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医情志学说的发展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情志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医界提出发展中医心理学,随之形成一股情志学说的研究热潮。但中医情志学说有其一定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期有关情志致病的论述只散见于各种文献中,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隋唐时期,一些医家在中医情志致病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是情志学说的初步形成阶段;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了"七情"的概念,突出强调了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明清时期通过对文献的整理研究,使情志学说趋于成熟、臻于完善;近现代对情志学说的研究由单纯的理论论述进入到实验研究,通过对情志致病学说的不断认识,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治心理学疾病。  相似文献   

2.
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西医之间由于两者天然的差别 ,造成了在基础理论、病理、病机、思维模式和表述方法等诸多不同。但就情志致病的某些症状上看是和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病相吻合的。文章试图从一些古医籍的情志致病的描述和西医心脑血管病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关系中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医情志致病和抑郁症发生的关系,从中医探讨和现代研究阐述情志致病的原因和特点,并对抑郁症的发生进行论述和发挥,运用中医情志致病学说来解释抑郁症的成因,为中医情志疗法和现代心理学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七情致病及中医情志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是自然社会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七情能致病又能治病,即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而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其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使病人情志舒畅,精神康复,加速疾病的痊愈。  相似文献   

5.
影响七情发病的条件和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情具有生理、病理双重性,一定的条件和因素会导致情志致病。从七情发生的强度,时间,脏腑气血,体质因素,意志及心神等方面对情志致病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 ,而传统的祖国医学素来强调“整体恒动”、“形神合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1] 。笔者经多年的学习、思考与实践 ,认为 :心理治疗与中医的脏腑辩证论治二者有机结合 ,既是心理治疗在中国发展的一大优势 ,也为中医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思路。谈及中医心理治疗 ,人们很容易首先联想到“七情学说”。所谓“七情学说”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 ,不循常度 ,形成突然、强烈 ,持久的情志刺激直接伤及脏腑而致发病。一方面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正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5年中医情志疗法研究分析,证实目前国内的情志学说的理论研究、实验动物研究与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基础研究和情志病的护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从整体、联系、动态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5年中医情志疗法研究分析,证实目前国内的情志学说的理论研究、实验动物研究与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基础研究和情志病的护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从整体、联系、动态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关于七情学说研究几个概念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之七情学说,融入了社会、心理、精神等诸多因素,研究较为复杂。本文选取与七情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先行溯源考证,后分“七情、六情与人情”,“五志、六志与情志”,“情绪、情感与情欲”等三组进行了诠释,目的在于正确理解和界定其涵义,规范其理论。  相似文献   

10.
论情志的致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志致病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因方面,祖国医学论文 志致病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次与个体适应性有关。在病理机制方面,认为情志异常可导致体内气体升降失调,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平衡的破坏,以致正气弱,邪气入侵而致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情志因素和不孕症相关性中医文献资料的检索和回顾,了解并掌握中医学关于不孕症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试图从中医学情志致病学说方面探讨情志因素对不孕症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的神经科学的进展证明了中医的脏腑情志学说。与"五志"概念相对应,神经科学发现了情绪与内脏的神经中枢关系密切且相互作用,神经系统还通过神经内分泌及神经肽与五脏互动。情绪变化通过以上途径影响内脏,导致疾病。本文就情志学说与神经科学进展的关系及指导意义进行论述,提出其切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宇僖  王彤 《中医学报》2022,37(1):50-53
中医通过运用五行学说,将五音与五脏、五志相结合,利用中医心理学理论和中医气一元论思想,让其发挥舒神静性、颐养身心的目的,是中医五音疗法的理论基础.五音疗法有辅助治疗、改善中医情志病和心理疏导等作用,对情志类疾病患者情志和情绪可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能够畅志怡情、调和脏腑,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并且能有效提...  相似文献   

14.
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七情学说与心理应激的相似性,从病理机制和动物模型研制方面探讨了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显示了中西医学在神经——精神这一高层次领域中的密切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为中医不同脏腑功能本质和证候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中情志活动致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医注重整体,从中医角度剖析情志因素与心悸的关系,通过补益心脾、疏肝理气、补气养阴、清心化痰等方法治疗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论情志与情绪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于借鉴心理学知识 ,发展中医情志学说。从概念、基础理论、分类和东西方思维方式上对情志与情绪的异同进行了剖析和比较。认为情志不等于情绪 ,应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出发理解情志学说。  相似文献   

17.
情志医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志医学是传统中医学的精华,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我国疾病谱的变化,情志医学研究愈显重要,情志医学研究要贯彻“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以证为核心的病证结合研究和突出应用的整体研究”三大原则,构建集“预防,治疗,保健”为一体的崭新的情志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包括情感的特有称谓。当今的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健康的体魄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还可以促进病情改善。中医所说的情志,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称。七情,即喜、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和阐述“和情养生”的内涵、理论基础及方法,提出情志调摄养生应以“和”为主,应内静怡情、移情怡性、顺应性情.情志调和,各种情志活动须有节制与和谐,气血调达,阴阳平衡,机体才能功能协调,身体才能健康无病,并进一步达到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医情志学说及其与康复医学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中医情志学说具有系统的理论和灵活多变的治疗方法,同时还概括人格体质、形神发展、益智调神、康复养生以及“知、情、意”等现代心理学的丰富内容。文中对此分别作了扼要的阐述与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