菌者占3.03%。结论使用脉冲冲洗器对Ⅲ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进行三联消毒冲洗液的预防感染效果可靠,值得临床研究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黄伟青 《医学信息》2009,22(6):487-488
目的探讨B型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在疑恶性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常规胸膜活检A组40例,B超引导下胸膜活检患者40例为B组,活检后的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A组患者病理确诊率65%(26/40),未检出者有14例,阴性率为35%(14/40);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活检病理确诊为肿瘤34例,3例确诊为结核,总检出率为92.5%(37/40),未检出者有3例,阴性率7.5%(3/40)。结论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用B型超声引导下胸腔活检术优于常规胸膜活检术,能提高确诊率和检出率,其方法简单、安全、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现有内窥镜消毒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新的内窥镜消毒的有效方法。选用高电位氧化还原水作为消毒剂,设计特殊的超声清洗槽。采用单片机对高电位氧化还原水的制水时间和系统的消毒时间进行控制,实现对内窥镜的清洗消毒。实验表明,所研制的新型内窥镜消毒系统将超声技术和高电位氧化还原水有效结合,在提高内窥镜使用效率的基础上,使得对内窥镜的消毒更为彻底,而且可以同时对2条~3条内窥镜进行消毒。因此该内窥镜消毒系统可成为内窥镜消毒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鼻内镜术后联合置管冲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用鼻内镜术后行鼻腔冲洗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8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0例和对照组400例。实验组术后配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500 ml置管冲洗术腔,1次/d,持续14 d;对照组则在术后配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生理盐水500 ml常规冲洗术腔,1次/d,持续14 d。比较两组患者鼻内镜术后1月、2月、3月及6月鼻腔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1、2、3及6月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月实验组痊愈率为4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手术术后,采用常规综合治疗配合置管冲洗术腔,能够很好地把术腔分泌物及痂皮冲出,减轻鼻腔、鼻窦的炎性反应,缩短鼻窦上皮化的时间,恢复保护和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找出纤维喉镜清洗消毒中容易忽略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应对措施,达到最理想的清洗消毒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条使用后的纤维喉镜清洗前采样,观察喉镜使用后初始污染情况。随机分四组按两种不同清洗方法采样,观察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加强清洗消毒流程后再清洗消毒的纤维喉镜,合格率大大提高。结论正确的纤维喉镜清洗消毒方法在临床上十分重要,它是杜绝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4 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绞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27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绞痛的检出情况。结果:动态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90.55%)显著高于常规组(34.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各类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动态组检出变异性心绞痛16例,常规心电图未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绞痛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用手术室内镜器械的清洗灭菌方法及临床效果,以寻找最为合理有效的清洗灭菌方法。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完成内镜手术后需要清洗并灭菌的180件内镜器械为研究对象,根据清洗方式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而依据消毒方式的差异性随机平均分为三组,比较不同清洗消毒方式的合格率。结果比较两组清洗方法的洁净程度,使用人工清洗的A组其合格率为95.56%,自动清洗的B组则为7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灭菌效果,a组合格率为85.00%,b组为60.00%,c组为100.00%,c组与a、b两组灭菌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清洗法清洗合格率高,等离子灭菌机灭菌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潍坊地区喘息性疾病呼吸道病原感染情况以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喘息性疾病400例患儿的痰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7种常见病毒一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IVA),流感病毒B(IV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Ⅱ、Ⅲ),细菌培养检测细菌。采集静脉血3ml离心制备血清,采用金标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400例患儿共检出呼吸道病毒202例,阳性率50.5%,检出肺炎支原体128例,阳性率32%。检出细菌101例,阳性率25.2%。病毒病原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细菌病原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病原混合感染率为28.5%。不同疾病主要感染病原各异,其中毛细支气管炎以病毒感染为主,支气管哮喘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喘息性支气管炎以细菌感染为主。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呼吸道病毒是潍坊地区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儿的第一病原,肺炎支原体次之,细菌是混合感染的的常见病原,以病毒合并细菌感染为主,其次是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多见于毛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组,提示混合感染是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进行病原联合检测,明确多种病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